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161、朱鸿铎 (18741957)
  朱鸿铎(1874—1957)字牖臣。单县大李寨村人。早年就学于京师学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回国后在曹州办教育,策动响应武昌起义。民国初为首届山东省议会会员、山东省堂邑县知事。北伐后组织赈灾会募捐,后来与李毅等参加创建湖西抗日根据地。是平原省、山东省政协委员,湖西专署清案委员会委员。……[详细]
162、王明奎 禹城五香脱骨扒鸡创始人(18741944)
  王明奎(1874—1944)禹城县月牙湾村(今属禹城市)人。禹城“五香脱骨扒鸡”创始人。1891年开始煮扒鸡谋生。某日,王明奎煮鸡超过规定时间,鸡已塌锅,手提鸡腿,骨肉分离。他见机行事,起名“脱骨扒鸡”,在市上叫卖,霎时售空。之后,他请教一老中医,采用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小茴香等作为调料,制出的扒鸡,五味溢香,故称为“五香脱骨扒鸡”。“五香脱骨扒鸡”不仅色味鲜美、肥而不腻,而且具有养生、疗病的……[详细]
163、朱东洲 (18741947)
  朱东洲(1874—1947)字效坤,号敬舆。寿光市朱家村(今名石桥村)人。民族资本家。1920年在济南五里牌坊南小梁庄建成山东第一个水泥厂——致敬洋灰有限公司。经过12年艰辛经营,1932年始产水泥,实现了其“实业救国”的宿愿。……[详细]
164、陈燮枢 (18741958)
  陈燮枢(1874—1958),字赞卿,又作赞钦,绍兴东浦镇人。早年在本地坐馆教书,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协助徐锡麟办热诚学校,加入光复会,结识王金发等革命党人。曾任龙山法政学堂校长。绍兴光复后,任浙江临时议会议员、全国第一届众议院议员等,曾与杭辛斋等组织研几学社。建国后,致力于撰写辛亥革命史料,有《辛亥绍兴光复见闻纪略》等。……[详细]
165、于在藻 (18741935)
  于在藻(1874~1935),字香岩、湘崦,大洼县平安乡哈吧台村人于在藻(1874~1935),字香岩、湘崦,大洼县平安乡哈吧台村人。为辽右名士李龙石的得意门生。1903年,考取癸卯恩科第36名举人,获“文魁”匾额。之后在京任兵部郎中。民国初,任营口南路观察使署科员,后任洮辽镇守使署秘书数年,其后辞官回归故里。终日以读书、习字、吟诗自娱。现存遗作有张作霖、鲍贵卿德惠碑文和《秋夜吟》、《辽源杂感》及……[详细]
166、高晖石 (18741932)
  高晖石(1874—1932),高满华之子,于光绪年间往暹罗继承先业,使高氏事业又有发展,成为泰华商界之巨擘。晖石热心侨社和慈善文化事业,是泰国中华总0发起创办人之一,曾受泰国五世皇御封为子爵。民国11年(1922),潮汕“八·二”风灾,他发动海外侨胞捐资救灾,并带头捐资与侨胞共同创建“澄海便生医院”。……[详细]
167、欧阳纯武 (18741944)
   欧阳纯武(1874—1944年),苗族,清末秀才,两水苗族乡社水村人。欧出身贫苦,无力进学,全凭天资和孜孜不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自学成才。他精文学、通医理,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尤深,他以柳、颜字体为基础,自成一格。清末及民国时期,五排地区的私塾教师及一些有识之士,多为其门下。他为人正直,医德高尚。为贫苦人治病,从不计报酬,甚至解囊相助,深受人民爱戴,凡属他倡导的事,均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民国14年(……[详细]
168、陈树勋 (18741961)
  陈树勋(1874~1961),字孔言,号竹铭。广西岑溪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梧州府梧州书院学习;二十九年考中进士,三十二年任翰林院编修。曾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 (1910年)当选为广西咨议局议长,民国元年(1912年)12月任广西民政司司长;7年后任苍梧道道尹,梧州中关监督, 广西参议会副议长。解放后,任广西政协委员,广西文史馆馆员。1961年9月在梧州竹庐公馆病逝,享年87岁。……[详细]
169、杨暄 (18741949)
  杨暄(1874—1949)字仲夔,永康州思同村(今中东镇思同村)人,壮族,杨杰胞弟。1908年任广西省议会部长。 辛亥革命后,任龙州、明江县县长。1919年9月至1920年11月,任西隆县县长。1922年任思阳县县长。1927年任百色中学教员,代校长及县长。1931年任广西省政府民政厅秘书长。1936年率领广西学生代表赴京-抗日。1937年任全州县饷捐局长。1939年当选广西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详细]
170、张绅夫 (18741939)
  张绅夫(1874~1939年)张绅夫,天灯下(今光明乡牌楼村)人,藏书富。曾卖去土地而购一部《万有文库》。解放后,其儿心昭将2万册藏书献给人民政府。今奉贤中学图书馆存有其部分藏书。……[详细]
171、吴佩之 (18741963)
  吴佩之(1874~1963),名纫礼,湖滨乡六家畈人,幼年在本村私塾读书,16岁时,经里人吴仲卿引荐,从家乡徒步奔至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攻读航海课,同时补习英语、数学,经5年学习,在毕业考试时,以各科全优,获全校第一名,深受校长萨镇冰的器重,被选在萨的部下见习海军业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海圻号”舰长随萨镇冰率舰队访问南洋、欧、美各国,考察世界海军。宣统元年,任海军部军械司司长,奉海军部统……[详细]
172、庄士敦 (18741938)
  庄士敦(1874--1938),溥仪的英文教师,英国苏格兰人,号志道。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专攻东方古典文学和历史。曾任香港总督府私人秘书。1919年溥仪14岁时,由李鸿章之子李经迈推荐,经徐世昌总统代向英国使馆交涉,正式被清室聘为溥仪的师傅,入宫前是山东威海卫殖民地行政长官。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溥仪,向他介绍西方文明,使溥仪大开眼界,因此,他对溥仪的一生影响颇大。同时,他也是清室的保护人,他赞成复辟……[详细]
173、陈任中 (18741945)
  陈任中(1874~1945),号仲骞、耐庐。赣州市章贡区人。19岁时补士弟子员,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中举。武昌起义前夕,参与组织革命团体赣学社。辛亥革命爆发后,积极支持革命,为赣州推翻满清统治作出了贡献。民国初,任教育部佥事兼秘书,后晋升参事。北洋军阀执政期间,任-秘书。民国14年(1925)改任教育部次长。九一八事变后,任行政院参议兼全国经济委员会教育教导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赣州,颇……[详细]
174、汤国琛 (18741948)
  汤国琛(1874—1948),字献廷,江山乡都口村人。晚清优行廪贡生,少时好学,6岁能写大字,10岁出口成章。陈筱姹(宜山人)收为弟子。汤曾有联云:“青风惠我,霖雨施人”,陈赞叹说:“此子日后必能霖雨苍生。”16岁,中温州府学生考试第一名。正场试题(卧薪尝胆赋)交卷后,尤为学政徐致祥激赏,称为“义愤填膺,声调激越,一气呵成,不可抑勒,足可发聋振聩,唤醒国魂(时正值甲午中日之战后一年)”。后毕业于北……[详细]
175、戴绪万 (18741923)
  戴绪万(1874—1923)又名戴理庵。安徽寿州人。曾任侯补知县、试用知府。1915年,任中兴煤矿驻矿经理。驻矿25年,为发展和振兴中兴煤矿做出很大贡献。1923年在北京病故。……[详细]
176、文映江 (18741950)
   文映江(1874—1950),字岷山,清末四川射洪蟠龙寺坝人,光绪拔贡,宣统元年赴京朝考,得官吏部录事。辛亥革命回乡,不参与民国政事,率妻儿耕种数亩田土,兼“设馆以糊口,卖文以济家”。文映江善诗文,轻写字,参加潼川府(今三台县)考试时,考官曾在他的试卷上批了“文盖通场,字丑八县”的评语。业余卖文多是士绅求撰墓志、行状、寿辞、序文等实用之作,所得酬金以充作家庭生活之用。对撰主的溢美之词多非真意,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