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81、曾苏元 (18961960)
  曾苏元(1896—1960)原名宪悦,字起戎,四川广汉人。生于1896年11月10日。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毕业,川军起义将领。 人生经历军旅生涯早年在川军田颂尧部任职,1930年任第29军川陕边区剿匪第2纵队司令,1931年任第29军独立2旅旅长,旋任第29军1师3旅旅长,1934年参加围剿革命根据地,1935年任第41军124师372旅旅长,抗战爆发后参加娘子关抗战,193……[详细]
82、王平之 (18981960)
  王平之(1898—1960),原名国本,学名笑竞,乳名阿炳。原籍上虞,父王湘源于清末移居嘉兴新塍竹园兜(今郊区高照乡),有租田二三百亩。平之青少年时代受孙中山的-影响,思想进步,更名王平之,含平均地权,倾向革命之意。1920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考入杭州之江大学,肄业后回家务农。这一时期,平之在朱仲虎等中共党员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农-动。1925年冬,为反抗公大租栈(宁绍籍地主设在新塍东市港南、万……[详细]
83、于振瀛 (19011960)
  于振瀛(1901—1960)原名方端,字海澄,号振瀛。上竹乡大坝村人,早年求学北平,参加五四运动,加入国民党。1923年就读北平国立医科大学,参加陕西旅京学生进步组织共进社。1925年担任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监察委员,拥护并推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人李大钊合作。后遭军阀破孩,逃离北平。1926年,任国民党陕西省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四一二政变后,愤而反蒋,举办干部训练班,培……[详细]
84、谭良玉 (18671960)
  谭良玉(1867~1960),女,土家族,鹤峰云南庄人,人称“范婆婆”。夫早逝,有5子,均参加红军,时人誉为“范家五虎”。1926年秋,当地首士徐某来庄逼捐收税,仗势欺人。谭一声吆喝,“五虎”齐上,教训徐某并将其轰走,致其再不敢来庄放肆。长子范辉炎(1894~1930),亦名松之。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邬阳关陈年振部“神兵”中队长,后历任红四团特务连长、营长。1929年2月,贺龙率红军第……[详细]
85、詹宣猷 (18851960)
  詹宣猷(1885~1960年)詹宣猷,字化南,清光绪十一年生。今管前乡西溪口人,后迁居县城后新街。民国3年(1914)毕业于延平师范简易科,后返乡务农;不久又进福州白水井私立福建法政学堂专学法律。民国4年,詹宣猷与一、二、三都人士在管前创办民团,被推选为团总。民国5年,他筹设管前区立高等小学校,并兼任校长。民国16年,詹宣猷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二师第四旅的军需处长,后调任建瓯县长,于民国18年主……[详细]
86、宁李泰 (18871960)
  宁李泰(1887~1960),字墨公,县内洛阳堡(今金溪大源)柿树下人。本姓李,过继给姑父,兼桃二姓。16岁考取清宣统末科秀才,18岁考入福州武备学堂,后由武备学堂保送河北保定军校。民国2年(1913)随同学奔赴云南唐继尧部队,任讲武堂少校教官。后又就读于昆明法政学校,毕业后任安宁县长。民国13年,调任楚雄县长。宁到楚雄后,在查阅积案时,发现有一案子,颇多可疑之处。案情是:民国初年,楚雄观音阁石碑……[详细]
87、罗君纬 (18741960)
  罗君纬(1874~1960年),名国驹,号线良,洪田乡水西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延平府六县联考,他考中第一名秀才。光绪二十七年,他在水西办一讲经书斋,永安、宁洋两县先后前来从师学习的有数百人。光绪三十二年清末最后一次县学考试中,他的学生有3人考取秀才。民国2年(1913年),41岁的罗线良考入宁洋县师范讲习所。一年后,回乡创办懋德新学堂。他在10年中培……[详细]
88、郑华 (18871960)
  郑华(1887~1960),原名辅华,凤城镇龙□村人。父亲郑金禄是基督徒,长期在广东揭阳经商兼传教,所以郑华和其弟郑维都在揭阳教会学校接受初等教育。以后经上海培华中学、苏州中西书院(东吴大学前身),进入留学美国预备学校——北京清华学校。民国4年(1915年),郑华和弟弟郑维双双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第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不久,郑华转到康乃尔大学。三年后,郑华获土木工程学博……[详细]
89、杨鱼秉 (19041960)
  杨鱼秉,原名志坚,艺名半鲁,县城西郊罗公亭(今松城镇西关街)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民国20年(1931年),他在县城创办同文印刷社,经营石印。民国27年,购置八开脚踩铅印机1台,首家经营铅印。民国33年,更名雨冰家庭工业社,兼营卷烟,所产松城牌香烟,销往台湾等地。1954年3月,响应手工业合作化号召,带着设备加入县印刷厂,负责艺术编版、美工设计、文字校对等工作。1956年,被选为政协霞……[详细]
90、郑朗川 (18741960)
  郑朗川(1874年—1960年),漳城苍园街人。他少聪敏,好医学,读诸子百家书,兼习医学,凡医学经典名著,无不恭读。后到北斗新厝村设馆教书,兼执医务,及父死回家,继承新华东路长源药材行父业。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以济世为怀,因而求治者日众。后因诊务繁忙,无法兼顾药行,乃将药行转给别人经营,得以专心医务。朗川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内、外、妇、儿、眼各科兼治,尤擅长内、妇科和眼科。凡经诊治,必详记……[详细]
91、邱长康 (19001960)
  邱长康(1900~1960年),字寿亭,将乐县城关人,出生于商人家庭。父亲邱作霖开明通达,经商有道,母亲周氏治家有方。邱长康7岁就读私塾。8~18岁,他先后在将乐古镛小学、省立邵武中学读书。民国7年(1918年),他中学毕业,回家复习功课。民国8年8月,进北京朝阳大学预科班学习。民国10年12月,邱出国到德国易北林业专业学校、汉堡大学哲学院人类学系深造。留学期间,他先在汉堡大学哲学院中文部兼教中国……[详细]
92、张世珍 (19041960)
  张世珍 (1904~1960),字伯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留坝县城关镇。早年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曾在军阀吴新田的第七师当过参谋、副官等职,为国民党员,并参加过复兴社。中华民国12年(1923)回留坝任东关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任留坝县教育科长,将东关小学的数十石课(粮食)提走。从此,学校一蹶不振,房屋倒塌,操场荒芜。民国20年(1931)将陕西省拨给留坝县的义务教育款挪作他用……[详细]
93、刘仲荻 (19061960)
  刘仲荻: 1906年1月22日—1960年12月20日,又名刘辉联、字崇逖,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生总队上校大队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9师参谋处处长、第13军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兼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第二组组长、黄埔军校西安分校(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教导总队总队长、黄埔军校洛阳分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主任、台湾师管区司令、江西赣南师管区司令、国民党粤湘赣边区“剿匪”总部……[详细]
94、周凤九 (18911960)
  周凤九(1891~1960)周凤九,原名祺,字凤九,后以字行,宁乡县一都白泥桥玉金山房(今双江口镇兴益村)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1915年毕业于湖南省高等工业学堂土木科,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毕业于巴黎土木建筑学校,同年转赴德国柏林大学及比利时岗城大学进修,1925年归国从事公路建设工作。他先后任湘中汽车路局工程师、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和局长、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等职,并两……[详细]
95、江兆菊 (19071960)
  江兆菊(1907~1960) 女,江西弋阳人。幼年在美国读书,返国后就读于燕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去过欧美、苏联等14个国家考察妇幼卫生。抗战后,任红十字会医疗总队中队长时,去过延安。民国35年(1946年)来上海任市立第一妇幼保健院医务主任等职。1949年8月,到中国福利会工作,任上海市妇幼卫生委员会妇幼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50年,为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详细]
96、蔡秀云 (18871960)
  蔡秀云(1887~1960)艺名蔡瓜,皖南花鼓戏著名艺人。原籍宣城孙家埠,民国年间常在宁国演出,在广大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1952 年牵头组织宁国县花鼓戏剧团。蔡秀云毕生酷爱戏曲艺术,22 岁拜师学艺,戏路较宽,京剧、徽剧、花鼓戏样样能演,生、旦、净、丑行行皆通。特别是生行艺术,其唱腔已形成完整体系。他是“小生陶腔”创始人,唱腔清丽宏亮,刚健中透婉约,丰润中含飘逸,加上其扮相潇洒英俊,给观众以赏心……[详细]
97、过伦超 (19031960)
  过伦超(1903~1960)字大顺,含山县铜闸镇人。少年时,投该镇一黄姓为师学纸扎工艺。3 年出师,自开焰火纸扎店。因其心灵手巧,纸扎品类不断增多,技术越来越精。过伦超的“纸扎焰火花”闻名遐迩,产品行销华东各地。每逢盛大节庆或私人办喜事,常请他去放花庆喜。他所扎“天女散花”、“双羊对角”、“二龙抢珠”、“蜜蜂戏蝶”、“天鹅生蛋”、“炮打西洋城”等百余种花架,配上火药,燃放天空,活龙活现,令观者大饱……[详细]
98、潘恩隆 (19241960)
  潘恩隆(1924年~1960年),乐平沙头村(今属南海官窑)人。一家十口全赖父亲做木匠维持生计,境况艰难。恩隆只念一年小学,便受雇富家牧牛。1930年,全家迁往广州,以制碱水为业。1938年日军南侵,复返乡居。1939年6月,加入广州市区游击二支队为战士,时方15岁。民国30年(1941年)7月,恩隆被派到中山县五桂山游击根据地军训班学习,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1943年)在中山抗日义……[详细]
99、程敦裕 (18731960)
  程敦裕(1873~1960年),字荷生,县城文昌坊人。为徽商代表人物。敦裕7岁入塾,及长,随亲戚去江西乐平源茂杂货店当学徒。18岁时,因店亏损停业而转赴南京谋事,后与友人开设源盛染织布厂,经10多年刻苦经营,成为南京城西染织行业大厂家之一。他仗义疏财,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民国3年(1914年),县城西门夹溪大桥和北乡洽舍桥被洪水冲塌,他倡议修建,并以其戬谷堂名义捐资2200银元。同时,又向旅外徽商募……[详细]
100、石志泉 法学专家(18891960)
  石志泉(1889~1960) 名美瑜,号有儒,石凤翔胞兄。石志泉幼小勤奋好学,14岁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律专科。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孙中山主持的同盟会,从此,全心关注国家时政,并组织青年学生以同盟会政治纲领为依据,随时准备推翻清王朝,振兴中华。为作好舆论准备,石志泉常在《民报》发表关于政体、国体的文章,抨击清王朝政府。辛亥革命后,石志泉回国就职于湖北军政-。随后,黎元洪调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