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山西 > 太原历史人物介绍10

太原历史人物介绍10

更新时间:2023-12-30

唐俭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579656)
  • 唐俭
  唐俭(579年—656年),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俭生于乱世之北周大象元年(579),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经历三朝五帝,年近八旬而逝,可称当时官场的老寿星。 少年时代的唐俭,家为世代官宦,族是望族名门,可谓用不厌细,食不厌精,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养就落拓不羁、豪爽无忌的性格,不属中规中矩之子。然而,天性归天性,教化归教化,唐俭对长辈却是尊重……[详细]
  • 杨洪
  杨洪(1381——1451),明朝中期将领。 在河北省赤城县城东南七公里的寨顶山下,青乐岗畔,有一座肃穆庄严的古墓。坐北面南,形制极好——滚滚沽水南绕墓地而蜿蜒东去;厚厚土原北依高山而沐日南来。开阔的神道两旁散落遗存着诸多石像生和石牌楼、望柱,历经五百余年的风雨剥蚀,虽斑驳陆离,但仍然气势雄伟,栩栩如生。墓地碑刻林立,字迹可辨,记载着墓主一生戍卫北国边疆、屯垦良田、建立社学、修筑城堡、振起荒颓、宁……[详细]
  李汾字长源,金代太原平晋人。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位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人物。可惜生当乱世,生平事迹和作品多有湮失,不甚为人所知。李汾出沙陀族。沙陀本唐代西突厥之一部,依附于唐。中唐以后受吐蕃压迫,自西域东迁,唐末居于雁北。酋长朱邪赤心以军功封振武军节度使,赐名李国昌。国昌之子李克用骁勇善战,跋扈不驯,但对唐朝能守臣子大节,屡次为朝廷平叛。朱温篡唐后,李克用仍奉唐朝正朔。在给四川王建的信中,表示过……[详细]
李筠 [五代十国] 五代时后周大将 (?~960)
  李筠,生年未详,卒于北宋太相建隆元年( 960年),初名荣,避周世宗讳,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太原市)人,五代时后周大将。 李筠自幼善骑射,能开 100斤的硬弓,-连中。后唐时应募入军伍,隶属后唐秦王李从荣麾下,后唐末帝清泰(934——936年)初年迁为控鹤指挥使。 后晋出帝开运(944——946年)末年,契丹辽太宗率兵攻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灭后晋。李筠被燕王赵延寿召为部将,但不久即出谋联合晋军诸……[详细]
  王琼(公元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山西太原(今太原市晋源镇)人。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撰书的《太原王氏柳林世墓碑铭》中说:“王之族系出周灵王太子晋,汉、晋、隋、唐历有显者”。又说,“元有子实处士居邑西蚕石(今太原市姚村乡蚕石村),次子良仕元知潞州”。碑铭中提到的王良,就是王琼的高祖。碑铭中又说:“元末大-中,良子伯聚“亦襁负子女避乱于外”。明初始定居汾东柳林(今太原市刘家堡)”……[详细]
王全斌 [五代十国] 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908976)
  王全斌,生于五代梁太祖开平二年( 908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并州太原(分属山西)人,是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 王全斌出身将门,自幼就胆识过人。同光四年( 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庄宗的近臣宿将全部逃遁,只有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拼死抵抗,混战中唐庄宗被乱箭射中,王全斌不顾危险将其扶至绛霄殿,直到庄宗死去,才大哭而去。唐明宗即位,任命王全斌为禁军列校。后晋初,以战功升护圣……[详细]
  王诜,字晋卿,北宋太原人,生于宋景四年(1037年),卒年不甚详,约在北宋末的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前后。其家族世居太原,逮五世祖王全斌之后,移居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王诜之家,累至将门,数代显贵,尚武为风,先祖王全斌乃赵宋开国勋臣,在宋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深受赵匡胤信任,平灭割据川西之后蜀,名扬国中。其祖父王恺,一生行武,官至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侍卫亲军马副都指挥使。王诜,作为将门之后,……[详细]
王昌龄 [] 七绝圣手 (698756)
  • 王昌龄
  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籍贯旧有三说:太原、京兆、江宁,《旧唐书》昌龄本传以昌龄为京兆人,较为可信。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详细]
王翰 [] “边塞诗派”先驱 (687726)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工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据两唐书本传,王翰少年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其登第的时间,《唐才子传》云为景云元年( 710年),徐松《登科记考》云为景云二年。徐松所考,不为无理,今人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王翰考》以之为景云元年登第。《旧……[详细]
王涯 [] “循默不语”的中唐宰相
  王涯字广津,中唐太原人。生年不详,卒年两说,一为不详,一为卒于文宗大和九年(835年),被宦官诛杀并灭族。王涯世出“太原王氏”,其家为官宦之家,其祖父王祚为武周时谏官,直言善谏,以抗言直谏罢万象宫而传名天下。其父王晃,曾为唐温州刺史。优裕的家庭,使王涯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而博学、才华横溢,被誉“文艺冠时”的梁肃所赏识。史载,梁肃见到王涯,曾考识其文才,颇为惊叹,留下“肃奇其才”的美言。唐德宗贞元……[详细]
呼延赞 [] 北宋著名将领 (?~1000)
  呼延赞(?-1000年),阳曲县呼延村人(现为太原市北郊区),北宋著名将领。后周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之子,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随宋太宗征讨北汉。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随崔翰戍守定州。端拱二年……[详细]
慕容延钊 [五代十国] 北宋初军事将领 (908964)
  慕容延钊,字化龙,生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 908年)或贞明二年( 916年),卒于北宋乾德元年( 964年),太原(分属山西)人,北宋初军事将领。 慕容延钊出身将门,他的父亲慕容章官至襄州马步军都校,领开州刺史。慕容延钊在少年时代就以勇敢干练闻声,后汉时他为枢密使郭威的部下。郭威代汉建周后,他被补为西头供奉官,历尚食副使、铁骑都虞候,周世宗继位后,改任殿前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 显德元年( 9……[详细]
郭淮 [三国]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255)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东汉末年,郭淮获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时,郭淮收集残兵,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得以稳定局势。曹魏建立后,获封关内侯,又任镇西长史。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正始元年(240年),郭淮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250年),升为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正……[详细]
  郭茂倩,南宋后期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本集上署为“太原”,是以通例指郡望而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裦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现知其生平唯一业绩,就是他悉心纂辑了这部彪炳千古的《乐府诗集》。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详细]
唐彦谦 [] (?~893)
  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太原)人。咸通(八六o至八七三),咸通二年(八六一)进士。十余年不第。中和中王重荣辟为从事,官至兴元(今陕西汉中)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阆中)、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於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於辈流。擅长五言古诗,师法李商隐,然风格颇清浅显豁。中和四年(八八四)归仁泽撰唐王重荣德政碑,为其所书。有《鹿门集》三卷传世。唐彦谦,字茂业,并州……[详细]
  刘大鹏(1857——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别号梦醒子,晚年又号遁世翁,山西太原县(现为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刘大鹏幼年从师受业,23岁毕业于太原县桐封书院,翌年入省城崇修书院学习,为书院山长杨深秀赏识,学识大进,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甲午科举人。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八年,曾三次进京会试均未中。以怀才不遇,隐居家乡。其间,他曾在山西太谷县南席村票号商人武佑卿家塾中任塾师近20年。……[详细]
狄仁杰 [] 千古名相 (630700)
  • 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阳曲县(今太原市南郊区狄村)人。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仁杰的祖父名孝绪,贞观时期任尚书左丞。父亲名知逊曾任夔州长史。仁杰以明经科考及第,被任命为汴州判佐,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赏识,提拔为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高宗仪凤元年(676),狄仁杰为大理丞,一年处理积案涉及1.7万人。从此以断案如神,摘奸除恶闻名朝野。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甚至敢于……[详细]
乔吉 [] (?~1345)
  乔吉(?~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录鬼簿》说他美容仪,能辞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大略可见他的为人。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乔吉现存杂剧作品都是写爱情、婚姻故事的。《金钱记》写韩翊与柳眉儿恋爱婚姻故事,以私情始,奉旨完姻终。语言华美工丽,富有藻饰。《扬州梦》……[详细]
傅山 []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16071684)
  • 傅山
  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不一而足。先世居大同,后徙于忻州,逮至其曾祖傅朝宣移居太原阳曲(今太原北郊)西村。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详细]
常惠 [] 西汉杰出之外交家
  常惠,西汉并州太原人。生卒年不详,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史载,常惠家境贫寒,他的幼年时代是在贫穷困顿的饥寒中度过的。这种贫困的家庭和穷苦的生活,磨炼和造就了他沉着机敏,谦恭好学,寡言语而有决断的性格。成年之后,常惠步入仕途,从事涉外活动,进人官场。西汉前期,国家北境不宁,常遭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边民屡遭涂炭,成为西汉王朝的心疾之患。直至武帝时,国力渐盛,以其武略雄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