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141、刘礼生 (19071934)
  刘礼生(1907-1934),男,中共党员。义乌畈田朱车路村人。1907年出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时,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学生们的极大愤怒。暑假,正在金华省立第七中学就读的刘礼生与杭州、金华、严州等地回乡的进步青年学生一起,组织“旅行宣传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到稠城、佛堂、苏溪、廿三里、上溪、东河、前洪等大小集镇,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揭露英、日帝国主义-中国人民的罪行,揭露“五卅”惨案的-,……[详细]
142、廖新增 烈士(18931934)
  廖新增(1893-1934),县城西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家贫,父亲早逝,靠母亲做粉条卖点心养家糊口。新增青年时代以挑担、卖柴为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进驻明溪城,他发动群众,组织食盐等物资供给军需,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民国22年(1933年)7月,彭德怀率领的东方军解放明溪城,此时,红军一个排驻扎在他廖家大厝。新增见红军纪律严明,待人和气,为穷人办事,他十分敬佩。在红军的启发……[详细]
143、萧韶 革命烈士(19031934)
  萧韶(1903-1934)江西吉安人。自幼父母双亡,靠贫穷的叔父抚养长大,勤奋好学。吉安阳明中学毕业后,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积极参加学生-,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25年10月毕业,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大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被派遣随北伐军返回赣南,开展群众工作。9月参与组织中共赣州县临时委员会。10月同陈赞贤等成立中共赣州特别支部,任委员。同时创办并主编赣州《国民日报》……[详细]
144、陈致清 (18891934)
   陈致清(1889-1934)陈致清,字明德,今太芝庙乡社中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九月生。民国l5年(1926)9月,易易乡农民协会成立,陈致清任委员长。不久由省农运特派员邬建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l2月,任中共宝庆县第二十一支部——太芝庙支部书记,领导易易乡农民向反动地主、土豪劣绅开展斗争,掀起龙山革命风暴。“马日事变”后,太芝庙逃往外地的土豪劣绅又杀回乡里,疯狂捕杀中-员和农运积极分……[详细]
145、孔仕安 (19071934)
  孔仕安(1907~1934),又名书安,溪口-巧洋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丧母,10岁上私塾。民国9年(1920),父重病,孔停学在家劳动。民国12年,病愈的父亲见孔面黄体弱,便让他去学裁缝。3年满师,他为报答师恩,又给师傅做了2年帮工才独自开业。民国20年5月底,红军攻克建宁。孔于6月进县城红军被服厂做工。被服厂成立工会,孔当选为工会生产委员。孔工作认真负责,表现突出,进厂一个来月便加入中国……[详细]
146、阮殿煊 (18971934)
  阮殿煊(1897~1934),广西思林人。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 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七军政治部科长。参加了红七军远征和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在江西牺牲。 生平简介阮殿煊(1897~1934),壮族。思林镇坛乐村定象屯人。少年时在思林县保城小学读书。1923年考取广西省立第五中学,在校就读时,受到当时校长雷天壮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上街宣传革命道理。192……[详细]
147、李元晋 (18591934)
  李元晋(1859—1934),字体乾,孝义大孝堡村人。清末举人,北洋政府众议员,国是商会山西省代表。其父李映湘靠农业起家,有良田近千亩。到李元晋时,已是孝邑兼营工商业和金融业的首富。由于其资产雄厚,长期把持县商会,左右县政。李元晋任众议员时久居天津,与住日租界的太谷商人张成统来往甚密。经张成统牵线,于1919年同日本川畸造船所共同成立华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开采贤者村和胡家窑村一带的煤炭资源。李……[详细]
148、洪超 (19091934)
  长征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在长征出发途中,有一位从黄梅走出去的骁勇将军,为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一道防线立下首功,他就是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的洪超。1909年,洪超出生于下新镇下新社区一个贫苦农家。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动,担任儿童团团长,年仅17岁的他带领儿童团员,联合下新农民协会、渔业工会开展了对渔霸的斗争。大革命失败之后,地主渔霸-倒算,洪超遭受严刑拷打,……[详细]
149、韦纪 (19041934)
  韦纪(1904~1934)又名韦日友。壮族。平马镇百谷村人。1926年,在韦如山的带领下,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恩隆县农民自卫军、赤卫军的领导成员。8月,带领百谷村农军,到奉议县仑圩参加余少杰领导的“二都-”,与兄弟县农军一起攻打韦宁村土豪黄曹山。1929年10月28日,带领百谷村农军配合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收缴警备第三大队驻平马一个营的武装。11月,率百谷村农军参加攻打七里……[详细]
150、王和顺 (18681934)
  王和顺(1868—1934),字德卿,又称德兴、德馨,号寿山。宣化县(今南宁市)二塘那造村人(今属郊区津头乡)。壮族。十四五岁时投身黑旗军抗法。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宣化县衙任衙役。由于他同情和支持群众,反对官府横征暴敛,光绪二十四年被捕入狱,次年获释后即聚众设台拜会,公开举起反清旗帜。会党起义后,左江镇总兵马盛治于光绪二十八年进剿南宁府、思恩府(府治在今武鸣县府城)会党武装。王和顺率众在隆……[详细]
151、卢黄轸 (19121934)
  卢黄轸 (1912—1934),又名卢克俭,化名星一,黄沙镇人。自幼勤奋好学。民国18年(1929)秋,考入南郑县立中学。20年(1931)加入共产党。22年(1933)春,受聘县第三高级小学(今黄沙小学)校长,在师生中宣传马列主义;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农村与贫苦农民一起劳动,宣传进步思想;发展刘世英、杨润生、纪正明等加入共产党。半年后辞去校长职务,与王卓玉于是年10月15日立成中共黄沙区委员会(以……[详细]
152、唐浚 (18961934)
  唐浚(1896~1934) ,壮族。原名孙谋,字静渊,别号梦月。新靖镇人民街人,聪敏有志,性格乐观,雅好洞箫,一竿长随,兴之所至,清歌一曲,自得其乐。1918年县立中学(四年制)第一班毕业,在家义务开私塾后聘为县立逊志小学执教。不久,荐为县财务局长, 掌理县之财务, 因平日好与官绅交游,久之遂亏蚀公款,至移交时,欠200余元银元, 致遭入狱,乃变卖产业还债。1922年有湘人徐舒来县任司法,该人善静……[详细]
153、陈府洲 (19051934)
  陈府洲(1905—1934),澄海县东里镇南社人。民国13年(1924),他以优异成绩考进韩山师范学校,结识金中和韩师的进步学生方慧生、黄联绎等人,阅读进步书籍,开始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民国11年11月,加入共青团,不久,担任韩师团支部书记,与学校进步学生组织“韩师新学生社支部”,与“韩师孙文主义学会”反动分子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民国15年(1926)春,陈府洲在韩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潮……[详细]
154、吴法弟 (19161934)
  吴法弟,曾名吴雄,黄柏乡下石二村人。民国5年(1916)10月出生。15岁时,因生活困迫去当兵,曾在国民党驻赛岐海军教导团任过排长之职。民国20年,法弟在马立峰的启发下,投身革命队伍。他积极参加福安溪柄一带的农民抗债斗争,并参加中共福安县委组织的“五一-”、“八一-”和“溪柄-”。民国21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在福安溪北洋秘密成立,马立峰任政委、詹如柏任支队长、吴法弟任……[详细]
155、刘国桢 (18991934)
  刘国桢(1899—1934),家名宝贤,号蔚孙,三圳镇东岭村人。其祖父永蔚,旅印尼小商。父月舫,清末秀才,长期在乡“川上 书院”牖民学校执教。月舫生三子:国桢、国彬、刘健。国桢5岁启蒙,牖民学校毕业后升入蕉岭中学,高中在梅州中学及东山中学就读,毕业后回母校牖民学校执教一年,曾撰牖民学校校歌,歌词:“栽成后进,劲节高风,他年翠柏苍松。中流砥柱,钟鼎铭功,壮哉吾校英雄。”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早日成材为国……[详细]
156、翁树年 (19021934)
  翁树年,建瓯县人,清绪二十八年(1902)生。民国14年(1925)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擅长国画,学米芾笔意,潇洒俊逸。民国15年杨峻德自北京过上海,他和潘作民、葛越溪随杨同道返建瓯开展革命工作。当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军二军六师进驻建瓯,在-表肖劲光推动下,成立国民党建瓯县党部筹备处,其时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期中,中共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树年任省立第五中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共青……[详细]
157、林钟贵 (18681934)
  林钟贵(1868~1934年)林钟贵,闽侯县盘屿村(今福州红星农场)人,其家世代为医。钟贵幼承家传,长成精于内科,扬名省内外,福州大官显贵皆延其诊治。当时的讣告,大多写“经林钟贵大医师医治无效”等语。其医术高明为当时福州第一人。钟贵不但医术超人,而且医德高尚,他常说;“医术无止境,医德记在心”,实行“朔望义诊,贫不计资”,每月的初一、十五,经常是病客盈门。林钟贵要从早上的7点钟忙到晚上的9点多钟。……[详细]
158、吴成 (19071934)
  吴成,字自恭,号廷敬。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1907年1月17日)生于东源村贫农家庭。幼时读过5年私塾,年青时随父学习缝纫,夜里学文习字,兼习拳术。民国21年(1932)春,吴成在黄柏一带从事缝纫,结识共产党员周资成而参加革命。民国22年春,在东源村秘密组织农会、贫农团,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债斗争;10月,由林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担任东源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组建“红带会”农民武装。民国……[详细]
159、白自强 (19021934)
  白自强(1902~1934) 乳名周元,字子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于高杰村一个富有的家庭。父白应甲重教济贫,知名乡里。20年代初,自强和胞弟自成、堂弟自立,由县第二高小考入榆林中学,接受马列,参闹-,品学兼优,被誉为清涧三白。其由李子洲介绍加入共产党。榆中毕业后,先后在横山响水高小和清涧第二高小任教。1927年春,调任第一高小校长,参与创建清涧共产党第一个基层组织第一高小支部,担任书记……[详细]
160、顾衡 (19091934)
  顾衡(1909~1934),字屏叔。无锡人。民国12年(1923年)考进东南大学附中学习。民国14年后,在追悼孙中山活动中受恽代英、萧楚女等影响,参加爱国反帝运动。翌年,加入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民国16年夏,考入东南大学。同年加入由共青团员翟凤阳等人组织的大地社。民国17年,“五三”济南惨案后,他愤然脱离国民党,并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北平从事革命工作。民国19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中共北京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