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钱学坤,字静方,或写作静芳,笔名一蟹,亦署“泖东一蟹”,青浦镇人。幼习举子业,清宣统元年(1909年)为岁贡生。后赴日留学,入士官学校专攻警务。在日期间,接触民主思想。辛亥革命青浦光复,钱学坤即主《青浦报》笔政。其时,有署名“三户遗民”者,撰写《汉族光复史》单印成册发行,详细记述辛亥革命的始末,钱竭力推祟,并为之作序,宣传民主革命。其后,县成立民政署,与章汉秋等人发起组织青浦政论会,效法西方民主,……[详细]
|
张河山(1889~1940),乳名目,因其额中有颗痣,故被称“三目”,文峰顶张村人,少时家贫,不曾上学,曾进琯溪武术馆必习堂学艺,略通拳术,被同徒奉为头目,后成为-的散匪匪首。民国9年,河山率伙投驻漳护法军总司令陈炯明,被委为排长,后随陈炯明部进驻广东,终因不惯军旅生活而潜返故里,仍过着-的土匪生涯。民国15年,北伐军新编第一师(师长张贞)第二团杨逢年部进军平和与北洋军阀张毅部激战,河山于10月2……[详细]
|
沙延孝(1914~1940),字露庭,回族,今梁堂乡申阎村人,后迁至县城南街定居。9岁入学,19岁高小毕业,1932年考入寿张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熏陶,参加并领导-。1934年,经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八乡师支部书记,通过组织“读书会”等形式,在校内外广交朋友,发展壮大中共的力量。1936年春,至济南受训1年。1937年3月,到馆陶县房寨乡农学校任教务主任。不久,……[详细]
|
李交社(1905~1940),灵丘县小寨村人,平型关战役后任蔡家峪的村长。抗战期间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领导各阶层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特别是在割掉敌人的“耳朵”(割清泥涧梁至白羊洼的电线)、打断敌人的“腿”(破坏锅帽山一带的公路)等斗争中成绩尤为显著。当时参加对敌斗争的除李交社外,还有赵小武等17人。他们破坏敌人交通,送公粮,通情报,配合八路军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由于叛徒告密,1940年12月22……[详细]
|
陈文彬(1911—1940),八路军第一二○师津南抗日自卫军政治委员。又名光蛟,乳名文生,1911年6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腰陂乡布庄村陈家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春加入共青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调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独立营任文书,后被选拔到湘赣独立师、湘赣军区红军学校担任文书。陈文彬工作非常刻苦认真,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多次立功受奖。1934年7月下旬,陈文彬在红六军团政治部……[详细]
|
刘仲邠(1891~1940),原名刘兴国,字仲邠,赵北村人。刘钰之子。他终生爱好博物,研究水利。壮年回到故里,积极倡导、创修唐河水利工程,开渠灌地,当地受益很大。曾被授予山西省银质菊花奖章一枚及“义士”称号。 1936年红军北上抗日,进驻甘肃庆阳。城内地主大户逃往西安、兰州。而仲邠留居庆阳,迎接红军驻进自己的私宅刘公馆,负担一切生活费用。红军三八五旅长对此极为感动。自此他与八路军结交甚密……[详细]
|
赵敬夫(1916—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治委员。原名叫白长岭,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一个小商人家庭。1926年,入悦来镇南门里初等小学读书。1930年考入桦川中学,在这里,结识了地下党员唐瑶圃和进步教师张耕野。他积极参加唐、张组织的各种抗日活动,经常和进步同学一起排练节目、组织讲演,宣传抗日主张。1935年,赵敬夫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同年夏天,被派到中共……[详细]
|
朱长泰(1862~1940.11),开封市城东大杜寨人。生于贫苦农家,少年随父母在田间劳动。为了糊口,二十来岁独闯闹市,在开封城里做小生意,同时结识一些耍猴,玩幻术,表演杂耍武功的民间艺人,从此酷爱上杂技。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亦成为一名颇受欢迎的杂技艺人。他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买来两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起名金芝、银芝。金芝、银芝除跟朱长泰学艺外,又跟常在开封演出的杂技名师邝玉璋学抖空竹、软功、武术等。……[详细]
|
钟观光(1868—1940),字宪鬯,镇海柴桥姚江岸村(今为北仑区柴桥镇大溟村)人。幼好学,常自缚足于桌脚,以抑好动。清光绪十三年(1887)考取秀才,乡人谑称“缚脚秀才”。后家贫无以深造,矢志自学物理、化学,冀以科学救国。二十五年,约集乡邻同道,在柴桥组建四明实学会,后迁宁波辨志书院(今市二中址),试制-成功。寻去上海浦东筹建灵光造磷公司,半年后停办。继赴日本考察,结识蔡元培。回国后与虞和钦等在……[详细]
|
吴秉明(1907~1940年)保港镇港门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村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崖县师范学校。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尤以语文见长,文章写得很好,曾与谭天右、胡克明等先后当过王鸣亚民军的司书,被人称为“三大才子”之一。1925年秋,协助麦-在港门组织农会,后任农会主席。期间开办平民夜校和识字班,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反封建迷信,反压迫剥削,反苛捐……[详细]
|
马永昌(1908~1940),别名阿细,仙师乡西洋坪人。生于贫苦家庭,早年丧父,靠其祖父抚养成人。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6岁后在广东大埔一带做木匠,得与当时大埔教书的张鼎丞等接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民国17年(1928年)6月,参加永定-,由张鼎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5月,红四军二次入闽,他协同马发贤成立西洋坪赤卫队,任副大队长。7月23日,举行西洋坪-,西洋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任军事委员兼任……[详细]
|
李秉枢(1910—1940) 字时斋,岐山县益店乡下官庄人。岐山县地下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民国15年(1926)加入共青团,次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1928)春,岐山县委遭破坏,他和上级组织失去联系,但仍坚持活动。民国18年(1929)7月,他和其他共产党员一起,终于恢复了岐山地下党组织。同年,李在凤翔师范、三原三师读书,翌年,又在西安一师读书。民国20年(1931),“九·一八……[详细]
|
李方明(1920—1940年) 李方明,原名戴湘生,浙江省宁波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民国24年(1935年)毕业于宁波四眼砌小学,后经人介绍到上海辛泰银行当练习生,他勤奋苦学,很快掌握了银行业务。在共产党员张承宗、张困斋的教育和影响下,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翌年初,参加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八·一三”事变后,上海银钱业业余联谊会学术委员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后援……[详细]
|
张荣(1885~1940)家居三原东关转灯巷。清光绪年间,师从三原东关渠岸一位人称雷结子的名厨,工红案。民国8年,创办“明德亭”菜馆。民国10年,承包三原师范学校的师生伙食,生意有了起色。民国17年,“明德亭”由转灯巷迁至盐店街。其为人忠厚仁义,18年年馑,每天做两锅稀饭或杂菜汤饭,在饭馆门外赈济灾民。年馑刚过,虎烈拉(霍乱)在三原流行猖獗,病死者甚多。张荣将家存的20多棵大杨树做成棺材,施舍给无……[详细]
|
李致光(1908~1940)化名之光、李衡。安新李家村人。1924年考入保定志存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求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不仅在学校参加-,而且假期回到农村带头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在他的开导和鼓动下,家中年轻女子在全村率先放足剪发。1928年,李致光考入北平(今北京)区长训练所。次年毕业后,任安新县第五区(同口镇区)区长。从此,他以国民党区长的身份为掩护,同当地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建……[详细]
|
罗化成,长汀南阳罗屋村(1958年划上杭县)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从小随父学医。民国元年(1912)进福州蚕业学校,四年(1915)毕业回汀,在县蚕业学校任教。十四年(1925)“五·卅”运动,他同张赤男,杨成武等发起成立“长汀学生联合会”,组织长汀各界人民举行-,声援上海工人,声讨帝国主义罪行。创办《长汀月刊》,抨击时弊,宣传革命。十六年(1927),“八·一”起义军驻……[详细]
|
李清泉(1888~1940年),原名回令,晋江金井石圳村人。8岁进本村私塾读书,12岁进厦门同文书院,13岁随父李昭以南渡菲律宾,在父辈经营的成美木业公司学商。14~18岁就读香港圣约瑟学院,学成返菲襄助父、叔经营成美公司,翌年,接掌公司全部业务。他筹集资金,购买地皮、机器,改手工业生产为机器生产。先后创办成美木材厂、黑人省木材公司、南甘马仁省木工机器厂、福泉公司(即李清泉父子公司)、菲律宾木材制……[详细]
|
孔宪五(1890--1940),生于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青年时留学美国,学习医术,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哈尔滨中东铁路医院之聘,任医师。九·一八事变后,铁路医院被日本人强占,他不肯为日伪效力,毅然离去,并将双城家中能田产变卖,于哈尔滨一曼街处建楼一幢,自开孔氏医院。孔氏擅长传染科,其妻韩淑仁精于妇科,又聘请大夫5人。 医院设有住院部,病床60张。该院不以营利为目的。诊费、药费、住院费皆低廉。群……[详细]
|
孔莫非,原名孔广堃,巴彦县红光乡孔家烧锅屯(现为红广村)人,1914年生,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朱虹,原名朱剑秋,孔莫非的爱人,原籍辽宁省沈阳市人,1918年生。孔莫非早在学生时期,为了探求革命真理,1934年去北平求学,在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刻苦钻研马列著作。一二·九运动后,放弃学习生活,受党的指派回到哈尔滨,先后在铁路工人、电车工人中从事工人运动。通过传播世界语等文化知识,团结……[详细]
|
于中和 (1902-1940),字晓光。黑龙江省泰来县人,1923年入黑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毕业后被省教育厅留用为师范附小第一部教师,后又曾为巴彦县小学教师。不久,参加东北三省高等文官考试,名列三省第一,誉满乡里,被分配到京奉铁路天津站工作。后因杨致焕老师的关系兼天津《东方时报》。后赴沈阳《商务日报》兼兴权中学教师。1928年底,东北易帜,于中和返故乡泰来。欲为家乡做奉献。蒙地方推举任泰来县第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