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福建 > 三明历史人物介绍4

三明历史人物介绍4

更新时间:2023-12-30

  罗春俤(1925~1990年),女,出生于尤溪县西滨镇七里村贫苦农民家庭,原籍梅仙镇谢坑村。当过童养媳,家里无力供其读书。1950~1953年,罗春俤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任乡妇女代表会主任、互助组副组长、县人民代表、贫农代表。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谢坑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妇女代表会主任。1963年春,罗春俤任谢坑妇女耕山队队长,带领9名妇女冲破重重阻力,到荒山野……[详细]
  刘绍珠(1922~1946年),女,出生于大田县上京乡溪口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她从小热爱劳动,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个善良俭朴的农村姑娘。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成长为对党忠诚、英勇不屈的女共产党员。民国27年(1938年),绍珠17岁,嫁给武陵林大蕃的侄儿林占庚为妻。当时,林大蕃任武陵小学党支部书记,以武陵小学为基地,组织“青年读书会”、“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为了……[详细]
  陈国正(1921~1949年),尤溪县汤川岭头村人。陈国正出生在汤川岭头东门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在他还未满月的时候,母亲就告别人间。他的父亲陈庆山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11岁时,陈国正入村私塾学习,聪明伶俐,成绩优良,很受陈位和、蒋书步2位老师的喜爱。民国36年(1947年),陈庆山无法交纳土匪的派款。被土匪杀害。14岁的陈国正只好中途辍学。寄养在叔父陈庆新家。这时日军侵占中……[详细]
  伊为则(1898~1930年),原名光仪,宁化人。少聪慧,有大志。民国3年(1914年)16岁毕业于县立云龙高等小学,饱学宿儒伊道觉、施焕唐均甚器重之。民国8年考入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本科肄业,翌年政府号召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为则应选,赴法考入巴黎大学,毕业后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旋赴德国考察,学识大进,著有《中国商业制度》一书,用法语刊行。在法国时,他与国内谢冠生、邵力子、魏道明诸人交往甚厚。民……[详细]
  慈航(1895~1954年),原名艾继荣,乳名六,法号慈航,建宁艾阳村人。6岁入私塾,13岁母丧辍学,14岁学裁缝。17岁丧父,18岁出家泰宁峨眉峰,拜自宗和尚为师。同年秋至江西九江能仁寺受比丘大戒后,遍游九华山、天台山、苏州、南京、扬州、厦门等地的大寺院,听教求学。曾两度闭关,6载阅藏。民国8年(1919年),任安庆迎江寺方丈,创办僧伽培训班。翌年赴香港、缅甸仰光等地讲经,在仰光创办中国佛学会。……[详细]
  林壮谦(1885~1945年),出生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7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28岁才成婚,育下大蕃、大森两个儿子。他格外勤劳,种田、挑担、烧瓦、做红曲、酿酒等什么活都干,生活日益改善,克勤克俭,送子读书。壮谦个性耿直,乐于助人,热心铺桥修路,接济穷苦乡邻。民国27年(1938年),长子林大蕃担任武陵小学校长,发动乡亲新建武陵小学校舍,壮谦被举为建校委员会委员,负责基建工作。他按照大蕃的设计……[详细]
  江六瑞(生卒年不详),字首山,号松岩居士。清代泰宁县人,聪颖过人,勤奋作业,试每冠军。南闱文出,人争传诵,但他竟然不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江六瑞考中贡元,任福州儒学司训署教授。金抚军编纂福建省志,以宾礼敦请他秉笔编修。他修志认真,文风严谨,多方考证,精益求精,“诺先辈咸推重之”。所纂福建省志饮誉四方。康熙三十年,六瑞应邀入京,和硕康亲王雅慕其名,将他推荐给朝廷。朝廷认为他才气横溢,拟命……[详细]
  邓文修(1645~1721年),字观城,沙县(今三元区)人,自幼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工古文词。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人,康熙十二年中韩菼榜进士。邓文修性格恬淡,不乐仕进,授吏部主事未任。以亲老乞终养20多年,亲殁遂不仕。康熙四十年(1701年)他被沙县请去修县志,去取不苟。又同沙县郑之缙等诸生赴榕编修《福建通志》。修志态度认真负责,文风严谨,文笔流畅。遗作有为柳城举人邓天羽母罗氏(21岁丧……[详细]
  邓文铿(1360~1427年),字德声,三明市沙县(今三元区)岩前乡眉山村人。自幼勤奋好学,严肃认真,待人诚恳。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中举,翌年成为进士。邓任广东茂名知县,因治绩显著,升任刑部主事,又升至佥都御史。后任武昌知府等职,转苑马寺卿。当时皇亲国戚有受贿者,众不敢言,他独劾之,终置其人于法。民间美传:“文铿为官清正”。邓谢职回乡时,两袖清风。将为官40年的破旧衣物,凑以砖石袋箱雇车运至……[详细]
  伍晏(1459~1538年),明代福建清流人。弘治二年(1489年)举人。伍晏曾任职平州,以刚正不阿,遭执政嫉恨,遂急流勇退。参修孝宗、武宗实录,郡守礼聘修志。为人清高廉正。他去世时,一贫如洗,几不能殓。县令詹公怜之,代为葬送。伍晏善经史,工词。著有《一龙文集》、《唐文精粹》、《中兴词选》、《名公杂录》、《中原一览》等书。……[详细]
  邓克谐,字仲孝,入闽邓氏第八世孙,生于宋乾德五年(967年)。邓克谐善读左氏春秋,少年时喜欢游名山大川,交结豪士。张齐贤与他交往密切,特推荐邓克谐为特奏名进士,任庐令。后迁任大理评事。李沆入相,十分器重克谐,荐他出任刑州长路、寻召签署院事。宋景德四年(1007年),邓克谐以光禄大夫进大司马、上柱国、赐章服金鱼带归第。大中祥符四年间卒,享年六十七岁。死后葬于三元区荆东。其墓与奉祀他的“垂裕堂”均为市……[详细]
  李宝浚,中国航空领域先驱之一,飞机设计师兼试飞员,福建省永安市贡川镇深峰村人。制造中国本土第一架飞机1910年8月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1911年6月,李、刘合作试制飞机成功,这是中国在国内制成的第一架飞机 。1913年9月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成立,秦国镛任校长。生平简介李宝浚;出生在1886年……[详细]
  邓顺田,二十二都(今三元区)人,隶民籍,明洪武年间,以从征功,授泉州为千户。数传至诚,由武进士起家,征倭寇有功,进至狼山总兵致仕。子铨武举千户;仲子钟武进士,江西黄合水守备。铨子薄,癸末武进士……[详细]
  廖居素,将乐人,仕烈祖元宗之间,为人坚正,不为当国者所喜,困校书郎二十年,始得大理司直,后主嗣位,稍迁至林光庆使,检校太保判三司。后主孱昏,而群臣方充位保富贵。国益削,居素独慷慨骤谏。冀后主一悟,终不见听,乃闭门却食,服朝衣冠立死井中,已而得手书大字于筐笥中,吾之死,不忍见国破也,徐锴为文吊之。以比屈原伍员,后几百年。将乐父老犹叩头称之,盱江李觏为之传云。……[详细]
  陈镜(1964~1988年),1964年出生在三明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1979年7月在三明第二中学读书时,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81~1985年在福建农学院,攻读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陈镜从小养成诚实、勤劳、好学的品德,尤以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激励自己。在二中求学时,有一次在回家路上拾到40元钱,他立即返校把钱包交给教师。有一次考英语考卷不够,有个未拿到考卷的同学怕耽误时间而发急,陈镜见状主动把自己……[详细]
  察定祖(1962~1981年),青水乡龙吴村人。1962年出生于劳动农民家庭。1979年6月,蔡定祖在中学读书时即乐于助人,有一次放学回家见罗秀女大娘挑不动分到的口粮,即主动帮她挑回家。初中毕业后,回村参加农业劳动,先后担任过生产队的保管员,记工员、农技员。他热爱集体,处处关心别人。1979年11月同村社员蔡永形的儿子病故,夫妇俩悲痛欲绝,不能处理亡儿的后事。当年才17岁的蔡定祖就为死者穿衣服,料……[详细]
  邢超川(1953~1979年),西洋镇福庄村人,1953年出生于贫苦家庭。父亲是复员军人。母亲是土改积极分子,1952年入党的第一批女党员之一,她经常教育邢超川“要听毛主席的话,走共产党的路。”幼年的邢超川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邢超川小学毕业后,到西洋中学只读了一年书,“文革”开始,学校停课。1968年,他回福庄参加集体劳动,后来被选为生产队的出纳员。1976年,社员选他当生产队长。由于他大公无……[详细]
  赖其芬(1927~1950年),大湖乡坑源村人,民国16年(1927年)出生于贫农家庭,个性刚强,为人忠直。1949年他妻子刚生下孩子就患病而亡。家中父母年老,生活非常艰难。1950年2月,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的干部,到大湖乡建立人民政权,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穷人翻身解放的道理,他告别双亲,把孩子托人代养,自己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永安县大队当战士。他入伍后认真学习,爱憎分明,进步很快。1950年6月,永安……[详细]
  陈邦文(1917~1951年)上坪人,出身于上坪乡“首富”的地主家庭。其父陈祥彩曾任上坪地主武装的“团总”。陈邦文自幼娇生惯养,日事嬉游,不愿读书,成人时文化水平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程度。由于依仗家庭财势和堂兄陈邦永(第三区区长)的提携,陈邦文青年时期就任保长、联保主任和槐西、龙青、古马、洪田等乡乡长,欺压百姓,抓丁派款,为反动政府效劳。并参加军统特务组织,进行特务活动。在任古马乡乡长时,曾被人告发有……[详细]
  林罗志(1911~1983年)原姓罗名苏,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于槐南乡西华。其父罗承本以理发为生,母高氏卖油饼以补家用。罗苏9岁受雇当牧童,18岁开始做肩挑小贩。民国20年(1931年)当乡民团团丁,同年11月调永安县保卫团当号兵。民国23年逃回西华。次年被招入卢兴邦的新编五十二师当号兵。民国25年,参加修建永大公路。民国28年永安县政府征兵,本来应由同乡罗家孙应征,因其家庭负担重,而罗苏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