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41、陈嘉谟 河州北乡名师(18771960)
  陈嘉谟先生(1877年-1960年),字讠于川,号贫乐野人,晚年又号贫乐残叟,永靖县白塔川陈家村人。世代业农,家境贫寒。幼时聪明好学,孜孜矻矻,师从河州名儒李如兰先生,熟谙四书、五经及时文,精通诗词歌赋。及弱冠,参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秀才。当时由科考书院送来翰苑先声泮水生香匾额两幅。先生一生敏于行而讷于言,安贫乐道,淡泊宁静,一切言行皆依圣人规范,坚信有德者必……[详细]
42、严骥 (18831960)
  严骥(1883~1960)严骥,原名严明鉴,字汉民,号飞鸣,侯官县阳歧(今福州郊区)人,清光绪八年(1883.12.28)出生,父严子安,迁居仓前山下渡,设馆教读。严骥8岁随父读书,光绪二十五年到侯官高等小学堂就读。在校长黄展云,教员方声涛、郑权等进步教师教导下,严骥等爱国学生参加励志社,并组织“十汉团”,(严骥排位第七,故字汉民)秘密从事反清活动。严骥同仓前山革命志士林斯琛、刘元栋等交往甚密,秘……[详细]
43、桂超亚 (18981960)
  桂超亚(1898~1960)原名雨融,字卓然,本县汤坪乡人。祖籍江西德安县,曾于湖北黄梅县安家落户。远祖高敏,参加川陕鄂白莲教农民起义,失败后携子复万逃隐秦岭深山后,落户宁陕县汤坪乡汤坪沟小廖家山,佃农为业。复万继业移居汤坪乡小沟口西庄。长孙光兴考取贡生,教书乡里数十年,晚年,得受平利县七品教谕。超亚6、7岁启蒙于乡塾,习读四书五经诗史文集。1915年入老城高等小学堂,1918年毕业后到西安入省立……[详细]
44、李春森 中国汉剧演员(18811960)
  李春森,生于1881年,卒于1960年,艺名大和尚,祖籍湖南沅陵。他幼年随名丑汪天中学戏,以演《偷鸡》、《盗甲》等武戏见长。生平喜演《扫秦》、《跑楼》、《双下山》、《游赤壁》等和尚戏,孤以“和尚”作艺名。他功底深厚,戏路极宽。早年在乡间演戏时,常在稻茬田中练矮子步,后演《跑城》、《打花鼓》等戏,皆得力于腿功。与董瑶阶(牡丹花)合演《活捉三郎》,有身轻如纸的“提影子”表演。他擅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形体动……[详细]
45、陈湖光 (19111960)
  陈湖光(1911-1960),又名陈策,陈珠基。横县附城乡蒙垌村人。1926年考入横县县立师范就读, 次年任横县学生联合会委员。1928年7月转入南宁宏通学院补习班学习。1929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 8月任横县昌明小学校长,后转任横县中区团局局董。1931年春被国民党通缉,到广东合浦县寨圩第一高小任教师。1935年回横县开米店。同年11月被选为中共广西省委委员, 负责青年运动工作,兼领导中共横县党……[详细]
46、金梁 (18701960)
  金梁(1870—1960) 号息侯,浙江杭州人。满族。光绪辛丑(1901)年举人,甲辰(1904)科进士,授编修。曾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警察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后官奉天旗务处总办、新民府知府。 1908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入民国后,曾任奉天全省清丈局局长、政务司长、洮昌道尹。由张作霖保荐,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因心存清室,积极参与宗社党复辟活动。被逊帝溥仪召入内廷掌握内务府事务,并赐以少保衔。溥……[详细]
47、张立卿 (18871960)
  张立卿(1887~1960)名庆豫,字立卿,本县人。童年就读于毛班香私塾,后参加乡试为副贡。1905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在留学生中开展反清革命活动。1906年秋,与三原同乡陈之硕、徐应庚、茹欲进、张景秋等参与筹备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回陕后和井勿幕、胡景翼等一起联络新军、刀客和一些帮会中的进步人员,为革命创造条件,并与柏筱余、纪时若、王治平等在三原创办“勤公社”,以……[详细]
48、李锦文 (18941960)
  李锦文(1894—1960) 回族,河南省卢氏县北关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仰赖母亲的手工针线活勉强度日,七八岁时,摆摊零卖以添补难熬的生计。18岁时离家到洛阳东关清真寺跟随大阿訇学习阿文,25岁时已成为一名“高才”、“满拉”,“穿衣”当了阿訇。他谦虚谨慎,为人和善,勤奋好学,忠于职守,声望日隆。民国24~26年(1935~1937),被洛阳市塔湾清真西寺聘为阿……[详细]
49、郑伯川 (18851960)
  郑伯川(1885~1960),原名铭睿,来安县人。郑伯川幼年开始读书,22 岁考中秀才,废科举后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求学,毕业后受聘任教于武昌高等师范(今武汉大学)。民国15 年(1926 年),他应家乡人士邀请回乡办学,先后任教员、督学及教育局局长。民国18 年至民国26 年,又先后担任安庆女子职业学校教员、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教员及潜山县教育局局长,抗日战争开始后回到家乡。民国29 年淮南抗日民主根……[详细]
50、高植 (19111960)
  高植(1911~1960),巢湖市柘皋镇人,著名作家、翻译家。他自幼勤奋学习,追求新知。13 岁时,就读于芜湖萃文中学,后又转入南京金陵大学附中读完高中。民国21 年(1932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系。曾在凤阳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中山文化馆编译。抗日战争开始后,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任教。民国35 年至1954 年间,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1958 年调北……[详细]
51、贾景德 铁杆秘书长(18801960)
  贾景德(1880—1960),字煜如,号韬园,山西沁水县人,生于1880年。1893年入旧式书院,后就读于山西大学堂中斋。光绪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进士,先放山东招远知县,继任山东郯城知县。1911年,母病逝,报丁忧返里。旋应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函邀,入幕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贾景德受阎锡山力邀,从东北返回山西,出任都督府秘书监(秘书长),从此开始了他的秘书长生涯。其时省政初创,得力之人不敷使用,……[详细]
52、卢炳容 (19251960)
  卢炳容 (1925—1960) 男,作曲。浙江永康人。自幼酷爱音乐,尤喜戏曲音乐。1942年毕业于浙江省立湘湖师范简易师范班,在东阳简易师范教书。1944年为学习音乐,入省立锦堂师范及湘湖师范音乐班深造。1946年考入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4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到上海崇明县北堡初中任音乐教师。1950年初加入中共金华地委文工团,任音乐舞蹈队副队长。为大型舞剧《江南农民大翻身》、话剧《上饶集……[详细]
53、宋登贤 (18901960)
  宋登贤(1890~1960)原名宋合辰,曾用名宋国庆。河南新郑县人。因生活所迫,宋登贤在6岁时就跟父亲一块下地做活,帮母亲干些家庭杂务。其后,学泥水匠手艺,学做厨,但依旧不能养家糊口。1908年,随家人来陕西,在潼关、西安一带靠一辆独轮车的脚力维持生活。1921年离开了西安,来到终南山下的天子峪口。先以担柴、挖药、卖山货为生,后又挑油担子在长安曹村一带走乡串户,并在当地娶妻安家。1922年的一个夜……[详细]
54、刘艺舟 (19031960)
  刘艺舟(1903~1960),乳名末尾,原名刘可游,郊区阎河村人。弟兄八人,他最小。他年少顽劣,好高骛远。他常对其父说:吾师不如我,向其学何?刘艺舟的父亲刘丰年看他有大志,必是光宗耀祖之才,便让他随其五兄、七兄外出求学。1921年,刘艺舟考入北师大附中。1923年又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专修英文。次年寒假,刘氏三兄弟回乡团聚,一块计议,认为刘茂恩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跻身军界,更有前程。19……[详细]
55、石雨琴 (18941960)
   石雨琴(1894~1960)又名书润。陕西陇州(今陇县)人。1911年毕业于陇州高等小学堂,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堂。1921年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陕,先后在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和西安高中任教。他主讲生物课,对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早已熟悉,但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准备,生怕误人子弟。在讲台上,他不说一句废话,讲解极为深刻透彻。1924年2月起,石被派往华北、东北诸省和朝鲜、日本考察中等教育……[详细]
56、宋子云 (19211960)
  宋子云(1921~1960年)宋子云,又名依堂,民国10年(1921年)5月,生于福州台江太平山山仔里。他8岁入福州开智小学读书。15岁到太平山晋发锡箔厂当工人,后到福州锡箔联营处当职员。民国33年9月,他到南平德义锡箔厂当工人。民国34年初,回到福州,在台江潭尾街同和杂货行当工人,并结识中共地下党员李青,走上革命道路。同年7月,宋子云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子云担任潭尾街同和行、太平山山仔里福建地……[详细]
57、王洞若 (19091960)
   王洞若(1909—1960),乳名锡堂,曾名义田、王作、用观、乃明,大路乡北族村人。敏而好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县六中,并考入陶行知初创的南京晓庄乡村师范,毕业后留校工作,常与志同道合的刘季平、徐明清、戴伯韬等同志,探索改革乡村教育和救国救民之策。民国19年(1930),为反对日舰停泊南京,晓庄师生举行--,竟遭国民党-逮捕,杀害多人,学校被封。王隐蔽家乡,执教于王巷小学。民国21年秋赴沪,协助陶……[详细]
58、楼胜利 (19001960)
  楼胜利(1900.10~1960),别名缄熙、健夫。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大溪乡大溪村,去世于台湾。楼胜利出生于农民家庭,小时念过私塾,18岁被抽丁当兵,后进黄埔军校,为第四期学员,曾一度被当局疑为“-”,蹲了3年监狱。释放后,任国民革命军某部队大队长,后出任浙江省开化县警察局长。民国27年12月调任长泰县长;次年8月调任东山县长,任期4年。之后,又先后当过-青年团龙溪分团干事长,-青年团海澄分团筹备处……[详细]
59、赵旭程 (19221960)
  赵旭程(1922~1960),字云庄,火厂坪龙环村人。6岁启蒙,后读经史,览诸子,喜作诗联。民国29年(1940),入偕进读初中,32年春入安江高级农业中学。民国34年秋,任教偕进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是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发动开明士绅捐募粮食柴草支援过境的解放军。邵阳解放后,1950年8月,赵任原邵阳县第十一区区长,组织私立会辅中学部分员工,兴办邵东蒸上中学。从区……[详细]
60、刘启章 (19051960)
  刘启章(1905~1960),又名刘其章,店集镇孙家瓦子埠人。1942年4月,刘启章于莱阳县柞村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等职。刘启章身高力大,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先后参加大小战斗几十次,负伤18次,立功10余次,被授予“胶东战斗英雄”光荣称号。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当时赋闲在家休养的刘启章为了保卫土改胜利果实,保卫家乡,在中共即东县委的支持下,于同年12月成立了店集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