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王姓名人堂 - 姓王的名人介绍(11)

王姓名人堂 - 姓王的名人介绍(11)

更新时间:2023-12-30

201、王竑 [] (14131488)
  • 王竑
  王竑(1413—1488),字公度,号戆庵,晚年归乡后号休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边驻兵河州,遂携眷落籍河州(今临夏市南龙乡桥头村)。父王佐,字良辅,号纳齐,博学能诗,解缙谪居河州后常与交往,治家以程朱礼学为本。王竑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勤奋好学,明宣德九年(1434)补生员,正统三年(1438)中礼经魁(举人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名列第五,赐二甲进士,观政户部,因连遭家丧,正统十一年(1……[详细]
202、王鼎 [] (?~1106)
  王鼎(?~1106)字虚中。涿州人。他幼年好学,曾居太宁山(在今易县)数年,博通经史。当时,马唐俊以文学在燕、蓟一带闻名,上巳节时,与同僚相聚水滨举行祓禊仪式,酌酒赋诗。王鼎偶到席,马唐俊见他衣着朴素,把他安排在下坐,想用作诗向他发难,先拿出自己写的诗,请王鼎也赋上一首,王鼎援笔立成,众人惊其敏妙,马唐俊遂引为知己。辽清宁五年(1059)王鼎中进士后,调易州(治今易县)观察判官,改涞水县令,累迁翰……[详细]
203、王镇恶 [] 东晋著名将领(373418)
  王镇恶(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前秦灭亡后归晋,成为东晋名将。王镇恶官拜征虏将军,封爵汉寿县子,曾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义熙十四年(418年),随刘裕次子刘义真留守长安时王镇恶被沈田子诬陷斩杀,享年四十六岁,追封龙阳县侯,谥号壮侯。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镇恶出生于宁康元年五月初五(公元373年6月11日)。按习俗,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家人便想把他送给别人家养活……[详细]
204、王扩 [] (11571219)
  王扩(1157~1219)字充之。中山永平(今顺平)人。金明昌五年(1194)中进士,调邓州录事,润色律令文字。迁怀安令,改徐州观察判官,补尚书省令史,授同知德州防御使事。被诏赈贷山东西路饥民,其中以棣州饥荒最重,王扩在限数外多给救济。平章政事张万公宣抚济南,以德、博多盗,发文令王扩总督诸郡兵去征讨。一次王扩行走在章丘道中,遇一男子举止异常,逮捕后讯问,果然是历城大盗,众人以为有神。泰和八年(12……[详细]
205、王祯 [] (12711368)
  王祯(1271-1368),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代著名农学家、活版印刷术改进者。他撰写的《农书》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之后的又一部杰出的农业科学著作。王祯一生曾经先后两次出任安徽旌德、江西永丰县县尹。他在任职期间,不仅为政清廉,而且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积极提倡农桑,奖励垦耕,鼓励人民种好庄稼。他认农业是“天下之大本”,一个地方官应该熟悉农业生产知识,如果不能掌握农事,就很难担负起劝导农桑的责任。因……[详细]
206、王威 [] (13281410)
   王威(1328—1410),字仕龙。义乌县龙岗水阁(今义乌市前店森屋堂阁附近)人。元末社会混乱,王威召集义兵守卫乡里,后投奔朱元璋率众四方征讨,屡立战功,官封武定侯。  王威生于元天历元年(1328)九月二十五日。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喜爱练习武艺,深谙布阵谋略之道。元朝末年,朝廷政治腐败,人心思变,群雄竞起,割据称王者不一而足。当时,刘福通祟奉韩山童假称宋朝后代在颍州(今安徽阜阳、颍上、太和、……[详细]
207、王恂 [] (?~278)
  王恂(?—278年),字良夫,东海郡郯县(tán,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王朗之孙,王肃之子,是西晋文明皇后王元姬的弟弟,其父王肃,在曹魏时袭封兰陵侯,官至中领军。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王肃去世,由王恂的兄长王恽世袭兰陵侯爵位。王恽在去世后没有子嗣,致使封国因被撤销。 公元263年(景元四年),朝廷再封王恂为兰陵侯。次年,开建五等爵制,因王肃在前朝功勋卓著,于是改封王恂为丞县子。 王恂通达文……[详细]
208、王佐 [] (11261191)
  王佐(1126—1191),字宣子,山阴(今绍兴)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永州、吉州地方官,有政声。乾道元年(1165)任建康知府时,悉朱端明、崔光生利用宗教组织部分士兵密谋起事,旋令拘捕为首者,盘诘后判斩。并流放其党徒数人于岭南,余释之不问。事毕,仍阅案牍,办理公事,接见宾僚,丝毫无异于常日。淳熙六年(1179),陈峒在宜章(今属湖南)一带率众起义,旬日内发展……[详细]
209、王进喜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19231970)
  • 王进喜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甘肃玉门人(祖籍陕西大荔),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人物经历王进喜6岁靠讨饭为生,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详细]
210、王积翁 [] (12291284)
  王积翁(1229~1284年),字良存,自号存耕,劝儒乡赤岸(今州洋乡赤岸村)人,宋绍定二年(1229年)生,淳祐七年(1247年)以嗣父、参知政事王伯大荫,补承务郎,调监严州(今浙江建德县)都酒务。宝祐四年(1256年),任奉国军节度使推官,后改任沿海制置大使司干办公事,期间查办积压数十年悬案300多宗,将典型案例和办案经验写成《平心录》4卷,后调任户部犒赏所检察官。景定二年(1261年)十一月……[详细]
211、王维相 []
  王维相(生卒不详) 字介臣,壮族,自山土司官王一璋之子,王维翰的第六弟,清初名医。 他从小学习汉族文化,尤喜读我国古代医书,如《内经》、《素问》及长沙、河间、丹溪、车垣诸家著作,并深入研究,心神领会,又善于吸收本地民间秘方,创造出自己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医术,成为一代名医。 有一天,正值三伏炎夏,他到田间走,偶尔遇见一男一女抱着一个被认为已经“死”了两个多小时的少年在那里痛哭。王维相走近一看,断定这……[详细]
212、王荣 [] (9471016)
  王荣(947~1016)定州人。父王洪嗣,后晋时任定州十县游奕使。王荣少年时即膂力过人,在瀛州(治今河北河间)防御使马仁瑀部下服杂役。宋太宗即位前,留王荣于左右,即位后,升为殿前指挥使,迁本班都知、员僚直都虞候。当时,棣州(治今山东惠民)有盗贼作乱,州兵镇压不力,王荣前往一举擒获盗贼,因功提升为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领懿州(治今湖南芷江)刺史。后因宋太宗之弟秦王赵廷美被诬骄恣横暴,阴谋0帝位,有人……[详细]
213、王宠惠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18811958)
  • 王宠惠
  王宠惠(1881.10.10.-1958.3.5),字亮畴,祖籍广东省东莞市,出生于香港荷李活道75 号的道济会堂。王宠惠是近代中国第一张新式大学文凭的获得者,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并为海牙国际法庭任职中国第一人。他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曾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被聘为国立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宠惠一生中先后撰写了《宪法刍议》《宪法危言》等一系列的法学作品,探讨了……[详细]
214、王安礼 [] 临川三王(10341095)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诗人。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王安礼嘉祐六年(1061)中进士,初入幕河东路唐介门下。熙宁三年(1070),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四万百姓防守。王安礼坚决反对,认为“民不习武事,……[详细]
215、王俊民 [] 文状元(10361063)
  王俊民(1036—1063),字康候,招远城里村人。自幼随任郓州司理、开封军巡判官、舒州太湖县知县等职的父亲王弁辗转任所,勤奋好学。1061年(北宋嘉礻右六年)中状元。授徐州节度判官,充任应天府发解官。得狂疾,于贡院中对一石碑呼叫不已,又取书册自裁及寸。病势渐平后,归舒州太湖县省亲。翌年,在徐州任上就医,误服“金虎碧霞丹”,致上吐下泄,于1063年(宋嘉礻右八年)去世。王俊民猝然而卒,轰动朝野,一……[详细]
216、王世和 (18991960)
  王世和(1899~1960),浙江奉化溪口镇人。蒋介石第一任侍卫长,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蒋介石之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中央训练团将校班毕业。王世和,1924年春到广州,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队卫士。同年4月由戴季陶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由蒋介石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1925年起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卫兵连连长,警卫团第三营少校营长、中校团附。1927年秋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第二警卫团上……[详细]
217、王宸 [] 清代画坛小四王(17201797)
  王宸(1720—1797)字子凝,一字紫凝,一作子冰,号蓬心,一作蓬薪,又号蓬樵,晚署老蓬仙、蓬樵老、潇湘翁、柳东居士、莲柳居士,自称蒙叟、玉虎山樵、退官衲子,江苏太仓人。王宸:(康熙59年-嘉庆2年,王原祁曾孙。工诗,书法近颜真卿,山水承家学,以宋元为宗,深得黄公望法。与王玖、王愫、王昱合称小四王。着有『绘林伐材』、『蓬心诗钞』。 山水大中堂王宸 简历: 1720-1797 清,晚署老蓬仙、蓬樵……[详细]
218、王世科 []
  王世科(?~?),字号不详,浙江仁和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明武举会试从此科起改在九月举行,以成文阳武阴之说。据《明实录·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二十三年九月,兵部以武科试士,请定制额诏取40人。据地方文献记载:王世科,杭州前卫指挥使,得中武状元后,历任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任镇守广西总兵官,挂征蛮将军印。万历二年(1574)十月,王世科由广西柳庆右参将调回京师,提……[详细]
219、王钰 [] (1383~?)
  王钰(1383~?),字孟坚,号葵轩。浙江诸暨人。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马铎榜进士第三人。王钰自幼聪慧,日记数千言,长大后更加博通经史。永乐九年(1411)乡试第二名,翌年会试第三名,殿试又第三,授翰林编修。任满升修撰,曾奉旨清理兵部武勋案牍,面对数万张文字材料,王钰用了不几日,便分类整理、处置完毕,受到同僚们的称赞。宣德元年(1426),王钰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之后,又参与了撰修两朝……[详细]
220、王韫秀 [] 唐朝女诗人(730777)
  王韫秀(730-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王忠嗣之女,宰相元载之妻。+她所嫁的老公元载,刚成亲时,家境贫寒,不得不借住在岳父家里,受到妻族的歧视嘲笑,连头也抬不起来。时日一长,元载忍耐不住了,就赋诗《别妻王韫秀》和王韫秀作别,要离开她家,去长安求功名。王韫秀见此情景,也决心离开娘家,宁愿和元载一起受穷,写下了《同夫游秦》的诗。元载夫妻携手入西秦以后,因元载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