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初别号小长芦社人,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藟轩、持卿、乙葊、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嘉兴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外调任江西广信知府,安徽提学使。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制度。这期间,他主张变法,支持维新活动。三十三年徐锡麟刺……[详细]
|
顾品珍(1883—1922),出生于云南昆明,1904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后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8年毕业回国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事教官兼骑兵监督。1911年,昆明爆发重九起义,顾品珍率人先攻占巫家坝骑兵团阵地,后又攻入城内。顾品珍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在塘子巷与清军骑兵队遭遇,双方搏杀,击溃清军。11月1日,云南军政府成立,顾品珍任军政府参谋部所属辎重弹药部部长。……[详细]
|
山县有朋(やまがた ありとも,1838年6月14日-1922年2月1日 )日本军事家,政治家。幼名辰之助,后改小助、小辅。明治维新后由山县狂介改名山县有朋,号含雪。长洲藩中间(地位比足轻还低的一个阶层)出身,早年参加“尊王攘夷”活动。历任陆军卿、参军、参谋部长、内务大臣、农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首相)。1909年伊藤博文死后,成为日本最有权势的元老 ,在日军和日本政府中势力庞大,是日本陆军之父……[详细]
|
姜桂题(1843~1922),字翰卿,绰号“姜老锅”,亳州城东南姜屯人。清咸丰年间(1851~1861 年),其父姜永茂因“通捻”罪被清军所杀,母雷氏把他送往捻军,投奔他的舅父捻军小花旗旗主雷彦,任趟主。同治二年(1863 年),清军统帅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督军豫皖剿捻,姜桂题随雷彦叛离捻军,投靠僧格林沁,任百夫长,后因率部夜袭捻圩取得了僧格林沁的信任。当捻军首领张乐行在雉河集战败。退往西阳集的……[详细]
|
仇玉书(1830~1922),字子麟,清祥符县人。咸丰年间庠生,少林派名师。家境富裕,有烟坊、染坊、药铺、朱仙镇年画社、开封粮坊等生意,为商农书香之家。幼年受父母教诲,文武兼习。14岁时带艺投师少林,是少林寺武僧的俗家弟子。学习勤奋聪慧。4年后功成返乡,在原籍朱仙镇西15里仇店村家中的培英黉学屋设武场授艺。后又多次赴少林寺寻师学艺。精通诸般兵器,少林拳法娴熟,亦善孙子兵法。清同治年间,祥符县在仇店……[详细]
|
张锡銮(1843—1922),浙江省钱塘县人,幼时就在其父督导下习武,颇得家传。二十岁前即为监生。清同治初在湖北武昌从军,投效于广东嘉应州军务处。1875年,入奉天讨“马贼”有功,任通化知县、锦县知县、锦州凤凰厅同知。光绪二十年,负责训练新军,任新军前后三营统领兼鸭绿江团练、东边道兼中江税务监督并全营翼长。后因挥霍豪奢,被弹劾褫官、不久又恢复原职。中日甲午战争时,张锡銮在宽甸对日军作战有功,后历任……[详细]
|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汉族,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详细]
|
龚宝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留学日本,先后在清华、振武两校读书。心忧国患日深,立志推翻清朝。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为反对俄国吞并我国东北的阴谋,在东京与黄兴、陶成章、钮永建、杨笃生等成立拒俄义勇队,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光绪三十年)回国,热心暗杀活动,在上海发起组织暗杀团,在上海与蔡元培、陶成章等创立光复会,为光复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还先后介绍章太炎、徐锡麟等人入会。1905……[详细]
|
郑观应(1842—1922),又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父亲是乡村塾师。清咸丰八年(1858)奉父命往上海新德洋行,从其任买办的叔父学商。翌年由徐润介绍入宝顺洋行,咸丰十年(1860),任该行买办。同治六年(1867),他与英商合营公正轮船公司,被推为董事。同时仍为宝顺工作。翌年,宝顺停业,改任和生祥茶栈通事,与人合股承办该茶栈,后又兼扬州宝记盐务总理。同治九年(1870)……[详细]
|
黄爱(1897-1922) 湖南劳工会驻会干事和教育部主任,革命烈士。 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人,1897年生于常德芦获山。少时入德山求实小学、清真高小读书,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到商号当学徒。1913年秋考入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后到湖南电灯公司当技工。他有志于工业救国,又考入天津直隶专门工业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天津参加反帝爱国斗争。在天津学联执行部、《天津学……[详细]
|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是一位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关于电话的发明者尚存争议,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加拿大国会则于2002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则……[详细]
|
王采玉是蒋介石的母亲,浙江奉化葛竹村人。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青年时代命运多舛,曾遁入空门。但她于逆境之中顽强奋斗,上孝下教,治家有方,实为封建社会中万千女性之楷模。王氏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奉化连山迁居到葛竹村。王采玉的祖父王毓庆生有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次子王有模,三子王有金。王有则,字品斋,1820年生,熟读诗书,精明能干,曾以贩卖土产……[详细]
|
大隈重信(おおくましげのぶ,天保9年2月16日(1838年3月11日)-大正11年(1922年1月10日),明治时期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日本第8任和第17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大隈重信1838年出生于日本肥前藩佐贺城,其父是佐贺藩炮术长,享有很高的俸禄。当时朱子学在佐贺藩占据绝对主流地位,被称为“锅岛论语”的狭隘隐诲的教材是武士必修书目。大隈重信被当作改革派赶出弘文馆反而成全他有机会进入学习荷兰……[详细]
|
罗佩金(1878—1922),字熔轩,云南省澄江县凤麓镇庆善寺街人。9岁丧母,随父旅居外地,以第2名考入云南高等学堂,常与同学谈论时政,反清言语激烈,被校方开除。在朋友资助下,前往广州投靠祖父的学生两广总督 岑春煊。岑以“治两广策”为题面试,罗仅一小时许,作出2 000字的《论政事十则》。岑看后夸赞不已,录用在奏折处见习。光绪三十年(1904),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先入东彬学校习普通学科,继入振武……[详细]
|
庞人铨(1897-1922) 湖南劳工会领袖,革命烈士。 湖南省湘潭县人,1897年10月16日出生于湘潭县清田乡一富裕家庭。6岁入私塾,7岁上小学。1905年考入湘潭西路高等小学,1906年转入湘潭楚山观高小。1913年考入湖南甲等工业学校染织科。以“龙庵”笔名,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和短评,抨击社会不平等现象,1917年毕业后到湘潭织布厂当技工。1919年驱张运动期间参加了……[详细]
|
杜上化(1850~1922),字子诚,灵丘县上寨镇人。祖籍河南洛阳。祖父杜圣官居洛阳府,因被-诬告遭满门抄斩,府内一老仆救出两幼子,逃到河北阜平县谢地村,后至灵丘县南铺村,被一姓任的老人收养,弟兄俩一个改姓任,一个仍姓杜。姓杜的即杜上化的父亲,后定居上寨。杜上化弟兄4人,他为长。 杜上化自幼聪颖好学,10岁就通经论文,被誉为“神童”。13岁做《山汉辩》,批驳鄙视山里人的城里阔少,同年在大……[详细]
|
刘承恩(1863年3月-1922年7月),字浩春,襄阳太平店人。清末附生。早年曾典当衣物聚赌,被人视为泼皮。后因生活所迫,投效清军,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投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幕僚、随从,曾在广西提督苏元春属下任管带、绿营统领。1895年11月,随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任陆军右翼步兵第三营帮统,后升任工程营管带。1898年4月,襄助袁世凯创办步队随营武备学堂,任学堂监督。1900年调任湖……[详细]
|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MarcelProust)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自幼体质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这对他文学禀赋早熟起了促进作用。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政治科学学校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潜意识理论进行研究,尝试将其运用到小说创……[详细]
|
陈荣衮 (1862—1922)陈荣衮,字子褒,号耐庵。外海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庠生。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广州六榕寺旁设馆教学。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中式第五名举于乡,名列南海康祖贻(有为)前。后读康有为应试文卷,自愧不及。当康设帐授徒于广州府学宫,遂拜为师。与邑人梁启超、梁启勋兄弟及清末启蒙教育家卢湘父、同学“万木草堂”。众学子曾聚会州府学宫“仰高祠”,骤见神龛奉祀张宏范牌位,群……[详细]
|
周祖颐字少濂,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福安县城东凤人。父之翰贡生,为名塾师。清光绪十九年,祖颐以童子参加县考,由家人肩负进场。榜发,周被取在榜首。光绪二十年入县学,光绪二十三年考取拔贡。光绪十四年,祖颐北上京师,目睹清廷腐败,著文报端抨击时弊,语甚痛切,曾被捕一次。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朝荐一等、钦点法科京官,实授北京地方检察厅厅长,继调山东全省陆军执法官。后以倾向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