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陈祖顼(1907~1976年)陈祖顼原名时夏,字纯让,号绳武,今城关镇人,清光绪卅三年生。自幼勤奋好学,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学过泥水工,当过商店学徒。民国16年(1927)春,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到南平的闽北公立中学读书。民国21年高中师范科毕业,考入国立暨南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尤溪初级中学、顺昌简易师范学校、沙县师范学校、福州高级助产学校的教务主任和尤溪初级中学校长。他是国民党……[详细]
|
林旺高(1903~1968年)林旺高,今汤川乡溪滨村人,出身贫农。1950年8月初,尤溪县第四区武装工作队进驻香湖并到溪滨乡组织农会。林旺高配合工作队发动群众,参加围剿土匪,组织自卫队,在他带动下,有129位农民组成了乡农会,他被推选为农会主席。嗣后,中国共产党汤川区委员会在溪滨乡组织自卫队,发给步枪2支,手榴弹10枚,子弹数百发。林旺高带头参加这个组织。当时,王济成股匪猖狂活动在这一带山村,妄图……[详细]
|
罗骏(1896~1985年)罗骏,字钰光,今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清光绪廿二年九月初十出生。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民国4年,考入福建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民国5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民国8年春,罗骏回国任福建华侨中学教员,兼福建省禁烟问审员。民国14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罗骏因参加福州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活动,……[详细]
|
叶奇官(1902~1975年)叶奇官,小名怡顺弟,今闽侯县人。11岁时,加入福州闽剧“新赛乐”班,拜郑明泉为师,勤奋学艺。在郑老师的指点下,十六七岁时,成了班里的台柱,多次随班到南洋各地演出。他对武旦、小生、花旦等行当演得十分出色。在《八美楼》中扮演蒋云,在《安禄山造反》中扮演安禄山,在《孟姜女》中扮演范杞良,在《四杰村》中扮演鲍金花,都博得群众好评。他有一个独特的表演技巧,叫“踏督”,即一脚踏地……[详细]
|
陈宜康(1899~1979年)陈宜康,又名正泰,梅仙乡乾美村人。他一生务农,任过互助组组长、生产队队长。乾美村有条乾美溪,九曲十弯,常泛滥成灾,年复一年,溪两旁几十亩地成了石滩坂。1964年冬,乾美大队领导与社员们商量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时,陈宜康倡议在这条溪两岸筑堤,把石滩坂建成良田。大队管理委员会通过了他的倡议,决定组织妇女开田队,同时聘请他为技术顾问并协助队长做好领导工作。当时,有些老年人不让女……[详细]
|
杨作源(1899~1937年)杨作源,本县后楼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他于民国7年(1918)参加同乡人陈荣标匪股,过绿林生涯。民国14年前后,陈荣标率部众投靠北军周荫人。次年,北军败退,陈荣标部归附卢兴邦师,被编为一个团,杨作源在此团里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民国21年升任团长。民国22年,卢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十二师,杨作源任该师312团上校团长。民国25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浙、赣……[详细]
|
卢兴荣(1896~1950年)卢兴荣,字光宗,原名文材,清光绪二十二年出生,六都朱源里人,后迁住今团结乡安洲岭。卢兴荣幼年读私塾,粗识文字。民国元年(1912),财主黄名扬诬告其堂兄兴邦为匪,他受株连被通缉,因而随兴邦上山结伙,改名兴荣,成为“十兴同盟”的成员之一,任头兄卢兴邦的护兵。有一次外出路遇北洋军,他单枪伏击,全歼六敌,收其枪械。从此,为头兄赏识,授给“连长”职街,积极参与派款派粮杀人放火……[详细]
|
周良通(1895~1974年)周良通,字元达,今城关镇建设东街人。周的祖父善泥水技艺,代代相传。他幼读私塾,喜爱画画,少年时由胞兄良立带教泥水技艺。他学艺勤奋,擅长绘塑技术,通过父兄指点,不数年即以快、好、巧闻名。他砌砖、翘栋角、粉刷墙壁,均匀平整,光润无痕。能在栋面、水墙、亭、榭、楼、阁的显露处进行绘画或塑造泥像,无论山水花鸟或历史人物、故事,都十分生动逼真。民国时期的县政府敬事堂、文庙华表、锦……[详细]
|
洪钟元(1892~1951年)洪钟元,字乾若,清光绪十八年生,今溪尾乡高山村人,后迁住城关镇。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毕业,私立马江船政学校肄业。民国12年(1923)为东路讨贼军留闽第一师师长卢兴邦录用,先后任师司令部书记官、闽北各属绥靖委员公署秘书长、南平县县长、卢部驻福建省城办事处主任、卢部驻南京办事处主任、尤溪县参议会议长、尤溪县戡乱委员会主任等职。民国24年被国民党中央指选为福建省-代表,……[详细]
|
詹宣猷(1885~1960年)詹宣猷,字化南,清光绪十一年生。今管前乡西溪口人,后迁居县城后新街。民国3年(1914)毕业于延平师范简易科,后返乡务农;不久又进福州白水井私立福建法政学堂专学法律。民国4年,詹宣猷与一、二、三都人士在管前创办民团,被推选为团总。民国5年,他筹设管前区立高等小学校,并兼任校长。民国16年,詹宣猷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二师第四旅的军需处长,后调任建瓯县长,于民国18年主……[详细]
|
杨友梅(1878~1975年)杨友梅,字开先,今联合乡联南村人。21岁时考取秀才,随后在乡设馆教书,业余研究中医,自学成才,行医乡里。他医病不计报酬,救急不畏路险,对病人极端负责任,且医术精湛,多能手到病除。民国24年(1935),辑《新民集》4卷,第一至第三卷为教化厚俗之谈,第四卷载救急经验良方。他对古典医著《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很有研究,著有《医学生春录》一书。其中中风失语、产后下血……[详细]
|
陈志荣(1872~1939年)陈志荣,今管前乡西溪口后溪人,自幼家贫失学务农。民国15年(1926),后溪村一次洪灾后,陈志荣在水田间发现3株迟熟、穗长、颗粒饱满的水稻,与众不同,遂细收另藏留作种子。经过两年单播单植,精心培育,发现该稻种与当时良种“青水早”在同等条件下栽培,单产比“青水早”高25~30%。米呈赤色,煮成饭既香又糯。他不保守秘密,并且大力推广这个良种,对来换种的农民兄弟,他均以等量……[详细]
|
马传经(1872~1933年)马传经,字敬铭,今城关镇水南人。清宣统己酉科(1909)拔贡,能文善诗,尤长书法。民国12至16年(1923~1927)协修《尤溪县志》。他长期在开山书院任教,谆谆善诱,桃李满门,享有声望。民国15年11月,师长卢兴邦委任马传经为尤溪县县长。他为政清廉,生活俭朴。任内,协助筹办尤溪县公立图书馆,购置古籍、新书万余册。亲书门联:“旧著新编资博览,奇书异籍广储藏”。民国1……[详细]
|
余清福(约1751~1810年)余清福,今池田乡洋头村人。自幼酷爱戏曲,拜江西某艺人为师,学江西弋阳皮黄腔的大腔戏。学成后即在洋头村设馆组班教戏。有一次,余清福率其戏班往坂面古迹口附近乡村演出,过渡时翻船,戏班演员18人淹死。余只身脱险,无颜返乡,遂改投南阳尾(今池田乡南芹村)大腔戏班。因他技艺高超,赢得众人信赖,被公推为班主师傅。不久,即将南阳尾两个大腔戏班并为“庆隆班”。余清福后因倒嗓,改用小……[详细]
|
刘宗枢(生卒年无考)刘宗枢,字梅臣,号卓庵,正白旗人,居怀来。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尤溪知县。在任内,创建正学书院,捐置学田48亩3分,将岁租收入用于书院教师的薪金,赡养贫穷学子,奖励每年县考成绩第一名生员,以及补助外出赴考生员的盘费。此外,他还捐钱购买书籍,作为书院藏书,供学生阅读。当时,适遇地方兵灾之后各图甲出现逃亡绝户,田园荒废,而赋税还要照旧完纳。为了解决这些不合理现象,他设法均摊负……[详细]
|
詹荣(1500~1551年)詹荣,字角山,又字仁甫,先世为今池田乡高士村石龟人,其祖父参军迁籍山海卫。詹荣生于明弘治十三年。嘉靖五年(1526)登进士,历任尚宝卿、山东巡抚、兵部左侍郎、左尚书等职。当时,鞑靼酋长俺答经常入犯边境。嘉靖廿五年,任兵部左侍郎的詹荣与总督翁万达、总兵官周尚文等策划督修大同东路的天城、阳和至宣府西路的西阳和、张家口沿线防御工事。开山口,筑堡台,斩崖削坡,开辟军运交通。嘉靖……[详细]
|
林积(?~1091年)林积,字公济,尤溪县常平乡进溪里白泉村(今池田乡中心村下白泉)人。宋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是尤溪县有史志记载的第一个进士。他一生历官40多年,从岭南到豫鲁,从闽赣到两广,足迹遍及四方。林积少年时,上京赴考,途经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住旅店时,发现客房床上有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有珍贵明珠数百颗。心想:这必是昨天住宿旅客遗失的。失落这么多贵重的珠宝,失主一定焦急万分,会返……[详细]
|
徐卫国(1959~1982年),出生于将乐,原籍浙江省衢州市安仁乡欧塘村,牺牲前系福建省池塘水力发电厂职工。1975年7月,徐卫国于将乐一中高中毕业,到高唐公社会石大队耕山队插队劳动。1977年,加入共青团。1978年11月,他被招工进池塘水力发电厂,先后担任运行工、电焊工。他干一行,爱一行,勤学苦练,工作认真。每次检修发电机组,他都抢先钻进水涡轮管道,在浓重的潮气霉味中,不顾电焊烟雾的刺鼻呛人,……[详细]
|
徐花狗(1911~1934年),将乐县水南人。他出生佃农家庭,幼年精灵好动,喜好唢呐。经民间艺人传授,他15岁成为唢呐手。民国17年(1928年)后,他当船工,喜欢帮助人,不畏豪强,深受船工拥戴。民国22年3月,红军第二次进军将乐,他报名参加游击队,积极投入打土豪等革命活动。民国23年3月,徐任将乐县革命委员会裁判部部长时,镇压一批与红军为敌的-分子。红军撤离时,他任红军第三军团司令部侦察员,留在……[详细]
|
郑友金(1909~1985年),出生于福州市洪山乡黎明村。他9岁在福州机器厂从师学艺。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入侵福州,郑一家避难迁到将乐,他以维修机械为生。解放初,他为解放军修理枪械,支持剿匪反霸斗争。1952年,他到县玉华电厂工作,负责发电机操作与维修。1953年,成为县内第一位工人技师。1958年,调任县机器厂副厂长兼技师。1959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2月至1964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