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陈姓名人堂 - 姓陈的名人介绍(16)

陈姓名人堂 - 姓陈的名人介绍(16)

更新时间:2023-12-30

301、陈文明 [] (15421584)
  陈文明(1542—1584),号静轩,城厢人。明嘉靖末年中举,隆庆三年(1569年)攻读于太学,旋任福建省松溪县丞。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倭患”严重。隆庆六年(1572年)冬,松溪附近的寿宁、政和等县以及兴化府、平海卫相继陷落。十二月初一日起,3000多名倭寇包围松溪。这时,驻闽浙江参将戚继光的平倭队伍已离闽返浙,福建地方官吏及统兵将领多是贪生怕死、平庸无能之辈,松溪被困数天竟无一兵一卒来救援。松溪知……[详细]
302、陈休先 [南北朝] (?~549)
  陈休先(?-549年),历史人物,是陈景帝陈文赞幼子。高祖陈霸先母弟。陈休先,少年时倜傥有大志,梁简文帝萧纲在东宫,对陈休先有知遇之恩。太清年间侯景之乱,萧纲使陈休先召募得千馀人,授文德主帅,陈休先不久之后去世。陈霸先当了皇帝,称赞陈休先:“此弟若存,河、洛不足定也。”梁敬帝即位,追赠陈休先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封武康县公,食邑一千户。陈霸先受禅,追赠陈休先侍中、车骑大将军、司徒,封……[详细]
303、陈椿 []
  陈椿,字月泉,松溪人。明嘉靖年间生员,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抗倭守城之役,运筹帷幄屡建战功。当时倭寇自闽东进犯县境,县令王宾畏怯,写信求和。陈椿邀集生员范茂先、黄淡,监生金长庚、贡元叶瑄等人向县令请命,力主抗倭守城,县令慑于民愤,乃决心抗敌。众人推举陈椿佐理兵务,严阵以待。不久倭寇围城,守城军民奋力应战,陈椿出谋献策,或暗设强弩杀伤敌人,或夜出奇兵袭扰敌营,多次出击,连连得手。(①清康熙《松……[详细]
304、陈最 []
  陈最,字季常,长溪县西北乡廉村(今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中进士,授官新昌(现浙江新昌)县丞。时逢杭州兵变,他只身前往,晓以大义,哗变的士兵感慨地说:“这人忠义正直,-他不吉利”,主动护送他回去。在朝堂高宗有所咨询,陈最总是对答如流,深合其意。高宗在宰相们面前赞扬说:“陈最这个人很难得,议论也很好。”绍兴九年(1139年),调任左从事郎,上疏说:“河南人民自金人蹂躏践踏以来,……[详细]
305、陈理 []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陈理的父亲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中箭身亡,陈理的哥哥太子陈善儿被擒,陈友谅的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 陈理回到武昌后,继位称帝,改年号为德寿。同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再次亲征武昌,陈理的丞相张必先从岳州前来援救,暂驻洪山。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击败并擒获他,将他绑在城下示众。张必先是一名骁将,在军中号……[详细]
306、陈阿娇 []
  陈皇后(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祖籍东阳县(今安徽天长) 。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 陈皇后为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 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年)立为皇后。 元光五年(前130年),以“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退居长门宫。 其后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前116~前107年)去世。陈皇后因其起伏一生,为后世留下了“金屋藏娇”、“长……[详细]
307、陈宝泉 (18741937)
  陈宝泉(1874-1937),字筱庄、小庄、肖庄,中国近代教育家。天津人。1896年在维新思潮影响下参加康有为创办的强学会。1897年,考取京师同文馆算学预备生。1901年,任天津开文书局编校工作。1902年,陈宝泉任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堂教员。同年,又协助严修创办天津师范讲习所。1903年由严修保送到日本留学,专攻速成师范科。回国之后1904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地区各小学教务长,并创设单级小学堂,筹备……[详细]
308、陈济棠 中华民国一级上将(18901954)
  陈济棠(1890年1月23日-1954年11月3日),字伯南,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出生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幼年在私塾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入钦县警察讲习所,6个月毕业。同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次年春,由陆小教官邓铿介绍入同盟会。1911年转入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在广东地方部队中充任初级军官。1915年参加讨袁(世凯)倒龙(济光)活动,后到肇庆投护-第六军林虎部,任连长、营长等职……[详细]
309、陈正湘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11993)
  陈正湘(1911-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新化县人,1911年10月25日生于新化县时雍镇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1月入唐生智部当兵,参加北伐,后被编入滇军朱培德部。1930年9月受中共地下党影响,在江西大余新城镇组织起义,投奔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参加中央革0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中屡建战功,由班长渐次升任团长。曾在战斗中率红一师一团二营多次打退……[详细]
310、陈庆先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81984)
  陈庆先(1908年12月-1984年1月19日),原名陈长发,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32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校大队长兼军事教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陈庆先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原名陈长发。1908年1……[详细]
311、陈康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02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陈五和。1910年4月7日生于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郑公塔镇闸口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五。幼年因家境寒苦,与学堂无缘,7岁起就当起了放牛娃。1927年参加本村赤卫队。1930年7月,鄂东红8军第4纵队到蕲(春)黄(梅)广(济)地区活动,他报名加入第4纵队,成为红军一员。随后,红8军第4、5纵队与阳新县沿江游击队合编为红15军,转战至鄂东北,……[详细]
  陈音,楚之郢(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人。春秋末期楚之射道五世传人,当时著名射击手,越国军队射击总教练。句践采纳范蠡“行阵队伍军鼓之军,吉凶决在其工”的建军思想,派使者前往聘请而来。精通射术之道,所传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不仅是中国弓矢起源之一说,而且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二言诗。还向越王介绍了弩之结构原理及其作用,越王称善,于国都北郊请音教军士习射。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音死,……[详细]
313、陈脩 []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229)
  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东吴将领陈武之子。十九岁时,被孙权召见他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220年,追录功臣的后裔,封陈脩为都亭侯。229年(黄龙元年),逝世。陈脩的风貌秉性很像其父陈武。十九岁时,孙权召见他并加以奖厉,拜为别部司马,授他五百兵。当时其他部队的新兵大多都逃走,但陈脩有效地安抚士兵,无一逃走,孙权称奇,拜为校尉。220年,追录功臣的后裔,封陈……[详细]
314、陈竺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竺
  陈竺, 分子生物学家。1953年8月17日生于上海。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当选为欧洲艺术、科学和人文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马普学会柏林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外籍会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曾任国家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详细]
315、陈漫远 (19111986)
  陈漫远(1911.12——1986.11),原名陈万源,蒙山镇北楼村四龙铺人。幼年时在村里初级小学就读。1922年夏,以优异成绩升入县立高等小学。当时,蒙山进步青年黄成业、韦杰三在该校任教,陈漫远经常得到他们有益的教诲、引导,阅读一些进步书籍,如《新青年》等, 逐步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1924年5月4 日,县立高等小学纪念“五四”反帝-五周年, 陈漫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纪念活动,挥笔疾书,……[详细]
316、陈张翼 []
  陈张翼(生卒年不详),浙江仁和人,字孝廉,清乾隆年间举人。清乾隆七年至十一年(1742—1746)任河源县知县。他是个博学多才、精通农业、重于调查研究、多办实事的官吏。他到河源执掌政事,开始则对河源县城廓加以深入的调查研究,视览河源县城山川形势,巡行两城(上城、下城)周视三廓(上角、中角、下角),并观察周围环境后,觉得河源县城坐桂山、吞两江(东江、新丰江),城内有鳄湖,西南又有三凤石、燕子石重锁江……[详细]
317、陈辉
  陈辉,原名吴盛晖,1920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双桥坪乡牟家桥村。1927年春,正当常德的农-动蓬勃发展时,陈辉进小学读书。1932年秋考入省立常德中学初中部。1935年冬,北平爆发的一二九学生-,大大激发了陈辉的爱国热忱。他善诗能文,开始向报刊投寄文章。第二年春,他撰写题为《向前》的文章说:作为青年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应该唤起人们挺胸向前,救亡图存。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说是“文辞激……[详细]
318、陈延年 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18981927)
  陈延年(1898~1927),怀宁县人(今安庆大南门培德巷东口),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陈独秀同志的长子。陈延年幼年就读于安庆尚志小学,肄业于安庆全皖中学。民国4 年(1915 年)随父至上海,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民国8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民国11 年夏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社会主义青年团),被选为“少共”宣传部长。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时,和周恩来、赵世炎等被选为中共旅欧支部领……[详细]
319、陈昣 [] 金谷二十四友
  晋惠帝元康初年贾后-的时候,其外甥贾谧最受骄宠,权势过人,贾谧同时又喜好文学,善为文章,当时洛阳的名门豪族贵游子弟竟相与之结交,石崇、潘岳、陆机、刘琨、左思等二十四个人与之过从最密,号为二十四友,陈眕也位居其中。二十四人或为贵戚,或为名门子弟,或本人即为名士。同时, 二十四友又是一个才士集团,几乎每人皆有相当才气,二十四友中的著名文士,几占当时文坛之大半,他们经常在一起宴游题咏,元康六年(296)……[详细]
320、陈镒 [] (?~1453)
   陈镒(?~1453年),字有戒,明代文官。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永乐十年(1412)中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等地,政绩卓著。英宗即位后(1436),升为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居官清廉谨慎,为人宽厚大度,当他了解民间疾苦后不动声色,大力做好安抚救济工作。他到任后,见到北方饥民逃荒乞讨,就上疏免去他们的赋税劳役,劝他们回乡耕种。陈镒又向英宗建议:陕西历年用兵,百姓苦于供应粮草,请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