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谢世昌 曾用名:谢顺、谢鹏飞、谢继武。汉族,多伦县城镇二道街人,民国9年(192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936年至1942年期间,先后在多伦县国民党政府、萨拉旗警察队、警署卫生队、乌日吐塔拉盐务分卡等处任职。1942年,参加蒙疆5309部队多伦本田队当特务。日本投降后,谢从包头返回多伦,又逃往正蓝旗隐蔽,同年冬流窜到克旗与匪首谢小二等勾结,网罗百余名匪徒组成土匪大队,抢劫民财。1946年7月,谢……[详细]
|
王献唐(1896~1960) 字献堂,号凤笙,历史考古学家。山东日照人。王献唐早年毕业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土木工程系及礼贤书院文科。1917年应天津《正义报》之请赴天津,为该报翻译德文小说。1918年至济南,任《山东日报》和《商务日报》。1922年底,中国政府收回被德国占领的青岛,王献唐作为接收代表到青岛参加接收工作,并留任胶澳督办公署帮办秘书,次年任财政局股长。1924年,与青岛礼贤书院苏保志……[详细]
|
吴子修(1894~1960) 男,名天爵,字子修,四川渠县人,荒年随父移居本县渔渡坝。吴自幼好学,才思敏捷,18岁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长期为生计奔波。中年从教后,逐渐好医,继承先父志向,恪守“一以刻苦博览,二以存仁修善”信条医术精湛,医德尤佳,对一些贫苦农民,吴往往免费就诊。解放后,吴子修被推荐为县土改委员会委员,在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被选为常委会副主席,后任工商科副科长,文卫局副局长,爱……[详细]
|
高家骥(1872-1960),别名金骥、季韶,原籍巴彦县西集北高海屯(今丰乐乡东风村)人,有地150垧,为当地比较开明士绅。高家骥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入本地私塾读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新学堂成立后,在黑龙江省优级师范毕业并考入京师法政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他以师范学堂学生代表身份,于11月26日被选为黑龙江新民爱国委员会宣传部长。毕业后……[详细]
|
都兰桂(1881—1960)潍县(今潍城区) 于河乡都家村人。幼时读2年私塾,后随父都渭南学习核雕技艺。20岁后,他用一把雕刀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辛亥革命时期,他用一桃核,精心雕刻了一件珍品,取名《马拉轿车》。在不足方寸的天地里,龙腾虎跃的骏马,拉着一辆轿车,在强悍有力、衣着朴实的赶车人扬鞭驾驭下,奔驰在大地上;面部俊逸,衣冠华丽的乘车人,稳坐车内,似乎陶醉在沿途大好风光中;骏马的蹄、胸、辔头、套……[详细]
|
刘祖荣(1915~1960年) 刘祖荣,江苏常熟人。民国22年(1933年)在上海徐汇中学读高中。民国23年9月起,先后在松江县正心小学、上海景德小学任教。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在上海难民救济团体工作。民国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至民国33年5月,先后任中共上海小教系统支部委员、中共上海教委组织委员。民国33年6月~民国34年7月,任上海难童-教务主任,同时负责联系储能中学、崇实中……[详细]
|
李铁钧 (1899-1960),原名李权。辽宁省营口县人。7岁开始读私塾。其父在日本留学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被清政府当局得知,家被查抄。他与祖母逃到大连,入大连公学堂读书。1914年来哈尔滨,考入哈尔滨吉林省立甲种商业学校。1919年又考入天津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法科。入校后不久,北京爆发了五四-,他积极参加了天津地区的反帝爱国活动,被推选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天津学生联合会,又被选……[详细]
|
许春草(1874~1960年),祖籍安溪,出生于厦门。早年学习土木建筑,基督教徒。辛亥革命前,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黄乃裳介绍在厦门参加中国同盟会。他以礼拜堂和教会学校为据点,进行革命宣传与组织活动,举行秘密会议,并参加辛亥光复厦门的活动。民国3年(1914年)4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他加入中华革命党并被推选任闽南党务主任,协助……[详细]
|
杨镇毅(1876—1960),字梓青,又字子卿、芷钦,别号戎马书生、蔬香居士,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19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赴杭州入紫阳书院求学,旋入诂经精舍,与章太炎同师事俞樾。二十八年,补廪,先后任桃渚鹤峤书院及东湖书院山长。三十一年,与黄岩王燮阳创办赤城公学于杭州金刚寺巷。三十二年,东渡日本,入弘文书院,结识陶成章、秋瑾等,入光复会。三十三年春回国,任赤城公学教务长。时秋……[详细]
|
阿尔贝特·凯塞林诞生于1885年11月30日德国巴伐利亚Marktsteft,父亲卡尔(Karl Kesselring)是学校校长,也是小镇市议员,所以阿尔贝特不是传统普鲁士军人家庭出身;Karl Kesselring娶妻名为“罗莎”。1904年凯塞林到拜罗伊特公立学校求学,毕业后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服役,他选择到军官学校学习,之后在巴伐利亚第2步兵炮兵团服役;驻军在Metz因为自古以来这里就有固定……[详细]
|
林国台字有斋,光泽县西坑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4月。7岁发蒙,在私塾断断续续读了6年四书五经一类的古书。后在光泽北区毛湛高等小学毕业,邵武省立初中、北京朝阳大学肄业,民国17年(1928)毕业于北京内政部高等警官学校。历任宁德县周墩公安分局局长、顺昌县仁寿公安分局局长、光泽县保卫团副团长、光泽县长、江西省禁烟委员会视察员、江西赣县警察局长、光泽县县党部书记长、粤西盐务局秘书、场长、福……[详细]
|
112、罗筱池
罗筱池,名为藩,彝族,凤庆县凤山镇人。其父罗琨池为清代云南八大书法家之一。罗筱池幼习经史,20岁中秀才,工于诗词。1905年毕业于省农校,曾任蒙自中学校长,省政府秘书长。担任《义声报》、《天南新报》主笔3 年。辛亥革命时,任南军统领赵又新的都统秘书。护国讨袁时随赵又新入川,与军中的朱德、李吉阶(李谦)等人义结金兰,共同创办怡国社、新华诗社、振华诗社。同时兼督办四川高县、珙县、长宁县县长等职。192……[详细]
|
池八妹(1936~1960),女。生于上海。住杨树浦路崇业里。自幼家境贫困,无力上学。13岁,上海解放,始进儿童晚班学习。她勤奋好学,尤其喜爱阅读政治类书籍,从中受到很多教益,懂得中国共产党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幸福。“个人的命运只有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出路。”1952年她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被选送进工农速成中学学习。1958年分配到上海化工医药设计院,任助理技术员。……[详细]
|
李桂春(1876~1960),字丹初,黑了宿村人,晚清考取秀才后,家贫无力外出应试,就读于县传习所,后在东湾村执教五年。因幼年和陈土凯为同窗学友,陈深知其性格才学,民国12年(1923年)陈接任陕省秘书长时,应邀特聘充任秘书年余,因烦于世俗奉迎,退而家居,教育子侄。后陈又多次聘请,均婉辞不就。时值地方政体由里改区,乡里以其德高望重,推选为四区区长,坚辞不任;后碍于乡友盛情,勉强承担,但因属违心强就……[详细]
|
舍己救人献青春 林俊英,莆田人,1931年出生于笏石镇的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家乡解放后,她积极参加家乡的反霸、土改斗争,曾任民校教师、乡农会委员、乡妇女主任、区妇联委员。1950年5月加入共青团后,当选为乡团支部组织委员。1950年冬,到永安县百货公司任营业员。她关心顾客,服务周到,被评为优秀营业员。她担任共青团支部书记、总支委员、基层工会主席和县工会执行委员,先后19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详细]
|
邓青阳(1884年~1960年),原名宪甫,字秀吉,白坭中灶村人。清末赴日本明治大学就读,获法学学士学位。在日时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邓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返国,武昌起义后,任北伐军总司令部顾问。后被推举为广东省代表出席南京会议,参与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北京政府成立后退出政坛遨游苏杭。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参与恢复国民党广东省支部工作。民国7年(1918年)赴南洋视察党务。……[详细]
|
陆吟舫(1890年~1960年),原名咏高,金本竹山一甲村人。父为乡村塾师,舫幼随父读。15岁往香港谋生。初为童役、店工,以勤劳俭省,积得小资,开设小肆。因经营有术,不数年开设洪昌、万昌两家大百货店。从1940年起,历任旅港三水同乡会董事、主任、主席、监事长、顾问、名誉顾问凡20年。民国30年(1941年)香港沦陷,日军强迫港民各回原籍。吟舫发起成立三水邑侨归乡指导委员会资送难侨回邑,沿途舟车、食……[详细]
|
丁德山(1893~1960),小名福仔,邵武县人。从小务农,闲时常捏泥人为戏,稍长赴江西学艺。20年代,在邵武创建福吉班,自任班主,演木偶戏。他演的是掌中傀儡,本地称“手掌戏”。全戏班仅3人,丁为师傅,另二人为助手。演出时,丁双手操作木偶(以五指套入木偶之头及四肢,使之活动),口或唱或白,双脚打锣击钹,以腰司鼓。其余二人仅充杂务,或一人操管弦乐伴奏。无弦管时,则丁一人也能演出。演出地点多在邵武、光……[详细]
|
刘盛亚 (1915~1960)笔名S .Y。重庆人。民盟成员。1935年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历任四川省立戏剧学校导师,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成都文协理事,群众出版社总,《西方日报》周末文艺主编,《大公报》文艺主编,重庆戏协执委兼创作部长,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重庆文联执委、专业作家,中国作协重庆分会理事、主席团成员。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夜雾》、……[详细]
|
高敏,民国7年(1918年)出生于福安下白石。15岁入福安湖山小学就读。上初中时因父负债而辍学,旋进黄岐小学任教。民国22年,福安正处于革命0。高敏遵照中共安德县委书记阮英平的指示,到福安下南区赤卫队从事宣传工作。不久后,国民党军队对福安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高敏遂往福州隐蔽,后又至宁德溪口教私塾。民国26年国共合作抗日,他始回福安,经中共福安县委书记郭文焕介绍加入“民先队”。他先任福安民众夜校……[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