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王君安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70年5月出生。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学艺,工小生。除了本人能刻苦专研之外,有幸得到表演艺术家尹桂芳的悉心传教,在唱、做、念、打各方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并得到“尹派”早期传人尹小芳为她指导排戏,成长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主要演员和“尹派”艺术的第五代优秀传人。她深知流派不是一种僵死的模式,流派的生命力在于“流”!因此,她在继承“尹派”艺术方面,既保……[详细]
|
张小君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74年6月出生。1989年考入宁波市艺校,三年中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师承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在徐老师和校内老师指导下,排了较多的折子戏,1990年演出《打金枝》获市小百花调演金奖。1991年演出《北地王》获宁波市小百花调演二等奖。被称为宁波艺校“小十姐妹”。1992年分配进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任主要徐派小生。1993年《北地王》一折参加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获一等奖……[详细]
|
叶庞星 男,二级演奏员。浙江嵊县人,1969年2月出生。1984年考入由嵊县文化局举办的戏曲培训班学习司鼓,1985年9月考入普陀越剧团,一年后因剧团改成“艺术团”离开普陀,又于同年考入乐清市越剧团。进团后一直担任乐队主要司鼓。先后在剧团排演的40多台大戏和30多个折子戏中任司鼓,其中很多剧目在历届省、市戏剧节中获得大奖。1987年《凤凰楼》在温州市第二届戏剧节中获优秀演出奖、乐队伴奏奖;198……[详细]
|
张学芬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68年8月出生。初中毕业后于1984年进嵊县越剧之家培训,同年12月被海宁市越剧团招收为正式演员,工尹(桂芳)派小生,担任团内主要小生的演出任务。1993年兼任业务副团长。她的尹派唱腔委婉动听、富有韵味,曾得尹小芳的悉心指导。自1985年始,连续在浙江省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戏剧节中分别获演员二等奖、一等奖;又获浙江省“十佳新花”奖;“十佳金艺……[详细]
|
何英 女,一级演员。原籍四川,1962年5月1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在嵊县中学高中越剧班毕业后,于1978年5月进浙江嵊县越剧团,工花旦。1979年拜傅全香为师。1982年入选浙江省越剧小百花赴港集训班。1983年11月随浙江越剧小百花赴港演出团赴港演出。1984年5月为正式成立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主要演员。她唱做俱佳、音质甜美,唱傅派用腔自如、韵味纯正,身材修长、扮相俏丽,是青衣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浙……[详细]
|
杨冲霄 男,二级舞美设计。浙江嵊县人,1960年2月出生。自幼喜爱美术,经浙江美院老师指点,打下了扎实的造形基本功。1979年进嵊县越剧团从事舞美设计。其设计注重在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戏曲舞美的神韵、意象的探索,善于运用洗练、简洁的艺术形象、虚实结合的造型手法,去揭示剧本的内涵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在绘画制作上坚持以质朴、写实的语言,真诚地反映生活。他的《大义夫人》的舞美设计获绍兴市戏剧节设计一等奖……[详细]
|
王庆跃 男,二级演奏员。浙江嵊县人,1958年12月14日出生。1975年10月进浙江台州越剧团实习司鼓,1977年1月转正。1979年10月借到西安越剧团协助演出工作。1980年进北京红旗越剧团。1984年1月进浙江越剧团。1985年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任司鼓至今。1989年11月在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中任《陆游与唐琬》一剧的指挥、司鼓,获乐师奖。1992年12月在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中演出《西厢记……[详细]
|
裘伟刚 男,演员。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人,1955年出生。1969年考入嵊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今嵊州市越剧团)任小生演员。曾在《盘夫索夫》中饰曾荣、《碧玉簪》中饰王玉林、《孔雀东南飞》中饰焦仲卿、《汉文皇后》中饰汉文帝等角色,为剧团的主要演员。1980年浙江省专业剧团青年演员会演获二等奖,并数次获绍兴市戏曲会演青年演员一、二等奖。近年来在电视剧《秋瑾》中扮演竺绍康、《珍珠塔》中扮演老总管、《马寅……[详细]
|
陈国良 男,一级作曲。浙江嵊县人。1949年8月15日出生。1964年进嵊县越剧团,先后任演奏员、作曲、团长。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经深造并结合艺术实践,成为越剧作曲后起之秀,也为音乐作曲家。曾为嵊县(嵊州)越剧团、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绍剧团、浙江电视台、绍兴电视台、绍兴市电视制作中心等创作戏曲音乐及电视剧音乐百余部(含合作),如越剧《汉文皇后……[详细]
|
马明义 男,二级演奏员。浙江嵊县人,1947年4月9日出生。1960年考入浙江省戏曲学校越剧音乐班,学习司鼓专业。1965年9月毕业分配进浙江越剧一团任司鼓,后一直在浙江越剧团(一度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借用)工作,至1996年因病离岗退养。他是越剧司鼓后起之秀,技艺娴熟,能带动乐队,烘托气氛。曾担任《琼花》、《红灯记》、《龙江颂》、《乾嘉巨案》、《白头吟》,课本剧《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孔乙己》,折……[详细]
|
李园 女,导演。浙江嵊县人,1946年3月出生。浙江省群艺馆副研究馆员。1957年考入嵊县越剧团学演小生。曾扮演《珍珠塔》中的方卿、《鸳鸯谱》中的沈二、《胭脂》中的宿介、《庵堂认母》中的徐元宰、《戚继光斩子》中的儿子等角色。后因剧团实行男女合演,她改学导演。曾导演过《碧玉簪》、《孔雀东南飞》、《评雪辨踪》、《玉蜻蜓》、《红灯记》、《沙家浜》、《红嫂》、《智取威虎山》、《海港》、《波光粼粼》、《钱……[详细]
|
吕国光 男,二级演奏员,浙江嵊县人,1946年11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越剧音乐班,留校任教。擅长主胡、唢呐、二胡及小提琴等多种乐器演奏。1969年调浙江京剧团任小提琴、唢呐演奏员。1977年随浙江歌舞团任唢呐演奏员出访非洲6国演出。1979年调入浙江越剧二团,1986年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任主胡、唢呐演奏员。1992年在《西厢记》演出中任唢呐、中胡演奏员获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乐师……[详细]
|
钱爱玉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长乐镇人,1949年9月出生。1963年9月进嵊县越剧团,工花旦。1981年拜王文娟为师,为王派得意传人,扮相清美,唱腔韵味浓郁。先后主演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波光粼粼》、《四姑娘》、《海岛女民兵》与古装戏《雍姬怨》等。1981年饰演《盘夫》中的严兰贞,以其精彩演唱获浙江省青年演员会演一等奖,继而被评为全省最佳越剧青年演员之一。1983年抽选入浙江越剧小百……[详细]
|
郁尚校 男,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46年10月11日生。1965年毕业于浙江省艺术学校首届越剧班,分配进浙江越剧团任老生兼小生。他气宇轩昂,功底扎实。老生师承张(桂凤)派,唱腔雄浑高亢,富有阳刚之韵,表演真挚动人,充满热情。塑造的主要角色有《琼花》中的洪常青、《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龙江颂》中的阿坚伯、《小刀会》中的刘丽川、《胭脂》中的吴南岱、施愚山、《天之骄女》中的唐太宗、《乾嘉巨案》中的……[详细]
|
赵雪海 男,一级导演。浙江嵊县崇仁人,1945年10月出生。1958年进浙江艺校越剧班,学习花脸,1965年分配至浙越一团任演员。1985年任浙江越剧院艺术部导演,1987年任一团编导,1988年任一团副团长兼导演,1990年任浙江越剧团副团长、导演,1992年12月任浙江越剧院院长助理兼电视部导演。1996年调浙江京昆艺术剧院任副处级调研员兼电视部副主任、创作室导演。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详细]
|
张亚蓉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45年10月出生。1957年12月考入温州市越剧团,师承周鹏奎,攻小花脸。1958年12月保送省艺术学校越剧班学习,主教老师刘鹏奎,学老旦、彩旦,在艺校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功底。1961年7月回原剧团工作,至今达42年。共塑造了近百个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形象,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三请樊梨花》中的程咬金、《三线姻缘》中的冯士元、《盘夫索夫》中的赵文华、《雪里小……[详细]
|
袁开祥 男,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45年7月生。大专学历。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中国音协戏曲声乐研究会副秘书长。1958年进浙江艺校越剧班,工小生,得姚水娟、吴剑芳、尹小芳等诸多名家亲传,成为重点培养尖子,功底扎实全面。1965年毕业分配进浙越一团任演员,并拜徐玉兰为师,先后在《白蛇传》、《盘夫索夫》、《十一郎》、《白毛女》等数10出戏中担当主角。1979年《胭脂》在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详细]
|
陈明水 男,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45年1月7日出生。1958年考入浙江省艺术学校越剧班,先学武生,后兼学老生。1965年毕业分配到浙江越剧一团(后为浙江越剧团)任演员。功底实,戏路宽,唱腔有韵味。至20世纪末,一直活跃于男女合演舞台上,先后扮演了《女飞行员》中的大队长、《小刀会》中的刘丽川、《胭脂》中的施愚山、《古墓香魂》中的尤子达、《天之骄女》中的房玄龄、《画眉》中的驿臣、《谢瑶环》中的……[详细]
|
谢秀娟 女,二级演员,祖籍浙江嵊县,1939年1月出生于上海。1954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前身)工刀马旦兼学花旦。文戏由竹芳森、项彩莲等越剧老师启蒙,武功得到京剧老师沈枫主教,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1959年戏校毕业后,进入上海越剧院,先后在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和青年剧团任演员。在艺术上私淑吕(瑞英)派。她扮相俏丽妩媚、嗓音甜润、戏路较宽,花旦、青衣……[详细]
|
李香琴 (1934—1990)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44年入科班学戏,1952年参加温州市越剧团工作。为浙江省剧协会员、著名越剧老生。她的唱腔苍劲富有韵味,表演方面博采众长,吸收了京昆表演艺术,融合在越剧之中。尤钦慕并追求京剧麒派的做功,平时着重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经过提练化为表演艺术素材。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戏路很广,曾成功地塑造了古装戏中的王延龄、屈原、况钟、程婴、宋江、施愚山;现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