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宝鸡历史人物介绍3

宝鸡历史人物介绍3

更新时间:2023-12-30

   陈招贤(1922—1986) 陇县牙科乡预村后庄人,出身农民家庭。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唱均有研究,曾制皮影箱,自为箱主。陈招贤少年时代,千阳县皮影刻制艺人李西平常来他家刻制皮影,因而受到熏陶。后拜李为师,学习皮影刻制技艺两年。此后,认真钻研,技艺愈加精湛。1956年,他为县皮影剧团制作传统戏皮影150多件,又刻制现代戏皮影箱。这些皮影,设计新颖,刻工精细,器物美观逼真,人物各具情态……[详细]
  张新奎(1957—1986) 眉县营头乡李关村人。1971年加入共青团,1972年高庙中学毕业,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队团支部书记、生产队会计等。入伍后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连指导员、团直政股股长。 1970年他在小学上学时,就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给本村五保户冯国安担水、劈柴等,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模范班长。1976年参军后,被分配到“好作风八连”当战士。1983……[详细]
   宁国强(1943—1986) 渭滨区-镇凉泉村人。人民公社化时期,曾任大队副队长、团支部副书记、大队科研室主任兼县、市病虫测报员。1979年受聘到宝鸡县农科所,任半脱产专职病虫测报员。 他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系统地学习了大专植保专业课程,阅读了大量的专业科技文献。1979~1980年分春、秋、夏三季,基本摸清了宝鸡地下虫害分布及数量比率,害虫种群数量与作物茬口的关系,麦田地下虫害危……[详细]
  柏耀(1914—1986) 太白县靖口乡关上街村人。民国22年(1933)上高小时集体加入国民党。民国27年(1938)在凤师上学期间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民先队,毕业后任凤县靖口乡联保主任,后被国民党凤县县政府委任为靖口乡乡长、自卫队长,并当选为凤县参议会参议员。民国35年(1946)秋,在虢镇住院时与共产党员焦儒、焦振祥接触。民国37年(1948)4月又与地下工作者左振德、陈才秘密联系。……[详细]
  李甲宝(1905—1985) 一名李华,宝鸡县贾村镇陵厚寺人。解放前在“党拐子戏班”、“安正戏班”、“鸣盛社”演出。建国后曾任西府秦腔剧目挖掘小组副组长。1958年被省戏曲学校聘为艺术指导。演旦角,做工细腻,善于把人物性格和自己的表演结合,一招一式,一顾一盼,颇为传神,以主演《拾玉镯》中孙玉姣而著名。……[详细]
  郑奎(1911—1985) 字占山,号“追云燕子”,凤翔县城关镇南街人。善习武技。自幼家贫,操染坊为业。早年拜杨士勇、南武成、郑府魁、钟励道等人为师习武,特长“大红拳”、“沥泉枪”、“燕青刀”、“旋华棍”、“流星锤”等套路。其特点是劲道以刚为主,并注意功力演练。 解放初,曾任县工商联主任、初级和高级农业社主任、生产队长、大队民兵营长及治保主任等职。1958年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详细]
  彭生金(1912—1985) 扶风县人。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生产队会计、队长。1972年担任宝鸡峡引渭工程总干渠斗长。1985年12月24日晚9时,在冬灌巡渠中失足落水,以身殉职。 他在担任斗长的14年中,一贯坚持用水原则。灌溉季节,始终坚守岗位,昼夜值班。停水期间,人不离渠,锨不离手,整修渠道,铲草清淤。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过宝鸡峡管理局先-表会议,受到奖励。198……[详细]
  郭军利(1966—1985) 凤翔县田家庄乡齐村人。自幼勤劳、朴实,乐于助人。上学时担任班干部,主动修理桌凳,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五保老人做家务活,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农村劳动中,是村上帮贫扶困小组成员。农忙时,帮助困难户打麦、磨面、挑水、背柴。1982~1984年无偿帮助困难户打胡基(土坯)10多垛。1984年冬季入伍,新兵训练中,经常帮助战士洗床单、洗衣服,清扫环境卫生。起早贪黑,勤……[详细]
  马建光(1956—1985) 凤翔县城关镇人。1975年高中毕业,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5~1977年下乡插队,1978年1月参加工作,为宝鸡市第一针织厂保全工。他爱厂如家,认真钻研业务,对工作一丝不苟。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与本车间几位同志组成缝纫机修理小组,走街串乡为群众义务修理缝纫机40多台。他见义勇为,拾金不昧。1982年8月,市联盟二队的麦草垛失火,他立即赶往起火……[详细]
  卫来虎(1954—1985) 扶风县段家乡大同村人。从小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村里人砌灶盘炕,总是主动帮忙,颇受邻居喜爱。1985年3月21日晚,村上放电影,12岁的学生邓宏让看完电影回家途中,不慎掉入宝鸡峡引渭渠道两米多深的水中。时值早春,渠水冰冷刺骨,水流湍急,邓宏让命在旦夕,闻讯赶来的几位青年农民不识水性,采用绳索、木棒沿岸抢救,因天黑渠深、流急,难以奏效。在此紧急关头,卫来虎飞快跑来,……[详细]
  许晓东(1912—1985) 麟游县常丰乡人。民国21年(1932)在游击队中任文书。民国26年(1937)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5月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返回任县委委员。常以《论持久战》为教材,向士兵、学生宣传。民国28年(1939)为县长温亚儒起草抗战两周年《告全县民众书》。民国32年(1943)10月参加迎王之役,策动永寿县常乐保公所保长石万军等20多人参加革命,命名为常乐游击队,……[详细]
   邢克广(1902—1985) 岐山县蒲村乡邢家沟人。幼家贫,靠几亩薄田和打铁谋生,新中国成立后任行政村长。1951年9月,组织19户农民成立互助组,被推为组长。他拿出9斗口粮接济组内贫困户,成为宝鸡专区的先进典型。1953年1月,成立邢家沟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任社长,为全专区建社之首。建社中,带头拿出木料,给牲口建槽。他创导的评工记分法,在全专区推广。他们率先使用新式农具,逐步改良耕作技术,……[详细]
  亢少平(1921—1968) 凤翔县横水乡西方村人。民国28年(1939)参加共产党。民国30年(1941)进陕甘宁边区,曾任赤水县委秘书、区委宣传科长、联防司令部《战斗报》。民国35年(1946)10月,任凤翔武装工作队队员,曾同邰云亭、欧阳德、蒲光与岐山磨子沟一带的一支无明确目的武装组织负责人刘岐周会面,对其进行了形势、任务和我党政策的教育,达成双方和平相处,互不干扰,共同打击恶霸地主,……[详细]
  王生春(1902—1985) 凤翔县糜杆桥乡七家门前村人,民国27年(1938)6月加入共产党。青少年时曾上学、做工、务农。民国27~37年(1938~1948)担任中共陕西省委、西府工委交通员。民国35年(1946)8月,将延安急电转送给董策成,促使了保安六团三大队旬邑土桥起义。民国36年(1947)被捕入狱,经受了严刑拷打,坚贞不屈。1949年6月至1958年先后任凤翔二区区委书记、民政……[详细]
   董青山(1905—1986) 宝鸡县金河乡洪水沟人。幼家贫,为了生计去千陇等地为人牧放牛羊。其间常遭人-,遂立志做个强者。 民国13年(1924),董16岁,先后于宁夏、兰州等地寻访名师,学习武术,先后拜师学习“四门钟”、“四名拳”。由于名师指点,本人勤学苦练,数年后身获绝技,颇受同行称赞。 民国20年(1931),董青山到固原一染坊当学徒期间被诬伤人系狱。固原知事侦知其情,开……[详细]
   彭修(1907—1949) 原名远齐,又名彭铁,化名王铁生,扶风县城关镇西官村人。民国18年(1929)毕业于县立高小,后加入冯玉祥部队,任录士、文书。民国19年(1930)在江西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后在瑞金红军干部学校学习。民国21年(1932)加入共产党。民国23年(1934)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民国25年(1936)11月随西路军入甘肃河西走……[详细]
  周肇岐(1906—1985) 又名周伯峰,曾化名赵益山、赵岳山、赵其、李棋、村夫、赵益三等,岐山益店镇周家庄人。岐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民国16年(1927),在岐山单级师范读书时加入共产党,担任学生会负责人,为党组织做交通工作,往来麟游、虢镇、乾县一带。民国18年(1929)7月,中共岐山支部恢复,周为支部负责人之一。民国19年(1930)元月,他组织鹦鸽嘴民团军事-,拉出50多人,60多支……[详细]
  王唯一(1894—1984) 原籍凤翔县下郭店村人,民国20年(1931)定居宝鸡县虢镇。民国8年(1919),王学医于西安韩旬久医院,期满在西安广仁医院工作。民国16年(1927)在西安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裹伤所任上尉军医长。民国20年(1931)在虢镇东街开设了西府早年的西医医院——唯一医院。民国21年(1932),宝鸡一带霍乱流行,积尸遍野,惨不忍睹。王与强和亭等人成立防疫处,培训医护……[详细]
  邰义(1921—1984) 凤翔县田家庄南小里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世代兼营木版年画的家庭。其家从明正德二年(1507)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继承先人所传画业,经营有万顺画局;曾祖邰正荣于道光十五年(1835)改为荣兴画局;祖父邰润于光绪十九年(1893)又改为世兴画局,历时190余年。其家族世代从事传统美术年画套印、刻版技艺,系凤翔传统年画世家之一,尚有几块木版遗留至今。邰义7岁学艺,……[详细]
   赵维新(1915—1984) 扶风县城关镇赵家村人。生前任扶风县畜牧兽医站主任多年。 他幼年家贫,14岁时才上了小学,曾任过小学教员。民国31年(1942)自愿去西北农学院兽医防治人员训练班学习,时扶风县境牛瘟蔓延,死亡耕牛千余头,农民恐慌。赵维新协同省农改所、西农师生在天度、杏林、召公等地注射疫苗进行预防,并用血清治疗230头。他目睹牲畜疫病死亡、农民心焦悲痛的情景和农村缺医少药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