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郭巨川(1876~1953) 著名侨领、企业家。派名郭书淮,又名郭盛淮,1876年12月11日出生于南阳镇美丹村。父郭诗发,又名郭云龙,字子荣,侯补中书,科中书。弟郭镜川,母李太夫人,妻王夫人。巨川幼年在梓里上学读书,天资聪颖,志气高远。弱冠之年,有战胜环境,改进社会的思想,无畏强权,抑强扶弱,对那些仗势欺人者就围而攻之。他的高尚品德,深受乡亲们敬佩。壮年时,奉尊翁云龙之命,赴南洋马六甲埠打工,……[详细]
|
李茂堂(1906~1953)原名李自靖,又名李自清、李子静,化名杜清。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因家贫,幼年时只念了几年私塾。1921年经亲友介绍到西安电报传习所学习,毕业后在陕西省电报局当报务员。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当选为陕西省总工会常务委员。同年6月参加西安人民慰劳宣传团赴河南慰劳北伐军将士。1927年7月,冯玉祥在豫陕地区进行“清党”,西安人民慰劳宣传团被解散。李和慰劳……[详细]
|
赵清平(1870~1953),艺名安子,镇安县云盖寺人。家庭经营工商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因灾破产。赵安子迫于生计,只身流浪关中,被泾阳县云阳镇安吴堡子安吴寡妇(系资政大夫吴介侯的夫人)收留,拜二黄名家贺鸿生为师学艺。由于他勤学苦练,很快成为汉剧须生中文武兼备的演员。清末民国初,在陕、甘、豫、鄂四省,被誉为二黄须生的“泰斗”。据《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二期《汉调二黄的地域流派及沿革简述》记……[详细]
|
姚吉乔(1892~1953) 商州人,农民出身。二十年代末冬季的一个晚上,他听说从洛南县过来四个散兵,在大河面乔沟口王德运家索要银元。出于气愤,他急奔德运家,智取了散兵的两支长枪,一支短枪,并将他们锁在王家,只身携枪跑回。此后,他便在地方插旗招兵,制造0,组织民团,自任“团总”。从此,北宽坪一带的一切事务由他主宰。北宽坪地处商州和洛南县交界处,不时受地方各派政治、军事力量侵袭。为了保存实力,他便派……[详细]
|
李家发(1934~1953),出生在南陵县泉塘乡(现为家发镇)岩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5月,李家发瞒着父母到乡政府报名参加志愿军。是时李家发才17岁,而且身体矮小,在他的苦苦要求下,兵役机关领导看他十分精干,批准了他的请求,随即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入朝后,李家发被编入中国志愿军第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五团一营一连二排六班当战士。1952年,李家发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详细]
|
易鼎新(1887—1953) 湖南大学校长,电工专家。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87年生于醴陵东富乡。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醴陵渌江高小、长沙府中学堂、奉天方言学堂、北京财政学堂特科。1910年秋,经湖南游学预备科考入美国理海大学电机系。1914年考取纽因大学研究院电机部研究生,1915年获理科硕士学位。归国后,执教于湖南工业专门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兼任湖南电灯公司工程师。1918年应聘担任汉冶……[详细]
|
潘镒芬(1893-1953)字万玉,苏州人,出身书香门第,端善堂就是他的祖宅和出生之地。他早年就读于南洋公学,清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江苏铁路学堂测绘科,受南通状元张謇之聘,去南通从事城市测绘工作,由于工作扎实,深得张謇器重,事毕被推荐给山东黄河河务局,从此就开始了他毕生致力的黄河治理事业。在他为治理黄河而奋斗的30余年间,经常深入工地,筹划设计,殚精竭虑,身体力行,成绩卓著。他治理黄河,注重……[详细]
|
圆瑛(1878~1953),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亦名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0月,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翌年4月,依涌泉寺妙连法师受具足戒。后外出参学,拜谒高僧名师,并广泛涉猎佛教经论。清宣统元年(1909年)后,先后在宁波永宁寺、泉州开元寺、福州大雪峰崇圣寺、宁波天童-禅寺、福州瑞峰林阳寺、槟城极乐寺和上海圆明讲堂担任住持。民国元年(……[详细]
|
裘光贤(1884—1953) 男,越剧办班人。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人。出身农家,经商度日,却因经营无术,成为“空手头人”。他初识文字,笃爱戏曲。1923年与钱章尧合伙,经营嵊县“老紫云班”(绍剧),任班主,演出于嵊县、新昌、绍兴。1925年前后,他买下了王金水创办的第一副女子科班,带领施银花、屠杏花等流动演出于嵊县、绍兴、宁波城乡,饱尝了早期女班四处流浪之艰苦,却积累了带女班的经验,为他以后办好女班……[详细]
|
聂其杰(1880~1953年) 字以行,湖南衡阳人。幼年随父聂缉架(苏浙皖三省巡抚)居沪上,曾从英人学过英语。光绪十九年(1893年)归原籍应童子试,中秀才,以后又学过电气、化学工程,大半生致力于经营近代企业。聂其杰的企业经营活动,是从参与复泰公司工作继而主持恒丰纺织新局开始的。恒丰在他主持下不断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民国7年(1918年),当选华商纱厂联合会副会长,民国9年又被选为上海商会会长,民……[详细]
|
霍揆彰(1901—1953),字嵩山,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诸役。其中淞沪抗战,率第五十四军于罗店一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率七个军布防洞庭湖西岸,阻击并重创日军。人生历程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军校教导团(团长何应钦)炮兵营(营长蔡忠笏)排长。1925年10月升任国民革命军……[详细]
|
卢峻,号嵩岚,1904年出生于威宁县四甫乡(今雪山镇灼甫管理区)的一个彝族农民家庭。卢嵩岚幼年读过私塾,青少年时代,曾在家乡的明德小学和昭通的宣道中学读书。卢嵩岚长于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年代。那时,社会极不安宁,兵结匪,匪连兵,横行霸道,无所不为。当时,农村的有钱人家,都纷纷购买枪弹,筑营盘建碉堡,以防卫兵害、匪患。现在,到处可见营盘、碉堡的痕迹,这就是过去动荡年月的历史见证。1916年,卢嵩岚的……[详细]
|
潘守仁(1892~1953年) 潘守仁,字翔麟,小名生涛,沪西草鞋浜人。先以卖柴谋生。后沪西地区工业发展,遂改行,向中外工厂兜售竹木器卫生用品,因勤快守信,生意兴旺,获小康。后受日商内外棉厂委托,代购地皮,潘贱价零星买进小块土地,拼成整块后,高价卖给内外棉厂,获暴利致富,遂成房地产商。民国3年(1914年),潘在槟榔路胶州路口购地2亩多,建造了潘家祠堂。又与人合伙开设新鸿记营造厂……[详细]
|
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升平镇人。曾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四川军政府军政部长。1911年12月22日凌晨,尹昌衡调集2000余人生擒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并在成都皇城坝公审赵尔丰,当众尽斥其罪,并令部下将赵尔丰当场诛于皇城“明远楼”,铲除了这个腐朽残暴的清廷死党。尹昌衡(1884年—1953年),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详细]
|
冷长海,1921年5月生于辽宁省新金县太平乡姚家村大王屯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16岁的冷长海为了谋生到小平岛当了修船徒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有时还无故遭受日本鬼子的打骂和-。为了摆脱这个生活苦境,爷爷托人让他到大连青泥洼桥交通株式会社当了电车剪票员。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在电车上,但天天吃的仍是橡子面和豆饼坯,就这还吃不饱。在生活的逼迫下,出于无奈,他私自出卖几张废票,为赚点钱养家糊口。这……[详细]
|
张明禄,1932年6月19日生于河南省汝阳县三屯乡三屯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很小就失去了母亲,跟着老实巴交的父亲在田地里熬日子。家里只有不足一亩的山坡地,父子俩吃了上顿愁下顿。1951年,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三屯村进行土地改革,张明禄一家分得三亩水浇地和两间新瓦房。谁知好日子才刚刚开头,分到的田地还未第一次收获,美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祖国的大门口。张明禄义愤填膺,报名参加……[详细]
|
钱新民(1923——1953),乳名大头,字吉庆,今汤沟镇人。新民出生于劳动人民家庭,17岁进浮山中学读书,在浮山中学常和老师同学一起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演讲、演出、张贴标语,以宣传抗日。 民国30年(1941年)春,浮山中学因膳食问题爆发-。国民党反动派借“奸党闹校”,无理开除新民等一批学生。新民深刻地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本质,他想:“家乡沦陷,国难当头,似这样读书下去,将有何用?”于是,决心投笔从……[详细]
|
赵宣(1870—1953),字宜熙,周官桥杨塘冲(今杨塘村)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少时聪颖好学,读书勤奋,并拜刘兆鹏为师,研习武术。及长,与贺金声、粟道生等人过从甚密,参与爱国亲民的义举。光绪二十七年(1901),邵阳发生百年未遇的饥荒,赵开仓济贫,解饥饿者近百人。光绪二十八年八月,随贺金声招募兵勇,反洋拒教,赵任中路总兵。事败,潜逃北京,经友人推举,任事大理院,寓居宣武门宝庆会馆。辛亥革……[详细]
|
宋德清(1923—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 湖南省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人,土家族,1923年生于大庸县桥头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0岁当保丁。1950年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临津江258高地挖坑道时,奋勇掘进,被团部授予“掘进尖兵”。 1953年春参加了激烈的老秃山战斗。老秃山在临津江东岸,是敌人阵地的制高点,对志愿军造成很大威胁。为粉碎敌……[详细]
|
麻俊坤,1928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一个贫农家庭。他11岁至19岁给地主打短工、扛长活、作零活度日,受地主剥削、压迫,全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1947年2月,麻俊坤参加了当地的小哈拉道口-队,后部队改编,他在第五十四军一三五师四○四团三连先后为战士、排长等职,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的历次战斗中,麻俊坤都很勇敢顽强,天津战役中曾立两次大功,荣获英雄奖章。1950年,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麻俊坤毅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