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61、陈洁 (18811954)
  陈洁(1881~1954),又名陈玉田,博罗响水人。1910年(清宣统二年)参加同盟会,与其兄陈苏在惠(阳)、博(罗)、河(源)、紫(金)一带组织民军,进行反清斗争。此后即投身军旅,任军需、营长等职。1921年(民国10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援桂战役,攻入郁林县并担任县知事(县长)。次年任讨贼军支队司令,攻打背叛孙中山的陈炯明并占领惠州。1924年(民国13年)参加国民党改组,任国民党广州特别市第五……[详细]
62、利寅 (18761954)
  利寅(1876~1954),字寿峰,小㘵村(今花山镇新和村)人。少时在乡塾读书,习八股至20岁,自觉八股不适用,改习算术、英文,先入黄埔水师学堂,后入广雅西学堂专攻西学,每试名列榜首。广雅毕业后,被选派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学习化学,潜心苦读4年,毕业后回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返粤,在广东农林试验场任技师,后又兼任场内附设农林讲习所(农学院前身)教员。宣统三年(1911)10……[详细]
63、吕明 (19211954)
  吕明(1921—1954),原名涛,乳名云荪,永康太平村人。父仁甫,为黄埔军校教官,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团长、旅长,大革命失败后,定居杭州,在紫阳山创办仁甫桃园。吕明少时曾进浙江国术馆习武。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命担任上海沦陷区与新四军皖南根据地之间的秘密交通,为此变卖父亲在杭州的地产以充活动经费。1942年,奉命赴粤考入国民党空军学校。1943年赴美,先后在兰道夫中级空军学校、伊尔德高级空……[详细]
64、高树林 (18711954)
  高树林(1871~1954)本县何家集乡峁底里村人,因其身矮而肥胖,乡人送他绰号“老麻”。先后任子洲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二届参议员,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三届侯补参议员。树林刚毅方正,重义轻财,聪颖机智,能唱善讲。民国初年清涧县收羊圈税,对此群众强烈反对。民国八年(1919)有个叫王明的人来到老君殿收羊圈税,白拿走一位农民的几斤猪肉。树林带领群众和王明讲理要钱,但王明出言不逊,满嘴胡言,树林用计将他哄到……[详细]
65、徐万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老(18801954)
  徐万年先生(一八八0——一九五四),字寿亭,原籍宛城区瓦店镇人。自幼家贫好读,十五岁当学徒,尝往返于鄂、襄、汉水间,曾目睹西方列强肆意侵凌我国领土,霸占内河,-国民的暴行,深恶清政府的懦弱无能。 一九0六年去汉口,遇共进会创始人之一的刘公(字仲文),经介绍加入以反清抗洋为宗旨的共进会,联络军、学各界有为青年,立志救国。旋即入湖北新军炮兵第八标当兵。未几,即被推为该标总代表,以南湖14号陈宅作秘密……[详细]
66、黄筱明 (18841954)
  黄筱明(1884~1954)黄光石,字筱明,乳名永德,别号混一子,连城县北团乡溪尾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少年时,父亲就已去世,家境贫寒,虽酷爱读书,但无力延师,靠刻苦自学。对诸子百家,无不通读,尤爱经学。一生对《易经》以及宋儒理学,性理大全诸书,作过深入研究。所以对阴阳变化之道,盛衰起伏之理,颇有所得。其治学主张独立思考,反对人云亦云。对某些理论,自有其独特见解。筱明体弱多病,采用-(……[详细]
67、郑振葵 (19161954)
  郑振葵(1916—1954年),下洋镇后村人,中国国民党党员。1936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 37 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被转回广州中山大学就读。毕业后先后任广东省建设厅管理员、科员和民 信通讯社采访部主任。1943年至1944年在李汉魂部任科长,后任广州师资培训班指导员。19 46年,在广州参与组织“旅省同乡会”(也称“雷州旅省同乡会”)。1947年春季,以“雷州 旅省同乡会”的名义在广州举行新闻……[详细]
68、余家庆 (18781954)
  余家庆 字竹如,号骞翁,(1878—1954),安义县鼎湖镇安塘村人。教育家,书法家。清代贡生,190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生,东渡日本转入早稻田大学,后转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专业学习。1915年回国,任江西省甲种工业学校校长,1921年任江西省教育厅督学,1926年任江西省工业专科学校校长。1930年安义县创办龙津中学。他热爱桑梓,欣然应聘 。1939年安义沦陷,日军得知他乃留日……[详细]
69、欧阳翥 (18981954)
  欧阳翥(1898~1954)欧阳翥,字铁翘,别号天骄,长沙县长湖洲陈家湾(今属望城县)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系,再人东南大学攻读心理和动物学,1925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从事神经解剖学研究。1929年去欧洲留学,在法国巴黎大学动物系研究神经解剖学,次年转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动物学、神经解剖学和人类学,193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第二届国际人类学大会在……[详细]
70、邓军凯 (19011954)
  邓军凯(1901—1954年),1901年生,梅城三角地上坪村人。早年就读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梅南乐怡学校教员。1926年冬,到毛里求斯谋生,先后在毛埠的华文报馆《华侨商报》、华侨社团、仁和会馆任职。后来又兼任新华中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军凯拥护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主张,在报上常撰文宣传抗日,并积极筹建支援祖国抗战。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邓军凯在侨居地积极宣传祖国的华侨政策,敢于……[详细]
71、唐蟒 (18871954)
  唐蟒(1887~1954)唐蟒,字圭良,浏阳县枨冲书堂冲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系清末反清志士唐才常长子。唐才常殉难后,他随家避居上海虹口,曾改名周家翰。后去日本人陆军士官学校习炮兵。1908年毕业回国,先后任汉阳炮兵指挥官、岳州镇守使。辛亥革命后,唐蟒历任湖南陆军中将参谋长、第一混成旅旅长等职。1913年6月,江西、广东、安徽督军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等通电反袁,并组织讨袁军。湖南立即响……[详细]
72、高铭三 (18921954)
  高铭三(1892--1954.4)高铭三,辽宁省黑山县人。兵痞出身,16岁当学徒,不久投东北军当兵。1927年得到马占山部焦团长的青睐,任该旅上尉副官,随团驻防通河。高铭三善于投机钻营,临机应变,不久,又被伪县参事官内田武夫器重,委任他为县警察大队长、治安队长、森林警察大队和凤山警察署长等职。1934年抗日联军第三军向凤山森林警察队袭击时,高铭三增援未逞,以私通抗联罪,杀害30多名无辜农民。193……[详细]
73、黄开绳 (18951954)
  黄开绳(1895~1954)字直斋,坂东镇新壶村人。幼年丧母,赖祖母抚养成人。早年就读于文泉书院,每试必名列前茅。后进福建工业学堂学习。民国5年(1916)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堂和九州帝国大学深造,成绩优异,获化学硕士学位。民国12年学在回国,先后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和厦门集美学校任教。民国20年受聘担任上海开成硫酸制造厂工程师,曾主译《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第九册,受到当时国内工业界的重视……[详细]
74、王汉庭 (19101954)
  王汉庭(1910~1954),字徽龙,化名余自强,今平江县城关镇人。1926年8月北伐军攻占平江,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次年春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参加北十区少年先锋队,担任宣传员。1930年转入十四区游击队。5月,参加配合红五军攻打平江县城的战斗。荣立战功。7月,任平江赤卫师十四团副官,兼任梅团区少年先锋总队指导员,参加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回师后,被平江反动派悬赏通缉,但他无所畏惧,……[详细]
75、裴济华 (19021954)
  裴济华(1902~1954)名文英,别号华夏,长丰县下塘镇人。幼时读私塾,稍长入合肥启明小学堂,毕业后考入安徽农校,他少年有大志,面对内忧外患,常慨叹说:“何时奉命提精旅,一举光复旧山河”。民国14 年去广州,入农-动讲习所,并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入党后,先后在安庆、上海、武昌等地工会工作。大革命失败,他到苏联学习。民国20 年初回国,历任中共皖西北特委宣传部长,上海互济总会……[详细]
76、冯祝万 (18791954)
  冯祝万(1879~1954)冯祝万,广东鹤山人。少时家境甚贫,清末,冯参加县试,获中,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与李济深等同学。毕业后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习骑科。毕业后派往陕西督军陈士藩幕下任职,旋又被保送考入陆军大学。辛亥革命爆发时,冯与李济深返粤投奔革命军。民国10年(1921)任大元帅府军务局局长,后任第一师参谋长,师长为李济深。其后,第一师进攻占据肇庆的沈鸿英叛军,冯力主包围三面,留北门让守……[详细]
77、黄吉亭 (18681954)
   黄吉亭(1868~1954年),名瑞祥,字虞之。江夏人。幼读私塾,后入武昌文华书院学习, 接受教会洗礼。升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再入神学院。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武昌圣诞堂 被授会吏职。1900年与圣公会诸人在武昌高家巷圣约瑟堂成立中华圣公会委员会。次年,于 府街圣救世主堂创办书报阅览室日知会。后调长沙三一堂任会长,又办书报阅览室日知会, 结识黄廑午(即黄兴)等革命党人。1904年黄廑午在长……[详细]
78、高世读 (18731954)
  高世读(1873~1954)字书田,亳州城关曹巷口人。27 岁中秀才,在柳湖书院教书2 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去北京,在毅军翼长姜桂题部任幕僚。宣统二年(1910 年),被提升为驻豫毅军随营学校总办。宣统三年,高世读应武卫右军翼长倪嗣冲之聘,出任该军营务处之职。这年冬,高随倪到安徽阜阳扩充兵力,被任命为军械局总办。民国2 年,高任第五路帮统,兼带第一营,驻寿县练兵。民国9 年8 月,高在……[详细]
79、涂去病 (19001954)
  涂去病(1900~1954年)涂去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字希恒,崇武镇莲西村人。其父少房及兄炳春都是名中医,先后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在救治时疫中被传染殉职。去病10岁起随兄攻读医书,16岁时兄谢世,即独立应诊开方。涂去病天资聪颖,读过的医学经典,不但能背原文,连注脚也能一字不漏,因而理-底深厚。他临床早,经验丰富,诊病周祥,遇疑难病常苦思终日,对内科病有不少独到处方,也形成与众不同的“抓……[详细]
80、丘沺 (19001954)
  丘沺,号百穷,艺名花草主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上杭在城里(今临江镇)。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因双亲早逝,家境清贫,无力购买画笔,常以青麻当笔,方桌当纸,清水作墨,习而不辍。闲暇常细心观察深邃莫测的天际和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禽兽,对景写生,务求神似,终于悟得绘画法度。十三四岁在上杭城内就小有名气。18岁县立中学毕业后,曾在上杭、梅县、汕头、五华等地中学任美术教员,一边任教,一边悉心探索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