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刘广沛(1894-1962年),号宅丰,潭水凤翔乡高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广东陆军小学堂毕业,与李汉魂是莫逆之交。历任粤军连、营、团长。粤军缩编裁员,赴保定军官学校进修。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曾任赤溪县长、开平县警察局长、清远县税务局长等职。其个性谦和,廉洁奉公。在任期间,其部下所缉获的0白银、手表等财物,均一概上缴国库。民国35年(1946年)辞职,居住于广州,1962年病故。……[详细]
|
林月樵(1909—1962)原名姜宗泰,别名初召南、张元三。莱阳市万第镇西万第村人。1929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冬,创建莱阳二乡师党支部,任书记。后在胶东特委做巡检工作,任海(阳)莱(阳)边区党支部书记、莱阳临时县委书记、武装游击队队长、大连市党支部书记、胶东工委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长、营长、团参谋处长、胶东抗大教育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独立团团长、军分区参谋长、 副司令员……[详细]
|
徐力田(1914—1962)原名李文范。莱阳县(今莱阳市)徐格庄村人。在莱阳乡师读书期间,就积极参加党组织领导的-、-斗争,被学校当局勒令退学,后又参加了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发动的“一一·四”武装-。抗战初期,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前,历任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等职。建国后,先后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青岛疗养区党委书记等职。1962年10月病……[详细]
|
刘泳菊(1904~1962),平江县长寿镇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村苏维埃政府主席、乡游击队队长、湘鄂赣军区兵工厂特务队长兼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一支队一团班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警卫营政委,新四军一师被服总厂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直属政治处主任,山东警备十九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铁路公安局警卫团政委,南京市公安总……[详细]
|
杨志安(1898—1962)平邑县杨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乡长。带领群众引种良种、沤制杂肥,提高了粮食产量。时有“要想吃饱饭,多找杨志安”之说。他还将自己培育的2000株梨树无偿分给农民栽种。1951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详细]
|
钱大喜(1895—1962)聊城人。评词艺人。出生于官商世家。自幼酷爱戏曲和评词,家业败落后,便以说评词为业。30多岁时拜李长奎为师,起名“钱振亭”。其整理改编后的曲目,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洗炼。经常与临清的赵庆轩合作演出。擅演《三侠剑》《彭公案》《十六义》《胜英小出世》等曲目,深受观众欢迎。……[详细]
|
刘伯戈(1911—1962)原名刘振策。莱芜县西上庄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2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莱芜县委代理书记。1935年10月叛变。1940年后,任莱芜县长兼国民党县党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组织还乡团对莱芜地区进行疯狂-倒算。1941年至1948年,杀害中共党员、革命志士和无辜群众千余人。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嘉奖并提升为国民党山东第四行政督察专……[详细]
|
208、韦翠生
韦翠生(?—1962)原名裕梅,同正县城内(今中东镇)人,壮族。其父天培,系同正县富户,二哥韦冠,曾两任同正县长。韦翠生兄弟五人,分家时分到田地20多亩,靠放地租发家。后来置田添地,雇请长工,经营果园50多亩,筑坝堵沟造鱼塘10多亩。还在同正县城开药材店、花纱洋杂店、缝纫店,雇工20多人。另外,每年青黄不接时节,大放0。韦家常买穷人-为奴婢,八、九岁的孩童,白天要干繁重的劳动,夜间还侍候韦夫妻。为……[详细]
|
于云光(1911—1962) 曾用名于志珍。胶南于家官庄人。1935年先后在诸城、益都求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乡组织抗日游击队。1938年7月到山东省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藏马县、胶南县县长、胶南县委书记,青岛市崂山工委书记、青岛市委副秘书长、崂山郊区区委-等职。1958年,他不顾压力,倡导“办食堂应坚持群众自愿,不能强迫”,“要取得经验再推广”,减轻了一哄而起的……[详细]
|
张桂香(1903~1962),河源县叶潭半埔村人。9岁随父到马来西亚北婆罗洲达埠谋生。张桂香17岁时举家迁到山打根市(省会),挑起养活全家的重担。稍后,经营红柴生意,数年后成为同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家。战后改营木材,成为山打根市最大的木材经销商。他同时又兼营运输、药品、洗衣、报业等,成为“商界巨擘”。他所创办的“广惠隆有限公司”是当地经济实力最强、信誉最高的大公司之一,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生活俭……[详细]
|
211、宋传井
宋传井,傣族,云南历史旅游地临沧市沧源勐董嘎里人,1952年升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大长老,成为云南历史旅游地临沧市沧源县南传上座部佛教职位最高的长老,学识渊博,在傣、佤、彝族中极受崇敬,名扬耿马、双江、沧源及缅甸的户板、滚弄、勐茅、腊戍等地。1956年被举为全国佛协理事,1957年任云南历史旅游地临沧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历任沧源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常委。1962年病故。……[详细]
|
王希佑(1898~1962),固安人。幼年入塾就读,16岁开始学医,博览古籍,技术全面,尤以针灸为特长,擅长喉科。首创商盲穴(肚脐右上角5分处),用其治疗各种厥症、闭症。用小手术和自制喉散治喉病有独到之处。行医三十多年,平易近人,任劳任怨,即使在自己病重住院期间仍为患者诊治,求医者不可胜数,治愈者数以万计,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详细]
|
吴梦飞(1892~1962年) 吴梦飞,安徽人。青年时期在金山县吕巷典当学业,民国21年至胡家桥,为“夏裕兴”内账。信佛教,独身无眷。平日善琴棋书画,尤擅长弹奏琵琶、七弦琴。曾自编乐谱一册,常弹奏《昭君出塞》、《霸王别姬》、《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曲调。解放前曾至上海“老九和”绸缎局,在商业电台作广告性播音。1952年获江苏省文艺会演器乐第二名,后被中央音乐学院聘为琴师,曾在电台录音播放……[详细]
|
李保和(1892~1962年),轵城乡南李庄人。1917年赴美国留学。1930年前后回国,在长沙福华汽车公司经营汽车配件,研究发明了用木炭作燃料的煤气机,可代替汽油发动机推动汽车前进。后在汉口开办煤气机制造厂,自任经理。抗日战争期间,在汽油缺乏的情况下,改装煤气机,继续运输。新中国建立后,李从美国回国。曾任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工程师。1962年病逝于上海。……[详细]
|
余韶(1891~1962),原名斐生,号述虞,平江县三市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入四十九标当兵,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及护国、护法诸役。民国13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程潜部团长,参加东征陈炯明之役。15年参加北伐,后历任第五师参谋长、第三十六军少将参谋长、第九十六师师长。参加广西昆山及缅甸密支那之战。31年任杜聿明集团军中将副军长,34年2月,免职闲居。后被任命为国防部部员。中华人民共和……[详细]
|
罗活(1903—1962年),宇清涛。平乐乡六凤村人。1929年到梧州广西新桂系军队当兵,由文书升为营长。1931年,任第七军二十四师七一团团长,随廖磊往东兰、凤山一带围剿共产党。次年,升任一七○旅旅长。1934年陆军大学毕业后,升任十九师副师长。1939年任邕龙师管区司令。 1941年任新编十九师师长,驻湖南。1944年任郁林师管区司令。1945年8月任第三十一军副军长,后调任郁林专员公署专员……[详细]
|
夏雨圃(1892~1962年),河南原阳县人。其父为前清秀才,精通医理。夏雨圃幼年即随父习医熟脉理。夏在青年时代攻读北京法律系,毕业后目睹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不愿为其效力,1931年在开封挂牌行医,只收脉理费,贫苦者免费。由于医德高尚,深受群众敬仰,葆玉堂、乐仁堂、同仁堂等中药店,争聘其坐堂行医。1953年被省直机关门诊部特约为内科医师,伺年经开封市卫生局批准为高级中医内科医师。1956年10月,……[详细]
|
陈怀教(1882—1962)郓城人。山东琴书牌子曲名家。原系玩友,后从师“琴筝清曲”大家陈来元,为“儒门”七代传人。精于曲牌演唱及乐器演奏,掌握牌子曲书目甚多,评诗论琴颇有卓见,故人称他为“琴曲诸艺全,铁嘴硬头铭,三不怯四不服,黑老妈妈(其绰号)响四湖”。后下海作艺,多与冯新元、韩廷贵、刘兆祥等名手搭档, 主要活动于鲁西南、东平湖一带和苏、皖、豫、冀4省邻近地区以及东北各地。1962年病逝于鹤岗市……[详细]
|
赵志尧(1895—1962),字塙士、淳如,青田人。1917年就学于商务印书馆所设商业学校。1927年,因陈诚关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总务厅长。1938年2月捐资创办青田东源小学。1939年,请周恩来为东源小学题词“中华民族新希望”。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湖北省银行工作。1940年兼任湖北省田粮处处长。后去台湾,1950年任台湾交通银行董事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