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曹培元(1869~1953),字植甫,卢氏县五里川路沟口人,家贫,幼年好学,晚清中了秀才。按他当时的学历,本可得到高一等功名,但因愤于时弊,无意于此,立志终生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培育故乡贫苦子弟,先曾主持朱阳关分州义学(官办的分州书院,不收学费),后于汤河、马耳崖、五里川等地任教,可谓桃李遍卢氏,连他的儿子曹靖华对中文阅读运用的能力,也奠基于他的启蒙教育,这在靖华散文中有记述。 他为人刚直,力……[详细]
|
闪文章(1903~1953),许良乡大辛庄村人,回族。青年时代不务正业,好-。民国13年,他与丹国贤开始贩卖-。后经别人介绍,结识英商,在英商协助下,开始生产-,商店号为“中和记”,商标为”九鼎牌”,-大部分运往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销售。民国22年,闪、丹两家发生矛盾,丹国贤分现洋四万多元,迁往甘肃,“中和记”为闪一家所有。“中和记”生产的-有“大红丸”、“机器泡”(亦称“小磨”)、“-”(……[详细]
|
欧阳仲琴(1895~1953)又名欧阳月磷,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后告老还乡,任船塘税捐征收员,船塘八一小学校董会董事长、船塘中学校董会董事长、船塘警察所巡官、船塘乡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欧阳仲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1939年3月,“东团”第五分团30多人来到河源,确定以船塘为主要活动地区。受到八一小学校长欧阳超廷和欧阳仲琴的接待,并安排进驻在老围焕文学校,“东团”在此扎……[详细]
|
张桂良(1895~1953)艺名小莲花。安新北边吴村人。15岁时在其叔父成立的兴顺和老调班里为演员剃头,边在戏班剃头,边刻苦学戏。1918年秋随张洛耀戏班在北京大栅栏同乐园、三庆园戏院演出。因扮相倜傥、嗓音清婉圆润,深受观众喜爱。老调名旦小莲花的名字很快在北京叫响。在三乐园戏院(今大众剧场)集京城各戏班名演员盛大演出中,张桂良和被称为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的孙菊仙、被称为南方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贾……[详细]
|
蒋幼山(1885—1953),原名矫,字岩仁,改字幼山,以字行,瑞安海安所人。父柱,字馨山,清季贡生,以拳术知名乡里。幼山少受熏陶,12岁开始习拳,初从张洪波学南拳刚柔法,练打沙袋,举石锁,攀竹竿,及冠,能手提90斤重物跨越塘峡。后专程拜谒万春山道长徐霭卿(俗称阿吉),恳求指点,学得少林内功及达摩面壁法,历时3年,精擅抖弹之功。复从浑号“大辫”之陈楚材学小八卦。1917年,远游北京,寻师访友,得孙……[详细]
|
童大年 (1873—1953) 童大年,原名皓,字醒庵、心安,号性涵、恂庵、省庵、惺龛、洵罕。又因排行第五,而以“金鳌十二峰,松下第五童”自称,县城人。西泠印社首批社员,著名金石家。 童的父、兄皆善金石书画,他幼承庭训,8岁开始治印。成年后赴北京当文书。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进沪宁铁路购地局。后一直在沪宁、沪杭甬铁路任职。1920年,因厌于公务及人际关系而辞职,以金石书画为生。……[详细]
|
丁月心(1867~1953年),女,一名金兰,朱泾镇人。明辨事理,处事果断诚挚,人尊为“兰姑”、“兰姐”。后嫁松隐吴姓为继室。丈夫逝世后,她摒弃富裕的家庭生活,致力于社会事业。初筹办农场,继去浙江湖州福音医院担任管理工作,后在松江刺绣学校任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受松江景贤女校之聘,任国文教员兼管理工作,深为校长宋占梅倚重。秋,宋去世,其夫姚文蓥翌年离松时将校务托付。丁慨然承诺,精心擘划……[详细]
|
高宝春(1892~1953.10),本名高锡绶,字印若,号宝春,后以号行,开封市人。清朝中期,高氏先人在开封城内开设尚德堂行医,因医术高明,尚德堂乃成高家代称,颇有名望。其父高世楷除行医外,又经营估衣店。清朝末年,日本人满岗在开封开设一家镶牙所。经人介绍,14岁时高宝春拜满岗为师,学习牙医技术。学徒期间,他兢兢业业、勤奋钻研,深得满岗信任与赞赏。一次满岗回国探亲,放心将镶牙所交高代管。民国初年,满……[详细]
|
钟镇坤,又名钟千里(1912~1953年),男,壮族,旧州乡大兴街人,中专文化。民国25年(1936年)至27年,曾任小学教员,副街长,街长,村长等职。28年到桂林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就训。29年1月毕业回乡,先后就任副乡长,乡长职。37年10月任旧州、南角、镇岭(今板桃) 联防办事处副主任。38年,桂黔边绥靖司令委任他为田西、西隆、西林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主任,掌管三县边区各乡民众自卫队武装,防止共产……[详细]
|
刘铏(1882~1953),字仲钦,湾泥渡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卒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校。受蔡锷聘任为广西武备学堂教官,后蔡调任桂林军备处总办,刘随往,任教于陆军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刘参与辛亥革命。赵恒惕在湘时,刘升任湘军二师师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刘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师长。民国17年(1928)彭德怀在平江起义,刘奉命率部,“会剿”。眼见国民党右……[详细]
|
徐咏青(1880~1953) 江苏省上海县(今上海市)人,是上海天主教堂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收养的孤儿。9岁时入该院绘画工场,从师刘德斋和外国画师学习素描、水彩画和油画。16岁即入土山湾印刷所从事书籍的插图、装帧等美术专业工作;同时画了大量铅笔素描和水彩画画帖,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和有正书局出版,作为中小学生作业临摹课本。后自创美术学习班,并在上海美专执教。民国26年(1937年)日本侵略军……[详细]
|
林镜桐(1928-1953),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人。早年辍学,到福州一家商店学当徒。1949年8月福州解放后回乡务农,1950年参加土改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当选为南屿镇第一届团支部组织委员,并担任南屿镇公所文书。1951年10月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军。入伍后刻苦训练,开展互帮互教活动,热心帮助驻地老百姓,军训期间记小功一次。1952年7月任第23军……[详细]
|
丁小芳(1894—1953) 男,演员。浙江嵊县新市乡丁家村人。他是男班主要老生之一,1918年与马潮水合班演于上海民兴茶园、镜花戏院。1936年转与张云标合班首进华中重镇武汉,演于中华戏院,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祝公远、《珍珠塔》中饰陈培德获得观众好评。为越剧进湖北并打开局面作出了贡献。丁擅演做功戏,如饰《琵琶记》中的张公,在“扫雪”一场唱做称绝。饰《坐楼杀惜》中的宋江,运用的身段动作都是为……[详细]
|
黄蕴深(1872~1953),名宗麟,号云深,闵行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留学日本。宣统二年(1910年)在日本法政学校毕业后回国,钦赐法政科举人。民国元年(1912年)任中国驻朝鲜仁川领事,后升任汉城副总领事、代理总领事。民国5年回北京,任外交部主事,兼中央防疫处主任、俄文专修馆馆长。民国18年任吴县县长,倡议在苏州玄妙观后面建造中山纪念堂,率先捐款,响应者众,纪念堂于民国19年落成。民……[详细]
|
傅汝弼(1896~1953) 男,湖北麻城人。青年时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自行-,加入中国国民党。1936年来本县,先后任县国民政府警佐室警佐、兵役讲习班教官、县教育科科长、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和国民党县党部秘书、委员、副书记长及县参议员等职。1942年至1943年任教育科科长期间,禁止旧教材,革新旧学制,提倡新文化,并帮助由重庆地下党派来的共产党员杨化周、曾曲江夫妇在本县开展秘密工作。1943年……[详细]
|
王启光(1916~1953)蠡县东北寺村人。1938年2月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供给员、出纳、会计、团供给主任、师后勤处政委等职。王启光参军后,对工作极端热忱,曾四次获二等模范工作者称号,并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他的父母年迈多病,生活困难,曾给他写信询问国家赈济问题,王启光复信劝父母要自力更生解决困难,家中生产,除从事农业外,还应发展副业,以满足生活需求,减轻国家负担。1953年1月22……[详细]
|
肖祖震(1909~1953),字电生。灵山县武利镇武利街人,是灵山留学法国的知识分子。曾任灵山县参议员,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代表。肖祖震家庭生活富裕,其父肖镜轩,是县里有名望的绅士、武利圩的富商。祖震小时就读于武利小学,后考入合浦廉州中学、广州中山大学学习。民国17年(1928年),赴法国巴黎留学,毕业于巴黎新闻学院。民国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新闻系教授,兼任广州《国民日报》,率先引进……[详细]
|
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年2月7日 - 1953年4月2日),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期的德国空军元帅,也是当时德军最壮硕的将军之一,施佩勒身高达196厘米,体重则有100公斤。生平:施佩勒出生在德国路德维希堡,父亲以酿酒为业。在1903年他加入德国军队符登保皇家步兵团第8军团,晋升中校后被派往战争大学受训,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转入德军航空队第50大队,后成为第7军团……[详细]
|
周刚如(1896~1953),字南强,贝墩镇人。民国20年(1931)任十九路军营长,于淞沪抗日时立过战功。“闽变”失败后,被蒋介石收编,解甲归里,从事商贾,东江沿岸设有商号货栈,显赫一方,成为和平名绅之一。在地方办事比较开明,“常抱不平”。民国27年任县抗日统率委员会主任,与中共和平县委有合作,会内安排中共党员黄惊白、罗响、周宝时等做宣传组织工作。同年热水农会提出减租斗争时,与李则谋、陈枕溪等出……[详细]
|
袁云蔚(1904~1953),和平大坝镇人。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中大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军事政治深造班高级组深造。学习期满后,被任为梅州烟酒印花税务局局长。任职期间,不以权谋私,到卸任时,却是两袖清风。民国36年(1937),云蔚归和平,致力于桑梓教育事业,在和平中学任语文、英语、历史等科教员,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效果良好。民国30年(1941)春,云蔚出任国民党和平县党部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