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名人介绍(10)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名人介绍(10)

更新时间:2023-12-30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81、刘郁芬 (18861943)
  刘郁芬(1886—1943),字兰江,河北清苑人。曾任第十六混成旅参谋长、第二十二旅旅长、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代理甘肃督办、甘肃国民军总司令、绥远都统、甘肃省主席、护党救国军第五路总指挥、第二军团总司令、代陜西省主席等。抗战期间,叛国投敌,沦为汉奸,任汪伪政府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等职,1943年病死。刘郁芬,早年入保定陆军小学,后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步兵科毕业。1……[详细]
182、赵锦雯 (18941965)
  赵锦雯 (1894--1965),中将,又名锦文,号雨金,云南昆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工兵科毕业。1949年任云南绥靖公署中将参议,同年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1920年任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教官兼驻粤滇军连长,1921年任粤军第1师军官教育班教官,不久调任粤军第1师4团2连连长,1924年任黄埔军校中校工兵教官,1925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1师2团参谋长,1926年5月任黄埔军校管理……[详细]
183、宋肯堂
  宋肯堂(1898— ),国民党军中将,著名爱国将领,河北晋县人。1913年考入直隶省立正定中学,1917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陆军第32军141师师长、第32军军长、第26集团军总司令、华北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撤至台湾。……[详细]
184、张贞 (18841963)
  张贞(1884年—1963年),原名张善兴,诏安县人。宣统三年(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改名张贞。辛亥革命时,参加福建北伐学生队,后进入保定军校第三期炮科学习。民国4年—5年(1915年—1916年)间,参加福建护国军同安、灌口两役和“厦门首义”准备活动,进行反袁护国斗争。民国6年投奔响应护法的滇军第四师方声涛部,随军征闽。在闽先后任靖国军军长、福建自治军司令、靖浙联军副司令。民国12年任东路……[详细]
185、叶琪 国民党军上将(18961935)
   叶琪(1896—1935) 字翠微。容县人。清宣统元年(1909)就读广西陆军小学,三年就读武昌陆军中学,参加辛亥武昌起义。1914年就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骑兵科,毕业后任湘军第二师三旅见习官,后升至旅长。1924年率旅入桂调解陆荣廷和沈鸿英的争端。次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一师师长。1926年任第三十五军军长兼一师师长和湖北省政府委员、省军事厅厅长。1927年10月至11月参加宁汉战争。1928年任……[详细]
186、梁瀚嵩 (18861949)
  梁瀚嵩(1886—1949) 壮族。字浩川。宾阳人。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16年起在陆荣廷部先后任连长、营长和南宁造币厂厂长。1924年在李宗仁部任团长,北伐战争中晋升师长。1930年任广西民团副总指挥兼南宁区民团指挥官。1936年被撤广西民团副总指挥职,之后历任南宁、桂林、武鸣等区民团指挥官兼行政督察专员。1938年共产党员莫西凡、邓楚白、李沛星被国民党广西特警逮捕,出面营救获释。1……[详细]
187、刘尚志 (18921971)
  刘尚志(1892~1971)字士先,歙县敬兴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民国25年(1936 年)任五十六师师长,次年指挥该师在湖南浏河镇驻守4 个月,同日军恶战5昼夜,打退日军6 次登陆进攻。后又参加襄阳与当阳、远安抗战,并参加守泌阳、攻信阳对日作战。民国32 年升任三十九军中将军长,民国34 年调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后调任第十集团军任副总司令,未就职即退役。民国36 年定居杭州,创办私立安徽……[详细]
188、周祖晃 (18891959)
   周祖晃(1889—1959) 号敬生。临桂人。1914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湘军唐生智部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3年任广西绥靖督办副官长。1925年任新桂系第七军八旅团长,参加北伐汀泗桥、贺胜桥之役和保卫南京之龙潭战役。1931年至1933年,历任桂军第七军参谋长、第十九师师长兼民团指挥官、第七军副军长,参加讨伐唐生智和蒋桂战争。1934年9月,奉令在桂北堵截西进长征的红军第六……[详细]
189、张善和 (18891955)
  张善和张善和(1889~1955年),字克庸,连江县敖江乡毗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五月,早年就学福建武备学堂、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后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后又赴日就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青年时代,张与革命党人吴适、陈复良关系甚密,倾向革命,追求民主,曾参加过护法运动等。民国12年(1923年)冬,善和出任连江县知事,颇有政绩,推行新政,整理钱粮积弊,减免赋役和苛捐杂税,勤政廉洁,发现扰……[详细]
190、何柱国 (18971985)
  何柱国(1897—1985),出生于1897年,广西容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军将领。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9年回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骑兵战术教官。1924年9月,任奉军第一、三联军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参谋,参加直奉战争。1926年因功获三等文虎奖章。1927年春代理第四十五旅旅长。1928年11月东北军缩编,何柱国任东北陆军第三旅中将旅长。东北……[详细]
191、王法勤 (18691941)
  王法勤(1869-1941)国民党政要。字励斋,笔名高阳酒徒,河北高阳人。清末赴日本留学,为抗议日本发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而罢学回国。归国后在保定创办地方自治白话报社,联络反清志士。1907年与东京同盟会建立秘密联系。1909年当选为咨议局议员。武昌起义后任京津同盟会纠察部长兼天津共和团团长,在天津等地建立机关,准备响应。1912年任国民党北方支部长、河北省议会议长。后又被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二……[详细]
192、晏勋甫 (18921964)
  晏勋甫(1892--1964)中将。字成猷,湖北汉川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炮科、陆军大学第5期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湖南岳州守备司令部参谋长,鄂军第1师2团团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前敌指挥部少将参谋处长,参加北伐,1927年任第8军8师师长,1928年任第4集团军参谋长兼兵站总监,1929年4月任讨逆军第5路总指挥部中将参谋长,6月任国军编遣委员会编组部设计处处长兼编遣第2区主任……[详细]
193、张定璠 (18911945)
  张定璠(1891年~1945年) 字伯璇,江西南昌人。幼年在南昌小学、中学读书。17岁入江西陆军测绘学校。清宣统三年(1911年)入武昌革命军,充敢死队。辛亥革命后,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升保定军官学校工兵科,毕业后入江西第四军任连长。民国7年(1918年)升军参谋。昆明设讲武堂,延为教授兵工学。民国8年(1919年),广东第一路军司令黄大伟任其为参谋。民国11年(1922年),任参谋长兼第七团团长……[详细]
194、张樾亭 (18891972)
  张樾亭 (1889-1972) 河北蓟县人1912年8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1914年10月毕业,任孙岳的第十五混成旅曹士杰团营长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曹士杰团扩充为第十六混成旅,改任第十六混成旅营长。1924年10月,冯玉祥、孙岳在北京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张随孙岳加入国民军,从此转入冯部任职。先后任西北边防军督办公署参谋处主任参谋、国民军作战部主任参谋。中原大战之后入陆大六……[详细]
195、张笃伦 (18941958)
  张笃伦(1894—1958),号伯常,湖北安陆县三陂港人。自幼入塾就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考入湖北陆军小学。1909年(宣统元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加入共进会。2年后被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入伍生队。辛亥武昌首义时,由保定南归路经上海,被沪军都督陈其美委充上海警卫军司令官。10月29日,清军攻占汉口,张笃伦以“效力疆场为要务”辞职回鄂,由鄂军都督黎元洪委为战时总司令部参谋,听从总司令黄……[详细]
196、杨爱源 (18861959)
  杨爱源(1886年—1959年),字星如,号革非,山西省五台县门限石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毕业,长于练兵,短于作战,虽没有特别的成绩,但因是阎锡山的五台同乡,忠厚老实,因此一直是阎锡山嫡系的嫡系,先后给商震和徐永昌当过监军,官至察哈尔省主席, 二战区副总司令,1949年后护送阎锡山的财产去了台湾。杨爱源系晋军主要将领。跟随阎锡山三十多年,历经晋绥军的发展、壮大与衰亡,先后担任军长、……[详细]
197、刘文岛 (18931967)
  刘文岛(1893-1967),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7岁入私塾念书,13岁进入陆军特别小学堂,毕业后考到武昌陆军第三中学,1909年再考入保定军校。后留学日本和法国,获博士学位。并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国民革命。1925年回国,在广州结识蒋介石,加入国民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表兼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司……[详细]
198、向传义 (18861955)
  向传义(1886—1955),字育仁,四川仁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肄业、日本法政学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1月任蜀军总司令部第1团1营营长。1913年赴日本留学。1915年12月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署参谋。1916年7月任川军第5师9旅17团团长。1918年5月任四川靖国军独立第1混成旅旅长。1919年任四川靖国军第3师师长。1920年辞职,1927年2月任……[详细]
199、戴凤翔 (18811962)
  戴凤翔(1881—1962)字钟奇,号光晔,汉族,湖南长沙县东乡(今北山镇)人,国民党早期高级将领、军事教育家。他少怀大志,能文善武,目睹清廷之愚昧腐败,立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19岁投军南京两江总督府,任勤务兵兼督府子弟陪读,1902年考入江南将弁学堂,开始接触西方军事指挥理论。1904年毕业充新军第9镇马标任排长,时晚清政府为培养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鼓励在职军官进新式军校继续学习。经湖南同乡两江……[详细]
200、潘节文 (18911916)
  潘节文,字奕敬,号离恨,达埔乡新琼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幼聪颖,品学兼优。13岁参加县学童子试,名列前茅。科举制度废除后,知州李树敏咨送他进福建武备学堂就学,毕业后入南京武备学堂肄业。辛亥革命时,任新军营长,响应孙中山号召,参加光复福建的革命活动,获四等勋章。后任闽南安抚使教练官,民国元年(1912)2月,辞职赴北京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在陆军第十师模范团见习,复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