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安意如 现代作家
安意如,原名张莉,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绩溪,现代作家。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中专院校。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2006年10月,出版文学随笔《思无邪——诗三百》。2009年8月出版新书《美人何处》。……[详细]
|
江泽佳,男,1920年11月生,安徽省旌德县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原重庆大学校长。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著名电工理论专家。2013年11月10日5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93岁。个人简历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留校任教;1947-1948年赴加拿大McGill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返国历任重庆大学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1951-1982)、校长(1982-1986)、博士生导师(1981-……[详细]
|
吕贤基(1803—1853)清安徽旌德人,字羲音,号鹤田。道光进士。历任编修、监察御史等职。咸丰元年(1851),为工部左侍郎。次年,兼署刑部左侍郎。以太平天国声势日张,清朝统治动摇,疏请下诏求言。三年春,赴安徽督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后太平军克舒城,他投水而死。……[详细]
|
汤尚余(1938~1983年),又名金生,阳湖乡(今属屯溪市)人。出生于贫民家庭。考入屯溪中学后,因品学兼优,被推荐入徽州师范。连续4次被评为优秀生。毕业后,分配到本县石田中学任教。他在石田中学任教11年,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受到全校师生好评。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任该校教导主任。曾两次被评为一等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1969年11月,被任命为溪口“五七”学校校长……[详细]
|
程家骝(1918~1983年),汊口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3岁到沪、浙等地当学徒。1950年6月,因上海友宁烟厂解散返回家乡。同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财粮助理、副区长,县粮食局副局长、局长和中共县直机关委员会书记等职。他在本县工作30多年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1950年到1976年,他任县粮食局负责人期间,县粮食局多次被省、地、县评为先进集体。1958~19……[详细]
|
胡晋接,字子承,号梅轩,晚号止澄,安徽绩溪人,是近代徽州有较大影响的学者与教育家。1874年即从父在东山书院读书,1883年应光绪甲申科试,考入府学,旋食廪饩,援例入贡,熟读经史,成为饱学之士。1891年,在绩 溪城南汪氏家塾任教,后在浙-溪教私塾,其间屡欲创立新制小学,展其抱负,惜无资创办。1903年,绩溪巨商程序东、程松堂创办“仁里私立思诚两等小学堂”,胡晋接在该校主持校务八年,培养了不少英才……[详细]
|
梅朗中,字朗三。宣州(今安徽宣城)人。梅鼎祚之孙,梅文鼎堂兄,早年好读先人藏书,酣情嗜古。为诸生。善书画、兼善诗文,书法效张王,画风宗法元宋,是“宣城派”之驱,世称三绝。著有《书带园集》十六卷,又编《赋纪》五十卷。……[详细]
|
茶商胡炳衡。徽商胡炳衡祖孙四代,在江苏三泰地区开辟茶商贸易,历商海沧桑,几经劫难与复兴,先后开设茶庄、茶栈12爿,为绩溪茶业在三泰地区开创了一方天地。抗战以后,店业相继转营到上海等地,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详细]
|
胡练九(1891~1978),安徽绩溪坑口村人。青年时期在外经商,抗战时返乡。1941年江苏沦陷时抢救绩溪干茧8000余担。练九集资在村中创办龙川缫丝厂,其时,上海、无锡已被日军占领,缫丝机械无法购运,雇请木工仿照大仁里丝厂机械制成木质缫丝机、扬返机,雇请女工和动员两个女儿进厂做工,接收复兴公司皖南分公司的代缫业务。两年后,因县内蚕桑生产凋蔽,苏茧断路而关闭。1944年与新四军游击队建立联系,提供……[详细]
|
严高鸿安徽省广德县人,生前系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学报部主编、教授。1948年4月出生,196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2月18日,因突发心脏病以身殉职,时年63岁。严高鸿同志是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国防教育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事业。他刻苦钻研党的创新理论,先后阅读政治、军事理论等书籍2800多册,主持完成8项国家、军队科研规划课题,出版17部专著和教材,……[详细]
|
周美洪 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
周美洪 男,汉族, 1957年生,安徽绩溪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州民间工艺师。周美洪从小便接触徽墨,受其父嫡传,深得墨法真谛,技艺精益求精。1979年进入老胡开文墨厂从事制墨工艺;1983年徽墨研究所成立后,开始从理论高度研究、继承徽墨制作技艺,努力达到“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求真”的制墨准则。1992年他亲自指导制作的歙砚、……[详细]
|
汪爱军,男,汉族,1965年生,安徽绩溪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汪爱军1983年绩溪中学高中毕业后招工进入绩溪县胡开文墨厂,从事徽墨制作工作(炼烟、制胶、制墨),1993年-1997年期间任车间付主任、主任、付厂长(墨模制作、设计、雕刻兼生产管理),1997年-2000年在绩溪县委党校进修经济管理。1997年任厂长兼县书画油烟材料厂厂长。……[详细]
|
邢春荣,男,汉族,1954年生,安徽宣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邢春荣师从宣纸主要传承人第26代曹氏族人。在曹氏传人第25-28代其他工种的技术人员指导下,通晓了宣纸生产的大部分技艺,在从事操作工期间,曾亲手培训过20余名晒纸学徒工。现在仍以技术带头人的方式,积极推进宣纸传统生产技艺传承人才的培训工作。是宣纸古法生产的主要倡导者与实施者。晒制的红星牌净皮四尺单于……[详细]
|
戈福鼎(1914~1988) 安徽广德人。农业经济专家。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政协江苏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民盟江苏省委员会顾问。民国25年(1936)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民国30年后任金陵大学农经系副教授、教授、校总务长。解放后,历任南京市工商局顾问、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南京农学院农经系教授,江苏省粮食厅副厅长。1958年后调到民盟江苏省委员会担任领导工作,先后当选为江苏省第二至第五届人大代表……[详细]
|
王琳(?~702年),字方庆,以字行。武则天朝大臣。祖籍琅邪,先辈迁徙丹阳(今安徽宣城县境)。北周时其曾祖王褒迁居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后代即为咸阳人。王琳16岁初仕为越王李贞的参军,后改任记室,累迁太府少卿。武则天临朝称制,擢王琳为广州都督(治所在今广州市)。时广州是唐朝与外国贸易的口岸,多有商船停泊。前任都督贪财好利,常向客商索要财物,引起众商人的愤怒,竟被杀。王琳到任,不向客商索要财物,……[详细]
|
汪伊虹(1941.12—)安徽绩溪人。 l941年出生于贵州省蜀山。童年任重庆、杭州、上海度过。l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校期间曾受到刘凌沧先生的教海。1965年分配至山西省工作,后就职于山西画院,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作品数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举办个人及双人联展五次,1999年出版《汪伊虹画集》。……[详细]
|
万青力(1945.7—) 别名白黑、海音,安徽宣城人。 擅长中国画 、美术史论。 196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1年毕业于该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 。历任北京画院创作干部、中国画研究院《学报》责任。后居美国。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作品有《大江东去》、《换了人间》等。文章有《谈默写》、《三千里江山入画图》等。 ……[详细]
|
章飚,别名章基仁、章慕维,1942年生,安徽省绩溪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大运河书画院高级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10月,获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擅长中国画、版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美展,曾获铜奖和优秀奖。并被选送往挪威、日本、美国、荷兰、捷克……[详细]
|
“胡开文”(1742——1808)墨业创始人胡天柱,字柱臣,号在丰,清代四大徽墨宾之一,徽州绩溪上庄村人。少年时去徽州休宁县汪启茂墨店当学徒,诚实勤劳,精于店务,深得老板器重,被擢为推销员。在跑码头、奔商埠中含辛茹苦,为创业积蓄资金,后娶汪启茂之独生女为妻。乾隆三十年(1765)承顶汪启茂墨店,为创出高质量产品,挑选旧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资购买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制墨。并取徽州府孔庙的天开文苑金匾……[详细]
|
陈文(1902~1939),原名陈正文,字焕章。安徽省郎溪县毕桥镇人。民国10年(1921年),在安徽省立宣城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其家乡创办女子学堂和毕桥小学,后因阻于封建势力而停办。民国15年,陈文因诸多原因,成为一支打富济贫武装的首领。次年,这支队伍改编为宣城县自卫团,陈文为团长。不久,陈部接受中共郎溪县特支的整编,组成500多人的农民自卫团,陈文任团长。民国17年5月,在特支领导下,举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