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161、朱茂昌 (19011960)
  朱茂昌(1901~1960),江镇双德村双底自然村人。一贯务农,1952年土地改革,分得土地,辛勤劳作,带头出售公购粮,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获县甲等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被选为代表出席广西省农业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获得奖励。常请小学生教识字,阅农业知识小册子,注意知识的应用与实验,种出了一株约四尺长的“木薯王”,并送往省人民政府报喜。1957年秋收前夕,至玉林参观,袋里夹回晚稻良种“包胎红……[详细]
162、诸葛士陶 (18981960)
  诸葛士陶(1898~1960),修仁镇建中街人,自幼喜习工艺,长成后随人熬酒、制豆腐谋生。民国20年(1931)曾与人合伙在修仁试制陶器,因泥料不适而失败。后偶见怀远泥炉,受到启发,便悉心研究其结构,以本地白胶泥试制风炉。初制时,成品多变形、爆裂,经多次试验,终于制出色泽橙黄,质地坚硬的泥炉,但在节约燃料及充分燃烧并不理想。因此,他在风炉结构上多次试验改进,改进后的风炉质量胜于怀远炉。风炉试制成功……[详细]
163、阮尚介
  阮尚介(?~1960年)阮尚介,字介藩,今光明乡阮家宅人。曾考入德国柏林大学工科,并娶柏林富绅之女黛丝为妻,回国后任同济大学校长,柏林大学曾赠其名誉博土学位。民国16年,因不准同济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而遭学生驱逐。民国20年调任上海市兵工厂厂长、技师,并为浦东同乡会委员、征求队第六队副队长。后又调兵工署、军委军械局任要职。抗战时期曾任伪职。解放前夕。任龙烟铁矿主管。解放后,为中国人民大学德语教员。曾为……[详细]
164、罗君佑 (18971960)
  罗君佑 (1897-1960)广东南海人,自小随父学医,在广州排巷开业。 民国 18 年 (1929) 迁居乐昌,先后任广同赠医局和仁生堂中医师,并兼任乐昌中西医师公会理事长、县慈善-董事、地方法院看守所中医师、中医师公会理事长等职。解放后,1953 年罗君佑被聘为乐昌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师,先后任乐昌医事人员联合会副主席、县中医联合诊所主任、县卫生协会副主席、中南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行动委员会广东分会……[详细]
165、赵宇椿 (18811960)
  赵宇椿(1881~1960)余姚县城南门外菱池村(今属余姚镇)人。16岁进石厂当学徒。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任宁波美成百货店员,1904年转为宁波彩牲百货店职员。两年后聘任宁波同生利广货店经理。1914年与人合资创办美球针织厂,1918年改独资经营,生产罗宋帽、绒衫、拉毛袜、毛线、卫生衫裤等,行销全国,获省奖“步武欧西”匾。同年与人合资开设如生罐头食品厂,生产鲜笋、干菜等蔬菜罐头,销路颇畅。五……[详细]
166、周以康 (19051960)
  周以康(1905~1960),海南省三亚市保港镇港门村人。1917年入读崖县崖城第一高级小学。1925年秋,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同年以黄埔学生军的身份参加国民政府为统一广东举行的第二次东征,被编入第一营。1926年参加北伐,随张贞师部进驻福建,先后任连长、营长和云霄市长等职。1936年任福州市宪兵四团一营营长,受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老同学、东征时的老战友、抗日名将谢晋元之邀,主动要求赴沪……[详细]
167、江海宗 (18731960)
  江海宗(1873~1960),字吟焘,今汨罗市白水镇人。曾就读岳麓书院,后考入求实学堂,毕业后与人创办湘阴师范。清光绪三十年(1904)与黄兴、陈天华等密谋在长沙起义,事败后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后考入日本法政速成学校,毕业后回国任云南法政学校教员。辛亥革命后任吴淞军政府秘书。后任光复军军事代表,随军攻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内政部主事。南北议和后任留守政务处主任。留守处撤销后回湘,任湖南国会筹备……[详细]
168、王叔澜
  王叔澜(?--1960),安徽芜湖人,安徽省近代体育运动的开拓者之一。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体育科,先后在南京、芜湖等地担任中、小学体育教师。1932年至1935年担任安徽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并兼任省教育厅体育指导员。他尽力扩建体育场地,增置体育设施,组织运动会、单项比赛以及周末球赛,开展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其时,是安徽省近代体育史上的兴盛时期。建国后,参加筹建体总皖北分会,嗣后,又筹建安徽……[详细]
169、曾祥鹤 (18981960)
  曾祥鹤(1898~1960)字凤伍。海南澄迈县老城乡(今老城镇)拔南村人。1898年出生,自幼在家乡入塾启蒙。1914年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毕业,同年考取广东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大学毕业后,考入法国里昂大学深造,经勤学苦读多年,获经济学硕士、政治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受聘于上海暨南大学任教授,后为宋子文器重,受聘广东省银行供要职。抗战期间,奉派到越南,任广东省银行海防支行经理,不久又调任昆明银行……[详细]
170、周象贤 (18851960)
  周象贤(1885-1960),别名企虞,定海人。自幼随父母迁居上海,肄业上海南洋公学,后与宋子文等赴美国留学,就读麻省理工科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回国后随宋子文在汉冶萍公司任职,旋入北京大学任教。民国十六年(1927)起,先后任庐山管理局长、治淮委员会主任、杨子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水利局长等职,并三度出任杭州市长。前两任期内,曾将市内主要马路改为柏油路,用专利20年办法,由私营永华汽车公司……[详细]
171、孔健飞 (19141960)
  孔健飞(1914~1960.6) 原名张志龙,银城街道王庄村人,著名音乐家。1937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1年6月赴延安从事文艺工作,先后创作《百团大战歌》、《阅兵进行曲》、《进军进军》等歌曲,后被收入到《淮南抗日歌曲专辑》。1943年夏,先后任胶东文协研究部研究员、胶东公学、胶东文荣威联中音乐教员,享受团级待遇。1945年夏,调威海市第一中学任音乐教员。此间,其以音乐天赋,大展才华创作出许多……[详细]
172、周世臣 (18961960)
  周世臣(1896年——1960年),别名周大,迥龙青子岭人。小时家境贫苦,只读过几天私垫,就随父帮人吹唢呐度日。15岁时离家到修仁、荔浦一带,替彩调班做杂工。后为修仁彩调艺人李怀仁看中,收留在彩调班内,边打杂边学戏。用世臣先后从师学艺10年,对公、生、丑、旦角都精通能干. 并学会了彩凋折子戏140多出。民国4年(1915年),他回到青子岭。为了传播彩调艺术,先从自己的子侄培养起,并聘请本地彩调艺人……[详细]
173、王隽英
  王隽英(?~1960)女,别号崆峒筱侠,海阳盘石店村人。在其义父丁维汾的资助下,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继考中研究生,毕业后,去美国就读于密西根大学,获硕士学位。归国后,曾在四川教育学院任教授7年,兼训育主任一年,后历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沙滋区女青年联谊会理事长、山东旅京妇女文化教育促进会理事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驻会委员、-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等职。曾获品学兼优,政教并茂之誉。……[详细]
174、何福同 (18981960)
  何福同(1898—1960) 协和乡六门村(今澄泰乡大坡村板文庄)人。壮族。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旋到日本考察观光。回国后,先后到烟台、安庆等地教学多年。之后,又调广西桂林省立第三高中任校长。不久,升迁广西教育厅任督学。抗日战争前夕,赴印度尼西亚,在中爪哇省府三宝垄华侨中学任教8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家乡,1948年到香港,任教于沙田华侨工商学院,并与友人合资在九龙塘开办尚德英文书院,但因九龙塘……[详细]
175、韦经益 (19061960)
  韦经益(1906—1960),壮族。三石区新烟村人。1929年参加三石区农民自卫军,1930年参加红七军,任十九师五十五团班长、排长。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次年10月到达陕甘苏区。在中央军事侦察训练班学习。1938年在一一五师六十团任排长、连长、营长等。1941年至1944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后任延安经济建设部管理员和延安军事工业局工作员。1949年任热河二十一军分区管理科科长……[详细]
176、李正刚 (19051960)
  李正刚(1905~1960),字继唐,号坚松,今临湘市羊楼司镇人。民国15年毕业于湖南省第三联合中学,旋即考入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入胡宗南部。在国民党政府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总队长、第十七军十二师少将师长。“芦沟桥事变”发生后,积极投身对日作战。1949年12月,其妻及4子1女被蒋介石作为人质载往台湾,他毅然在四川重庆白马率部起义。1952年12月,西南军区军……[详细]
177、叶维浩 (18991960)
  叶维浩(1899—1960),原名观喜,字伯海,惠阳县秋长镇茶园村人。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民国10年(1921)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5期步兵科。民国13年(1924)起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中校参谋、团副。民国20年(1931)任第十二集团军一五八师四七四旅旅长、一五八师副师长,布防于惠州、平山、淡水、澳头等地。民国27年(1938),任第十二集团军第一五八师少将副师长,改调防守广州。广州……[详细]
178、陈豹隐 (18861960)
  陈豹隐(1886-1960)经济学家。原名启修。中江县人。191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25年在黄埔军校、广东农-动讲习所任教。大革命失败后-日本,开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是我国《资本论》中文本的最早翻译者。1938年到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财经学院教授兼教务长、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详细]
179、李茂德 (19141960)
  李茂德(1914-1960)林州市陵阳镇北陵阳村人,党员。生于1914年,1944年参加革命。历任村治安主任、乡公安员、乡卫生院院长、乡水利指挥部指挥长。他参加工作后,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对工作任劳任怨,对同志满腔热情,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职工生活标准很低,他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粮票救济给困难职工,自己勒紧腰带工作,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1960年2月,原县委做出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的缺水面貌……[详细]
180、吴创国 (18881960)
  吴创国(1888~1960),曾化名张举林,平江县城关镇人。“五四”运动后,在外交后援会当调查员,是救国十人团成员。曾协助李六如创办工人夜校,组织工会团体。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1927年6月,在平江办平民教育促进会,任平江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7月,任党的交通员,参加南昌起义。随后回到平江,恢复农民协会,组织秋收-,任秋暴委员并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