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林举铨(1915-1952年),岗尾乡荔枝根村(今岗美镇荔)人。赴广州读中学,在大中中学和国民大学肄业期间,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教育。1937年于广州参加广东省青年群众文化研究社。1938年11月,由黄昌熺、刘文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阳春党组织发展的第一批党员。1939年9月,任中共春城党支部书记,9月下旬,参加中共广东省委在曲江县马坝举办的训练班学习。为了加强-工作,经中共广东中区特委批准,加……[详细]
|
杨济川(1881~1952年) 杨济川,原名其源,江苏镇江谏壁镇人。是华生电扇厂的创始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上海裕康洋行任帐房时,结识叶友才、袁宗耀共谋开发电扇行业。由杨济川借亲友电扇拆造,与铜、铁匠等店坊协作,经过半年多努力,于民国4年(1915年)初制成中国第一代的2架电风扇样品。次年租场办华生电器制造厂,生产电流限制表。产品在上海总0举办商品陈列所第一次展览会上获得……[详细]
|
刘青山(1916~1952)曾用名刘顺山。安国南章村人。出身贫苦家庭,幼年即在博野县南白沙村当长工。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随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第一支队参加高蠡暴-动。1937年10月被选送抗大学习。1938年8月任河北省大城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常以青塔书店掌柜身份到乡村卖书,宣传抗日,为壮大共产党组织,刘青山等人组办民运训练班,培训出很多优秀干部。同时他和县委一起创建县大队和八个区……[详细]
|
李铁夫(1869~1952),油画艺术家、民主革命家,原名玉田。雅瑶镇陈山村人。1885年随叔父往加拿大谋生、求学。1887年考入英国阿灵顿美术学校,后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画9年,成为学生首领及副教授。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改组兴中会后,到英美各埠组织同盟会分会。1909年任同盟会纽约分会常务书记。他将卖画所得款和画作奖金,资助革命。1910年说服清政府的“海折”号全舰官兵加入同盟会。1911……[详细]
|
何隽(1885~1952年),原名景常,字凤丹,斜滩镇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民国2年(1913)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民国5年毕业于司法讲习所。民国9年署京师地方审判厅推事,民国14年署北京高等审判厅推事,民国10年、民国18年分别在北京、天津获律师证书。民国19年在天津加入律师公会。何在北京求学时,就读过《共产党宣言》,尤其赞同“各尽其力,各取所需”、“工农为世界真正创造者”的学说。何任……[详细]
|
孙承武(1914~1952年),山西省武乡县人,出身于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早年读书较富。青年时期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太岳军区司法科长。1947年随陈谢大军渡河来卢,任杜关区委书记,转移中担任翻身队大队长,1948年任县-长,次年接任县长。由于他思想纯正精细,工作求实认真,作风艰苦深入,极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称赞,威望很高,是一位能文善书,而又泥土气息很浓,完全工农化了的知识分子领导干部。 他工作中……[详细]
|
林桂清(1888~1952.10),字笠耕,男,汉族,云南省宣威县城下堡街人。林桂清幼年家贫,读书至14岁,离家到昆明考入陆军小学,结业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毕业后编入滇军连队,参加过辛亥“重九”起义、护国、护法诸役。民国4年(1915年)秋,林桂清任滇军第七团工兵营长。当时袁世凯以高官厚禄拉拢各省督军,唐继尧态度不明。他和滇军中的中下级军官杨蓁、邓泰中、李文汉、杨如轩等10余人,在西山太华寺后……[详细]
|
董瑶阶,男,(1894~1952) 汉剧大师,艺名牡丹花。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新里仁口)人。从师李老五、赛黄陂。清宣统三年(1911年)来汉入福兴班。声嗓清脆,唱、做、念、打兼容并茂,被誉为“花衫状元”。表演演风格工细明朗,刚健多姿,独踞汉剧贴旦首席近40年。汉剧名旦陈伯华得其亲授。 民国5 年(1916年) ,董和汉剧名师余洪元等人被黎元洪召入北京。他精嚣的表横艺术,在京影响颇大。23年……[详细]
|
郝象吾(1899~1952),原名郝坤巽,字象吾,留学美国曾用名K、S、Hr,武陟县南东陶村人。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生物学家。郝出生在农民家庭,幼年曾读私塾,辛亥革命后到县城上小学堂,后赴省城开封考入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17年被选送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攻读6年,获遗传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在河南中州大学任教授。1926年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1927年在河南中州大学理学院任教授兼理学院院……[详细]
|
李恪翊(1886-1952),名振翮,湖南湘乡人.1886年出生于湘乡县(今娄底)万宝乡石埠村。1905年,在南京陆师学堂学军事,经赵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入清军二十三混成协四十六标任排长。辛亥革命时,在苏州参加武装起义,任四十六标二营队长。1912年同盟会改组后加入国民党,任六十三团三营营长,参加第一次北伐。次年,升吴淞要塞守备团团长。不久,第二次革命爆发,被袁世凯运动刘福标率部击败……[详细]
|
张琴(1876-1952),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福建莆田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张琴曾先后任涵江崇实中学堂教员,官立兴郡中学堂监督(校长),莆田国医专科学校校长兼授医学史。能文,诗、书、画皆工。民国元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兼《亚东新闻》报主笔、孔教大学董事长等;后兼任福建省教育司长。张琴才华横逸,表露于寸笺尺幅及报刊讲坛之上,忧民之心,经国之略,为众称道,后退息林……[详细]
|
周守愚(1900—1952) 沙溪龙头环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于安南(今越南)海防市。追随胡志明革命,1925年为法国殖民当局所迫出境回乡。1926年初,由胡志明介绍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学习。1928年秋,中山二区自治筹备处成立,任主任。支持和参与龙头环乡旅美爱国华侨周崧捐资兴办周崧学校,担任乡建委主任、周崧学校代校长等职。在华侨资助下办起广仁医局,重建复兴桥。1933年任区公所区长,倡……[详细]
|
李信民(1912—1952)两市塘人,幼时聪明好学,小学毕业后,由族绅带往上海就读劳动大学附中,后入劳动大学,课余常阅读进步书刊。民国20年(1931)停学回家,任教于两市塘协济小学。民国28年,任邵阳循程中学数学教员、教务主任,先后在邵阳县中、县师、爱莲女师和导群、会铺等中学兼课。讲课通俗易懂r深入浅出,解题注重诱导启发、开拓思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常运用算术、代数不同方法解答同一问题,……[详细]
|
黄翼深(1897~1952)黄翼深,字鹏霄,又名黄金养,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民国4年(1915)小学毕业后,考入连城县立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阅历渐深,对国家的贫穷落后深为忧虑,加上当时社会盛行“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言论影响,认为科学技术落后,是国家积弱的主要原因。所以民国7年中学毕业后,翌年便赴法国留学,在加伦大学攻读化学。在法国留学期间,与周恩来等人经常……[详细]
|
许先志(1909~1952),陕西渭南许家村人。1928年参加共产党。“渭华-”失败后叛变,入国民党86师,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国民党渭南、蒲城县“剿匪防共队”副大队长,“自卫队”中队长等职。1934年正月,许带国民党一个连驻扎吴堡辛家沟镇,大肆搜捕、残杀红军干部战士、共产党员,同年2月将霍家沟无辜群众霍春福刀杀于辛家沟。5月11日,许设假哗变圈套,在张家坬村诱骗红军1支队,当场打死支队长……[详细]
|
张凤歧(1917~1952)字国祥,又名善家,河南省新乡县小宋府村人。曾任国民党县政府记帐员、敌军上士、特务长。1942年,加入国民党,任黄龙设治局司法录事,并先后任信义、仁爱两乡乡长,兼仁爱乡自卫大队大队长。在其任职期间,向乡民摊派粮款,拉夫抓差,修碉堡,以-陕甘宁边区。1947年,在任设治局稽征员、“特种联合汇报”秘书期间,策划建立洪福梁、小寺庄、陈家台、圪台街、三岔、界头庙、范家卓子等15处……[详细]
|
徐步饺(1875一l952),字倬云,城东乡施家搪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应募入浙江省新军。三十二年,参加光复会。民国元年(19l2)11月4日晚,浙新军攻取抚台衙门。徐参战有功,升为徘长。 旋以敢死队参加南京天堡山战役。南京光复后,提升为连长。3年,升为营长。6年,徐为独立营营长,负责金、衢、严三府军务,驻扎衢州。9年6月,方振武部在安徽失利,残部600余人退至婺源。欲入浙。徐步蛟奉……[详细]
|
查少白(1889~1952) 名玉枝,字文芳,笔名抱瓮乡人、中和道人。出生于汉阴县铁佛寺,毕业于保定讲武堂,曾任陕西督军府参谋和陕西镇守使张仲仁部少校骑兵营长。民国13年(1924)后,军阀混战,他毅然脱离军界加入同善社、青帮,在上海、浙江、四川、武汉等地传经布道。业余,从事金石书画及戏剧。抗日战争时期,应邀出任陕西省政府参议。20年(1931)夏,长江暴涨,灾民结队。他终日命笔挥毫,义售书画,将……[详细]
|
朱幼鸿(1870~1952)又名畴,泾县黄田人。光绪中叶随父在浙江牙厘局襄事,曾任浙江铜元局总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委其父朱鸿度于上海招商创办机器纺织局,朱幼鸿受命参与。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捐纳道员,代理杭嘉湖数月,接着至沪经商。嗣后朱幼鸿兼并裕源纱厂全部股本,独资经营,颇获效益。先后于上海创办裕通、裕亨纱厂、裕丰面粉厂,在汉口开设裕隆面粉厂,在江苏支塘开设裕泰纱厂,在高邮开设裕亨面粉……[详细]
|
黄治明(1889~1952)人称黄大将儿,白河城关人。生于小商家庭,幼年丧父,由母抚养成人。童年时代黄便对戏剧产生兴趣,12岁只身去郧阳学戏,虽经其母多次劝阻,责罚“不准学戏”而黄矢志不移。黄治明记忆力甚佳,仅读过两年私塾,对艺师所教唱腔、台词一学即会,尤工“老生”。他所饰戏剧中的孔明、程婴、寇准、纪信等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黄的声音圆润而宏亮,吐词清楚,科表细腻,不拘旧套,注意创造自己的风格。青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