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21、胡秉铎 (19021927)
  胡秉铎,字鸣之,汉族,1902年古历12月2日出生在榕江县古州镇,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生。曾任《贵州青年》、“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青年军人》周刊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机要秘书。东路军总指挥部第一科上校科长、参谋处参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两次参加东征,继后参加北伐。蒋介石“四・一二”叛变革命后,被何应钦派人秘密杀害。 胡秉铎5岁那年,其父将他过继给……[详细]
22、李燮和 辛亥革命元勋(18731927)
  李燮和(1873-1927)中国同盟会会员,光复军总司令,辛亥革命元勋。安化县兰田镇(今属涟源市)人。字柱中,派号代钧。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初补县学生员,又就学长沙求实书院,喜与会党及忧时志士交游。光绪三十年(1904),约集同志立黄汉会。旋参加华兴会,与谋长沙起义。事泄失败后,隐身于宝庆学堂教书,又与谭人凤、刘德佩、唐鉴招集贺金声馀部,密谋在宝庆起事,不成,走上海,结识陶成章,加入光复会……[详细]
23、胡谦 (18791927)
  胡谦(公元1879——1927年),原名寅文,字斡丞,后改字戆忱,兴国县北门外瑶岗脑村人。孙中山的的忠实追随者,国民党高级将领。 胡谦出生在清末封建统治即将崩溃的黑暗时期。他自幼天资聪慧,磊落有大志,常以廓清寰宇、复兴中华为己任,勤奋读书。江西护理巡抚相逢时奉督练处令开办江西武备学堂,饬各县考选学生送省入学。胡谦从兴国应选赴试,名列前茅。入学后,他学习勤奋,为总办汪瑞凯、监督陈伯文、教官吴介……[详细]
24、陈炳焜 (18681927)
  陈炳焜(1868—1927),字舜琴,广西马平县阳和村(今柳州市阳和开发区)人,广东督军,生于同治七年九月二十七日(一八六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陈家先人曾是柳州当地的仕宦大户,承袭祖荫,陈炳焜幼年时便随父母搬到柳州东门内磨盘街居住。其父陈养和,游手好闲沉迷女色,后来竟然为了要纳小妾而将原配向氏(陈炳焜生母)逐出家门。陈母辗转流落到成团村乡下,每日思儿心切,以泪洗面。族人同情向氏,于是偷偷到城内将小陈……[详细]
25、刘重民
  刘重民,原名刘盛宝,江苏省江都市双沟镇大刘庄人。1903年随父母定居南京。他曾就读于南京益智小学、求实中学。1922年秋,刘重民考入金陵大学。刘重民经常阅读进步书籍,接近进步青年,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3年10月,经南京第一中学黄伦秋介绍,刘重民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曾和林丰年发动几十名学生,组织了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团——五社,出版了《五光旬刊》杂志5期。1923年底,刘重民在恽代英、杨……[详细]
26、詹大悲 (18881927)
  詹大悲(1888-1927)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培瀚,别名瀚,字质存。湖北蕲春人。早年考入黄州府中学。1908年到武汉,任《商务日报》总主笔,宣传革命。1911年与蒋翊武等在武昌组织文学社,被推为文书部部长,章程皆出其手。编《大江报》,因撰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药石也》而被捕入狱。武昌起义后出狱,任汉口军政分府主任兼管军事。1912年任湖北省议会议员。1913年参加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详细]
27、赵世炎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011927)
  • 赵世炎
  赵世炎(1901—1927),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琴荪、列父、罗敬、乐生、识因、士炎、炎、言、乐等,重庆市酉阳自治县人。中国0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4岁入家馆读书。1911年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剪掉了发辫。1914年毕业于龙潭高等小学堂。1915年秋,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17年结识李大钊,开始投身新文化运动。1919年,被选……[详细]
28、李爱春 (19011927)
   李爱春,原名李春荣,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演丰镇爱国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亲靠种田捕鱼为生。在琼崖读书时,他与冯白驹等进步学生创办“同志互助社”,倡导进步思想。1924年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考入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预科。在广州读书期间,受孙中山国民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不做大官,要做大事”。特别是听取了从苏联留学归来担任共青团两广……[详细]
29、蒋先云 (19021927)
  蒋先云(1902—1927)蒋先云,男,1902年7月14日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村一没落书香之家。父亲蒋继堃是清末秀才,为人忠厚正直;母亲肖玉秀,人称“大脚婆”,朴实勤劳,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性情开朗人缘好。蒋先云兄弟姐妹八人,先云排行最小,五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先烈是孙中山先生得力助手,反袁义士,壮烈牺牲,遗像及丰功业绩供奉于武昌革命烈士公祠,永世纪念。二哥先知嶷山,任惠丰县警察局长。三哥先……[详细]
30、游曦 革命烈士(19081927)
  游曦,原名游传玉,1908年3月26日生于四川省巴县嘉陵江畔大阳沟,在母亲吴氏抚育下度过了艰辛的童年,1922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简称重庆女二师)学习。游传玉在学校里,经常听到共产党员肖楚女老师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国家主义的演讲,并且大量阅读了肖楚女在《新蜀报》上发表鞭挞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文章,思想受到很大的启发;肖楚女经常介绍《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给她们课后学习。游曦了解马克思主……[详细]
31、毕磊 (19021927)
  毕磊(1902—1927) 革命烈士。 湖南省澧县人,1902年7月13日出生于澧县。后全家迁到长沙稻谷仓“陋园”定居,父亲是一位小职员,靠抄写文书为生。他7岁就读长沙明德中学附小,品学兼优,毕业后被免费升入明德中学。1922年官费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同年11月4日,他与同学张瑞权、唐富言等组织“知用学社”,主张“求知”在于“致用”,明确提出“科学救国”、“教育救国”。……[详细]
32、荣耀先 (18951927)
  荣耀先(1895~1927年),字辉庭,号一介,蒙名谦登若宪,1895年农历腊月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的蒙古族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他跟随父母种田和放牧,养成了勤劳朴素的习惯。父母对他非常喜爱,节衣缩食送他进本村私塾念书,期望学有所成,光耀门庭。191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土默特高等学堂。在学堂,他勤奋好学,成绩突出,还经常帮助比他更困难的同学。荣耀先辛亥革命以后,归……[详细]
33、潘大道 (18881927)
  潘大道(1888-1927)字力山,开县临江镇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月出生在镇郊一个务农兼营商业的家庭里。临江镇是开县的首场,商业繁盛,也是全县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潘大道幼年勤学好问,16岁(注: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考入县学,后被选拔保养到成都留东予备学校学习,学成回乡,20岁担任临江市两等小学堂校长。他在成都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愤国之衰弱,一心思念出国留学,寻觅救国良方。因未成行,终……[详细]
34、谢文锦 (18941927)
  • 谢文锦
  谢文锦(1894—1927),1894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17年毕业于省立杭州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到上海,在《新青年》杂志社任职。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谢文锦与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人被党派遣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春,谢文锦回国,担任共产国际代表、苏联军事政治顾问鲍罗廷的翻译,并任中共中央秘书。1924……[详细]
35、许侠夫 (19011927)
  许侠夫(1901~1927) 原名许声鹏,字秀南,东阁镇玉山村人。幼年聪明,8岁被送进私塾读书,学习成绩很好,二次跳级,13岁在东阁墟读小学毕业。 1921年,被长兄许声鸿带到马来亚谋生,白天为资本家做工,夜间到夜校读书,1923年他离开马来亚回国。在朋友的帮助下,进入南京暨南学校,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各种进步书刊,如《0宣言》、《列宁传》、《新青年》等,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25年,……[详细]
36、陈永芹 (19001927)
  陈永芹(1900~1927),1900年1月14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九曲江乡北山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父亲陈淑汉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母亲何氏是个善良俭朴的农妇。陈永芹在本地的美谷私塾读书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17年陈永芹随父亲往新加坡谋生。不久,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当时陈永芹刚满18岁,在异国无依无靠,流落街头,靠干点杂活艰难度日。1922年,陈永芹回到家乡,但生活仍然难以维持……[详细]
37、田波扬 (19041927)
  田波扬(1904—1927) 湖南青年-领导人,革命烈士。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04年3月24日出生于浏阳县(今浏阳市)北盛区乌龙乡良陂村。自幼受其父影响,立下为国出力、为民除害的志向。1910年在本乡私塾发蒙。3年后转入邻乡琼瑞学校。1916年,因琼瑞学校停办,转入当时浏阳北乡的卓然高小,老师陈菊霖很看重他,并介绍他与其侄孙女陈昌甫于1921年春结婚。同年夏,他考入位于省……[详细]
38、蔡晴川 (19031927)
  蔡晴川(1903-1927)蔡晴川,1903年12月诞生在两河口蔡家老屋,湖南石门人。石门县立高小毕业。1925年初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入大元帅铁甲车队,任第三连副连长。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排长、连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代理团长。同年10月初在广东大埔三河坝战役中牺牲。……[详细]
39、王器民 (18921927)
  王器民,又名连斋,1892年6月出生于海南会同县(今琼海市)塔洋区美果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双亲去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先是人私塾就读,后考上琼东县立高等小学。小学毕业时已15岁,他曾有志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一份日报,“以为开通琼崖的利器”。后因赞成者甚少,未能如愿。不久,他便随同乡去马来亚(今属新加坡)谋生,曾积极在华侨中开办工人夜校,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在侨居南洋的数年当中,王器民的生活……[详细]
40、刘冠雄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18581927)
  刘冠雄(1858~1927年),字敦诚,号子英、资颖,闽县(今闽侯)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学习驾驶。光绪十二年(1886年),派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光绪十六年(1890年)回国,任北洋水师“靖远”舰帮带、大副。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午战争爆发。同年八月十八日,中日舰队在黄海激战,“靖远”舰受重伤,-退至大东沟大鹿岛附近抢修,下午五时修毕归队。冠雄见旗舰受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