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81、金辅铉 (18711955)
  金辅铉(朝鲜语:김보현,1871年8月19日-1955年9月2日)是金亨稷的父亲,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主席金日成的祖父,是金日成家族的先祖,本贯全州金氏。朝鲜王朝时期……[详细]
82、许维汉 (19131955)
  许维汉(1913~1955)原名孔钤,湖南省永兴县仁勇乡下唐村人。1934年在湖南省立第5中学高中部就读时,借用同学许维汉的毕业证,考入了湖南大学政治经济系,从此改名“许维汉”。次年转入国立武汉大学,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39年毕业。先后任国民党军委会西安办公厅第四处少校视察专员、国民党第七分校政治部中校教官等职,写过《抗战与文化》、《动荡的荷属东印度》、《烽火中的南太平洋》等小册子。1943年8……[详细]
83、洪式闾 (18941955)
  洪式闾(1894—1955),字百容,乐清乐成镇人。少时就读温州府中学堂,后随父至河南开封,入客籍中学(即中州第一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7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20年夏,派赴德国进修,初在柏林市立病院学病理学,后专攻寄生虫病学。1923年回国,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一度兼任校长。1925年,被派往日、美、英、德等国考察。1927年,到杭州接办教会广济医院并任院务委员会主任。……[详细]
84、艾鸿法 (19261955)
  艾鸿法,山东省莒南县汀水街人,生于民国15年(1926年)。父亲早逝,母亲、哥嫂、弟弟五口人,生活穷苦。鸿法少年时读过两年冬学后,长年给人放牛。鸿法于民国32年2月入伍,历任莒陵边-提差员、武工队队员、北海三分区宁果-警卫员、警卫班长。民国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后相继任莒南县公安队副队长、北海警备三团班长、团部侦察排副排长等职。民国37年2月调警备旅侦察排当侦察员。民国38年4月进华东……[详细]
85、朱霁青 (18821955)
  朱霁青 (1882-1955),原名国升,字纪卿,又名自新,号再造子。汉军旗人。老同盟会员,曾任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负责人;辽宁省北镇人。自幼读私塾。1900年人沈阳文会书院,1902年东渡日本,人东斌学堂学习军事。在日本期间加人中国同盟会。1906年回东北,发展组织,创办《乡报》,宣传革命思想,筹备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任民军督府总参谋长。1912年返回奉天,任同盟会奉天支部长,继改为国民党奉天……[详细]
86、陈云 (19131955)
  陈云(1913 ~ 1955),原名陈宏骏,云城区河口镇低围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34 年陈云离家去香港谋生,做过纺织工人、“西厨”师。1935 年参加洋务工会。1937 年2 月,由共产党员何潮、杨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九龙塘区支部组织委员和洋务工会总支部指导员。1941年夏,陈云受中共组织派遣,回云浮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在大元市建立粤中区特委云浮秘密联络站,以经营宏兴豉油膏铺(作坊……[详细]
87、陈融 (18761955)
  陈融(1876~1955)陈融,字协之,号庵,别署松斋、园、秋山,广东番禺人。胡汉民之妻兄。陈早年肆业于菊坡精舍,攻词章之学。清光绪三十年(1904),与朱执信、古应芬、汪精卫、徐绍〖HTBS〗〖HTSS〗等30多人在广州西庵书院创立“群智社”,彼此切磋学问,共同研究时事政治。同年,与古应芬、朱执信、胡汉民、胡毅生等赴日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就读。翌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参……[详细]
88、鲁斐然 (19001955)
  鲁斐然(1900.2~1955.5),字章甫,河南省新野县人。其父鲁楚玉为清末学者、志士,曾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12年出任河南省参议员。鲁斐然自幼受其父影响,决心出外求学,欲以知识救国。191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第二期德文班学习。1920年毕业,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25年,考上公费留学德国慕尼黑明星大学,攻读医学专业。1929年,被授予德国病理学博士……[详细]
89、孔伯华 (18851955)
  孔伯华(1885—1955)名繁棣,别号不龟手庐主人。曲阜城内棋盘街人。孔子七十四代孙。全国政协一、二届委员,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少时,受擅长医术的祖父影响,渐晓医理。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随祖父迁居河北易州(今易县) ,曾从当地名医学医,研讨《黄帝内经》等医书。1910年(宣统二年) ,应聘于北京外城医院,担任内科医官。不久,自行开业,时已有“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称誉。1918年,联合北京中……[详细]
90、杨绰庵 (18951955)
  杨绰庵 (1895-1955),祖籍河南省,早年常住福州塔巷继母家,表姐叶可凤常多赈济。1914年受叶家亲戚资助前往北京升学,翌年考入法文学堂,课余自学英语。1916年考取北京邮务局为拣信生。1918年升邮务生,翌年返里与表姐叶结婚,偕眷与台湾继母来京定居。1920年入北京盐务稽核厅,担任收发与档案管理工作。1925年6月任国务院秘书厅帮办,掌握机要,深得信任。1927年辞职南下厦门任二五附加税局……[详细]
91、黄作梅 (19161955)
  黄作梅,祖籍广东番禺,1916年2月出生于香港新界上水,1935年7月高中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1936年1月报考港英政府文员,被分到湾仔政府区工作货仓工作。期间,参加香港“怒潮”读书会,开始接近进步团体,并因参加进步活动被港英政府逮捕,经营救后获释。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作梅积极参加香港同胞的抗日爱国救亡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读书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41年6月,黄作梅在香港加入中国……[详细]
92、王合三 (18811955)
  王合三(1881~1955),满族,开封市人。早年读私塾,系清末秀才,后转入河南省立优级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任职于江苏省昆虫局。受当时科学发展影响,目睹中国之现状,立志习医济世。开始刻苦攻读医学书籍,后行医诊病,成为中原一代名医。王合三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1922年河南省会警察厅组织中医会考,王合三结识同时应考的周伟呈,两人一见如故,随成莫逆之交。两人共同发起成立河南医药研究会,发展会员百余人,多……[详细]
93、王仲琳 (18921955)
  王仲琳(1892~1955),黎族,红岛乡白岭村人。家有良田3000多亩,山岭两座,方圆80华里,牛600多头。九代不扛犁耙,全靠盘剥过活。清同治十年(1871),他的祖母出殡,从家门至墓穴,全程15公里,白米铺路,布篷蔽日。下葬时以两名童男童女陪葬,穷奢极恶仿效帝王家。1927年,王仲琳高小毕业后任新市峒(今红岛乡)总管,-害民,无恶不作。1928年9月27日,带兵到黄猄角村抓走红军战士刘宏明,……[详细]
94、叶森 (18971955)
  叶森,字木峰,犀溪乡犀溪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民国6年(1917),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法律系,与留日学生郭沫若、柯凌汉、郭公木、孙承烈、程一岳等人过从甚密,常聚会商讨富国强民之道。民国12年(1923)毕业回国,目睹寿宁教育落后状况,他深感责无旁贷,便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当时县劝学所刚改为教育局,他几次拒绝政界的邀请,毅然回到桑梓任县教育局长。不久,受陈嘉庚之聘到厦门集美学校、华侨女子……[详细]
95、李书堂 (19281955)
  李书堂(1928—1955),本县人。1949年12月在四川省巴中县起义,任达县军分区独立营一连班长,中共预备党员。 1953年8月6日,四川省开江县二区永兴乡四村小商黄义六(64岁)赶黄牛一头,到陕西省汉0卖,途经万源县竹峪关,连日大雨,河水暴涨,前行被阻。8月7日晨,黄义六强行过河被水冲没,李书堂和战士张有然(共青团员)发现后,不顾个人安危,跃入激流救出黄义六,又把牛赶上岸,李书堂却被洪……[详细]
96、郭宝庆 (19341955)
   郭宝庆(1934~1955),桑落墅镇宁家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幼年随母讨饭,历尽艰辛。 1945年惠民解放后,郭母当选为村妇救会主任,郭宝庆加入了儿童团。1948年参加村基干民兵。 1953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加入共青团。1955年1月18日,参加一江山岛战役。在空军和炮兵掩护下,他和全-友弃艇登岛,受到敌人暗堡火力阻击。为减少部队伤亡,他首先冲破敌人的-,扑向暗堡,将手榴弹……[详细]
97、王春荣 (18921955)
  王春荣(1892—1955) 男,琴师。浙江嵊县施家岙村人。早年当过佛教忏师,会拉板胡,有一些乐理知识。女子越剧创始人王金水是他胞兄,1923年受兄之聘担当第一副女班琴师,曾为施银花等艺徒教唱又操琴。1924年1月,第一副女班入沪在升平歌舞台演出,是他操的琴。1925年,他随第一副女班在嘉兴演出绍兴大班戏《二堂放子》等,他按绍班曲牌[三五七]、[流水]、[二凡]伴奏,首次将大班曲牌引进女班。当时……[详细]
98、戴恩赛 (18921955)
  戴恩赛(1892—1955) 长乐(今广东五华)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出生于香港。曾入读香港育才书社。民国2年(1913)上海圣约翰大学堂毕业,后就读北京清华留美预科学校。民国3年(1914)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民国7年(1918)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影响》,被该校出版。同年回国,任广东军政府外交部秘书、政治组组长。民国10年(1921)任梧州市政厅厅长。民国……[详细]
99、蔡洁丞 (18801955)
  蔡洁丞(1880—1955),原名垚,本市人,1908年毕业于广东法政建成学校。先后在广东新宁县、四川成都、西安关陇民报社、郃阳县府、陕西省参议会等地任职。次年,与刘次枫等人被汉中各界推举为赴省请赈代表,向省主席杨虎城汇报汉中灾情,以求赈灾。1942年,任南郑县财委会主任。次年,集体加入国民党。1944年,被南郑县临时参议会推选为议长,任职一年。1948年,南郑县开修县志,他编写的《南郑县志重修材……[详细]
100、唐雪卿
  唐雪卿(?—1955) 女,香山县唐家(今珠海市香洲区唐家镇)人。粤剧花旦。幼年随父往上海,入读崇德小学,在启秀女子中学毕业后,祖父唐植兴经营茶庄的出口业务受欧战影响而家道中落,无力让其深造。其与一代影星阮玲玉有同窗及同乡之谊,常随阮玲玉到片场排练,从而认识张文达(阮玲玉前夫)。当时,晨钟影业公司正在筹拍电影《悔不当初》,张文达力荐其担任该片女主角,影片推出后,获影界及观众好评。民国21年(1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