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杨善南,青年时,入北京大学学习。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五卅运动时,被北京学生界公举为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北方各省学生的特派员,赴沪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会议期间担任大会主席。后回北京工作。担任北京学生联合会党团书记,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委-委员会负责人,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委学生部负责人,担任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北方区委组织部长兼-委员会书记、区委书记等职。工作历程……[详细]
|
张炳铭(1902~1932年),泉州义全后街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民国6年(1917年),张炳铭考进私立泉中中学(今泉州六中)。因成绩优异,被选为校学生会主席及泉州中学学生联合会主席。民国8年,五四运动风雷激荡全国,张炳铭发动泉州学生2000多人举行-大-。民国9年,张炳铭考进北平师范大学化学系。民国13年毕业,应泉中中学聘请任教务主任兼任舍监。他讲课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语言简练集……[详细]
|
陈遗芳 (1886~1932),南郑县周家坪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粗识字,以织土布、卖土布为生。青年时,常到留坝县江口镇一带,走乡串户,贩卖布匹,兼收药材,与柘梨园西坝黄家结交为友,从此往来经商落脚柘梨园。中华民国初年(1912),王家楞、柘梨园一带常遭土匪窜扰抢劫,陈和当地青年一起用-抵抗小股土匪。他勇敢善战,在民国10年(1921)前后,消灭了几小股土匪,缴获了10条步枪,遂组织……[详细]
|
翟树功(1894~1932)高阳尖窝村人。幼年曾读私塾,14岁投师习武。他嫉恶如仇,不畏-。1918年迫于生计,到天津一家织布厂做工,因不堪忍受资本家-,即从军孙岳部下。不久,又愤于军阀混战,复回乡务农。当时,本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水灾旱患连年不断,苦难生活的煎熬,使其萌发反抗意识。农闲时,向本村青少年传授武术,激发众人斗志。1923年4月,在本村庙会上当众惩戒刁顽无赖,人服其勇。1930年经族侄……[详细]
|
李宜春(1902-1932)又名李启耕、李荣光,一九零二年生,寄籍宿城。其父李美鑫是店员,其弟李启田为教育界人士,李宜春思想进步。一九二二年秋,在北京农大求职时,由乐天宇、杨开智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三年转党。后在中共北方区委任交通处负责人,兼机关支部书记,经常和李大钊的秘书彭桂生接头,开展地下工作。一九二六年,调往安徽省工作,公开身份在芜湖工农学校任教。一九二七年,左派国民党安徽省临时党……[详细]
|
周芝祯(1884~1932)号伯干、干臣,茶房两岭村人,民国六年(1917)入北京朝阳大学。求学期间受民主份子熏薮,立志革新,为国献身。返里任龙驹寨县佐,因深感振兴桑梓须从培养人才入手,弃政从教,任龙驹寨紫阳宫高等学校管理。民国十六年(1927),回本村利用周家祖祠创立朝阳乐育高等小学校(今两岭小学)。其时,刘筱斋、王敷之、周小溪等有声望之教师纷纷慕名来校任教。古城岭以西,甚至武关等地学生宓舍近求……[详细]
|
朱祖光(1902-1932)湖南省华容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给人放牛、砍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1926年任华容县东山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负责动员青年投身农民运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华容与石首、公安等县边界地区坚持武装斗争。曾与段玉林等共产党员秘密成立“夺枪小组”,靠从敌军手中夺得0组成游击队,并先后任华容县东山乡游击分队长、华容县游击大队长等职。在开辟洪湖……[详细]
|
许敬之,真名田植银,有名桂丞,代名老徐,1897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蒲圻县枫桥新庄。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建立了枫桥党支部,徐敬之当选为书记,主持成立了枫桥农民协会。开展了惩治反动土豪劣绅等活动,组建了农民自卫军、妇协会、宣传队等群团组织,他领导的6区农运工作在蒲圻全县可算是屈指第一。1929年,徐敬之担任蒲圻县委书记。同年11月,他以杰出的组织和指挥才能,担任了蒲圻中心县委书记。此……[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