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81、孙洪芬 (18891953)
  孙洪芬(1889~1953)名洛,黟县西武乡古筑村人。16 岁考中秀才。民国2 年(1913 年),入武昌文华书院读书。民国4 年,被选送美国留学,在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化工。毕业后,获化学硕士学位。留校任助教、讲师。民国7 年,在加士制漆公司担任技师,被选为纽约中国工程学会董事。民国8 年回国,任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国立东南大学理科主任、化学教授、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华中大学与武昌文……[详细]
82、斯烈 (18821953)
  斯烈(1882~1953),字夔磬,浙江诸暨人,浙江武备学堂毕业。武昌起义爆发后,组成学生军,响应革命。1925年投奔广东国民政府,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师第七团团长。1927年,参加北伐,由闽入浙。1937年8月,任诸暨抗敌后援会副主任。1940年12月,任浙江省政府粮食管理处副处长。1948年,任浙江地方银行董事长,兼管粮政。1953年病逝。1910年(清宣统二年),斯烈任广西陆军小学提调,李宗仁、……[详细]
83、李惠迪 (18931953)
  李惠迪(1893~1953)李惠迪,原名宗陶,号由之,善化县坳子塘(今属长沙县跳马乡)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父为武秀才,从小随父习武并人私塾就读,15岁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后为省立一师)。1912年毕业后留校任附小体育教员,叉先后在修业小学、武昌旅鄂中学、中华大学、大麓中学、甲农等校任体育教员。1917年1l月,他与楚怡小学体育教员黄醒发起组织了湖南体育研究会,担任交际干事,并创办了湖南……[详细]
  许黄萱祐(1862~1953)许黄萱祐,字念慈,女,长沙县清泰都清泰村(今属开慧乡)人,同治元年(1862)生。父黄镜清,候补知县。她幼承家训,习诗文,工小楷。18岁与善化候补知县许方吕结婚,后不久寡居,乃矢志读书。光绪年间,陈宝箴抚湘,倡新政,兴学堂。她受戚族谭嗣同、龙绂瑞、黄镆等人的影响,积极参与兴办女子教育及妇女解放运动,参加了“不缠足会”、“延年会”;出资翻刻《新千字文》分赠城乡妇女,开拓……[详细]
85、唐邦治 (18751953)
   唐邦治(1875~1953),字子均,号思岘庐,丹阳全州厚诚村人。幼年随父至镇江读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取秀才,在镇江梳儿巷陈公祠设学馆授徒,客居镇江。光绪二十年补为廪生。光绪三十年岁试考入江阴南菁学堂,三十二年毕业,任南京学堂教员。宜统三年(1911年)聘为吴淞复旦监学。民国初佐治丹阳、溧水办理狱案。民国4年(1915年)考取县知事,经推荐派往山西吉县。后又觉宦途“弃材”,遂于民国6……[详细]
86、杨子毅 (18781953)
  杨子毅(1878—1953),乳名绍柽,又名干周,字弼朝,东区起湾村人。1905年毕业于两广(速)成师范学堂,旋回石岐办小学,并与郑彼岸、郑道实等人创办《香山旬报》。后考入两广方言学堂德语班学习。1911年毕业后,被推为中山县议会副议长。1912年因成绩优异,获官费派往德国留学,在布来司劳大学读经济系,并加入同盟会。1915年他与留德同学绕道丹麦、荷兰、途经爪哇上岸,在当地执教华侨子弟,兼营工商业……[详细]
87、杨文 (18951953)
  杨文(1895—1953),又名三川。六王乡六青村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系。杨文于1919年在梧州省立第二中学期间,积极参加-、-、-等爱国活动,被选为梧州学生救国联合会会长, 广西学生联合会副会长。6月,创办了以反日救国为宗旨的《救国晨报》,第一期发表了他写的《父产不子袭》文章。1921年,杨文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期间,当选为广西学联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该届全国学联会长……[详细]
88、谢静生 (19081953)
  谢静生( 1908~1953),字宗深,号志清,连平县陂头金中潋塘围人。民国15年(1926),谢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后留学日本,在日本釜山步兵士官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回国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连长、少校、参谋、少校教官、国民革命军教育部上校科长、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直属第五政治大队大队长等职。民国29年任清远县县长。民国32年后,在宋希濂部先后任少将处长、少将参谋、少将局长等职。民国35……[详细]
89、江起鹏 (18641953)
  江起鹏(1864~1953),字杰臣,花山镇洛场村人。幼家贫而好学,稍长即赴美谋生,在洗衣馆、牛肉店做工。后与一位有志学汉语的美国人结识,彼此建立中英语互教互学关系,因而精通英语,并有机会进入大学半工半读。光绪二十六年(1900)毕业于钵仓(PROTLAND,今译0兰,属俄勒冈州)理工学院。他是第一个进入美国黄石公园(当时世界最大的公园)参观的黄种人,曾在那里刻石留名。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派其弟启田……[详细]
90、寇遐 (18841953)
   寇遐(1884~1953)字胜孚,号玄疵。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陕西师范学堂,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8)蒲城县知县李体仁仇视革命活动,借故捣毁教育分会,拘捕进步学生,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蒲案”。寇被推为师范学堂总代表和西安学生代表,主持召开抗议-,起草-,并赴巡抚衙门交涉,斗争长达五个月之久。清宣统元年(1909)寇由陕西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同州中学堂监学,同该校……[详细]
91、郑丰稔 (18731953)
  郑丰稔(1873~1953年),字笔山,龙门镇赤水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清末拔贡。废科举后,入全闽师范学堂深造,毕业后历任龙岩中学学监兼经史教员、县教育会会长、省咨议局候补议员。民国2年(1913),为省议会议员、副议长。袁世凯妄图复辟称帝时,他响应孙中山号召,为议会执笔写了《讨袁氏檄》,历数袁世凯窃国罪状,后遭通缉。民国7年,粤军入闽,被委任为福建高等审判厅厅长。民国12年,直奉战争……[详细]
92、史元厚 (19291953)
  史元厚(1929—1953)长清县马山乡潘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出身于贫农家庭,12岁在本村加入抗日儿童团,为民兵和八路军传送情报、站岗放哨。1945年参加民兵组织。 1948年11月,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5月,所在部队改编为人民警察部队,进驻上海。同年6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后,史元厚连续7次递交申请书和决心书,要求参加志愿军……[详细]
93、金国祥 (19081953)
  金国祥(1908~1953),原名学祥,化名蓝尘侣、金雪鸥、王一鸣、王正铭、王文、王飞铭等,男,汉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于玉环厅第十五都楚门里(今楚门镇北门)。民国14年(192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被派至国民党永嘉县党部任青年干事,在青年学生中组织温州青年协进会。“四一二”-政变后,转入地下活动,秘密创办《照胆》报,不久赴上海参加中……[详细]
94、郑忾辰 (18761953)
   郑忾辰(1876~1953年),原名德元,号慨尘,福清县人。24岁中秀才,后东渡日本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东京首批参加同盟会,从此终生追随孙中山,忠贞不渝。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随郑祖荫等在福州成立社团、创办学校,还在福清创办铺前学堂,以教育掩护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福州光复,忾辰被推为省参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忾辰当选为全国众议院议员。当时,彭寿松任闽都督……[详细]
95、马元放 (19021953)
  马元放(1902~1953) 原名饮冰,曾用名景逸,阳湖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江苏政法学校,一度在局前街小学教书。次年回母校工作。民国15年被派往日本、朝鲜等地考察。翌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任特别市政府秘书处。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编译股主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研究指导员及首都《新报》社社务委员兼总等。民国18年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任职,从次年起,先后任……[详细]
96、林骚 (18741953)
  林骚(1874~1953年),字醒我,又名叔潜,晚年号半邨老人,生于同治十三年。父林霁,县廪生,素好书法,去世时林骚未满两岁,家道贫寒。林骚天赋聪慧,稍长,入二兄翀鹤塾馆读书。他曾患脖颈瘰病,抱病三年,依然手不停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第一名秀才进泉州府学,试卷得“句有惊天”的批语。光绪二十八年中举人,光绪三十年与林翀鹤同科中进士,官府赠“同怀同榜登科”匾额,传为佳话。林骚中进士后,授镇……[详细]
97、汪孟邹 (18781953)
  汪孟邹(1878~1953)学名练,行名邦伊,绩溪县城内白石鼓人。曾入江南陆师学堂学习,毕生致力新书业的发展。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集资1200 元(银元),在芜湖创办安徽省第一家新书店—— 科学图书社,传播新文化书刊,承印和发行-的《安徽俗话报》。“五四”运动时期,书社成为革命党人和学生交流新文化思想的活动场所。民国2 年(1913 年),接受-建议,赴上海创办亚东图书馆,先后任经理、董……[详细]
98、傅淑华 (18971953)
  傅淑华(1897~1953) 女,重庆市人,中共地下党员。1943年至1944年夏,为实现党“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任务,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先后派杨化周、曾曲江、傅淑华三位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徐篆(女)到镇巴。在傅汝弼帮助下,傅淑华任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徐篆任初中级任教师。1944年6月,学生贺藩鑫进域买东西,返回时自卫队有意整学生而提前关了城门,将贺抓住非法审讯迫贺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次日在……[详细]
99、齐树楷 (18691953)
  齐树楷(1869~1953)自号隐斋。蠡县曲堤庄村人。18岁考取秀才,就学于清苑县王锡三门下。清光绪十九年(1893)考取举人,见国事日坏,遂放弃仕途念头,一心举办教育。曾在高阳教书,从学者甚众。他提倡剪辫子、女子上学及义务教育等,不同意康、梁改良式的变法,主张从根本上推翻清王朝。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开设的政法特别班学习。回国后本拟先回高阳继续教书,刚至天津,因直隶省财政厅长高凌蔚挽留,任财政厅课长……[详细]
100、蔡在明 (19311953)
  蔡在明(1931—1953年) 蔡在明,蒸淀乡新庄人,革命烈士。出身于雇农家庭,身受压迫剥削。1950年土地改革时,积极参加民兵,站岗巡逻,防匪反特,保卫胜利果实,被评为土改积极分子。年底,响应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201师602团1营机炮连,当轻机枪手。朝鲜前线环境险恶,生活艰苦,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斗0色完成任务。在1951年秋季战役的阻击战中,以作战英勇,荣立二等功,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