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101、陶贤 (19081967)
  陶贤(1908—1967) 男,编导。原名陶忠澄,籍贯上海。1924年考入南洋公学,后入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西洋画,同时拜师学传统诗画。艺专毕业后曾任中学美术教师、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广告及中央香皂厂绘图员,为推销产品而创造的“黑影画”颇受市民欢迎。1938年起涉足越剧界。1940年编写《恒娘》一剧奠定其编导地位,遂终生从事越剧工作。40年代是他创作的全盛期,与樊篱(樊迪民)、闻钟(关建)被合称……[详细]
102、熊中节 (19111967)
  熊中节(1911-1967),原名圣和,开县义和乡龙洞村人,1911年10月生。父际余系清末秀才,民国初年被土匪绑架,卖去田地百石赎身,后畏乡间不宁,乃迁居县城避匪患。熊中节入县高就学,至初中毕业。1930年父逝后携眷返乡。1933年冬,熊中节去上海入南洋无线电传习所学习。熊自幼家境宽裕,对人义气,不惜钱财,广交朋友,在上海时受族祖父熊治平(时隆)影响,常阅读革命书刊,思想倾向进步。1935年冬,……[详细]
  • 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年6月14日-1967年10月9日)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他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发动共产革命。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死后,他成……[详细]
104、霍子乐 (18981967)
  霍子乐(1898~1967)原名霍育丰。陕西绥德人。1921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24年毕业后,谢绝了友人邀请留京、津工作的机会,回到偏僻的陕北,协助中共早期党员李子洲创办绥德县单级师范(1926年停办),并担任教务主任。他积极向学生传播新文化,鼓励、支持学生的革命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出走河南,担任河南军务帮办公署军法官。曾利用合法身份,营救、掩护过白寿康、齐谓川等中共地下党员。抗……[详细]
105、沈开宏 (19051967)
  沈开宏(1905~1967),东山县陈城乡澳角村人。捕鱼能手,省劳动模范。沈开宏祖辈居诏安,迁到澳角后,以捕鱼为生。他12岁随父下海放,18岁当驶船手。沈开宏体魄粗壮,机智勇敢。有时风浪大作,别人不敢出航,他却出航。抗日战争中,他照常出海。有一次,日本侵略军侵犯东山岛,窜进澳角时,沈开宏的渔船正要冲滩抛锚,适遇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在澳角村及附近海面扫射,沈开宏指挥众人跳入海里,躲进船底下,待日本飞机飞……[详细]
106、刘昌汉 (19151967)
   刘昌汉(1915~1967)陕西安定(今子长)人。出身贫寒,八岁时一边给富户放牧,一边上学。初小毕业后,被其父送往县城一所高等小学当工友,除打铃、扫地外,便在教室外听老师讲课,竟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毕业证书。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活动,阅读进步书刊,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共党员。入党后,奉党组织指示和李赤然在县城开了一个豆腐坊,作为谢子长游击队在城内的联络点。一……[详细]
107、徐景唐 (18921967)
  徐景唐(1892~1967)徐景唐,原名协和,字赓陶,广东东莞人。早年在东莞县立中学就读,在学期间,曾两次参加革命党人朱执信组织的活动。县中毕业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其后经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候补生队,复以优异成绩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二期辎重科学习。民国8年(1919),从日本学成归国,任北京政府陆军部编译局译述员,旋调陆军部军务司三等科员。翌年由李济深引荐,回粤任粤军……[详细]
108、王怀忠 (19111967)
  王怀忠(1911~1967) ,河北省迁安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南下干部。1955年1月至1961年10月任中共北流县委书记、-。任职期间,艰苦深入,虚心听取群众意见。1958年春制订大办水利规划时,他到民安听到群众反映,民安水库建成后,由于集雨面积小,基流量小,蓄水不多,灌溉效益不大,建议在隔邻乡大坡外分水再建一座水库,把水引注民安水库。于是,他爬山涉水,亲自考察,认为群众的意见正确, 立即派水利……[详细]
109、赵希贤 (19331967)
  赵希贤(1933-1967)赵希贤,壕塘乡洪庙村人,民国22年(1933)12月生。家贫穷,学习刻苦。l953年1月在新邵第一中学初四班毕业后,以高分考入武汉地质学校(中专)。毕业后,于l956年3月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大学四年结束,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河南洛阳某部工作,获少尉军衔。196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升中尉。是年10月,他响应祖国号召,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西藏去工作,调西藏拉萨市……[详细]
110、李立知 (19151967)
  李立知(1915~1967年) 李立知,原名李金榜,天津市大沽村人。民国19年(1930年)入学天津南开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该校学生抗日运动。后人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七七事变后,在济南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国26年底,从山东到陕北,在云阳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担任排、连、营长。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抗大一分校营政治指导员等职。民国33年,调到山东工作,先后任工商管理局日干……[详细]
111、程发全 (18831967)
  程发全(1883~1967)歙县烟村渡人。11 岁入当地“新春和”徽戏班随父学艺,后拜名花脸朱正元(一为朱金元)为师学武生,后又拜名净“歪有头”(真名不详)为师演二花脸,拜吉牙为师学武二花、武三花,博采众家之长,自成风格。先后在《三档》中扮演秦琼,在《太平桥》中扮演石敬思,均表演得淋漓尽致。在《打龙蓬》中扮郑子明,粗鲁爽直的性格表演得妙趣横生。在《醉打山门》中扮演鲁智深,刻划了鲁智深不守清规戒律和……[详细]
112、支维永 (18951967)
  支维永(1895—1967) 男,演员。男班四大名生之一,小名达松,浙江省嵊县支鉴路村人。14岁进小歌班学戏,拜金荣水为师,工小生。1920年12月到上海,加入王永春领衔的戏班,首次挂牌演出于小西门绮云茶园,后在第一戏园和大世界演出。20年代后期已成为台柱小生,与李桂芳、金筱邦、楼天红、陶素莲、裘凤山、王佩卿等男班名角合作,演出于永庆、宝兴、协义等戏院,经常演出连台本戏《孟丽君》、《汉光武复国走……[详细]
113、王范 (19051967)
  王范(1905~1967),原名张庭谱,字贤谱,江苏如东人。民国15年(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家乡进行革命斗争。民国20年11月任上海四马路巡捕房党支部书记。由于叛徒出卖,关押在南京陆军监狱。民国26年8月经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与国民党当局交涉而获释。同年10月赴延安。1949年初为中共中央、毛泽东进驻北平做好准备工作。4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入北平,王范乘坐第一辆汽车开道,完成保卫任务……[详细]
114、陶祖荫 (19021967)
  陶祖荫(1902~1967),江苏镇江人。民国3年(1914年),就读于北平公立第四中学。民国8年,考入北平国立医学专门学校。民国12年毕业后,在苏州博习医院和镇江弘仁医院任医师。民国16年,被聘为金坛县公立医院院长兼医务主任,工作2年余,声誉良好,离开时当地人依依不舍。民国19年,进南京中央医院任内科住院医师、总医师,民国22年,升内科主治医师。民国27年,在上海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开业行医,……[详细]
115、罗明佑 (19001967)
  罗明佑(1900~1967),海珠区新滘镇沥滘村人。毕业于广州高等师范学校。民国7年(1918)罗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当时北京城只有一家外国经营的“平安影戏院”,票价昂贵,一张影票最低售2元,超过半担米价。18岁的罗明佑,出于民族自尊心,想开办一家为中国人和学生开放的电影院,打破外国人对电影的垄断。他得到叔父罗文干的支持,于民国8年租了东安市场的丹桂茶园,改建成有700座位的真光影戏院。罗明佑自……[详细]
116、侯桂平 (18841967)
  侯桂平(1884~1967),又名侯世安,花山镇,岗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侯桂平幼年就读于本乡私塾,14岁始,随叔公出外,先后在番禺、广州等地当理发学徒、榨油工人。民国10年,(1921),侯桂平积极参加广州油业工会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民国12年初,中共广东区委派刘尔崧、周其鉴等人到油业工会进行改组工作,在工人中组织了一个“十人团”,以委员制代替旧式会长制。侯桂平是十人团成员,又被推举为总会……[详细]
117、王祝晨 (18821967)
  王祝晨 (1882~1967) 名王世栋,字祝晨,因其体态胖大,意志坚强,绰号“王大牛”,1882年出生。齐河县安头乡王举人庄人。是山东教育事业的先驱者、民国初年“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幼年读私塾,智力超群,博闻强记,有神童之称。1902年中秀才,1903年考入济南书院。1904年考取山东师范学堂。1905年,山东师范学堂设立分类优级科,培养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聘用的教师多数是中国学界名流,……[详细]
118、李文忠 (19411967)
  李文忠,1941年农历七月七日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沟西镇韩尔庄李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李会丰,贫苦农民,曾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母亲李秀英,家庭妇女,操持家务和从事农活。1949年,李文忠入本村小学读书,14岁读完初中,回家参加劳动;1959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某部二五六团二营炮连当过炮手、文书、班长;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被提升为炮排排长;不久调往二营……[详细]
119、白少兰 (18841967)
  白少兰(1884~1967年),原名济苍。回族。临桂县六塘镇人。出身小贩家庭。15岁丧父,常去赶圩做小买卖添补家用。自幼好学,深得叔祖喜爱,教其识字、读书。虽为生活所迫不能上学,但仍勤奋自学,19岁能文能诗,并在家设私塾课童。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取广西大学堂(后改为简易师范)预科,享受津贴公费待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后在永福、鹿寨任小学教师,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190……[详细]
120、吕祥璧 (19451967)
  1967年3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吕祥璧同志,为了挽救四名小学生,竭尽全力勒住疾驰的马车,没想到车翻入沟中,头部被车身砸中,身体压于车下,终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2岁。在生死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英雄的精神代代相传,滋润着时代,滋润着历史,滋润着人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哪里,对后人又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