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刘延年(1895—1955),汉族,鹿寨县人,大学文化,中国国民党员。刘延年于1914年在桂林桂山中学毕业后,曾在北京大学美术会学习绘画。1928年,李宗仁到达北平时,善于谄媚的刘延年在广西旅京同乡会为李宗仁举行的欢迎会上,登台致欢迎词(李宗仁曾在桂林桂山中学任过刘的体操教师),受李青睐。1930年,李宗仁在柳州授予刘延年桂系军阀第四集团军总政部政训处宣传科艺术股上尉股长职务。1932年,刘加入中……[详细]
|
张参林(1904~1955) 原名张德胜,河南民权县王桥乡张楼村人。家庭贫农,自幼种田,17岁起在商邱私人饭馆沓学徒2年。19岁入国民党东北军当兵,次年离队到安徽当学徒工。1925年,于江西军阀吴佩孚部当兵。1927年,吴佩孚部被国民革命军打败,张返回河南参加了冯玉祥部。1930年冯军在山西与军阀作战失利,张又返家务农1年。1931年到陕西国民革命军高桂滋部当兵,后升班长。1934年,高桂滋部调驻……[详细]
|
郭国厚(1932~1955·10),商州市人,城关中学毕业。1950年参军。历任商洛军分区文工队文化干事,镇安城关区、达仁区人民武装部军事助理员兼区机关青年团支部组织委员,县人民武装部参谋等职。1955年10月15日,在镇压-运动中,郭国厚去达仁区执行任务,逮捕-分子唐国荣。临行前密定,由区委书记余德明带队,着柯美儒先去唐家稳住唐犯,听候郭国厚喊门声,由柯开门挡住唐犯,里应外合擒敌。 从区……[详细]
|
边金山(1898——1955年),祖籍陕西省横山县固城涧。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横山大旱,全家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流落到合水县太白镇王茂庄定居。边金山13岁丧父,自幼挑起家中生活重担,饱受官绅豪门欺压,十分向往革命。1928年陇东大旱,颗粒未收,子午岭山区饥民在郑德明、朱子清、赵连璧等人组织下,为求生存同土豪劣绅对抗,打富济贫,开仓放粮,闹得官绅胆颤心惊,惶恐不安。边金山积极参加这一斗争。……[详细]
|
童正初(1892—1955) 男,演员、教师。浙江嵊县逵溪村人。原名振初,曾读私塾6年。21岁到小歌班拜师学习,工小生。到沪演出后,改唱老生。1923年8月10日,与张子和、一枝梅、刘锡霖等演出于乐意楼。艺风严谨,认为“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不严肃对待演出,便是不尊重衣食父母”。他身材魁梧、目大有神、嗓音宏亮、唱做兼擅,并善于运用传统唱调为表现人物服务。扮演《妻党同恶报》中员外一角,在家破人亡……[详细]
|
陈绍源(1888~1955年)字养清,号石泉居士。沙县城关兴义坊人。6岁丧父,9岁丧母,但自幼刻苦好学。15岁时考入福州普通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优等成绩毕业。民国3年(1914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甲种农林学校,同年任沙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校长。民国5年参加福建建安道道试,列优等第五名俊士。民国8年后任建安道立甲种森林学校教务长、福建省立第四中学(设在南平)教员。民国11……[详细]
|
刘茀祺(1904~1955)陕西富平人。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参加五四爱国反帝-,遭北京政府-毒打。1925年毕业后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28年获硕士学位,在纽约顾问工程处从事自来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工技术。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和翌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向上海的进攻,使他不顾岳父一家要他定居美国的安排,抛妻别女,毅然回国,在全国经济委员会卫……[详细]
|
吴重山(1906~1955.4.29) 原名学贵,堰坪乡茨沟人。吴重山出身豪门,幼时聪颖,曾在西安一中上学。成年后,家道日趋衰败。民国17年(1928),投奔西北自治军西路军第2师第2营任中尉书记,在军阀部队里练就一套百发百中的射击本领。19年(1930)脱离部队,潜逃回家。不久,纠集歹徒韩××、杨××、史××、吴××等数人上山为匪。20年(1931),一股土匪窜入凤凰山,他设计将其骗至家中,在“……[详细]
|
程振翰(1883—1955),字鹏翔,原籍延安,清末秀才,民国5年(1916)迁居安边。他幼年在当地读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陕西高等学校,与安边刘文卿为同窗学友。在校曾参加剪辫、放足等反封建宣传,在同学0类拔萃。结业回家,无所事事。民国5年(1916),赴宁夏途经安边,被刘文卿挽留,受聘任安边高初两等小学校长,亲授国文、历史等课,约期10年。后将家眷也迁来。从此,他全力协助刘文卿在安边办……[详细]
|
祝尧三(1887~1955),字家安,号宪成,扬中县三涫乡三圩埭人。幼年从父三如先生读书,后考入江苏第九师范,毕业后任国民党扬中县教育局视学。曾加入国民党,拥护孙中山新-政策。因与县里一些当权者政见不合,被贬任三涫乡国民义务小学校长。 1924年与朱宝鎏等发起结社会文,创“存粹文社”于达兴庙。1933年为抵挡低圩水患,率众封筑林家坝,同年参加抗缴附加税斗争。“火烧七大家”案发生后,祝被列为……[详细]
|
王沅德(1897-1955),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之子,1897年6月27日生于湖南双峰县。曾任湖南省文史馆秘书。祖父经营商业,父亲王廷钧,在满清任兵部侍郎。他相貌酷似其母秋瑾,自幼为秋瑾钟爱。本善诗文会骑射的鉴湖女侠,为了培养爱子,曾聘请很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在家为沅德教授四书五经。1904年,不甘“重重地网与天罗,幽闭深闺莫奈何”的秋瑾,受新思潮影响,离开在京城任户部主事的丈夫王廷钧赴日本留学,7……[详细]
|
林永中(1917~1955年),乳名书松,参加革命后曾化名老洪,生于民国6年(1917年),福鼎县前岐龟岭村人。永中幼年丧父,从小牧牛樵薪,祖母含辛茹苦供其就读于桐山育仁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立义教师资培训班,嗣在前岐梅树湾小学任教。民国27年4月,永中投奔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下东区区委青年科长。是年夏,由中共浙南特委推荐赴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学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返回……[详细]
|
施景琛(1873~1955年)字涵宇,晚号泉山老人。祖籍长乐县,后迁城内泉山之麓贡院里(今鼓楼区中山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秀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泉山学校(民国后改为女子职校),不久,任教于福建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公立苍霞中学堂监督,建校于横山铺。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苍霞中学改为中等工业学堂,仍任监督。其间曾在丽文坊创办《华闽日报》,邀集工……[详细]
|
张水满(1917~1955年),曾用名蓄深,云霄仙石村人。民国24年(1935年)秋,他以仙石村(保)保长的身份,为红三团游击队筹集经费,并多次自倾私囊,还暗中组织一些较富有的开明人士捐资、捐粮或购买日常用品等送往乌山游击队驻地。民国30年至民国32年初,游击队物资和费用异常困难,他和保干事等经常往车圩、新圩购买药物、衣料、日用品等,配合下河区(乡)乡长蔡宗游(其弟蔡和尚为新四军连长)从云霄县城、……[详细]
|
邬保良,1933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理科研究所所长、《理科季刊》总及中国化学会《化学》等职。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协会。1948年11月当选武汉大学教授会干事。个人经历武汉解放后,1949年8月至1952年10月任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即校长)。前一任武大校长为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先生。邬保良先生在任时期的武大,正逢解放,院系调整,新旧政权交替。邬保良先生在这非常时期,做了非常多……[详细]
|
刘锡成 (1882-1955)刘锡成,名华式,今岱水桥乡人,清光绪八年(1882)十—月生。少时家贫,后种茶致富。刘聪敏力学,成绩优异,为清廷选派赴日留学,在日本海军学校学习9年。宣统三年(1911)学成归国。民国元年(1912)始,任海军部军务司司长及海军部参事17年,领海军少将衔,对当时海军典章制度,颇多建树。民国l8-26年(1929-1937),任海事编译局局长,撰述翻译不少珍贵资料。七七……[详细]
|
罗增麒(1879—1955年)字祥征,泗城正南街人,壮族。清宣统拔贡,毕业于广西政法学堂,授赐神州政法学士。 民国元年(1912年)在百色参加田南道第五复选区(凌云、西隆、西林、天保、奉议、百色、恩隆、恩阳等8县)选举,当选为众议院议员。二年四月,到北京出席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的国务会议(简称国会)。国会第一届会议期间,罗参加赵炳麟等议员提出的-袁世凯叛国议案。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系军阀曹锟……[详细]
|
史东山(1902~1955) 原名匡韶,浙江海宁人。民国11年(1922年)步入影坛,成为著名编导。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任导演。1932年与蔡楚生等合作拍摄《共赴国难》等片。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电影界工作人协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会委员。摄有抗战四部曲《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胜利进行曲》、《还我故乡……[详细]
|
李龙门 (1882~1955),名述膺,耀县城内南街人。青年时,以官费留学日本,投身革命,为东京陕西同盟会刊《夏声》杂志主要撰稿人之一。辛亥武昌起义,应于右任之聘回国,任上海《民主报》。民国二年(1913),当选国会参议院议员。国会解散后,复东渡日本潜心写作,有《法兰西革命》、《德意志主战论》、《中立法规》等译著。四年(1915),又回上海创办《中华新报》,鼓吹恢复国会,反对帝制。 民国八年……[详细]
|
王思恭(1880~ 1955) 商州人。幼读私塾,少时在城东街“太运堂”中药铺为徒习医,拜名中医任庆锋为师,苦读医著。从《药性四百味》、《汤头歌诀》学起,继读《寿世保元》、《医宗金鉴》、《金匮》和《内》、《难》二经等,对妇科医药精研甚深。民国初年,在城内东街开设“万生成”中药铺,悬壶行医,日诊甚众,名声颇盛。城东张姓一青妇,婚后八载不孕,腹有拳头大积块,俗称身怀“鬼胎”,惊恐不安,求其医诊。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