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徐北运(1945.3~2000.12),男,丰顺县附城镇黎峰村人。大专文化,196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参加工作。自1971年9月起,徐北运先后在黎峰、金湖小学任教;曾任汤坑公社青年宣传干事、办公室资料员、党委常委、革委副主任;埔河公社党委常委、革委副主任;下八乡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84年5月至1998年6月任中共丰顺县委副书记;1993年5月起兼任政协丰顺县委员会主席……[详细]
|
卓玉峰(1920.11.20~2000.6.15),男,丰顺县汤坑镇人民居委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卓玉峰,自幼喜爱读书,1936年高中毕业后在县汤坑图书馆当管理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县青年抗敌同乡会(简称青抗会),任组织干事;1938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汤坑区联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1940年至1942年任汤坑街道支部书记,地下党情报站交通员;1942年至1944年,地下党奉命暂停……[详细]
|
邱达生(1916.4.14~1998.12.5),丰顺县汤坑镇金丰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在忠实小学读三年级时,便失学在家,一边放牛,一边养鸭。后读汤坑区立高级小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汤坑区立中学,以村中公偿解决其学习费用。1934年,邱达生读初中时,便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后被荐一间小学任教。1935年,考入潮安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由于成绩突出,被推举担任潮汕学生联合会主席。后因发动近万学生-,反对国……[详细]
|
陈修凤(1924~1998),丰顺县汤西镇和安村人。童年在村塾读书,抗战胜利后,22岁南渡泰国谋生,在曼谷做苦工,经营小贩,走街买卖,历时十载,积存了一些钱。30岁在哒叻蒲开办小工厂,做麻索生意,初因资本拮据,惨淡经营;后经潜心研制原子化学塑胶工艺,扩建泰兴实业塑胶厂,后改为泰兴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鸡牌原子索及原子化学袋,产品除畅销泰国市场外,还远销国外市场,生意兴隆。陈修凤性格豪爽,坦诚正直,办事……[详细]
|
沈义(1913.4.22~1998.3.2),女,原名朱焕香,黄金镇清溪村窑斗前人。沈义,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任乡农会执委,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她先后在广东、上海、江苏、哈尔滨、新疆、延安等地从事党的宣传、机要交通和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并先后在苏联列宁学院和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材料科收发组组长、材料科科长、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委副……[详细]
|
罗名等(1914~1997.7)汤西镇湖陂村人。幼年就读乡校,1937年,远渡重洋往泰国谋生,初入鞋店学艺,两年后即谋立业,初创罗进盛制皮鞋店,后创办罗进盛有限公司,兼营梓梗、生牛皮、牛胶、麻绒等土产,及办欧西漂革原料入口;经营泰国土产出口业务。九十年代初又创办曼谷金融信托公司、罗进盛股份有限公司等,成为显赫于泰国社会的实业家。数十年来,罗名等历任泰国皮业公会理事长、泰国罗氏宗亲总会名誉理事长、泰……[详细]
|
徐思钦(1926~1997.4)附城镇埔头寨村人。童年在家读小学,1946年赴泰国谋生,在胞兄徐思华创办的徐进华工厂协助工作。1959年自创星华有限公司,经营纱布业。1967年再创星华实业两合公司。1987年再投下巨资创设泰亚洲化学管有限公司,研究制造化学水龙管。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地,声誉卓著。徐思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爱护同乡、敦亲睦谊,曾任泰国丰顺会馆副主席、名誉主席,旅泰徐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理事……[详细]
|
徐达(1913.3.18~1996.11.25)原名道华,附城镇黎峰村人。1937年在中学时期,就在梅县、汤坑一带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汤坑区青救会宣传队长。1940年6月,徐达到皖南新四军总部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历任新四军音乐教员,浙东游击纵队政工队副队长、司令部政治指导员、服务团团长和华北、川北、西南军区文工队长、文工团长、文化科长等职。1955年6月,徐达调入八一……[详细]
|
李海东(1980.5~1996.8.28)砂田镇黄花管理区黄西村人,生前为砂田中学初二(2)班学生,共青团员。1996年8月28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节。午饭后,黄西村一群学生到黄花水库钓鱼、玩耍。2点多钟,19岁的青年李东映蹲在水边钓鱼,因脚下泥土滑落而掉下水库中,旁边钓鱼的16岁青年李森奎见状,忙跳下水抢救,两人在水中挣扎,很快地沉了下去。这时,岸上小孩高呼救人。在水库另一边钓鱼的16岁青年学……[详细]
|
徐思恒(1917~1996.7)附城镇埔河村人。幼年肄业于东海学校,后入道育高小学校。16岁南渡泰国,初习工商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泰国华侨青年参军志愿队,旋即回国参战,编入广西荃州第五军,转战于江西九江和湖南长沙、株洲等地,在万家山战役中负重伤,伤愈后又赴?阳、衡阳等地作战,从机枪手升至连长,在著名的三次长沙大战中英勇顽强,立下战功授予勋章,为祖国的抗日战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抗战胜利复员后重……[详细]
|
朱师晦(1907.7.24~1995.3.31),男,丰顺县东留镇新美村新村人。1926年秋于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和医生工作。1936年任广州陆军总医院主治医师和检验室主任。1938年考取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赴德国科伦医学院深造,1939年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朱师晦怀念祖国,毅然拒聘,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投入艰苦的抗战工作中。任中央军医学校……[详细]
|
黄恨园(1921—1956),原名秉忠,兴福湖谷岗子下人。南华学院肄业及重庆工专毕业。重庆工专毕业后任梅县《中山日报》副刊主编。1944年冬,入侵日军垂死挣扎,同盟国中国战区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恨园毅然辞去,参加青年远征军,他以爱国青年的热情,写《从军诗草》一书,以下选录“从军”、“入营”、“远征”三首:从军 从军慷慨竞签名,十万青年赴远征;热血由他埋北海,头颅留我炸东京。围攻水陆双栖战,登陆中盟二……[详细]
|
鲁突(1912—1977),原名陈木见,别名陈飞鸿,新铺镇黄虞村人。他出生于印尼。在印尼华侨学校读小学。1931年回国后,梅县东山中学及省立五中(梅州中学)读书。1934年考入广东省地政养成所学习测绘专业,后又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地政班,结业后分配到广东南海县土地登记处,1938年1—8月任该处地形测量员。1938年9月,鲁突辞职投入抗日队伍,考入陕北抗日军政大学,于次年5月被分配任晋东南抗……[详细]
|
丘清英(1908—1952),文福镇坑头村人。曾用名丘勃海、丘勃、丘金汤、丘健生、白健生、黎健生等。1923年丘清英就读广东韶关师范学校,1925年在广西军队任司书、副官等职。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4期步兵科。毕业后参加北伐。在东路军任排长、连长。后任20师、教导第一师、61师等部的连长、队长、营长、副团长。1932年在十九路军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率全营与入侵日军浴血奋战,在上海的闸……[详细]
|
曾潜英(1905—1976),字特生,新铺镇南山下人。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一期,1925年1月毕业,任粤军第1师2团排长,次年4月任该师3团机炮连连长。1927年春考入中央军校高级班,毕业后升任少校参谋、营长。1931年升任上校参谋。1932年入陆军大学10期,1935年夏毕业,任陆军4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任186师548旅少将旅长,率部防守广东省从化,日军近卫师团进犯,他以1个团固守……[详细]
|
刘正杰(1903—1959),三圳镇福北村五杠楼人。曾就读于蕉岭中学及梅县东山中学。中学毕业后先考入厦门大学,后转读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读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回国参加抗日部队,在国民党157师黄涛部任校级文职人员。1937年8月,黄涛兼任厦门警备司令,为防止日军入侵,刘正杰协助黄涛师长在沿海构筑防御工事,加紧训练民兵。9月,中共中央派邓子恢与黄涛谈判,刘正杰负责草……[详细]
|
丘嵩(1903—1937),兴福镇东山村人。1913年启蒙,1919年6月毕业于东山文魁学校。1922年6月蕉岭中学毕业,1924年8月考入汕头警官学校,毕业后参加警政工作。1927年春考入中央军校5期工科。1932年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1934年升任13军4师19团中校团副。1937年8月25日,在抗日战争南口战役中壮烈殉国。当年的南口战役,日军投入兵力7万人,中-队投入6万人,历时18天,……[详细]
|
丘成清(1903—1977),字应西,号安圻,文福镇羊岃头人。出身于书香之家,年幼时得先贤丘逢甲资助读完小学。中学毕业后任觉新学校校长,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投入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1932年“一·二八”日军入侵上海,丘成清任连长,上海江湾战场,与入侵日军浴血奋战3个月。上海停战后,随十九路军到福建。1933年10月21日,十九路军领导人蔡廷锴、李济深等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详细]
|
林应祥(1900—1932),新铺镇彭坑村墩子下人。幼年在五全学校启蒙,名列前茅。中学毕业后,在宿儒林岳东的私塾就读,聪颖勤奋,老师视其为学生中之千里马。1924年林应祥投笔从戎,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屡建军功,抗日战争时已升任中校营长,率领600健儿驻防上海。1932年“一·二八”日军入侵上海,其最精锐的久留米师团,装备精良,有重武器坦克、大炮,更以海空军配合,向中国守军猛扑。林应祥……[详细]
|
刘国桢(1899—1934),家名宝贤,号蔚孙,三圳镇东岭村人。其祖父永蔚,旅印尼小商。父月舫,清末秀才,长期在乡“川上 书院”牖民学校执教。月舫生三子:国桢、国彬、刘健。国桢5岁启蒙,牖民学校毕业后升入蕉岭中学,高中在梅州中学及东山中学就读,毕业后回母校牖民学校执教一年,曾撰牖民学校校歌,歌词:“栽成后进,劲节高风,他年翠柏苍松。中流砥柱,钟鼎铭功,壮哉吾校英雄。”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早日成材为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