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福建 > 三明历史人物介绍5

三明历史人物介绍5

更新时间:2023-12-30

  罗瑞珍(1911~1934年),乳名乞丐古,安砂江后村人,生在一个赤贫家庭。他家靠租种地主的田为生,因地租太重,生活艰难,有一年大旱,所收粮食还不够交租,父亲忍痛将他的两个弟弟卖掉。他12岁时因父母双亡,当了乞丐。成年后当长工,22岁在石碧村入赘。民国23年(1934年)2月,红军解放安砂,石碧乡成立苏维埃政府,罗瑞珍被选为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带领赤卫队员打开地主谷仓,把粮食分给穷人,领导农民打倒……[详细]
  鲍一飞(1908~1988年),字良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县荆谷乡七甲村。民国3年(1914年),因洪水灾害,全家逃难到平阳县二都金岩村居住。他自幼学医,跟父亲鲍林芳卖药为生。父去世后,他被温州国术馆伤科医师陈智光收为学徒,专学疯伤、正骨、针灸等科。民国16年,鲍一飞应招到闽南修建公路,后被军阀张贞部队抓去当兵。4个月后逃跑出来,经泉州又被另一个部队抓获,充当担架兵。至民……[详细]
  陈德旺,贡川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粗识文字,以泥水匠为生,家庭贫穷,其妻早逝。他个性谦和,与人为善,民国23年(1934年)间任贡川农会主席。邓纯馄,贡川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生,小学文化,家贫无固定职业,曾任私塾教师。他天资聪颖,临危不惧。民国23年任贡川农会副主席。张狗仔,又名拗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粗识文字,为人爽直纯真,不畏权势,敢于斗争。民……[详细]
  刘占云(1905~1950年),原籍福建省长汀县南阳区西坑乡东山村岗子下人(1956年划给上杭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是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民国16年(1927年)8月间,由罗化成、张赤男二人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8年刘占云跟随罗化成参加攻打长汀县后,担任红军交通员。南阳区武装-以后调任西坑乡苏维埃交通员。不久,又调南阳区苏维埃任通讯员,继而调长……[详细]
  陈圣铨(1904~1979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在永安县城关镇新街。他10岁当学徒时即开始从事饮食业,1956年任国营燕江楼菜馆主任时,已精通红案、白案,能制作各种菜肴佳点300多种。他的丝、片、花等刀功独特,爆、烧、炒、烤全能,尤其擅长手艺菜。1958年他曾参加过省商业厅举办的烹调表演,在省、地、县享有盛誉。他曾为老革命家张鼎丞、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人做过菜肴。他精心培训学徒,为永安……[详细]
  张腾辉(1902~1934年),乳名老夏,安砂江门村人,家庭赤贫。14岁丧父,靠打短工度日。民国23年(1934年)2月,红军解放安砂后,他带头参加赤卫队,被选为石碧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他积极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常在乡政府守夜。同年7月27日晚上,地主武装“红带会”偷袭乡政府,张腾辉被抓走,在离乡政府不远处,土豪吴汝祝指使“红带会”歹徒将他刺破肚子,肠子被勾出丈余,他面无惧色,英勇牺牲。接着……[详细]
  黄曾樾(1898~1966年),字荫亭,号慈竹居主人,永安城里人,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四日。他的祖父黄汝铭,曾任尤溪、长乐、福清等县县学教谕。黄曾樾出生于长乐祖父任所,不满周岁时,即由母亲刘氏带回故乡永安。他初入私塾,幼年聪颖好学,日渐长进。民国元年(1912年),14岁的黄曾樾考进马尾的福州海军学校。在校成绩优良,三次年考获奖。民国8年2月黄曾樾毕业离开海校,到南平省立第三师范……[详细]
  王仁锋(1898~1951年),原名偏,又名绍燕、秀美,青水乡龙吴村光坑人。王偏16岁入伙丰田洋邢忠槐匪部,开始他的土匪生涯。不久,他伙同另二名匪徒,假装要献一包鸦片给邢忠槐,正当邢伸手来接鸦片时,就开枪把邢打死,抢走邢忠槐窝藏的银洋2000多元,三人分赃后逃跑。王偏18岁时又当上王树勋的团练兵,后因王树勋被人打死,团练兵分散为匪。尔后,永安县长兼保卫团总队长林家木任王树勋之子王匡国为分队长,王匡……[详细]
  钟炳生(1898~1935年),原宁洋县张家山人(现属小陶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他身体魁梧,为人忠厚,练就武功,善于使用大刀。民国23年(1934年)5月,工农红军独立第九团从永安县城退出后,辗转来到张家山、吴地一带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动群众,建立张坑乡苏维埃政权(包括张家山、坑头等村),钟炳生被群众选为乡苏维埃主席。他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把当地最大土豪蓝……[详细]
  黎振旺(1894~1945年),槐南乡大龙逢村五丘仔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出生在五丘仔山垇里的佃农家里,世代靠租种土地和种植油茶为生,过着清贫生活。民国27年(1938年),闽中游击队员陈郁文遭国民党追捕躲藏在他家里,黎振旺待如亲人,为他隐藏脱险。民国30年,陈郁文介绍黎振旺和闽中特委书记林大蕃联系,林就把他家作为联络点,经常在他家开会,黎振旺也常为游击队带路、送信,提供粮食和住宿。有……[详细]
-龙 (18901926)
  -龙(1890~1926年),原名吴寿昌,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生于清流县梦溪里(今罗坊乡)左拔村,家庭贫寒,兄弟5人,排行第二。-龙9岁入私塾读书。11岁时,他上树捉蝉,一姓马的地主诬他“偷梨”,抓住他的小腿,倒提着摔到水田里,还要他家“赔偿”10块银元。几天以后,地主即来催逼要钱,-龙的父亲吴志老说声“没有钱”,就被地主一拳打倒在地,致使胰脏出血,不久因伤势过重而亡。父亲死后,家庭陷入困……[详细]
  陈朝敬(1889~1934年),乳名敬老,安砂曹田松林下人,靠租田耕种为生。他素有正义感,反对-害人,曾制止过村里的-活动。民国23年(1934年)2月红军解放安砂后,他积极参加赤卫队,被选为曹田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带头打土豪,分田地。同年8月,红军撤出安砂不久,国民党军队和侦缉队、地主武装“红带会”回到安砂,实行-复辟。陈朝敬跑上山,以野菜充饥,坚持3个多月。当年11月底,他只身回松林下,被土……[详细]
  陈文孙(1887~1952年),字子彬,燕江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7年)。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县试,得第一名。废除科举制度后他即赴福建全闽师范学堂求学,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获毕业考试第一名,被推荐出国留学。但因早年丧父,母亲年迈,家境困难,地方政府又无助学金,终于未能成行。回永安后,先后任小学教员、校长及县师范讲习所、县乡村师范教员。民国11年(1922年)后任县立中学教务长、校长……[详细]
  李宝焌(1886~1912年),字馄甫,乳名汉佬。永安洋畲(今属贡川镇)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于一个商绅家庭。他年少志高,聪明好学,14岁时就对人说:“我将来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宝俊到福州,入全闽师范学堂读书,光绪三十二年毕业。因成绩优异,和刘佐成一起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先入同文、宏(弘)文书院,后进早稻田大学求学,“研究理化,精心钻研飞行技术”①。在日……[详细]
  刘佐成(1883~1943年),字鹰公,又名国云,永安汶洲青水池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于贫苦人家。后其父刘家树到小陶做生意,家庭逐渐富裕,能供养他读书。佐成自幼聪明好学,成人后身体魁梧,朝气蓬勃。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延平府应试,考中秀才。又到福州全闽师范学堂求学,于光绪三十二年毕业。由于他学业优异,被选送日本留学,先入同文、宏文书院,后就读于工业航校和早稻田大学。同时加入孙中山……[详细]
  聂诗维(1882~1943年),字少川,城内燕东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年幼聪明好学,光绪二十三年考取拔贡。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民国16年(1927年)军阀卢兴邦率第五十二师驻扎永安,想拉拢聂诗维为其效劳,许以高薪聘聂到其师部任职,聂拒不从命。聂诗维曾出任永安县教育会会长,永安县立培根、集成小学校长及中学校长。早期留法博士黄曾樾、曾任永安县长陈文孙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聂……[详细]
  刘朝榜(1876~1928年),号金门,乳名日榕,清光绪二年(1876年)出生在永安城内商人家。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考中武举人,曾任将乐县和永安县千总。辛亥革命后,他从事商业,开恒利京果店,并出任永安县商会会长。民国7年(1918年)粤军孙本戎部攻下永安后,刘朝榜、刘少苔兄弟二人被该部0银圆6万元。民国16年永安县为军阀卢兴邦所统治,县长徐赞初,是卢兴邦欺压人民的得力帮凶,不但乱派捐款……[详细]
  王少东(1876~1918年),字坡,号竹仙,又名崇雅,上坪西溪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其父王大泰,耕田为生,家庭清贫。王少东年幼聪明,学业优异,但因家庭困难,16岁就弃学从教,在上坪下洋、桂溪等村教书。他边教人边自学,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考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考取补禀,光绪三十一年考取贡生,此后仍回乡在桂溪任教。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匪患猖獗,永安东路匪首邢忠槐,搜罗一批地痞流氓……[详细]
  罗君纬(1874~1960年),名国驹,号线良,洪田乡水西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延平府六县联考,他考中第一名秀才。光绪二十七年,他在水西办一讲经书斋,永安、宁洋两县先后前来从师学习的有数百人。光绪三十二年清末最后一次县学考试中,他的学生有3人考取秀才。民国2年(1913年),41岁的罗线良考入宁洋县师范讲习所。一年后,回乡创办懋德新学堂。他在10年中培……[详细]
  李其瀚(1865~1934年),别名李志,字浩乎,城关大巷人。他18岁考中秀才,19岁专攻医学,拜本城老中医曾世杰为师,由于悉心钻研,医术造诣较深。他为人忠厚老实,医德好,不图名利,对一般求诊病人,从不计较报酬,脉金任人给予,如遇贫苦病员,不仅不收脉金,还为其代付医药费,可凭处方到李医师预约的两家大药铺(胡同兴和李金泉)免费取药。平时初诊随呼随到,复诊主动上门,不必另请。对外籍过往病人,代为煎药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