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王姓名人堂 - 姓王的名人介绍(4)

王姓名人堂 - 姓王的名人介绍(4)

更新时间:2023-12-30

61、王熙 [] 魏晋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201280)
  王熙(201—280年),字叔和。高平山阳郡(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医学著作《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王熙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详细]
62、王槐 [] (10991196)
  王槐(1099—1196),字植三。历翰林学士、大理寺卿,致仕归里后,修筑蜀墅塘,泽被后人,奉为塘神。  一  王槐父王汾,系福建转运使。王槐生有三个儿子,分别为王方燮、王方烈、王方熺。  王槐生活于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战争频仍,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目睹当时国政弊败,民不聊生的现状,王槐忧国忧民之心油然于胸。为此,他从小就怀有一颗读书强国之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致力经籍、博综诸家,从……[详细]
63、王弘诲 [] (15411617)
  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府(现海南省)定安县人,生于公元1541年,于公元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他一生为官贤……[详细]
64、王晏 [五代十国] (890966)
  王晏(890—966年),徐州滕(今山东滕州人)人。五代时大将。先后事过四朝帝王,官至太子太师,封韩国公。王晏出身农家,健壮勇悍,少年时,常率乡邻伙伴打劫殷富人家,在方圆百十里很有名气。后梁末年,徐州地方混乱,打家劫舍的强盗和小股的农民起义队伍很多,许多乡邑都被搅掠,惟独王晏乡里因他的威名而得免。后唐同光年间,王晏被招募入禁军,一干就近20年。这期间,他慢慢地升任奉国都头。到了后晋开运末年(约94……[详细]
65、王念祖 []
  官场有一句俗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事实上这句俗语只是老百姓对-的一种期盼,从古至今真正诚心为民做主,尤其是提着乌纱帽为民请命的-真是凤毛麟角。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体奉行的就是上级选官、任官,或官选官,不是老百姓选官,因而-绝大多数都只会唯命是从、唯上为大,对百姓之疾苦和诉求一般都只是听之任之,敷衍了事,很少潜心竭力去办理,而明万历年末潜江就来了一位为民请命而不怕丢官的知县王念祖。……[详细]
66、王雄 [南北朝] 北魏、西魏、北周将领(506564)
  王雄(506年―564年),字胡布头,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之一。王雄身材魁梧,少时有谋略。初随贺拔岳入关,授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后历任骠骑将军、大都督、侍中、岐州刺史、大将军等。大统十八年(552年),王雄率军攻下南梁的上津、魏兴二城,将二城划为东梁州。北周建立后,担任少傅、柱国大将军。保定四年(564年),王雄在随晋公宇文护东征北……[详细]
67、王沈 []
  王沈(生卒年不详),字彦伯,高平(今山东巨野)人。西晋文学家。王沈出身寒素,虽少有俊才,又不取与世沈浮的态度,遂为豪门所压抑。仕郡文学掾,不尽得意,大概于晋武帝死后不久,“王政凌迟,官才失实”,即辞官归隐,“还终于里闾”(《晋书·本传》)。晋承袭并发展了曹魏的士族门制度,不用说似王沈一般的寒素之士,就是像左思,虽有贵嫔妹妹相撑持,亦感到沉重的压抑,故而写作《咏史》以抒怀。王沈归隐以后,对于制度所造……[详细]
68、王振 [] 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1449)
   王振,明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其本来是一个教书先生,后来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锤杀。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王振本来是一个极为失败的教书先生,自阉进宫,当……[详细]
69、王贵 [] (?~1153)
  王贵(?—1153),相州汤阴人(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中军统制,与前军统制张宪是岳飞的左右手。官至武安军承宣使、鄂州驻扎御前诸军权都统制,接替岳飞掌握兵权。岳飞遇害后,王贵称病离军,改授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死后追赠宁国军节度使。救援楚州宋高宗建炎(1127年-1130年)年间,王贵已经效力于岳飞麾下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朝廷命武功大夫……[详细]
70、王翚 []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16321717)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气韵。”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详细]
71、王宗远 [] (?~1382)
  王宗远(?~1382),名硅,以字行。象冈(在今白沙乡)人。少时从徐兴祖学过《易》、《诗》、《春秋》。洪武十一年(1377)被荐,任光禄寺丞,便以“居其位思死其事,食其禄不避其难”一语自勉。性刚直,敢:于说话,不避权贵。后任吏部稽勋员外郎,曾荐举了四个处士任为郎中,又荐江南崔正为杭州知府,襄阳王敏为御史,延安陈宗代为太常。时论以为王宗远能“知人”。迁大理寺丞时,平反了江西疑狱20余起,释放了无辜的……[详细]
72、王之涣 [] “边塞诗派”的巅峰圣手(688742)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人物生平《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详细]
73、王时敏 []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15921680)
  王时敏,1592年生,1680年逝世,江苏太仓(今属江苏)人。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王锡爵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桢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工诗文书画,尤擅画山水,少时学董其昌,并临摹家藏宋、元名迹,以黄公望为宗;笔墨苍润松秀,而丘壑少变化,多模拟之作。王翚、吴历出其门下,孙王原祁得其指授。后人把他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开创了……[详细]
74、王冕 [] (12871359)
  • 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个人简介……[详细]
75、王随 [] 宋朝宰相(9751033)
  王随(约975~1033年),字子正,北宋河阳(河南孟县)人。宋真宗时,以给事中知杭州,往兴教寺谒小寿禅师,机语契合,竟明0。曾为长水子璇禅师之首楞严义疏注经作序,并删次《景德传灯录》三十卷为《传灯玉英集》十五卷行世。宋仁宗明道年间,出任宰相(也有史书作“丞相”)。临终书偈而逝。《宋史·王随传》:王随,字子正,河南人。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迁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磨勘司。为京西转……[详细]
76、王龁 [春秋战国] (?~前244)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 ,号信梁 ,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57年,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撤围逃奔秦军增援部队所在……[详细]
77、王鉴 [] 清代画坛四王,清初六大家(15981677)
  王鉴:(公元1598年─公元1677年),字玄照,后改字符照、圆照、元 ,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明末清初画家。江苏人。崇祯六年举人,后任廉州太守,人呼王廉州,明灭以后,不再为官。他擅长画山水,多拟仿宋元诸家,善于青绿设色,皴染兼长。风格华润,纤不伤雅,但较平实。当时和王时敏被推为画坛领袖。后人把他与王时敏、王励、王原祁合称“四王”,加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传世作品有:《仿黄公望山水》轴,现藏……[详细]
78、王悦 [南北朝] (?~561)
  王悦(?~561年),字众喜,西魏、北周朝大臣。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人。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530)初,北魏政府派尔朱天光率部进入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军。尔朱天光闻王悦颇有武勇,召为骑兵参军,除石安(故治在今陕西泾阳县)县令。永熙三年(534),宇文泰击败侯莫陈悦,控制了关中,王悦率乡兵投靠宇文泰。孝武帝元修西逃长安投靠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文帝元宝炬大统元年(535),王悦得宇文泰的赏识,……[详细]
79、王处直 [五代十国] (?~921)
  王处直(生卒年不详),字允明,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父王宗,为唐神策军吏,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治今陕西汉中市)节度使。唐昭宗光化三年(900),朱温率梁军进攻定州(今河北定县),节度使王郜派王处直率兵抵抗,战于沙河(今河北省沙河县),被梁军打败。败兵返回州城内,驱逐王郜,推举王处直为帅。梁将张存敬攻城,王处直登上城楼喊道:“敝邑於朝廷未尝不忠,於藩邻未尝失礼,不虞君之涉吾地,何也?【注:见《……[详细]
80、王方翼 [] (625687)
  王方翼(625年-687年3月18日),字仲翔,并州祁(今祁县)人,唐朝名将。少号孝童,唐太宗时为右千牛。唐高宗时随裴行俭讨伐李遮匐,为副将,兼检校安西都护,修筑碎叶城。永淳初年(682年),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带兵围困弓月城,王方翼率军与其在伊犁河交战,大获全胜。突厥军援至,又在热海交战,杀敌七千,擒其首领300人,西域震服。武则天猜忌他是王皇后本家、唐朝忠臣,把他流放到崖州病逝。家庭骤变王方翼幼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