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新校点的清光绪《宣城县志》两册已出版,清代原版全志共四十卷,由宣城知县李应泰、范葆廉主修,章绶撰修。章绶(1827-1896年),宗名显扬,字淮州,号蓬樵、行拱十,宣州区狸桥镇横路章村人,系宣城南姥章氏三十一世孙。章绶出身于书香门第,其高祖麟书,国学生。曾祖父菊,十七补郡庠生,时称卓荦士,有少年翰林之称。祖父美,国学生。父浩,邑廪生,长年设馆教授。章绶自幼受其父学风熏陶,故大有长进,以致出类拔萃。……[详细]
|
王昶,字永思、号其弼,宣州区狸桥镇水阳河东人。清康熙年间,由邑庠补增广生,后因困于科场考试而弃文就武,在江南提标下授千户,巡抚李元芳督师讨乱,王昶以从征功升任福建漳浦营守备带游击衔,遂从征台湾,恢复海澄县并厦门、金门、攻破渐山东埭、万人洞、横塘江、江东桥、水路湾、腰树,水路、陈州、马州湾、腰山、观音山、展旗寨、澳头寨、果堂塞,石码、汉河、玉树等十九寨,杀敌四千余名,优叙加左都督衔给一品服俸。敕授兼……[详细]
|
孙卓(1647-1683年),字予立、号如斋,宣州区狸桥镇水阳河东人,孙襄次子,五岁丧父,与兄都生由叔父孙省抚养成人。孙卓髫年即淹博经史,才藻烂发,弱冠试冠军,食饩。寻应康熙丁已(1677年)特诏,以国子生魁北闱,已末(1679年)登进士。廷对初拟二甲,康熙帝亲览诸卷,拔置一甲第二,授编修。逾岁御试,以文义、书法、满文并当上心,擢第一。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特简章奉使册封安南国,赐正一品……[详细]
|
汪泓,号静斋,县城招坊人。明嘉靖癸卯(1544)举人。志载其身体魁伟、才藻惊人。嘉靖庚戌(1551)知阜城〈今河北省〉,时有贼寇骚扰,朝廷委派的官吏迟迟不能剿灭,百姓四处逃亡。汪泓到任后,采取发动百姓协助军队,组成军-合抗寇,取得了胜利,使当地恢复平安。汪泓执法严明,据记载,献县有一冤案,错判无罪者斩首,经汪泓再审定罪,得知是是错案,而平反昭雪。相邻的县乡百姓打官司,争赴阜城投状审冤,求汪泓审理,……[详细]
|
江汉:字纪南,小名府生,旌德县江村人。明成化壬辰(1472)进士。初授礼部主事,转户部郎中。奉旨出使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风廉明,办事干练,享誉朝野。当时四川因旱灾造成大饥荒,江汉再次奉诏,携国库钱财前往西川赈济。到达后,他亲临各郡、县,招集商家疏通粮源,购买粮食,扶贫救急。由于计划周到,安排得当,收效明显,救活饥民不计其数。之后升迁任宝庆府(今湖南邵阳)知府。江汉任知府后,发现当地一些豪强利……[详细]
|
姚应辰,号紫垣,湖州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以通直郎知旌德县事。为政宽简,待民慈惠。有利地方事悉身为先。旌德县城,自唐中叶建县以来,至宋隆兴年间400年来路巷均用砖铺成,年深日久,圯坏陷没,而东、南街尤甚,时暴雨集中,潴渟浊淖,往来之人很不方便;雨止流息,积水不去。隆兴二年,姚应辰治东街,用花岗石舖成宽十尺,长七百尺。第二年八月治南街,宽十一尺,长二百八十尺。所用资金均姚应辰自已筹集,毫厘不取……[详细]
|
汪澥,字仲容。北宋熙宁八年(1076)进士。旌德县新建村人。他出身贫寒,祖上三代均未做官,以“布衣”考入太学。先后任分录、学正、国子监司业、祭酒(类似校长),最后担任大司成(太学监督)。一生多数时间均从事教育。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于著述。他著作甚多,有《诗书讲义》6卷,《孟子详解》14卷,《诗义释音》30篇,《诏诰》3卷,《乐章》1卷,《文集》30卷,还参加王安石《三经新义》的编写工作。他的诗词水……[详细]
|
周希旦,号毅轩,南冲人。明嘉靖壬戍进士。初任浙江兴化府推官,不久升陕西道御史。任上针对皇帝不理政务,喜好玩乐,上疏《崇圣学、养圣躬》,得到嘉奖。当时高拱为相,自恃是皇帝老师,在朝中专横跋扈,大臣敢怒而不敢言,而周希旦耿直上《乞罢斥屡劾辅臣疏》,正直之声震动朝野,但高拱不久东山再起,大肆报复,排除异已。周希旦被罢官归家闲住十七年。万历十年,高拱下台,由张居正继任相位,决定对高拱排斥的-重新起用。万历……[详细]
|
张贵,字待举,号“曲肱”,宣州城西人,北宋庆历壬午年(1042)进士。科举时,殿试之后,皇帝传旨召见新考中的进士,依次唱名传呼,为“胪唱”。张贵生性恃才傲物,自恃清高,狂放不羁,“胪唱”时不遵礼仪而失常态(唱其名时坐立不起),而被罢免。仅做过忠州司户参军、监、簿一类的小官。后来,张贵干脆弃官归隐,放浪于江湖,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以文会友,诗名显于当朝。张贵以《论语》中“曲肱而枕之”中“曲肱”二字为……[详细]
|
丘旭,又作邱旭,字孟阳,约生于公元910年,约卒于公元990年,宣城人,南唐后主李煜建隆二年(963)癸亥科状元(注:有质疑状元为《太平寰宇记》作者乐史,详后)。丘旭,生于五代十国时吴国宣州宣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侯非常聪明,乡亲们对他期望很高,但是,由于家境贫寒,无钱读书,很小的时侯就帮助家人放牛,直到二十岁左右时家境稍好时,才开始读书,学习诗文。后来,为谋计,-到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参……[详细]
|
蒯鳌,生卒年不详,宣城人。南唐后主时擢进士第。家林按:《江西通志》称蒯鳌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误。鳌少亦无赖,尝与卢绛、诸葛瀇为友,号庐山三害。后颇改过,以廉直自励,笃志于学,读书白鹿洞,为学精敏。后主初期(宋太祖乾德(963—967)年间),入庐阜读书,卒业太学。善属文,有才思。南唐承唐末文体纤丽之弊,士率不能自振。鳌独不事华藻,以理趣为本,有承平余风。鳌以素行为有司所摈,至后主后期,始登仕途。……[详细]
|
谭笑萍(1901-1946),少年时就读于旌德白地日新小学,1924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任中共旌德特支书记。1928年2月主持召开党义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被捕,后保释。1932年3月首任中共旌德县委书记。1934年5月,谭笑萍参加领导旌德大礼村农民-,在板桥召开会议,研究-的行动部署。因保密工作不严,引起敌人注意,党员朱贵仂被敌人逮捕后叛变,……[详细]
|
鞠躬 中国科学院院士
鞠躬,神经生物学家。1929年11月22日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绩溪。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鞠躬的科学研究事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他的神经形态学家的声誉主要建立在其中枢神经系的束路学、终纹床核的构筑学及背根神经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其后,鞠躬及其同事在哺乳动物脑下垂体前叶腺细胞周围发现了相当数……[详细]
|
吴觉民,字惺阁,是宁国历史上唯一状元、南宋爱国名相吴潜的后代。1894年生于宁国城内南门大街上一个书香门第。七岁开始在清代教谕官邸书院内的私塾读书,课程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诗经》和《韻史》等。十三岁进入县养正学堂(后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上学,开始接触算术、英语等近代课程。当时学堂中门上的一副对联“养气读书必先志学,正谊明道而后升堂”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便以此自励、奉为座右铭。1910……[详细]
|
1917年4月,叶祖绳同志出生在宁国东部万家乡万家村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虽几代单传,家庭看得很珍贵,但他自幼好学上进,富有同情心,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最终成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宁国本土为数不多的革命领导人和组织者。青年叶祖绳,中等偏高身材,外表俊朗,习惯穿一袭白色长袍,在同志们眼中他是一位儒雅的革命者。少年时代,叶祖绳就显得很不安份,在万家乡读私塾期间,就与同学郑先源等人一道经常给先生出难题,并……[详细]
|
吕一鹤,又名吕一本、吕志坚、曾用名吕云鹤。1908年出生于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吕家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父母双亡,由本家亲戚抚养长大,小学毕业后,在本村担任教员。1924年,县城进步人士汪易如在朱旺村创办了“成志小学”,全县各地有志的青少年纷纷前往朱旺村“成志小学”求学。吕一鹤闻讯后,辞去教员,到“成志小学”读书。1925年下半年,共产党员梅大栋从江西安源回到旌德,成立了中共支部。梅大栋经常到成志小……[详细]
|
汪立政(1827~1895),绩溪八都余川人(今上庄邻村),字以德。1840年赴上海茶叶店为徒,勤劳忠厚,深得业主信任;1850年自办汪裕泰茶叶店于沪南,督工精制四方名茶,薄利多销,声誉鹊起而在业内独占鳌头,此后在上海、奉贤、苏州、杭州等地设分号9处。汪裕泰经营有方,业务发达,驰誉中外,盈利丰厚,执沪上业内之牛耳,为旅外绩溪人中的富商巨贾之一。汪立政富而有道,急公好义,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多有资助。余……[详细]
|
朱良桐(1908-1931),旌德县蔡家桥朱旺村人,乳名小夸子,别名朱剑柏,化名朱再我。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三军政治部任职,1929年在上海参加共产党,次年初参加鄂豫皖苏区红军,任某部政治委员。1931年秋,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23岁。朱良桐1908年出生在朱旺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一直跟随姐夫在外读书。小学毕业后,回家乡十五都小学任教员。1925年11月,旌……[详细]
|
王臣烈,原名光映,字则氏,号周卿,清末宣州区狸桥镇水阳河东人。王公例贡生,朴实浑厚,乐善好施,少务农、中年经商,操米业。水阳江冬季不涸,舟楫商旅云集,为转运粮食一大口岸,因而砻坊、米行多设。而王臣烈所设之王和丰与二弟、三弟所设之王和顺、王和义米行均芜、沪驰名,仓积满盈,金融活跃,汇款动以万数,王公掌远跖,长袖善舞光,极善经营。光绪已亥年(1899年),岁饥,米行飞涨,本地粮运不济,王公乃催船只远至……[详细]
|
王廷甫(1902~1927),又名献发,旌德十三都将军殿(今旌阳镇乡凫山村)人。旌德县早期中-员,中共领导的最早农民-总指挥,革命烈士。1926年春,旌德梅大栋等共产党人租赁胡淦记面店半边店堂,开设辅仁书店,秘密出售和传送革命书刊,王廷甫深受影响,并由梅大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皖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成员之一。同年7月,中-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秘书长柯庆施来旌,先后在辅仁书店……[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