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林柏森(1897—1960),蓝坊镇峰口村人。他在蕉岭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到边防军第3师工兵营入伍,即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1923年毕业后,回广东在邓仲元的第1师工作,不久调入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讲武学校任区队长,升任第1师少校参谋。1925年随第一师参加东征,在东征战役中,他判断敌情,拟定作战计划,对打败陈炯明叛军起了决定性作用。广东战局平定后升任第1军少……[详细]
|
钟伦五(1895—1964),字韵梧,新铺镇霭岭村人。其父应熙,清光绪廪生,曾协助丘逢甲创办镇平中学堂(今蕉中),任监督(校长)兼教习达六年之久。钟伦五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师范,在岭南著名画师高奇峰门下刻苦学习,同窗一百多人,唯有伦五与张坤仪女士两人正式成为高奇峰“天风画楼”的入室弟子,曾获大师亲赠书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经李伯球及钟岱的推荐,钟伦五就任兴宁县政府承审一职(李伯球任县长),任内……[详细]
|
徐健行(1893—1936),字再侗,蕉岭县城南下儒林第人,书香世家,其故居城南书室,门联为其兄亦禾撰写:“人才思学士,文化吸欧洲。”他于1915年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回广东后适孙中山援闽粤军张民达旅长见徐健行中英文俱佳,任为军法官。1918年援闽粤军告捷,他被任命为福建省建宁县县长。1923年张民达升任建国二师师长,他被任命为秘书长,叶剑英任参谋长,参与讨伐反动商团及叛军陈炯明等战役,卓立战功。……[详细]
|
徐白光(1893—1966),家名宽郎,蕉岭县城南下儒林第人。1906年徐白光到上海,1910年考入上海南洋大学。是年10月10日,他与范本中等正在学校球场散步,忽见一日本人乘黄包车到球场墙外,不付车费并辱骂黄包车夫,耍无赖想溜走。徐白光义愤填膺,把日本流氓痛打一顿,责令付给黄包车夫车费。事后日本人投诉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咨文南洋大学及照会上海法院。当时南洋大学慑于日本总领事的威势,曾劝徐白……[详细]
|
林孝图(1893—1949),字桥生,号兰陔室主,白马乡(长潭镇)峡里村人。祖父寅宾通经史,父汉桥为晚清秀才。其祖父、父亲早逝,由祖母陈定娥、母亲丘玉贤含辛茹苦抚育成人。他师从著名宿儒陈芝邺、丘逢甲,勤奋攻读,学识渊博。1912年,林孝图在峡里村创办三仁学堂,主讲经史。1922年,他担任蕉岭县议会代议长时,主办白马乡峡里(上峡)第四保国民学校,后与下峡第五保国民学校合并为新民学校,推举林杰元为校长……[详细]
|
黄力生(1891—1945),字宗宪,家名锦辉,蓝坊镇程官部人。1909年在镇平中学堂(今蕉岭中学)毕业,名列前茅。旋考入广东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毕业后,又考入当时为培养县官而设立的“广东课吏馆”。在该馆结业后,由广东巡按使署委派任广东潮阳县县长,在任期间,整饬吏治,四境安宁。潮阳县人感其恩德,拟为他鸠建生祠,黄听后极力劝阻,认为为政清廉,安抚黎庶,乃应尽之职责。他任满回乡但接任者不体恤苍生,……[详细]
|
陈辅臣(1885—1914),字益年、菊蕙,新铺镇福岭村人。清光绪末年,广东编练新军,他投笔从戎,1903年考入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创办的虎门讲武学堂。1907年毕业后在李准水师巡防营任职,当时他暗中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后,避难境外。武昌起义后,陈辅臣返国参加光复惠州,任游击营长,获光复惠州金质奖章。是冬,任姚雨平部营长,参谋、军械课长等。北伐军解散后回广东,陈炯明任命……[详细]
|
黄建坤(1901—1934)黄愚川之侄,字涤民,聪明好学,甚得愚川疼爱并倚重。1926年间,建坤负责黄增记店务,热心公益,重义轻财,颇受同业敬重。1929年26岁时,被选为蕉岭县0会长。在任期间,倡议商店不售伪劣商品,不随意哄抬物价,对短缺资金店铺给予支持等。是年6月粮荒,他除要求米店不要抬价外,带头捐米施粥,救济断粮贫苦居民。冬寒时,0赠送几十张棉胎给贫困受冻者。1929年10月24日,朱德军长……[详细]
|
黄愚川(1871—1932),家名德兴,号炜,字愚川,兴福镇湖谷村岗子下人,晚清秀才。清末至民国初年,他曾在谷仓下徐姓“槐林家塾”、东山“创兆学校”及湖洋桥“泗水东山”设馆授徒。其时,谷仓下徐姓与东山丘姓因事失和,他以老师身份多次调解,终使两姓乡亲尽释前嫌和好,至今乡人仍津津乐道。黄愚川擅长医术,在教学之余,常为贫苦病人免费出诊,乡里称赞。他精通经史,勤于作诗,有《愚川乐府》、《节景歌》等作品问世……[详细]
|
徐骧(1867—1895),家名来昭,字云贤,又称徐昂,祖籍镇平(蕉岭)兴福镇谷仓村,是蕉岭徐氏开基祖徐探玄17世孙。1765年,其高祖徐俊彩率全家迁台湾苗栗县头份镇垦殖。徐骧18岁中秀才,曾掌教蒙馆。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他在苗栗头份组织义军,与吴汤兴共商抗日保台大计,日军在基隆登陆后,他充当吴汤兴右翼,沿途设伏,痛击进犯新竹之敌,杀敌200多人。不久……[详细]
|
黄开文(1866—1936),名顺兴,字锡臣,高思程官人。1896年黄开文到天津就读天津电报学堂专攻电报专业。毕业后从事电报建设。清末洋务运动时,全国刚设置行省。黄开文任职劝业道,开始设立局,对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牧业、林植业以及砖纸、砂糖等行业,均按局计划规定实施,努力推广科学技术,亲自动手创办,成绩昭著。由于他先后总办道清铁路、督办同成铁路,皆有成绩,后调任湖北汉口黄德道台兼代巡警道……[详细]
|
吴汤兴(1866—1895),字绍文,祖籍蕉岭三圳伍子湖,其先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895)由镇平渡台垦殖,定居于台湾苗栗县铜锣乡。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全台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抵抗日军入侵。义军大将军丘逢甲任命吴汤兴为苗栗义军统领,吴汤兴命丘国霖、吴绍洸置快船大鼓,遇有紧急军情飞船击鼓传令。义军军纪严明,士气旺盛,苗栗富户大力予以资助。1895年农历五……[详细]
|
钟文南(1860—1920),家名宝僖,新铺镇霭岭村人,清花翎布政史衔,直隶补用道(从二品)。其父钟孟鸿清咸丰进士,以廉直饮誉于时;其长兄子华,清同治廪生,以写《苍梧怨》驰誉京华;三弟宝兰,清光绪举人,曾任湖北枣阳县县令;四弟应同,光绪举人,曾任安徽太和县县令。钟文南长期担任清驻外使节,历任巴西公使馆参赞、美纽约正领事、美旧金山总领事。任旧金山总领事期间,1906年4月18日凌晨,美加州地区(含旧……[详细]
|
黄开甲(1860—1905),高思程官人。伯父黄道崇曾任清道台;父黄岳川曾留美,回国后任翻译,开甲为其长子,自幼聪颖好学。1872年清廷接受容闳的建议,由丁日昌、李鸿章等大臣奏清廷批准,派遣首批幼童30人赴美留学。当时清政府决定:每年送30名幼童赴美,出国时有汉文教师陪行,使幼童赴美后仍可兼习中文。其留学经费由上海海关总税款中每年拨银120万两作为留学生的费用。并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让幼……[详细]
|
徐省吾(1855—1941)字信麟,家名省贤,晚号“城北老人”。蕉城镇城西村人。自幼聪颖好学,清光绪初秀才,于1884年考选为拔贡,其诗文均好,有客家才子之称。曾任江西省宜春县通判,负责押运粮银至北京,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因其母黄氏及祖母吴氏先后去世,乃辞职归里,任镇平桂岭书院镇雅堂山长(教务主任)。当时地方治安不好,常有土匪骚扰抢劫,乡人谋办团练局,公推徐省吾为局长,绥靖地方。他不想长居乡下,地方……[详细]
|
汤用巨(1831—?),原名华才,高思镇高思村赤岭背人。1848年考取秀才。咸丰五年乙卯(1855)考取举人,第二年获“例进士”。钦加翰林院待诏,诰授奉政大夫。在京几年后,衣锦返乡。曾为祖屋题“联新居”,撰联“联理同心花萼秀,新铭又日幅陨长”,以勉励后世兄弟友爱。题三副堂联。其中正堂联:赤岭启堂基,峰高土厚,卜筑落成自可栽培兰桂;白水迎庭院,源远流长,波涛涌起何难奋发蛟龙。左堂联:联和气于一堂,但……[详细]
|
徐锡南(1825—1893),谱名理楚,号觉臣,兴福镇桃溪村人。他一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史,知识渊博,道德高尚。是清光绪初年恩贡生,镇平(蕉岭)儒学教谕兼任“桂岭书院”院长。徐锡南的住宅名“五知堂”。之所以命名“五知”,他在桂岭书院常对其学生阐述:“一个人不论做好事、坏事,必然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人知。故每个人必须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要做好人,多做好事,决不能做任何见不得人的坏事。大凡……[详细]
|
徐徽字宏猷,怀仁乡(今蕉岭)人,徐云崖八世孙。1629年程乡县岁贡生。在家乡设馆教授学生,望重乡里,学生中多知名人士。天启年间,盗匪蜂起,因盗匪案株连很多良民,徐徽为众多善良百姓辩白平反,30多户。当年地方不靖,为了地方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徐徽奔走呼号,请求广东上 书王朝,力陈建县治之理由。陂角人赖其肖写下《请开筑县城池呈稿》,在众人努力下,终于在1633年,明王朝下令,析程乡(梅县)之龟浆二图、……[详细]
|
徐铿1549年己酉科举人,原籍怀仁乡(今蕉岭),后迁梅县,蕉岭徐氏开基祖徐云崖(探玄)7世裔孙。父亲徐嘉祉,字君宠,号梅林,明正德十五年贡生,任江西龙南知县。徐铿少立志承父业,立号幼林(幼小的梅林)。1556年领乡荐任广西罗城县令。罗城县治在万山丛中,汉瑶杂住,罗城有3个里(里,行政区划)被瑶族酋长占据。徐铿到任后,免去冗役苛税,招流民耕种,分化瑶族恶势力,结果归还3里田地给汉民耕种。罗城汉民刻石……[详细]
|
钟海文(1935—1995),广福镇铁坑村人。1949年9月,他入伍蕉岭文福工作队,参加土地改革,访贫向苦,扎根串连,发动群众,斗垮封建地主阶级,建立农村基层政权,成绩突出,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曾任广福乡人民政府干部,县委审干办公室专干、县委机要秘书。1961—1974年7月,钟海文先后任中共蕉岭县委新闻秘书组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1974年8月至1981年1月,任中共蕉岭县委常委、……[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