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黄光华 (1892-1972抗战名将)中央军嫡系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家住广西桂林,出生地安徽凤阳。保定军校二期毕业。1911年辛亥革命时南下,任南方革命军第一军讲武堂教官。1917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自排长积功升为师长。1924年7月任黄埔军校教官,1933年3月参加长城抗战,成为第29位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1934年驻军广西兴安,兼任广西保安司令。1939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详细]
|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沂水县后埠东村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二期步科,在济南陆军第五师当见习军官。1920年入北京陆军大学第六期,1922年毕业,任河南豫东镇守使署参谋长。1925年接受国民军第二军第五师番号,任参谋长兼骑兵团团长。1926年后历任第二十四师师长、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三军军长、第十四军军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等职。曾参加北伐。1928年后历任山东省……[详细]
|
张联棻(1880—1966)字馥卿。淄川县白塔镇北万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其父张鸿书是秀才。他19岁到德州当兵。1903年考入保定武备学堂学习炮兵和普通军事。毕业后到北洋直隶总督署兵备处任科员,后调陆军三镇九标二营任帮带。1905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06年任清陆军部军咨处二司五科科长。1911年任北洋军第六镇(师级)正参谋官。同年8月赴汉口任冯国璋的总参谋长。1……[详细]
|
王若钰(1871—1939) 字子相。临淄县孙娄东街(今属淄博市临淄区)人。1880年(光绪六年) 随祖父私塾就读。1894年(光绪二十年)府试名列前茅。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乡试中举。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考取北洋武备学堂(后为保定军校),毕业后任教官、 步兵科科长,晋升陆军少将。1911年10月加入同盟会,1914年8月参加讨袁护国运动。1922年拒绝吴佩孚督军顾问的聘请,闲居天……[详细]
|
郭绪栋(1860—1925)字梁丞。胶州辛街(今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人。幼年聪颖,勤学不懈。中秀才后,家境已颇为贫寒,乃开馆授徒,维持生计。光绪年间结识了山东巡抚张曜之子,被引见于张曜。张曜试其才,委以嵩武军中营文案职。后升为武卫右军文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郭绪栋临阵处理军务,经常出入于枪林弹雨中,而神志镇定,办文案头头是道。战后,被调任天津巡警总局文案,后担任陆军第二十三师书记官。……[详细]
|
周孝培,字拯九,斜滩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12岁时,随父到省城闽县小学读书,15岁考入全闽高等学堂。在校期间,受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影响,思想倾向革命。辛亥革命胜利,福州光复。周毅然投奔学生北伐军,随队伍进驻南京。学生北伐军改编为学生团后,孝培相继进入陆军小学和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以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七期骑科。民国8年(1919)被派往北京边防军第一师骑兵团第四连任排长。旋……[详细]
|
赵启騄(1894—1964),字次骅,大港镇人。13岁被赵蓉曾先生纳为弟子,师生情同父子。16岁考入南京陆师学堂,是年参加同盟会;继入武汉第二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军官学校深造,与叶挺友善。毕业后不愿在北洋军队工作,去广州寻找叶挺,经介绍任大元帅府参谋,后调黄埔某师任参谋长,与吴玉章、周恩来、叶剑英等来往甚密。熊克武任四川讨贼军总司令时,在刘伯承部任参谋长。熊失败后,随刘至上海赋闲。刘离沪时,曾电约赵……[详细]
|
梁朝玑(1890—1969) 字逖俦。北流人。17岁入桂林崇实中学,参加广西陆军小学军事训练,随学生军北上,参加武昌起义。1912年入湖北陆军军官学校第二预备学校,修业期满,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回桂,任广西陆军模范营副连长,后任广西督军署卫队营连长。1923年任广西讨贼军第二纵队三营营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五旅团长。李宗仁率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任广西留守部队第十五军四十三师副师长,……[详细]
|
罗策群(1893—1937),字宇澄,广东兴宁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抗战爆发后,任第159师475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会战,与日军血战九昼夜,屡屡击溃日寇进攻,后升任副师长。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代理159师师长,在南京汤山一带阻击,率部血战两天两夜,伤亡惨重,汤山失守。罗策群率部撤至明故宫一带,策应增援光华门。12月12日,南京城被日军攻破。罗策群率部出太平门,沿宁杭公路突出重围,奉命……[详细]
|
沈应时 (1894—1926) 沈应时,字存中,城内北转河沿人,为明沈廷扬十世孙。沈6岁丧父,无伯叔兄弟,家境清寒,由母亲抚养成人。 清末内政不修,外患频仍。沈以为“非学陆军,毋以储为国家有用之才”,遂考入江苏陆军小学。辛亥革命后学校停办,沈回沪,先后入南洋公学、龙门师范就读。毕业后,一度任教于本县贫民学校。沈系同盟会会员。袁世凯专权后,他联络革命党人,共谋讨袁大计,失败后沈革命热忱未……[详细]
|
刘家鸾字幼生,1894年出生于今天津市东丽区(原东郊)于明庄。是刘氏家族中明德堂创始人刘景琛之长孙。20世纪初迁入市区,后长期住在南开区城隍庙街。其姑丈是曹锟时代的陆军总长陆锦。经他介绍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第六期肄业后考入北京陆军大学肄业。历任东北第三、第四方面军团部参谋长、团长,东北第二军参谋长。1930年任平津卫戍司令部中将参谋长,1935年任天津保安司令。1937年7月27日接宋哲元自卫……[详细]
|
林柏森(1897—1960),蓝坊镇峰口村人。他在蕉岭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到边防军第3师工兵营入伍,即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1923年毕业后,回广东在邓仲元的第1师工作,不久调入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讲武学校任区队长,升任第1师少校参谋。1925年随第一师参加东征,在东征战役中,他判断敌情,拟定作战计划,对打败陈炯明叛军起了决定性作用。广东战局平定后升任第1军少……[详细]
|
韩德勤(1892年10月8日-1988年8月15日),字楚箴,江苏泗阳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早年入南京陆军小学、河北陆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1918年毕业后分发北洋陆军任下级军官。后入川军第一混成旅,任旅部参谋、第一团团副。1925年负伤归故里。次年到广州,入中国国民党,得顾祝同保荐任国民革命军新编21师司令部中校副官处长。后随顾的升迁不断晋升。抗战期间任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参……[详细]
|
吴维彬(1884—1963) 又名青士,河南省固始县人。 吴早年就读于北京陆军一中,继留学日本。在士官学校学习时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随孙中山由东京回国,奔走国事。在反袁运动中,曾被袁世凯下令通缉。历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团长、旅长、师参谋。民国14年(1925)后,曾任开封烟酒印花税务局局长、宝鸡稽征处处长,迁陕工厂联合会主任秘书等职。 1950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历任市各界人……[详细]
|
胡天乐(1892—1951) 富川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就读,后考入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1926年率部北伐,参加德安、梁园战斗。次年任第七军一师团长,8月底在南京附近与直系军阀孙传芳部决战的龙潭战役中,率部担任主攻任务,激战数日,战后任第四集团军第七军三旅旅长。1934年任平乐区民团副指挥官。1938年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直辖第三十师师长、柳州……[详细]
|
陶钧(1892—1974) 又名陶子钦。湖北蕲水(今浠水)人。辛亥革命时投武昌学生军,后学生军改编为陆军预备中学,毕业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后历任黄绍竑部教官、第七军一旅团长,后为第七军三师副师长兼一旅旅长。攻克武昌后任武汉卫戍司令、武汉警备司令、湖北清乡督办。1927年8月任第七军二师师长,12月任第四集团军第十八军军长。1928年1月任第十九军军长,5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6月任湖……[详细]
|
王景宋(1898—1951) 字芝云。平南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在粤军第一师任排、连长职,后任第四路军司令部参谋及第十二师营长,参加讨伐沈鸿英及陈炯明诸战役。1926年参加北伐,因在武昌、贺胜桥及汀泗桥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升任第五十一师团长,旋任第十二师团长。1932年入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任第一七一师副师长,后调任中央军校第六分校副主任兼代主任、第四十六军参谋长,中将。19……[详细]
|
吕竞存(1897—1967) 字镜秋。临桂人。清宣统二年(1910)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1914年就读于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学习,毕业后任护法军政府第一-卫营连长。1921年任桂军第二路司令部副营长,又任第二混成旅参谋。1923年任桂军第五独立旅郁林(今玉林)干部教练所(又称广西讲武堂)教育长,协助李宗仁为统一广西培养骨干力量。1924年后历任广西讨贼军总指挥……[详细]
|
徐启明(1894—1989) 又名徐成,字光华。榴江(今属鹿寨)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就读广西陆军小学,宣统三年(1911)就读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参加辛亥武昌首义,编为学生军,派赴汉口对清军作战。1915年先后毕业于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3年任广西陆军第一路司令,参加统一广西作战。之后历任李宗仁部团长、桂军第十五军团长、李宗仁部军政处处长。1934年任第四集团军参谋处处……[详细]
|
周思诚(1884 ~1964年),字敬孚, 出生于直隶(今河北)保定, 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毕业生,1916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晋军第3师师长、国民党政府第32军(商震部)中将高参、军官教导团教育长, 代理国民革命军20集团军中将总司令, 1940 年秋天, 他在中共32军地下党组织王兴纲等人的帮助下, 经周恩来同志多方疏通与指导, 早年加入同盟会的将军决心向往光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