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41、-礼 (19021932)
  -礼,乳名天炜,字奠云,学名兴让,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龙江乡石塘园村人。1902年9月-礼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达标和母亲吴氏都是勤劳忠厚的农民。-礼是个独生子,少年时家里有地6亩,虽不富裕,但父母都极力供他上学念书。-礼8岁时,在家乡私塾就读,后到县立高等小学学习,1918年考进了琼崖中学。-礼在琼崖中学读书期间,正值五四运动兴起,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参与由王文明、杨善集等人领导的琼崖学生……[详细]
42、黄善藩 (19001932)
  黄善藩(1900~1932) 海南澄迈县长安乡(今长安镇)库云村人。早期琼崖特委委员,琼苏政府委员;琼崖工农红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指挥员,澄迈农民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4年考入澄迈中学简师班,因其聪颖,被授课先生和林绍昆校长一起举荐,次年春考取广州省师范学校。在穗求学期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末毅然离开师范学校,投身到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讲习所学习期间……[详细]
43、桂月峰 (18721932)
  桂月峰(1872~1932),原名桂明钊,字树丹,今金寨县双石乡响山寺人。其父桂光德,在金家寨镇(今梅山水库淹没区)经营盐店。桂月峰幼读私塾,勤奋好学,16 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考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书院。在东京桂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国,一度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即退出,与柏文蔚、常藩侯、朱蕴山、沈子修、刘希平等进步人士均交往甚密。先后在安庆、芜湖……[详细]
44、何毅 (18991932)
  何毅,原名君陛,字殿臣。海南乐会县第一区(今琼海市嘉积镇)不偏村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何昌孙,在嘉积镇开小理发店。 何毅17岁毕业于乐会县模范国民学校。18岁进入琼崖东路中学读书,积极参加五四-。21岁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曾受聘于温泉高等小学,任教员1年。 1924年,何毅受革命风潮的影响,奔赴大革命的中心广州,加入王文明、周士第、叶文龙等组织的“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详细]
45、毛简青 (18911932)
  毛简青(1891-1932) 中共六大主席团成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平江县人,1891年11月生于平江县濯水金窝的一个富绅之家。曾就读于碧潭小学、平江县中学、岳州中学。1913年偕妻吴淑坤自费赴日本东京留学,先补习功课,1915年考取仙台第一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1921年夏毕业,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长沙任教。1922年,经李六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尔后,……[详细]
46、邓毅刚 (19041932)
  邓毅刚(1904—1932) 中共中央局秘书长 湖南省汝城县人,1904年8月30日出生于汝城县附城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任革命军初级军官,在北伐战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特务营长、纵队参谋长、龙岩赤卫军大队长、总队长、闽西红军独立团团长、红十二军军长、红三十五军……[详细]
47、刘铁超 (18991932)
  刘铁超(1899—1932) 红二十军、三十五军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899年2月27日生。7岁入村私塾读书,12岁时父母双亡。在哥哥和亲朋资助下,考入县杜陵高小读书,毕业后在家务农。1924年冬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三期步兵队学生,1926年初以优异成绩毕业。鉴于他在东征中的英勇表现,留校任第四期政治科区队长,军校中共党组织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详细]
48、王达仁 (19061932)
  王达仁(1906——1932),今横埠镇杨茂冲庄人。达仁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王梧岗,清末秀才。父王鉴如,是位有名的塾师,他幼年随父就读,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嗣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对新文化产生爱好。外祖父去世,他用白话文写祭文,当即遭到满口“之、乎、者、也”的道学先生的指责,谓其“离经叛道,玷辱斯文!”甚至当面向鉴如提出非议。 民国11年(1922年),达仁到安庆成德中学读书,既用心学习……[详细]
49、吉国桢 (18991932)
   吉国桢(1899~1932)又名凤洲,字干卿,化名纪浩如、周国荣。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1920年春考入华县咸林中学,在进步教师魏野畴、王复生、王懋廷的影响下,接受新思想,会同潘自力、苏士杰等同学发起组织学生自治会,开展读书、讲演、体育、编演新剧等活动。1924年夏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创办《新群》半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孙传芳的罪行。1……[详细]
50、邓拔奇 (19031932)
   邓拔奇(1903.6~1932.10),又名邓岗,别名滕柏、伯奇、白希。广西省怀集县(今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国6年(1917年)考入怀集县立中学。11年春,在上海入浦东中学补习英语,秋考入厦门大学, 攻读法科。12年暑假,在父母的威逼下违心地与谢某结婚。13年7月,辍学到广州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所领导的宣传队,并任小组长。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4年春,任共青团广宁地委书记。不久,奉派回……[详细]
51、朱剑凡 (18831932)
  朱剑凡(1883—1932) 长沙周南女校校长,教育家。湖南省宁乡县人,原名周家纯,1883年5月1日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青少年时代,受王夫之、魏源、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影响,积极寻求救国之道。1902年,毅然东渡扶桑,在东京成城中学学习日文,后考入弘文师范学院就读,结识了华兴会黄兴、周震鳞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1904年回国后,任教于长沙的宁乡速成师……[详细]
52、宋伯鲁 (18551932)
  宋伯鲁(1855~1932)字芝栋,亦作子钝、芝洞、子栋;号芝田,晚年又号钝叟,笔名别号九嵕山樵、瓶园老人、心太平轩老人。陕西礼泉人。父母早逝,由其姐家先后聘毛汉诗、古玉册授读。中秀才后又师从著名学者柏景伟。柏忧国忧民的思想使宋受到直接熏陶。面对“赤芾仍食肉,苍生尚采薇”的社会现实,宋在不少诗作中对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穷苦农民的反抗斗争表示深切同情。清光绪十一年(1885),宋以优贡中举,翌……[详细]
53、徐本善 (18601932)
  徐本善(1860-1932),号伟樵,道号乾乙真人,杞县人。少时曾随父朝拜武当山,谒遇真宫,武当山气象万千的景色,金碧辉煌的建筑,精湛绝世的拳术使他为之倾倒,遂起弃世出家之念。20岁由家经南阳,入武当,拜龙门派王复邈、刘复宝为师,研经习武。 徐本善性情忠厚,聪敏过人。随师诵经,过耳不忘。数年后被明了真人纳入灵门弟子,授以武当内功、拳术。在老师的严格指教下,他勤学苦练:夜行曲径定时往返,暮夜置身深谷……[详细]
54、李端甫 (19051932)
  李端甫(1905~1932),原名李其楷,化名刘奇之、刘可久,阜阳县行流集人。民国11 年(1922 年)考入设在阜阳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15 年,经堂兄李乐天(李光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阜阳的国民党内部分为“元老”和“二小”两派。“二小派”中小学教员居多,倾向革命。李端甫利用当时北伐军到达阜阳的有利形势和中国共产党在教育界的影响,反对较右的“元老派”,与“二小派”合作建立国民……[详细]
55、陈洪涛 (19051932)
  陈洪涛(1905—1932),原名陈素华。壮族。武篆区上圩村人。1924年,他考取百色省立第五中学,被选为该校学生会主席。不久,他组织“东凤留邕色学会”,被选为百色分会会长。1925年退学回乡,投身于韦拔群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同年冬,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在梧州开办宣传员养成所,韦拔群以国民党东兰县党部名义,选送陈洪涛到该所学习, 学习期间, 他加入中共梧州支部创办的新学生社,并加入了共青团。1926年……[详细]
56、韩家麟 (18981932)
  韩家麟(1898—1932),东北军少将参议兼抗日义勇军参谋长。号述彭,祖籍山东省,逃荒到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河山乡河山村。韩家到东北后,很快富裕起来,成为当地大户。韩家麟于1898年出生,幼年丧母,先就读于私塾,后入当地高级小学读书。1913年,高小毕业回乡,恰有一个团骑兵剿匪路过河山村。为了让家0个做官人,祖父请求让韩家麟跟着队伍当兵。骑兵连长马占山见他相貌端正,样子精明,便收下了。16岁的韩……[详细]
57、黄化育 (19031932)
   黄化育(1903-1932),化名张振东,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牛眠村人。 黄化育小学毕业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读书。读书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优异。黄化育在校期间,由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经常和进步青年学生一起,阅读进步刊物,传播革命思想。在党组织的关怀、培养和教育下,1924年黄化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0。之后,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工作、学习更加积极认真。他经常组织学生召开演讲会,引起了校……[详细]
58、岳维峻 (18831932)
  岳维峻(1883~1932)名维峻,号西峰。陕西蒲城人。16岁时补武学生员。年事稍长追随井勿幕、胡景翼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渭北一带联络革命志士。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西安后,岳率众在蒲城起义响应,后又随井勿幕宣抚渭北,转战山西运城。1914年,随胡景翼入陈树藩所部第四混成旅军官教导营,结业后曾出任以胡景翼为营长的游击营二连连长,驻富平。1915年袁世凯盗用“民意”,准备称帝,派其心腹陆建章……[详细]
59、张昆弟 (18941932)
  • 张昆弟
  张昆弟(1894-1932) 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革命烈士。 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人,1894年3月生于益阳县板溪。父母早逝,由祖母抚养长大。幼年读过5年私塾,因家贫辍学,仍坚持自学。1913年考入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等志同道合,结为挚友。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坚持工学互助,与李维汉……[详细]
60、王占春 (19051932)
  王占春(1905~1932),龙溪县邹塘村人,闽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创始人之一。1926年北伐军进漳后,王占春成为-的中坚分子,被选为学生会委员。学校当局阻挠和压制-,王占春和进步学生一起,坚持活动。并参加CY(共青团)组织。1927年2月,王占春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参加漳州工农运动讲习所学习,他一方面学习理论,一方面参加革命实践,在漳州、石码一带声势浩大的倒蓝反廖”(石码“土皇帝”蓝汝汉、漳州军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