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陈姓名人堂 - 姓陈的名人介绍(15)

陈姓名人堂 - 姓陈的名人介绍(15)

更新时间:2023-12-30

281、陈子壮 [] 广东古八贤,岭南三忠,南粤先贤(15961647)
   陈子壮(1596~1647年)字集生,号秋涛,泌冲沙贝(今属广州石井)人,在九江出生成长。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廷对及第第三名,称“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同充修史馆。天启四年(1624年),主持浙江乡试,策问宦官之祸。魏忠贤阉党对此恨极,借故削去子壮官职,其父同日被罢官回里。崇祯初,忠贤伏诛,子壮起为左春坊左谕德。崇祯四年(1631年),任少詹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详细]
282、陈浅沦 (19061933)
  陈浅沦(1906~1933) 幼名典伦,字徽五,一度化名陈潜。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生于廷水乡竹园子。5岁启蒙,天资聪颖,酷爱书画。年岁稍长,他看不惯乡里土豪劣绅的横行霸道,甚至对自己破落的小地主家庭也滋长着日益强烈的叛逆心理。有一次,父亲派他到佃户家催租,浅沦当即说:“房是招牌田是累,银钱多了是催命鬼。”他在少年时代即已萌生了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民国10年(1921)8月,浅沦考入城固天……[详细]
283、陈厉公 [春秋战国] 陈国君主(?~前700)
  陈厉公(前?年--前700年),帝舜后裔,春秋时期陈国国君。本名妫跃,是陈桓公的次子。公元前706-前700年在位。其母蔡女,为蔡人所立。陈桓公妫鲍病重之时,其异母之弟陈佗勾结蔡人杀了太子免(妫免)。并在陈桓公去世后自立为陈国之君(史记误为厉公,又以厉公为利公),陈佗性喜淫猎,有一回在蔡国淫乐,被陈桓公的次子妫跃及三子妫林、四子妫杵臼得知,于是设计杀了陈佗,然后妫跃即位,是为陈厉公。据《春秋》,陈……[详细]
284、陈友琴
  陈友琴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生于南陵县城关的一个中医世家,1996年以94岁高龄病故。称得上是一位世纪老人。先生前半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后半生则为古典文学呕心沥血。1990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陈友琴先生离开教育岗位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的教学在学生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先生三十年代执教的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详细]
285、陈嘏 []
  陈嘏,生卒年不详,字锡之,黄田铺报劬山下(时未置县,系属晋江县,今黄塘乡)人。嘏自幼天资聪颖,少勤奋好学,长于辞赋,兼善书法,所书篆隶,尤为人们所喜爱。唐开成三年(838年),陈嘏前往京城应试,三场连捷,中戊午科进士。为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境内的第一位金榜题名的士子,也是境内第一位入仕的文人。大中元年(847年),宣宗即位,陈嘏官居刑部郎中。宣宗对陈嘏颇为器重,说:“陈嘏,琬琰器也”。欲提拔重用他。可……[详细]
286、陈伯达 (19041989)
  陈伯达(1904~1989年)陈伯达,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出生于一个贫寒农家,原名声训,又名健相,字尚友,洛阳镇梅岭村人。父陈其潜,塾师;母曾玛官,善针黹。兄妹三人,伯达居中。伯达年幼时随父入塾馆读书,8岁时父殁,后转学至梅山小学。15岁考进集美学校师范部。17岁毕业后回家乡当小学教师。18岁到厦门教书,兼任5所小学的功课,又入同文书院学习英语。19岁开始写些新诗文,经常给《厦声报》投稿……[详细]
287、陈琮 [] (17311789)
  陈琮(1731-1789)字国华,号蕴山,今玉镇乡人,清代治水引专家,官至永定河道台。 人物简介 陈琮生下来左手就多了一个指头,虽然常有人取笑他,但他并不自卑。他性格内向、深沉,有很坚强的毅力;也很聪明,遇事反应快,办法多,受到人们的赞赏。 人物生平 陈琮任清河县丞时,被分配管理河工。县丞是县令的副职。清河县在淮河流域,历来水患严重,陈琮负责管理河工肩负重担。他经常深入工地……[详细]
288、陈仕俊 (19141960)
  陈仕俊(1914-1960),开县灵通乡茶园村人,1914年3月出生于太平乡,兄弟5人,仕俊排行第四, 兄弟中有3人均在外地读书、做事,唯二兄与仕俊只读过小学,一贯务农。1942年仕俊与兄弟分居,迁往灵通乡茶园村耕种山地营生。仕俊不但各种农活技术熟练,而且会酿酒,被称为“酢头师”,又懂得兽医和草药知识,在农村里随处受到农民欢迎。 仕俊三兄陈仕仲是开县早期的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在其兄教育影响下,仕……[详细]
289、陈亹 [] (?~1478)
  陈亹(?~1478年),字尚勉,号梅庵,漳浦鉴湖(今佛昙大坑轧内)人。父陈天叙,字则夷,早年努力读书,先后向龙溪学者胡宗华和福州榜眼林志求教,学业成就后,回乡创办鸿江书院,教授乡里子弟。陈亹自幼承庭训,勤奋颖悟,博通经史,长成后出外求学,到长泰县拜进士唐泰为师,学业大进。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胞兄陈翼同榜中式举人,时称“双桂联芳”。正统元年(1436年),登进士,初授户部广东司主事,转户部江……[详细]
290、陈泰 [] (?~1470)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生年不详。幼年时生活在邵武外祖父家,因姓曹。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乡试第一,任安庆府府学训导,便恢复本姓。正统初,经朝中大臣推荐,陈泰任监察御史,先后奉命巡按贵州、山西、山东等地。在贵州巡按时,适值官军进军麓川(今云南腾冲县),每年用士兵二千为响导,战败则取士兵首级甚至杀害平民冒功领赏,泰上疏痛劾他们欺君虐民的罪行。正统六年(1441年)夏,在山西巡按时,认为地方连年灾异……[详细]
291、陈真晟 [] (14101474)
  陈真晟(1410~1474),字晦德,改字剩夫,又自号漳南布衣,明理学家。镇海卫初建时,曾调莆泉二郡之人戌守,其父陈安隶戌籍,遂居于此。明永乐八年(1410年)真晟出生于镇海卫城(今隆教乡镇海村)。早年入武安山读书,受教于进士唐泰。17岁到福州应乡试,因有司防察过严,褫衣搜身,真晟耻于受辱,毅然弃考而出。遂回归镇海,笃志于理学研究。曾对人说:“《大学诚意章》为铁门关,最难过,而‘主一’二字乃其玉钥……[详细]
292、陈合 []
  陈合字维善,号中山。福建长乐东隅人,贯岱边。淳佑四年 (1244) 甲辰进士。淳佑中,拜翰林学士、国子祭酒、工部尚书、同佥枢密院事,一时敕谕、制册皆出其手,侪辈咸服其能。后坐廖莹中事免官归里。官终宣奉大夫、资政殿学士。合为六平山开山初祖,尝启溪山泉石之胜,营造天地四方宇。与太博陈俞、所翁陈容相投契,常优游陶情于六平山水间,并寓居于邑东隅(今东关街儒英巷)。卒谥文惠,葬于光俗里唐官山(今属营前镇长限……[详细]
293、陈长兴 [] 太极拳第六代传人(17711853)
  陈长兴(1771—1853),字云亭,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械出神入化。成年后以保镖为业,在武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牌位大王”(意即平日练拳姿势端正,久而久之,不管走路还是站立,都立身中正)。无论看戏、赶会,站立千万人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他脚步丝毫不动。凡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他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颇丰,可谓继陈王廷创拳后,在漫长的太极拳发展道路上,又……[详细]
294、陈从古 [] (11221182)
  陈从古(一一二二~一一八二),字希颜,一作晞颜,号敦复先生(《诚斋集》卷四四《压波堂赋》),镇江金坛(今犀江苏)人(同-卷一二七《陈先生(维)墓志铭》)。维子。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富阳尉,改邵州教授,监行在左藏东库。擢司农寺主簿,坐法罢。起知蕲州。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为湖南提点刑狱,八年,除本路转运判官。九年,知襄阳府。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贪墨不才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详细]
295、陈升之 [] (10111079)
  陈升之(1011~1079年)原名旭,避神宗讳,改字晹叔。建阳三桂里(考亭)人。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进士,历任封州(今属广东)知州、汉阳军(今属湖北)知军。后调,任监察御史,右司谏,起居舍人等职。他在朝中任谏官5年,所上奏有一百数十事。一次升之上奏章,认为昭文馆、集贤院是士大夫荣升途径,近用人越来越背弃惯例,变成贵族做官进取的阶梯,请求严格选拔人才。皇帝下令:“自今,臣僚乞为子孙恩者,无得除……[详细]
296、陈铭玖 [] (18951831)
  陈铭玖(1895—1831.8)又名陈鼎,中共党员。东兰县武篆平江乡人,1923年中学毕业后投入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革命,系当时农-动的主要骨干之一。当年秋,为开辟新区,陈铭玖受命以农运特派员身份到都安进行革命活动。10月陈铭玖在镇江乡中和村弄乃屯主持召开古河、 丹桂、镇江、都阳、江洲等6乡农运骨干会,成立都安第一个农民革命组织——西区劳农会(又称“革命同盟会”),提出“打倒土豪劣绅,打倒-污吏,……[详细]
297、陈宫 [三国] (?~199)
  陈宫(?-199年2月7日 ),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因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详细]
298、陈恭澍 号称军统第一杀手
  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人。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南京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毕业,中国国民党军统特务。1925年,陈恭澍因琐事与嫂子发生争吵,当时陈恭澍18岁,刚刚中学毕业,年少气盛的他一气之下居然离家出走。这一走就跑到了广东,与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陈恭澍投考了黄埔军校,而且一考即中,顺利地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后因生病延期入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陈恭澍是1926年3月从广东进入黄埔军校第五……[详细]
299、陈景旺
  陈景旺,1950年出生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一个煤矿工人家庭。196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电话班当电话兵。部队里的电话兵,整天是扛杆架线,爬杆维修,背着电话机千里行军,抱着线拐子飞跑着收放电话线,工作十分艰苦。为了当个称职的电话兵,陈景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就说练习爬杆技术吧,陈景旺不知有多少个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抱着电线杆就往上爬;胳膊练肿了,腿痛得走不动路,他仍然坚持练。扛电……[详细]
300、陈宝国 国家一级演员
  陈宝国,1956年3月9日出生于北京,197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荣誉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演员委员会副会长。198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视剧《赤橙黄绿青蓝紫》,并凭借该剧获得首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6年,在武打片《神鞭》中饰演混混儿玻璃花一角。1990年,在剧情片《老店》中扮演全聚德掌柜杨明全。1995年,主演历史剧《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