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61、刘庆堂 (18741952)
  刘庆堂 (1874~1952),零陵县马路街乡人(1995年后属永州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少时聪颖好学,曾应童试为秀才,后入长沙时务学堂,受进步思想影响,深恶朝廷腐败,遂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南省参议员,先后出任常宁、酃县等县县长。当时军阀横行,官僚霸道,政坛风云变幻莫测,自知将无所作为,而又不甘同流合污,乃毅然弃政从教,辞职返回故里,积极参与零陵县立中学的创办工作,……[详细]
62、丁福保 (18741952)
  丁福保(1874~1952) 字仲祜,江苏无锡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就读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中秀才。旋入苏州东吴大学肄业,擅长数学、医学、词章考据学,曾任京师大学堂及译学馆教习。清宣统元年(1909年),参加南京全国医科考试,获最优等开业证书。旋奉派赴日考察医学,回国后在沪行医,组织中西医研究会,创办医学书局。民国6年(1917年)开始信奉佛教,因此别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详细]
63、陶因 (18941952)
  陶因(1894~1952),字寰中,舒城县阙店乡人。17 岁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经济学,刻苦自励,以优异成绩列全班第一名。毕业后,转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民国13 年(1924 年)回国,同时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法大学和中国大学任教授。民国15 年,因向往革命,偕同史维焕赴广州,次年在南京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副所长(所长陈铭枢)。后随陈铭枢任国民革命……[详细]
64、郑吉人 (18771952)
  郑吉人(1877~1952)原籍青阳县,生于屯溪黎阳村。清末,继承祖业,经营屯溪郑景昌南货店。他破陈规,创新路,确立经营方针:“深购远销,薄利多销,着眼零售,带动批发”。扩大杭州老庄;增设上海、宁波座庄、兰溪寄庄;并在鄱阳、汉口、广州及东北等地设挂庄。还在港口、茶园两镇分设“泰源昶”酱园和“同茂春”油坊,为运输中转站,使购、销、运有机结合。郑景昌南货店经营的品种繁多,海味、干果、粮油、瓷器、土特产……[详细]
65、白凤芷 (19131952)
   白凤芷(1913~1952),回族,出生于县城西街一个贫穷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在小学、县立师范讲习所读书,成绩优秀。后在化村、宋三里等地小学任教,治学严谨,教学有方,深得学生及家长信赖。1935年,县教育局长-教育经费,引起教育界公愤,全县200多名小学教员联名控告,他是其中的骨干和活跃分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冬初,协同县政训处收缴民间0,组织起抗日游击小组。19……[详细]
66、徐文渊 (18981952)
  徐文渊(1898~1952),字鹤声。上海人。自幼只读几年书替外国人管过花园,后在飞龙车行任收帐员。民国11年(1922年)1月,在海格路(今华山路)85号开设得利自行车修理行。民国25年,被选为上海市脚踏车同业公会执监会主任,民国33年为理事长。徐文渊起初开设小车行,修理自行车兼营自行车出租,徐自任修理员,业务由他一手张罗,惨淡经营,收入微薄。后来独家经销英国兰苓、海格列斯自行车和零件。徐精明能……[详细]
67、叶渊 (18891952)
  叶渊(1889~1952年),字贻俊,号采真,以号行世。安溪人。幼承家学,初入乡校,后升学福州,转读上海中国公学。民国6年(1917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任教。翌年,任闽南护法军第三旅参谋长。民国8年任安溪县长2个月。民国9年,受陈嘉庚的聘任为集美学校校长,并参与厦门大学的筹办;还倡募兴建家乡参山小学校舍及图书馆。民国13年,兼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主任和视察,定期拨款补助全省28个县市的……[详细]
68、康和声 (18811952)
  康和声(1881.10.16~1952.11) 字凤琴,号砚堂,又号砚堂老农、砚堂主人、遗砚堂生,湖南衡山县石湾(今衡东县三樟乡)晚香堂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秀才。早年从事教育,后弃教从政,历任湖南省学务司师范课长、省立第三女师校长、广西隆山县知事、湘军总司令部秘书、教育部编审、河南淅川县知事、北伐军第三十军柏文蔚部顾问、国民革命军北路宣慰使署军法处长、全国国难救济总会秘书等职。1932年……[详细]
69、刘宝谔 (18841952)
  刘宝谔(1884~1952)字梦锡。陕西洋县人。从小随曾任苏州知府、上海候补道员的祖父生活,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后在上海从事工程建筑。清宣统元年(1909)被西(安)潼(关)铁路筹备处选中,派往美国留学,专攻土木建筑工程。办理出国手续期间,结识了被派往德国留学的李仪祉,两人遂成莫逆之交,相约学成回国振兴中华、振兴陕西。辛亥革命爆发,公费资助中断,他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1913年刘……[详细]
70、谭宝禄 (19161952)
  谭宝禄(1916~1952),化名谭飞。壮族。出生在朔良乡渌羊村一个地主家庭,其父谭才胜,娶有5个老婆,后因与他的老表黄玉堂争财有矛盾,在某年去扫墓回家途中被老表杀死。其祖父、父亲两代靠放0来剥削农民,在当时万岗、田东、平治三县共有田地近千亩,牛数百头。宝禄青少年时期,在县城读过初中。毕业回家后,继承其祖业,在朔良一带横行霸道,在渌羊、 灵岐、定谈、巴鲁、南立等村强霸良田,共建有粮仓7个。还建有三……[详细]
71、王校膺 (18881952)
  王校膺(1888~1952),原名校瑛,今龙塘乡龙宫村人。20岁时考入湖南私立明德中学。武昌首义胜利后,先后投入湖南学生军和上海学生军。民国4年(1915),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调湘西镇守副使署,历任连长、少校参谋等职。后因跟随廖湘芸开展护国运动而受通缉。民国9年11月,孙中山回广州重组军政府,王任大元帅府少校参谋。次年,孙中山出师桂林,王为廖湘芸部中校参谋。民国11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转登永……[详细]
72、陈钜 (19191952)
  陈钜 (1919~1952年),连麦镇莲社村人,出生于较富裕的农村家庭。在怀中读书时,知道家乡有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活动,受进步思想影响,萌生救国救民志向。初中毕业次年,即1938年往广西武鸣县参加暑期升中补习,结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师。1940年考读广西桂林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秘密参加中共组织的“共产主义学习小组”,担任桂师学生自治会主席,组织学生争取民主,开展反-、反-的-活动,迫使当局调走逆进步潮流……[详细]
73、黄统 (18881952)
  黄统(1888~1952)字天行,号少亮,白河县卡子乡东坝大屋沟人,幼就读私塾,少年时在卡子义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去河南开封伯父家附籍读书,宣统元年(1909)在保定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并与钱鼎、张钫、孙岳、何叙甫、黄实等人创立“陆军同胞社”。民国元年(1912)任陕西军政府书记官,次年(1913)往日本学习政法。民国六年(1917)回国著《开国政略》一书,十年(1921)被陕……[详细]
74、范友堂 (18981952)
  范友堂(1898~1952)又名范纪勋。石泉县城西沙河人。父亲范大正(字直卿),清秀才。兄弟5人,范友堂排行第三。民国四年(1915),范友堂就读于石泉县高等小学校。九年(1920)夏,考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学上学。十一年(1922),又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备科学习,两年后,升入本科经济系。十四年(1925)冬,父亲任石泉县参事室参事时,被地方-势力暗杀于家中,范友堂遂辍学回家料理丧事。在北京大学学习期……[详细]
75、梁枢 (18991952)
  梁枢(1899—1952),号星垣,镇阳街人,童年失母,家境清贫,成年后,劳家将养女与之为配,其妻甚贤,将平日积攒所得,供枢攻读。因得明师指点,学业不断上进。青年时,他得梁乔南的介绍,在冯璜部下充任上尉书记,后因军阀混战,不愿卷入政治斗争而潜回故里。民国16年(1927年),他任县教育局长,当时正推行新学制教育,每逢学期开始,他都亲自巡导,每到一校,必定倾听教师讲课,测验学生,优者给奖,劣者劝勉急……[详细]
76、刘汉伟 (19141952)
   刘汉伟(1914.8~1952),象棋乡杏院村人,贫苦农民出身,幼年读过私塾。抗日战争爆发时被抽兵,做过机枪射手,民国30年(1941)因肺病请假回家。不久在县警备队当班长,司法警兵。33年秋藤县沦陷, 在家乡杏院村组织抗日自卫队,曾与侵藤日军作战多次,俘获日军1名、打死1名,缴获六五步枪1支,马2匹。容县县底大坡村黄未若(1925~1927年曾留学苏联) ,在其乡把抗日自卫队秘密地改为“中国西……[详细]
77、陈文孙 (18871952)
  陈文孙(1887~1952年),字子彬,燕江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7年)。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县试,得第一名。废除科举制度后他即赴福建全闽师范学堂求学,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获毕业考试第一名,被推荐出国留学。但因早年丧父,母亲年迈,家境困难,地方政府又无助学金,终于未能成行。回永安后,先后任小学教员、校长及县师范讲习所、县乡村师范教员。民国11年(1922年)后任县立中学教务长、校长……[详细]
78、孙学悟 (18881952)
  孙学悟 (1888—1952)字颖川。威海市孙家疃人。化学家。9岁读私塾,后在英国人开办的学校读书。17岁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读书,参加了同盟会。1906年回国参加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1910年考取清华大学官费留美预备学堂,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化学。191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1919年应天津南开大学聘请回国为该校筹备理学系。1921年被开滦煤矿聘为总化学师……[详细]
79、黑存龙 (19091952)
  黑存龙,1909年生于陕西省延长县雷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尝到了旧社会的风霜,领略了世事的不平。1935年6月,延长县被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红军占领,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活动,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军侵略,当时已28岁的黑存龙,已是家中的强壮劳力,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带着对侵华日……[详细]
80、吴述伯 (18821952)
  吴述伯(1882——1952),名光祖,今雨坛乡雁形地庄人。述伯毕业于桐城中学和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后到杭州攻读浙江蚕学馆农科,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创办安徽旅昌公学于江西景德镇,后赴贵州农业学校任教。宣统三年(1911年)回家乡,任白鹤峰学堂堂长。此后,历任安徽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安庆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师、东北大学语文教授。抗日战争爆发,举家南迁,先后在广西柳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