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王姓名人堂 - 姓王的名人介绍(15)

王姓名人堂 - 姓王的名人介绍(15)

更新时间:2023-12-30

281、王子度 (19211960)
  王子度,名崇仪,民国10年(1921)出生于遂宁县河沙乡。早年丧母,父克明为河沙乡袍哥舵把子,王姓族长。兄子先系川军刘文辉部团长。子度小学结业后,常住成都其兄子先军中。当时,中共地下党员王叙五在子先部作文书,学识过人,被子先延为子度之师。叙五以马列主义潜育子度,子度亦诚心受教,在其影响下,后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为参加抗日战争,子度参加了国民党军队的装甲兵团。该部虽开赴江西但无抗日行动,子度大失……[详细]
282、王敬铭 [] 嘉定三状元(16681721)
  王敬铭,1668-1721清 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南巡,进诗画称旨。入直畅春园,纂修武英殿书成,议叙不就。五十二年(1713)以进士第一人及第,充五十四年(1715)会试同考官。五十六年(1717)主试江西。侍直十年,甚沐宠遇。五十八年(1719)父母年皆七十有四,御书(齐年堂)额赐之。丁外艰归里寻卒。与原祁同谱,山水即受其法,清腴闲远,书卷之气溢於楮墨。工小楷,生有砚癖……[详细]
283、王嘉 [] (?~385)
  王嘉(?年—约385年),字子午,北朝河南洛阳人,著名方士。王嘉形貌丑陋,很不注重举止,看起来滑稽可笑,不与世人交往。他通常不穿华丽衣服,不食五谷,类似现在说的辟谷。然而他外拙而内聪。初隐居于东阳谷中,后居终南山,凿崖穴居。追随其受业者常数百人。前秦时苻坚屡次征他为官,皆不应。他喜谈神仙怪异之事,善预测未来。后来被后秦主姚苌所杀,但许多人说又曾见过他。王嘉著有《拾遗记》,共10卷。前9卷记述上古庖……[详细]
284、王稼祥 (19061974)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别名稼穑,泾县厚岸村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南陵县乐育学校和芜湖圣雅阁中学高中部上学。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被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月,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红色教授学院深造。1930年3月,王稼祥返抵上海,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干事并担任《实话报》、《红旗报》主编。1931年1……[详细]
285、王小波 [] (?~994)
  王小波(?—994)、李顺(?—?),北宋人。宋代著名农民起义领袖,首次提出“均贫富”的革命主张,把中国农民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斗争推向新阶段。 宋太祖赵匡胤平蜀后,将府库的积蓄(钱币)全部运往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地方官吏在征收常额田赋外,又增设盐、茶等项物资专卖,并禁止商贾私自交易,加上土地兼并加剧,连年灾荒,广大农民雪上加霜。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二月丙戌(3月28日),王小……[详细]
286、王禀 [] (?~1126)
  王禀(?~1126),北宋名将,字正臣,王抟七世孙,开封(今属河南)人。行伍出身。宣和元年(1119年),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次年,改统制。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治今安徽歙县)进发,企图在睦州(治今浙江淳安)会合。方腊部将方七佛进围秀州(今浙江嘉兴),并分兵进入湖州(今属浙江)境内。正值王禀率领东路宋军从北而来,方七佛义军迎战……[详细]
287、王衍 [五代十国] 前蜀最后一位皇帝(899926)
  前蜀后主王衍(899年―926年5月2日),字化源 ,初名王宗衍,许州舞阳(今属河南舞钢)人,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贤妃徐氏,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最后一位皇帝。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也贿赂成风,政治十分腐朽。919年(乾德元年),加尊号为圣德明孝皇帝。925年(同光三年),……[详细]
288、王常 [] (?~36)
  王常(?-公元36年),字颜卿,颍川郡舞阳县(今河南舞阳县)人 ,东汉初年将领。王莽末年,王常为弟报仇,逃亡江夏。后加入绿林军,担任偏将,攻打邻县。公元23年,更始帝即位,任王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更始帝建都长安,任王常兼理南阳太守事务,命他可自行生杀赏罚大权,封邓王,赐姓刘氏。更始帝失败后,王常归附光武帝刘秀,任左曹,封山桑侯。受命攻打邓奉、董欣,平定各处屯聚军队。公元29年,攻下湖陵,……[详细]
289、王弼 [] 明朝开国功臣(?~1393)
  王弼(?~1393年),号双刀王,安徽临淮(安徽凤阳)人,祖籍安徽定远,明朝开国功臣、重要将领,定远侯。约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王弼率部投靠朱元璋,其后屡建战功。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平江战役中痛击张士诚,立下大功。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授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随沐英征伐西番。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随傅友德征伐云南。洪武二十年(……[详细]
290、王辩 [] (562617)
  王辩(562—617) 字警略,洛南县石门庵沟人。祖父陕西蒲城人,以经商为业,西魏时多次资助军粮,被封为清河郡太守。王辩少时喜读兵书,善骑射,成年后投军,北周时屡立战功,授帅都督。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又升任大都督。仁寿年间(601—604)授车骑将军,平讨契丹贵族王谅反隋后,隋文帝赐爵武宁男,食邑三百户。三年后又升尚舍。隋炀帝征讨吐谷浑时,拜其为朝议大夫,辽东之战后功加通议大夫,不久又为武贲郎将。大……[详细]
291、王长田
  王长田,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现任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198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98年,建立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与制作机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1988年,王长田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那时他不是最好的学生,1990年,他进入《中华工商时报》,三年后升任市场新闻部副主任,那时他可能是升得最快的记者。1991年,王长田来到中国工商报工作。该报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办,属于行业……[详细]
292、王儿姁 []
  王儿姁,中国西汉时期皇族女性,生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卒年不详,槐里(陕西兴平市)人,为汉景帝刘启妃嫔。王儿姁是燕王臧荼孙臧儿之女。王儿姁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将长女王氏和次女儿姁都送入当时太子刘启的宫中。王皃姁生子广川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王刘乘、常山王刘舜。她在汉景帝时就去世了。她的同父兄弟是王信,异父兄弟田鼢、田胜。皇后王娡之妹,汉武帝的亲姨母。父亲王仲。王儿姁与姐同入太子宫,……[详细]
293、王骏 [] (?~前14)
  汉成帝刘骜时期大夫。公元前14年卒。生年不详, 卒于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子。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王骏所历职务皆显能名。王骏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庚辰始任御史大夫,至永元二年,历时五年,政有清绩,口碑很好,“众人为骏恨不得封侯”。王骏为御史大夫时卒于官,未及封侯,众人为未封侯而很是不平。班固把王吉比作周朝的伯夷、叔齐,汉代的园……[详细]
294、王宇 [] (?~3)
  王宇(公元前?年--公元3年),新朝皇帝(建兴帝)王莽和孝睦皇后王氏(汉朝宜春侯王咸之女)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即王莽的嫡长子。在王莽称帝时,他已经死了,所以王莽追谥他为“新朝隐太子”。王莽 专权,不让汉平帝与生母卫氏相见。王宇怕此举会遭平帝报复而反对。王宇的老师吴章建议他用怪事吓唬王莽,再借此请求还政卫氏。王宇便让内兄吕宽半夜把狗血洒在王莽府邸门口,不料却被发现。王莽一怒之下,把亲生长子王宇逮捕入……[详细]
295、王凯 []
  王凯(生卒年不详),字胜之,北宋将领。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其祖父王审钧曾任永兴军(治所在今西安市)驻泊都监,战死,遂家于京兆(今西安市)。其家为富豪,凯疏财好结交。于终南山下打猎,践踏了民田,被捕至官府。时寇准知永兴军,以凯曾祖王全斌、祖父王审钧于朝廷有功劳,故录凯为三班奉职,监凤翔、盩厔税。后历左右班殿直、监益州市买院、庆州合水镇兵马监押,监在京草场,雄州兵马监押,擢门祗侯、定、邢、赵……[详细]
296、王羌特 [] (16151680)
  王羌特(1615年—1680年),字冠卿,号笠夫,清初伏羌人(今甘谷县)。工诗,能书,善吟对,出口成章,有“奇童”之称。十二岁通《四书》、《孝经》、《春秋》大意,涉猎《五经》。清顺治四年(1647年)考选拔贡。后授云南顺宁府通判。大办教育,振修文风。康熙十五年(1676年)著小说《孤山再梦》,为不可多得之明清小说珍品。王羌特一生怀才不遇,命运坎坷,便发不平之声于咏叹,寄人生愿望于梦寐,于康熙十五年……[详细]
297、王娡 [] (?~前126)
  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 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其名“娡”,始见于唐朝的司马贞所著的《史记索隐》。 《史记》和《汉书》均记载了王皇后的生平,但王皇后的名字却是出自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 ,金屋藏娇的故事则出……[详细]
298、王鼎 [] (17681842)
  王鼎(1768~1842年),字定九,号省崖,陕西蒲城县人。他为官一生,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投降派,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王鼎幼年家贫,刻苦读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人,嘉庆元年(179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大考成绩优异,授詹事府右赞善大夫。十八年(1813),迁内阁学士,十九年至二十二年,历工、吏、户、礼、刑各部侍郎,二十三年,兼顺天府尹。在刑部侍郎任内……[详细]
299、王受 [] (15031532)
  王受(1503~1532) 壮族,原丹良堡(今属平果县)土舍。明嘉靖五年(1526年)与田州府土目卢苏造反,已占领思恩和田州府地。明王朝曾派都御史姚镆率兵征讨,但被卢、王打败。嘉靖六年初朝廷再命王守仁为总督,率兵镇压。王到南宁后,采用了“宜抚不宜兵”的招抚政策,派人去劝降,而后苏、王派人去向王守仁求抚,王准予该二人投降。尔后王受跟随王守仁带兵镇压八寨农民起义,王受兵破石门(今属上林县三里乡),打开……[详细]
300、王伯群 李鸿祥(18851944)
  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 1906年,在兴义笔山书院(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宏文学院政治经济科、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深造,适逢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参与护国运动,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等职,1920年,跟随孙中山回广东恢复军政府,在广州任大-参议兼军政府交通部长。1924年,王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