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81、施树模 (18921954)
  施树模,号楷庭,原名鸿模,松溪县城关人。他热心地方史志工作,筹资翻印清康熙《松溪县志》,为保存和延续地方史志资料作出突出贡献。他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历任松溪县第二区第三初级小学教员、代理校长,松溪初中事务员等职。为人爽直健谈,热心公益事业,他重视地方古籍文献,对地方史志尤为关心。他鉴于《松溪县志》自清康熙年间重修后,已中断二百多年,其版本也存留不多,怕这部县内唯一完整的旧志年久湮没,便……[详细]
82、谢鸿焘 (18731954)
  谢鸿焘 (1873—1954)字一尘。栖霞县(今栖霞市) 占疃乡杏家庄人。1904年(光绪三十年),谢鸿焘婚后与妻同赴日本留学。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骨干会员。同年11月,与好友秋瑾率先回国,在烟台与徐镜心(同盟会山东分会主盟人)等秘密设置同盟会机关。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出资兴办“东牟公学”和“端本女校”,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不久,遭当局通缉,离烟去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与妻分别执教于……[详细]
83、陈三多 (18711954)
  陈三多(1871~1954年),字祝萱,号其华,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泉州新门外井尾村(今属鲤城区江南镇)一个世代华侨家庭。幼在家乡读私塾,旋奉父命往菲律宾。初在马尼拉任布店书记,嗣承父业经营布店,并投资经营土产业,为早年马尼拉著名富商。陈三多少壮时强记忆、善辞令,能作长时间演讲。每见公益,除捐款外,喜躬亲实践,善始善终。在任华侨善举公所董事时,遇菲政府推出华侨义山收归国有案,规定华侨死亡……[详细]
84、马毅之 (19121954)
  马毅之(1912—1954)原名马云祥,字凤元。禹城市梁家乡马家桥村人。中共禹城县委第一任书记,原国家二机部党委副书记。1924年考入禹城县第一高级小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共青团禹城县委书记。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组织委员,负责恩县、平原、禹城、清平等县党的工作。不久,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停止活动,中共禹城县委建立,任书记,1931年去职。19……[详细]
85、梁鸿楷 (18871954)
  梁鸿楷(1887~1954年),字景云,新兴县天堂莲塘村人。20岁时,替人做店工。后往广州,适遇清政府招募新军,应招入伍,历任班、排、连长等职。不久,进入粤军教导团训练班及陆军小学,后加入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1917年,梁鸿楷奉命到桂军林虎部任营长,驻防燕塘,响应孙中山号召,进攻莫荣新督署,未克。次年,升任新编粤军徐宗知部团长,驻防龙门。后在陈烔明部第一军任统领,参加援闽战争。不久回师广东,参加……[详细]
86、张廷阁 (18751954)
  张廷阁(1875—1954)字凤亭。掖县(今莱州市)石柱栏村人。爱国实业家。青年时期在海参崴一家茶庄学生意,很快熟悉了业务,并通晓俄语,颇得同乡“双合盛”杂货店老板赏识,委以货店执事 (副经理)掌管业务。清光绪末年,他利用日俄战争和帝俄两次增税机会,大发其财。后在海参崴租地建房,扩大经营范围,在莫斯科等地派驻专人开拓业务,“双合盛”遂成资金充足的大型百货商店。清末民初,张廷阁积极劝说其他股东抽资回……[详细]
87、王秀春 (18841954)
  王秀春(1884—1954) 岐山县蒲村乡西马庄人。幼时就读私塾,曾致艺业。目睹岐地缺医少药,常有人死于非命的惨状,为济世救人,决然废艺业而思医道,四处寻求医药典籍,日夜苦读。渐识药性,颖悟医理,掌握医术。弱冠悬壶乡里,开设“救世堂”,日诊达70人次。在千阳、陇县一带行医时,适逢霍乱疫盛,患者十无一生。王秀春忧心如焚,急出方救治,全活者甚多。于是名遂籍于凤、宝、麟、武、眉诸地,远者达甘肃灵台……[详细]
88、袁履登 (18741954)
  袁履登(1874—1954),原名贤安,改名礼敦,字履登,以字行,鄞县人。早年就读宁波斐迪中学,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斐迪中学教务长,兼开明讲堂牧师及省立四中、益知中学英语教员。曾被宁波知府聘为外交顾问,协助办理“教案”,交涉收回宁波江北岸警察权。宁波光复后,任宁波军政分府外交次长兼交通次长,创办《方闻报》。1913年应聘任汉粤川铁路督办公署译员,半年后赴沪任商务印书馆……[详细]
89、关鸿翼 (18921954)
  关鸿翼 (1892-1954),字宾如,别名玉柯。沈阳市人。1910年奉派到哈尔滨俄国商务学堂留学8年,后又毕业于哈尔滨法政大学.精通俄语及商业法律,被委任为中东铁路理事会俄文秘书。1925年,随中国官银号董事长等赴苏联、东欧及德法等国考察;翌年兼任哈尔滨估捐委员会蚕员,成为哈埠知名人士。这年初,《松江日报》因受郭松龄事件牵连-出卖,他以4000卢布收买后,创刊《哈尔滨公报》,自任社长,聘杨墨宣为……[详细]
90、韦昌绸 (18981954)
  韦昌绸(1898—1954)韦昌绸,壮族,通挽乡汶村人,县特等烈属模范。1947年,韦昌绸和次子韦华旺、侄儿韦华琰一起参加武宣中秋起义。11月下旬,广西省保安队来“围剿”,他们参加了激烈的反围剿斗争。12月5日,韦华旺中炮牺牲,6日,韦华琰又牺牲。韦昌绸失去了一子一侄,悲痛万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韦华旺、韦华琰为烈士,发了抚恤金。土地改革时,他高姿态,分田地分房屋分物资, 他总是先别人后自己; ……[详细]
91、文子郁 (19011954)
  文子郁(1901~1954年),两江镇人。当地人依照姓名谐音戏称他为“蚊子肉”。10岁投师学彩调,初唱旦角、生角,后改丑角,表演滑稽风趣,面部表情丰富,擅临场发挥,有编才。一次两江彩调班到渡头乡罗城圩演出,他用两江土话和渡头土话数课子,如“八、杀、擦、挟、塌”字音,两江土话是“bo、sho、co、go、to”,渡头土活是“ba、sha、ca、ga、ta”,他将两种土话穿插比较,数得妙趣横生,逗得观……[详细]
92、金百顺 (18781954)
  金百顺(1878—1954),字润泉,萧山石岩金西桥村人。幼年时家境清贫,读书不多。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杭州盐桥乾泰钱庄当学徒。后至同兴钱庄和裕源大钱庄做工。二十四年被宝泰钱庄聘为副经理。任职期间,金结交全浙铁路公司总理汤寿潜和北京日商正金银行买办陈静斋等人,后经汤寿潜荐举,金出任大清银行浙江分行经理。辛亥革命后,金百顺调任南京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经理。后随中国银行总行迁往北京,继任原职。19……[详细]
93、侯人松 (18891954)
  侯人松(1889—1954),原名冠英,字邦贞,号砺霜,自称善善居士,堡里乡人,出生贫寒家庭。宣统二年(1910)考入武昌陆军学堂,次年参加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侯先后任黎元洪都督府参谋官,广西革命军联络员,桂防军模范营教练长,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广州西南各省军政府副官。民国十二年张其鍠任广西省长,侯任顾问。次年李宗仁攻占南宁,为定桂军总司令,侯为总参赞。此时,侯公开宣言不承认自己为国民党当然……[详细]
94、杨琛 (18781954)
  杨琛 (1878~1954)字献丞,号仲山,府谷县城人,出身读书世家,自幼好学,恪守家规,晚清秀才。民国初年入陕西优级师范,毕业后,看到本县教育无人问津,遂摒弃对富贵名利的追逐,毅然返里,从事教育。为立志振兴府谷教育,曾写《告府谷同胞书》,力陈兴办教育于国于民之利,劝说百姓送子入学,热心支持教育。一时间,城乡子弟入学者倍增。先生知识渊博,国文、历史、英文、数学诸科目,均能执教。讲授别有风采,学生听……[详细]
95、艾捷三 (19001954)
  艾捷三(1900~1954)名克明,字捷三,本县双湖峪村人。他自幼好动,早在上小学时就被称为“打架王”,但因天资聪悟,一听就懂,加之个子高力气大,且在劳动中舍身吃苦,虽管教费手然颇讨教师喜欢。1920年考入榆中就读,此间他参加了军事训练,学会了吹军号、投弹、射击等军事技术。毕业时由教师刘敬亭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回乡后在本镇小学任教,自行-。一年后,经人介绍考进了北京军官学校,之后参加了国民党,……[详细]
96、李继桢 (18771954)
   李继桢(1877—1954年) 报人,著名律师。字希愚,号愚庵。安居人。1898年考中秀才。1903年乡试第十六名举人。曾担任过湖北石首、黄安两县科举考试阅卷师。1906年赴东京私立法政大学留学。1910年回国后被授予法政进士,历任湖北省咨议局选举筹备处委员,河南开封法政学堂教习,河南新郑、陈留等县知事。辛亥革命后,历任湖南汤芗铭(浠水人)督军公署政治顾问、秘书长,长沙《大公报》特约撰述及官……[详细]
97、李来通 (19011954)
  李来通 (1901~1954)字达聪,本县黄甫人。出身医学世家。8岁入私塾,受父亲中医启蒙教育,18岁起开始行医。李来通在长期的医务生涯中,刻苦钻研,探究医理,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擅于妇、儿疾病,对急危重症尤有独到见解。有一年高而瘫痪的妇女,0生蛆,衣、被、炕、地到处都有,经他用偏方治疗3次即愈。有一患者足拇指疼痛,嚎啕大哭,他用偏方治疗10多次而痊愈。有一青年,腹痛剧烈,经他针灸,一针即愈。诸如……[详细]
98、罗沧海 (19301954)
   罗沧海(1930~1954)陕西长武人。因家贫,只读过一年初小即辍学在家务农。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解放长武,为参军他跟随野战部队从长武走到旬邑马栏,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解放军战士,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提升为班长、连文化教员,参加了荔北、陕中等战役。立大功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1949年11月,罗被选送到航空学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1950年10月学习期满,被分配到东北军区空……[详细]
99、徐衍清 (18741954)
  徐衍清(1874~1954)生于闽侯县南通古城村一户贫苦农家。少时在村里牧牛。13岁由其兄介绍到古田县水口镇长利伞店当学徒。5年学徒期满,留店当技术工人。由于他勤学苦钻,掌握一手制伞好技艺。民国8年(1919),徐携眷来闽清县城,盘接瑞得顺伞店,开设徐宝陞伞店。在经营中以价廉物美、经久耐用为主旨,从毛竹、棉纸、桐油、柿油等原材料的选择,到煮油的火候,刷油的程度,伞骨、伞柄的防蛀,以至伞头的包扎防漏……[详细]
100、魏开泰 (19351954)
  魏开泰(1935~1954年),武汉人。父早丧,幼家贫。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 领武汉,随母逃难至重庆,两年后返汉。1943年入武圣路小学读书,课余爱好绘画 。14岁时画的《外婆》肖像,形象逼真,受到亲友们的赞赏。 1950年考入武汉市第一中学后,绘画兴趣更浓,注意揣摸学习国内外著名画家的作品, 尤其赞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三驾马车》、《出殡》等外国名画的艺术构思。经常作 画到深夜,星期天或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