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妇女耕山队带头人 罗春娣,1924年出生。高小毕业后做家务,18岁务农。 1950年至1953年,罗春娣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任乡妇女代表会主任、互助组副组长、县人民代表、贫农代表。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谢坑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妇女代表会主任。1963年春,罗春娣遵照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号召,带领谢坑妇女耕山队9名妇女冲破重重阻力,到崇山峻岭里安营扎寨。建……[详细]
|
122、韩锦堂
1924年韩锦堂出生于齐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兵荒马乱的年代使他在童年和少年饱受生活之苦。在苦中他最大的乐趣是画画,而且无师自通,画什么像什么。16岁他离开家乡去济南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当时印刷厂效益很好,但学徒待遇很低,于是他就画了一幅名为《水涨船不高》的漫画,在学徒中流传,引起强烈共鸣,这是他的画第一次有了社会意义。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官员纷纷来接收地方,每来一批便0、横征暴敛,他非常愤懑画了……[详细]
|
123、胡正
胡正,1924年11月21日生于灵石县常青村。1938年9月参加晋南吕梁抗战剧社。1940年秋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后转入部队艺术学校。 1943年任晋西北静乐县二区抗联文化部长。1946年任《晋绥日报》副刊。1949年任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副组长。1950年到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6年后历任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详细]
|
傅孙焕(1924~1948)傅孙焕,别名马一峰,化名德文,民国13年(1924)11月生于仓前山菜园山的一个贫民家中。自幼过继给叔叔傅存霖为子,由存霖抚养。民国26年,孙焕考入英华中学,翌年,学校迁往顺昌洋口镇。尽管学习生活环境艰难,孙焕仍刻苦学习,成绩优秀。民国30年,福州被日军侵占,英华中学师生的生活更加困难,孙焕耳闻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对-现实日益不满,他参加同班进步同学……[详细]
|
125、郑拓彬
郑拓彬,1924年2月24日出生在陕西省澄城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他十四岁那年与小同学、后来的中共广州省委书记关相生一道,远离家乡,徒步跋涉来到延安。于1938年先后就读于延安大学和鲁迅艺术学校,并开始参加工作,曾在陕甘宁边区任小学教员、《新文字报》、鲁艺南泥湾烟厂厂长、华北联合大学科长。1946年随军开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驻满洲里办事处科长、东北人民政府贸易部驻满洲里办……[详细]
|
黄粦传(1924~1966)黄粦传,艺名黄仪,广东大埔人。童年时受过当地民间音乐、戏剧的熏陶。12岁小学毕业后即进湖寮同艺国乐社学演汉剧,先后师从李祝三、詹欣、郭维政,年余即学会了《上天台》、《辕门斩子》、《韩文公走雪》、《百里奚认妻》等老生重头戏的唱腔。民国27年(1938)14岁参加梅县游艺大会演出,在《上天台》中饰刘秀,得行家的赞赏。民国32年(1943)黄辗转加入福建龙岩的汀龙剧社,拜前辈……[详细]
|
何学文(1924年~1945年),乐平桃 村人。家庭十分贫穷,母亲早去世。1938年10月,三水沦陷后,日军占据沙头,经常向桃 这边的乡村炮击,开枪,因无法进行生产,饿病死了不少贫苦人。何学文的父亲和妹妹饿死,年青的学文携幼弟宋文帮人做短工、看牛维持生计。1944年8月,南海人民抗日独立中队扩编为南三大队后向黄洞挺进,在黄洞建立据点。活动逐步扩展到三水沙头。黄平、高柱天等人带领部分人员到桃 活动,……[详细]
|
郑高(1924.5.16—1949.6.1) ,鹤龙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2年毕业于灌阳县国民中学。1943年至1944年在巨望乡清塘村小学和县表证中心校任教师,结识了革命知识分子蒋念洁和中共地下党员曾金全等人,参加了进步教师学习小组,阅读了《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 、《政治经济学》等书籍,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1944年9月,日本侵略军入侵灌阳,郑高与郑震、傅一屏、黄荣誉、孔忠等人……[详细]
|
张学书(1924~2002)曲阳东邸村人。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曲阳县六区青年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县青救会儿童部部长,区青救会主任,曲阳县抗日救国联合会青年部副部长,中共曲阳县二区区委执委、抗联会主任,县抗联会青宣部部长,晋察冀三专区抗联会青宣部副部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边区青年联合会组织委员、学生儿童部副部长。1946年任晋察冀边区青年联合会土地改革复查小……[详细]
|
周云冰(1924~1990),又名周炳,附城镇人。民国28年(1939)冬在和平中学读初中时,经张觉青、罗维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学生会干事。民国29年春,校内一群进步学生在中共领导下,发动抗议当时教导主任压制民主,破坏抗日救亡运动的斗争。云冰被指控为主谋,住室受到搜查,-辍学,外出打工。次年2月复学。民国32年7月,又因主持一次班会活动,被冠以“煽动抗校”罪名,撤销学生会干事职务,还记了大过。……[详细]
|
吕宝兰(1924~1947.4)。1940年,其兄吕宝秀参加了八路军。1941年冬,因生活所迫,吕宝兰随父亲逃荒到莒南县兴云区杨家三义口村。在那里,她受革命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斗恶霸地主的活动,并组织青年人成立识字班,利用空闲时间学知识、学文化,担任识字班班长。1944年,吕宝兰加入中国共产党,代理兴云区妇救会会长。她广泛发动群众,利用识字班、冬训班等学文化,扫文盲,传播革命思想。同时,积极响应党……[详细]
|
李天瑞(1924~1990年),山西省高平县人,民国13年(1924年)10月生于农家。早年就读中学时,便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15岁入伍,投身抗日救国斗争。民国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天瑞随同八路军抗日政府在太行山平顺、黎城、壶关一带进行斗争。先后担任山西长治牺盟会中心区武工队员、壶关县牺盟会协助员、黎城县人民政府科员、平顺县区10所助理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山西省高……[详细]
|
钱文湘(1924~1949,原名王大建,浙江嵊县人,浙江省立慈溪师范毕业,哥哥王大芬系新四军浙东三五支队排长,他去寻找未着,即在家种田。民国33年(1944年)2月曾在嵊县县政府当文书,民国34年去嵊县自卫队当文书,民国35年为逃避抽壮丁而改名钱文湘,考取上海市警察局警员训练班,民国36年初在蓬莱区陈家桥派出所实习,同年调到杨树浦分局当外勤警员。民国37年秋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发展舒健来、尹文盛等加……[详细]
|
高焕昌(1924.09~2012.10.30),男,河北省深县人,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中将军衔。1940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冀中“五一反扫荡”、冀鲁豫临南战役、延安保卫战、扶眉战役等战役。2012年10月30日9时18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指挥员,新疆军区原司令员高焕昌同志因病在乌鲁木……[详细]
|
135、朱凤卿
朱凤卿 女,演员。原名朱金枝。1924年出生,浙江义乌县人。1937年拜嵊县男班名生袁兴海为师,加入“凤鸣舞台”,先工老生。在启蒙戏《三看御妹》中饰封来尚,初露头角,人称“小老生”。因扮相秀丽,师命改工小生,与筱牡丹结成“舞台伉俪”。载誉金华、衢州各地。1940年进赣演于玉山、上饶等地,誉为红牌小生。1950年初到台湾,先后与徐艳琴、吴菊英、吴燕丽等名旦合作演于台北市“美都丽”、“皇后”、“红楼……[详细]
|
魏慎(1924~1982)又名宝莲,女,满族,辽宁省铁岭县人,1924年生于北京。1937年魏慎随父亲的好友阎宝航,辗转到四川高台县读完高中,在四川白河大学读了一年先修班,1945年8月,魏慎考入西安西北医学院。读书期间,她目睹了国民党的种种倒行逆施及军、特、警、宪残酷镇压-的血腥暴行。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破孩”斗争。1948年暑期, 毅然与进步同学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详细]
|
137、许金彩
许金彩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24年1月出生。1937年进科班学戏,工花旦。同年参加宁波天然舞台班底配戏演出。1941年到上海参加陈素娥、尹树春为首的戏班,演出于天潼戏院。1943年至1945年先后在姚水娟、傅全香领衔的剧团,演出于皇后、红宝戏院。1946年先后与金雅楼、尹树春搭档挑梁,演出于金门、龙门、中华等戏院。1947年至1948年在玉兰剧团任二肩旦。1949年2月参加少壮剧团与陆……[详细]
|
138、吴剑芳
吴剑芳 女,演员。杭州市人,1924年1月出生。1938年在上海进月升舞台科班学小生,兼学旦角。出师后主要在上海各剧场演出。她扮相俊美,文武皆备,以演功架文武生见长。如《红鬃烈马》中的薛平贵、《狄青》中的狄青、《武松与潘金莲》中的武松等,在越剧界女演员饰演靠旗与短打男角戏,具一定影响。另还在《周仁献嫂》中饰周仁、《血泪姻缘》中饰杨梅卿等。1950年加入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饰演《信陵公子》中的信陵……[详细]
|
如东县烈士陵园内,在苍松翠柏掩映下,水泥墓中安息着一位受人敬仰的好区长。他就是在敌人“清剿”、“驻剿”中壮烈牺牲的英雄苏云。苏云,原名徐云,1924年12月14日出生于栟茶北乡姚家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共有7人,长年累月受地主剥削,加上他父母经常生病,因而生活极其困苦。1940年,新四军东进到了栟茶,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他们的启发帮助下,17岁的苏云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工作。1941年3月,他……[详细]
|
140、沈默君
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员。1938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一直在第三野战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团文工队长,纵队文工团戏剧股长、艺术指导员,师宣传队长,野战军卫生部文工队长,1949年后历任第三野战军办事处文工团长,文艺科创作研究员,第三野战军解放军剧院编剧,总政文化部创作组创作员,广播电影电视部专业作家,一级编剧。中国剧协第一届理事,中……[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