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221、刘择三 (19001967)
  刘择三(1900~1967)女。阜平城内人。1919年在阜平女子高小毕业,成为阜平第一批“女秀才”(当时只有女生3人)。1921年至1924年,在方太口村小学任教,后任阜平城内女子完全小学教师。丈夫早逝,靠微薄薪金抚养母亲和两个儿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送长子参加八路军(后在抗战中牺牲)。1938年到阜平县城内中心学校先后任教师、校长。除担负教学任务外,晚上还帮成年人学文……[详细]
222、俞寰澄 (18811967)
  俞寰澄(1881—1967),又名风韶,号任庐,德清新市镇人。清末举人。在湖州南浔求学时,与张静江结识,后共同经营珠宝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赴法国巴黎办理珠宝交易时结识孙中山,后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二日,随陈英士等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任湖州军政分府主任。1912年,俞寰澄当选为浙江省议会议员、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6年,在北京出任中国银行副总裁。次年,段祺瑞政府召……[详细]
223、赵毅 (18981967)
  赵毅 (1898-1967),字希坚,曾用名惕若。辽宁省辽阳县人。1917年入清河镇陆军预备学校,后人保定军官学校炮兵科,毕业后在东北军任职。九一八事变前任吉林军第二二旅六六二团团长,后接任旅长之职,驻守双城县。1932年1月率部加入李杜等组织的吉林自卫军,任左路军总指挥兼二二旅旅长,并发表抗日讨逆通电,明确表明了抗日守土的严正立场。1月30日拂晓,亲率5个营的兵力轻装挺进,包围了十里铺的伪军,俘……[详细]
224、徐清扬 (18831967)
  徐清扬(1883—1967),字眉轩,平湖乍浦镇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秀才,后赴上海政法学堂就读,结识于右任、邵力子。三十四年八月,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专科学习,毕业后回国。1912年初,集资筹建乍浦电气公司、乍浦内河轮船公司等地方事业。历任浙江省议会议员、省制宪议会议员。五四运动波及乍浦,清扬支持“救国十人团”,资助宣传经费。北伐后,出任省参议员和县第二届建设委员会委员。193……[详细]
225、周菊珍 (19211967)
  周菊珍(1921~1967年)原名周宝光,女,夏茂镇儒元村人。解放前上无片瓦,下无寸地,靠砍柴和打短工谋生。1951年2月打破夏茂地区妇女不下田的旧习惯,带领邓美娣、邓素兰等6名妇女成立全县第一个妇女互助组。同年春,互助组规模扩大,当年粮食增产10242斤,比上一年增长二成半。互助组获得县人民政府奖励的水牛1头,儒元乡(相当于1985年的村)被评为全县妇女工作模范乡,周菊珍被评为区、县劳动模范。1……[详细]
226、蔡忠凯 (18961967)
  蔡忠凯(1896—1967)艺名蔡安庆,平利县八仙人,1955年偕子孝文迁镇坪县茅坪乡金坪村。忠凯9岁随父学艺,12岁赴安康拜范大德、乔癞子为师,学唱汉调二黄,后又拜汉口苟兴友为师,技艺猛进,擅长娃娃生、文武小生、苦老旦、苦老生。唱腔清脆、洪亮,表演传神,在汉中、安康、商洛地区,湖北郧西、襄樊地区以及四川万源、云阳一带搭班演出,名噪一时。后因面部生疮破相,改演皮影。因其有丰富的舞台经验,进步很快,……[详细]
227、钟玉珂 (18901967)
  钟玉珂(1890~1967)原名钟金钥,玉珂是他的字,关口街人。民国十二、三年,在西安上陆军测量学校,与吕瑞初、赵寿山、孙蔚如同学。三年毕业后,编入军官队。随冯玉祥部队两年,由陕西转战河南开封,任河南印刷局长5年,继到山东任民政厅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回陕西(时值孙蔚如任省长)任民政厅委员,汉中第五行政专员公署任禁烟督察专员。1941年在西安教育长训练班学习半年,调西乡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任上校教育……[详细]
228、李进隆 (18881967)
  李进隆(1888~1967),字琦伯,今古楼乡东冲人。出身于官宦家庭,16岁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历时4年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获取清华大学第一批公费留美资格。留美近十年,先后在西点军校、哥伦比亚大学、里海大学、挪威大学、道特茅斯学院学习骑兵、采矿、冶金、土木工程、经济工业、企业管理,获得过矿冶学士学位。民国7年(1918)归国后,先后任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务局总工程师、长沙黑铅冶炼厂总工程师、厂长,同时兼……[详细]
229、孙君一 (19111967)
   孙君一(1911~1967)陕西肤施(今延安市宝塔区)人。早年在家乡上小学、中学,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随后去北平朝阳大学求学。1935年在北平世界语联合会搞宣传工作,同蒋介石、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进行斗争。后因革命需要回陕北联系工作时被捕。国民党特务对他严刑逼供,乃至上老虎凳、灌辣椒水,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详细]
230、赵建基 (19161967)
  赵建基(1916~1967),罗子山乡石佛村人。自小随父在宜川城国立小学就读,勤奋好学,班主任邓景亭(共产党员)常常给他讲革命道理,讲刘志丹闹革命的故事。赵建基升入高小后,常常为党组织写标语,刻传单,组织学生闹-。民国二十年(1931)11月,校党支部书记邓景亭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赵建基入党后,跟同学古建元一起参加邓景亭领导的党的地下活动。1935年,赵建基毕业于韩城中学,党组织派他回宜川苏区工……[详细]
231、刘占江 (19171967)
  刘占江(1917~1967) 乳名德义,原名佩新。祖籍后刘家山,后迁直川山。1917年2月19日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父亲农忙耕耘,闲作木活,占江7岁起就帮他拉手锯,当小工,种地,打柴。父及二叔父曾在土地革命时脱产工作过。刘占江1933年踏上革命道路,1934年加入共青团,翌年10月转为共产党员。革命战争时期,曾任青年团特支书记,少先队中队长,省政府巡视员,师政治部干事,营特派员、副政治指导员,关中……[详细]
232、崔天恒 (19201967)
  崔天恒(1920.5~1967.1.1),河南省林县崔家屯人。中国共产党员,历任东山县人民政府财粮科科长和东山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部长、政委以及中共东山县委副书记等职。1965年被授授予少校军衔,后晋升中校。崔天恒出身于贫困农家,从小参加农业劳动,闲时也上山打石。在抗日烽火中,崔天恒参加村民兵组织,任过村长、区长。带领民兵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烈的斗争,夺军械、炸军库、摸岗哨、抓“舌头”。1949年随……[详细]
233、雷建席 (19151967)
  雷建席(1915—1967),又名雷洪,黄陵县店头镇人,出身贫苦家庭。解放前务农,店头解放后,参加民兵,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担任七丰大队民兵连长。他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忠于职守,不辞劳苦,协助-门抓获各类罪犯甚多。1953年带领民兵在深山搜捕-的-匪徒,持续27昼夜,将匪徒全部抓获,荣立一等功,当年被评为省军区二等功臣。他大义灭亲,不徇私情,将表叔王清选,表哥王德卫两名罪犯抓获归案。至……[详细]
234、应云卫 (19041967)
  应云卫(1904—1967),字雨辰,号扬震,慈溪人,生于上海。16岁因家贫辍学,进洋行当学徒,不久与程梦莲等组织化妆宣讲团。1921年冬参与组织上海戏剧协社,为负责人之一。1930年8月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导演话剧《怒吼吧!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1934年辞去洋行职务,加入电通影业公司,导演《桃李劫》、《梅萝香》等影片,组织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次年任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教务长。193……[详细]
235、黄盛金 (18911967)
  黄盛金(1891—1967),邕宁县蒲庙镇人,艺名小武金,又名黄少金兄盛华,在该地戏班中小有名气。黄盛金受其兄影响,酷爱地方戏,14岁即离家投班,拜师学艺。17岁时在良庆圩上演《反唐州》,因班中人手不足,由他顶演杜葵(小武)角色,颇受观众欢迎,遂改演小武,艺名小武金。后经苦练,中气充沛,嗓音更为嘹亮,风清夜静之时演唱,半里之外可听到,观众赞之为金喉。40多岁仍能穿大甲打大翻跳,动作敏捷,口齿清晰,……[详细]
236、潘清启 (19001967)
  潘清启(1900~1967.1),广东梅县人。高中毕业后,到印度尼西亚孟加锡宏昌公司做工。后开设锦兴公司,并到上海开设南洋贸易公司。1952年送子回国读书。1953年末,应中共梧州市委-部部长熊河清的邀请,在印尼筹集资金,到梧州投入私营九联生粉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联生粉厂),并任公司经理。1955年上半年,回印尼与股友商议后,主动向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提出企业接受公私合营的要求,外交部将其意见转……[详细]
237、杜颖 (18991967)
  杜颖,曾名承钧、剑秋,安东乡罗浮(今长春外城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生。民国8年(1919年),福州私立三一中学毕业。民国12年,考入福州私立格致中学英文专修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民国16年,回县任省立第三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8年2月,赴菲律宾谋生。翌年2月,任《中西日报》。半年后,报馆关闭,就聘中山小学任教,同时进入圣多马大学政治系半工半读。民国20年,获政……[详细]
238、林济庵 (19171967)
  林济庵(1917~1967年)林济庵,又名林应剑,福州郊区螺洲镇洲尾村人。民国20年(1931年),济庵在福州林烺铨医寓学医。民国22年出师,参加福州市中医师合格考试,名列全市榜首。他一度在城门谢坑村悬壶行医,不久到马尾开业,坚持“朔望义诊,贫不计资”,医名鹊起,每日登门求医者多达100多人。有一次土匪以为名医者必富抵千金,便绑架了他的儿子,要重金相赎。但济庵没有钱,后幸得病家相救,才让他们父子团……[详细]
239、邹大鹏 (19071967)
  邹大鹏 (1907-1967),原名邹宝丰,曾用名邹积因、邹济英、邹蕴华。辽宁省辽阳县人。1921年高小毕业后,人辽宁省凤凰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入汉阳兵工学校学习。其问,投身革命。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于1928年5月,与妻子宋静宜(中共党员)到哈尔滨从事革命活动,以教师为掩护开展反帝运动。组织东省特别区第三小学师生参加反对几本修筑五路的斗争。19……[详细]
240、潘鹤鸣 (18951967)
  潘鹤鸣(1895~1967.5),广东省顺德县人。民国26年(1937年) 9月,任梧州兴华电池厂副司理。27年广州被日军侵占,广州兴华电池厂全体股东及其家属迁到梧州,并投资扩充梧州兴华电池厂,潘鹤鸣改任工务主任。34年8月, 梧州市兴华电池厂与广州兴华电池厂实行各自独立核算,分开经营,潘鹤鸣任梧州兴华电池厂襄理,并受委托代理经理,主持厂务。1950年,潘鹤鸣担任梧州兴华电池厂厂长职务。1954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