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潘姓名人堂 - 姓潘的名人介绍(7)

潘姓名人堂 - 姓潘的名人介绍(7)

更新时间:2023-12-30

121、潘奕隽 [] 清代学者(17401830)
  潘奕隽(1740—1830)清代学者。字守愚,号榕皋,又号水云漫士,三松居士,晚号三松老人,室名三松堂、探梅阁、水云阁、归帆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州。父潘冕,曾官候选布政司理问,生三子:奕隽、奕藻、奕基。潘奕隽十六岁时以商籍补仁和县学生。乾隆三十四年(1769)三甲九十七名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户部主事。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贵州乡试副主考,旋即归田。道光九年(1829)重与琼……[详细]
122、潘新简 [] (18191869)
  潘新简:(1819-1869),清朝贵州荔波县人。水族农民起义军领袖。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发动水族农民千人在九阡、莪蒲起义。提出不缴粮、不纳税、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口号,他们吸取了太平军的一些好政策,建立了九阡山根据地,号称辅德王。他们支持战斗十多年,义军发展到四万人,在太平军别遗队余诚义、黄金亮以及都匀柳天成,都-光明,张秀眉义军部将高禾、九松等各路义军的积极配合下,转战于黔桂边区,控制了……[详细]
123、潘文治 (18821949)
  潘文治(1882~1949),番禺鹿步司朱紫乡(现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珠村,黄埔第一、二次建区时,东圃、珠村均属黄埔区辖)人,出身于贫苦家庭。1900年,得老师帮助,考入黄埔水师学堂(黄埔军校前身)学习驾驶,为第八届学员。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派往英国留学深造。归国后,于1919年任永翔舰舰长。1922年,陈炯明怂恿他签名反对孙中山,被他断然拒绝,并愤然辞职回乡种田。后经孙中山动员,才继续从……[详细]
124、潘兆銮 (19021932)
  潘兆銮(1902~1932年),原名少庭,字侠夫。冲鹤乡人。出身侨工家庭,父母早丧,由在日本做工的叔父抚养成人。性情机警正直,富于幽默感。在横滨中华学校求学期间,与进步青年杨匏安、杨殷一起研读马列著作,关注祖国和民族前途。五四运动爆发后,兆銮归国,在广州参加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0年,到广州铁路南站当司磅员,后任车务处文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抵制为资方所把持的旧工会(时称“黄色工……[详细]
125、潘文铮 (19231994)
  潘文铮(1923~1994年) 潘文铮,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学生时代投身抗日救亡斗争,民国28年(1939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上海市学生界救亡协会”,民国29年1月在上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下,组织进步同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民国30年冬,任中共上海学委男中区委员。翌年秋,先后赴淮南抗日根据地江苏省委干部集训班、抗大分校和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详细]
126、潘积善 []
  潘积善(?一?),旧志称他为连城乡壮目酋。据今水汶潘姓人称是他们入岑的第三代太公。明万历三年(1575年),善统六十三山、六山、七山诸瑶壮,并与广东罗傍瑶壮相联络,自称平天王。万历四年十一月,总督凌云翼率领两粤精兵10余万征罗傍瑶,先檄谕积善。晓以利害。万历五年二月罗傍事平后,云翼将移师岑溪,善见大军压境,迫不得已请降,“自原归田输赋,得比编户,纳器甲数百”。云翼准其请,并送其子入学宫读书,令知县……[详细]
127、潘恩良
  潘恩良,是在香港出生和长大的。1958年秋,他毕业于大连医学院,本可以回到亲属们正在呼唤和等待着他的香港。可他却毅然服从分配,到了台安县城。这里距周围几个城市都有百里之遥,要过辽、浑、太三条河,当时交通十分不便。过去曾有一些阑尾炎患者死于转诊途中,一些危重病人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他的到来,真是“白衣天使”。环境简陋,生活艰苦,没有难倒他,他以微薄的工资待遇挑起了医院外科门诊的大梁。他吃住在病房,2……[详细]
128、潘阿耀 (19071982)
  潘阿耀(1907~1982年) 潘阿耀,浙江象山人。父母早丧,由嫂抚养。少时帮人放牛,打短工。民国18年(1929年)来上海振丰铜厂做工。抗战爆发,失业还乡,从事柴炭贩运。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在慎昌铜厂做工。1950年,由于遭受经济-,进口的无缝铜管来源断绝。潘阿耀经过3个月连续20多次试验,于7月5日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根热轧无缝铜管,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是年9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详细]
129、潘辰 []
  潘辰(生卒年未详),字时用,号南屏,景宁鹤溪人。幼随父居京师,以文学成名。明弘治六年(1493),荐举任翰林待诏,掌典籍事。参与修《会典》,后升五经博士。正德年间,因刘瑾利用《会典》小疵寻隙,被降为典籍。不久又升任编修。前后值内阁27年,诰敕多出其手。居官勤慎,洁身自好,有以重金酬谢者,坚拒不受。朝野重其学行,尊称南屏先生。后以太常寺少卿辞官。归卒,特赐祭葬。著有《南屏集》。……[详细]
130、潘公明
  潘公明同志1950年11月12日出生,现任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原沈阳市第一律师事务所)主任,辽宁省暨沈阳市人大代表,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沈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辽宁省法学会理事,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级律师。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后补修法律专业,曾在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领导干部班接受过半年脱产法律专业培训;后又在沈阳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班进修取得研……[详细]
131、潘成年 [] (17211784)
  潘成年(1721—1784),字怪亭,清新城(今富阳)人。父襄,字抡英,乾隆初年恩贡生,博学工文,屡试第一。成年生而英敏颖异,幼即嗜学。稍长,作诗撰文,援笔立就。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成年以秀才应帝面试,列入二等,受文绮荷包之赐。适遭父丧,例不授职。成年耿直敢言,又重名节,因而遭县吏诬陷,被捕解,至富阳,乘机脱逃。时常州钱维城侍郎督学两浙,素善成年,遂为营救昭雪。又见成年犹困秀才之籍,有……[详细]
132、潘风全
  潘风全(潘丰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2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 1981年1月毕业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 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文学学士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专业硕士生导师 福建省政协特聘画师 厦门市美协常务理事,人物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作品参展及获奖: 1983~1987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收藏用作教学示范 198……[详细]
133、潘作新 (19031983)
   潘作新(1903—1983) 掖县(今莱州市)人。著名眼科专家,一级教授。1930年,他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院任眼科医师、主治医师。1936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进修,任研究员。回国后,历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十一中队队长、西北医学院教授、南京中央医院眼科主任。1947年,任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兼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后任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青岛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建国后,曾先后当选……[详细]
134、潘海林
  “毛坝子茅草屋,山大坡陡长峡谷……” 偏远的落后山村、清贫的三尺讲台、34年的执着坚守……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这就是他朴实的人生追求。 潘海林,男,相如镇毛坝子村小学教师。地处相如镇、金甲乡、金溪镇交界的大山深处的毛坝子小学,交通闭塞,环境恶劣。1975年,潘海林担任了该村的代课教师。由于工作能力强,镇上几次要调他到镇政府任职,但面对乡亲的挽留,面对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他毅然选择了清贫孤苦……[详细]
135、潘德明 (19081976)
  潘德明(1908~1976) 浙江湖州人。曾在南洋高级商业学校读书。16岁。即住境内雷米路(今永康路)。民国19年(1930年)22岁时,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以徒步和骑自行车方式环游世界。他从东南亚入印度大陆,由中东进入埃及,北渡地中海,循巴尔干半岛转中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英国横渡大西洋,经美国和中美各地后跨太平洋,到大洋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再从印度尼西亚进……[详细]
136、潘世忠 (18891930)
  潘世忠,赵巷乡小冬圩人,生于建筑师家庭。幼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立志以科学救国。中学就读于上海徐汇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深造,探求强国之道。先后入里尔机械专门学校和兰斯特伯多生飞行学校学习,达8年之久。宣统三年(1911年),以飞行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辛亥革命后,学成回国,被任命为中华民国临时副-顾问,管理飞艇事务。1年后任航空学校教官,民国3年(1914年)5月兼任学校工厂厂……[详细]
137、潘满 []
  潘满,司隶河南尹中牟(河南郑州市中牟)人。东汉末尚书左丞潘勖之子。仕魏为平原太守,以学行名于时。……[详细]
138、潘祖同 [] (18291902)
  潘祖同(1829~1902) 清末藏书家。字桐生,号谱琴,晚号岁可老人,江苏吴县大阜人。潘世恩第二子潘曾莹的长子,潘祖荫从兄,潘承弼祖父。咸丰六年(185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户部左侍郎。咸丰八年因受顺天考试舞弊案牵连,被免去官职,充军新疆。归田以书画、收藏古籍为事。家有藏书楼“竹山堂”“岁可堂”,藏书至4万余卷,皆手自校雠一遍,分四部而藏。藏书印有“旧史氏”、“还读书堂”、“梅逸道……[详细]
139、潘笑笑 (19251994)
  潘笑笑 (1925—1994) 女,演员。别名潘夏轩。浙江省富阳县人。8岁时,与徐玉兰、钟云香等参加了新登东安舞台越剧科班,师从喻传海,工小丑。1934年至1936年,随科班边学边演于金华、兰溪、上海等地,大都扮演的是娃娃丑。1937年随徐玉兰、钟云香等演出于上海天潼、老闸、美华等剧场。1939年,加入施彩花领衔的凤鸣越剧团,巡回演出于浙江杭州、湖州等地。1942年,在宁波天然舞台与徐玉兰、竺喜娟……[详细]
140、潘琰 (19151945)
  潘琰(1915~1945),女。徐州市郊大郭庄人,后居徐州城。烈士。民国23年(1934年),潘琰考入徐州立达女子中学。在学校,她受新文化的熏陶,勇敢地向封建礼教挑战。她在潘氏家族青年中组织家庭协进会,经常开会交流读书心得,讨论国家大事。“一二·九”学生-消息传到徐州,各校学生义愤填膺,积极响应。潘琰站在运动的前列,被选为立达女子中学的学生代表。她联合各校学生举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