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杨国清(1924—2003),龙马潭区石洞镇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2年起先后任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农科所所长、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83年离任。先后当选泸县第七、八届-表,龙马潭区首届、泸州市第四届-表;为泸州市第四届劳动模范,龙马潭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被省评为“双文明户”。杨国清有培植花卉、苗圃的技术,1965年被评为园艺工程师。离任时正临改革开放……[详细]
|
102、王庚亮
王庚亮,生于1924年,丹凤县龙驹寨西街人。1952年商洛师范毕业,被分配到镇安县柴坪区庙沟乡贾坪等小学任教,1985年退休。 贾坪小学位于旬河边,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很差。王庚亮初到时,只有20个学生,他便挨家挨户动员,学生逐渐增加到95人。他在庙沟的贾坪、五一、三胜、长沙四校任教期间,常常用自己的钱给学生买药治病,并亲自护理。每逢雨季,来回接送学生,背过旬河才放心;山洪暴发河……[详细]
|
丁世祥(1924.05~2006.03),别名一心、晓梦,化名陈琪、曾然,男,汉族,民国13年(1924年)5月生于玉环县坎门区黄门村(今坎门街道黄门村)。高中文化程度。民国33年(194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共浙江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8年9月离休。民国29年(1940年)1~6月,在里黄小学代课。6~12月,在龙泉日报社担任校对工作……[详细]
|
104、王丹凤 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
王丹凤(原名王玉凤),原籍浙江宁波,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电影女演员。1962年被选为新中国首次推出的“二十二大影星”之一。代表作《家》,《海魂》,《女理发师》,《桃花扇》,《护士日记》,被称为“小周璇”,曾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90年代初移居香港。如今,深居简出的王丹凤在上海陕南村的家中安度晚年,与丈夫柳和清一起,享受着属于两……[详细]
|
105、金香琴
金香琴 女,演员。 浙江嵊县人,1924年生。1935年入荣华大舞台越剧科班学花旦。满师后于1938年到宁波,先后在王艳秋班子、叶彩金班子担任二、三肩旦。由于她功底扎实、能文能武、擅演大家闺秀一类角色,在宁波初露头角,各报广告誉为“闺阁名旦”。1939年到上海,翌年担任天潼戏院的头牌花旦,先后与小生许桂卿、范瑞娟、毛佩卿等搭档。《申报》刊登的演出广告曾冠以“越剧艳后金香琴”的称号。1942年至1……[详细]
|
106、钱嘉东
钱嘉东(1924-),上海市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机械工程系。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外事处科员,外交部亚洲司处长、专员,国务院总理办公室 秘书,外交部综合研究室研究员,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兼裁军事务大使,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详细]
|
107、徐春凤
徐春凤 女,演员。浙江新登人,1924年3月出生。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舟山地区荣艺越剧团艺委会主任。先后当选为定海县人民代表及政协常委、舟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34年与徐玉兰同入新登东安舞台科班学艺,攻文武小生。出科后,先后与施银花、徐玉兰、小白玉梅等搭班演出。她嗓音清亮、武功扎实。擅演《梁祝》的梁山伯、《盘夫索夫》的曾荣、《盘肠大战》的罗通、《红鬃烈马》的薛平贵等,享誉江、浙、沪。1……[详细]
|
108、焦月娥
焦月娥 女,演员。浙江镇海人,1924年7月出生。1939年进上海中兴舞台科班学戏,工小生,师傅是男班小丑刘金招。1942年满师后与花旦罗云娥搭档演出,戏班命名为“双娥舞台”,演出于上海近郊和青浦、松江、嘉兴等地。1944年秋,进入丹桂剧团任二肩小生。1947年加入芳华剧团,任二肩小生,在《玉蜻蜓》和《浪荡子》中扮演重要配角。是年9月尹桂芳离开,剧团改组为云华剧团。她顶替头肩小生,与竺水招合作演……[详细]
|
109、徐为
徐为 男,二级导演。上海市人,1924年6月出生。1942年毕业于上海华光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同年参加由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唐槐秋任团长的“中国旅行剧团”任演员,巡回演出于上海、北京、天津、杭州、苏州等地。1951年秋转入戏曲界参加由陆锦花为团长的上海“少壮越剧团”任导演,三年中共导了《白兔记》、《红娘子》、《桃花扇》等九本大型越剧。1954年秋参加浙江省越剧团任编导,四年中创作改编及执导的大型越……[详细]
|
张骏声 (1924—1988) 男,一级导演。苏州人。1943年2月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敌演剧五队、四队任演员。1949年后任七兵团教导团和浙江军区文工团戏剧队长、编导,曾导歌剧《血泪仇》、《刘胡兰》、《王秀鸾》、话剧《战斗里成长》等。1955年任浙江话剧团艺术室主任、导演,曾导《万水千山》、《夜店》等。1958年任浙影厂导演,赴上海电影导演进修班学习,实习时参加电影《红色娘子军》摄制全过程……[详细]
|
傅冬菊(1924—2007),又名傅冬,国民党抗日名将傅作义长女。1941年在重庆加入中共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号角社,平津战役期间,傅冬菊工作在傅作义身边,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贡献。人物履历学生傅冬菊的中学时代,是在太原开始的,初二没上几天,日军就从北平到了娘子关一带,太原很快就会发生战争。于是,和弟弟、妹妹跟着母亲辗转来到西安,进入铭贤中学(现山西农业大学前身)继续读书。这里也不安全,日军飞机常来轰……[详细]
|
崔瑞英(1924--1949),又名崔丽娟,女,壮族,明江镇人。家贫,13岁父母双亡,随家兄生活。为分担困难,瑞英白天给别人帮工钉扣,晚上给别人舂米磨豆腐。1940年秋,广西抗日学生军到明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在瑞英的心里播下革命的种子。1945年冬,本街女青年赵明坚,自中共思明地下党组织的明江河南抗日政工队归来,任明江小学教师,办起妇女夜读班,宣传革命道理。瑞英和其他贫苦姐妹一起参加夜读。在赵明坚……[详细]
|
113、贺敬之
贺敬之 (1924~)笔名艾漠、荆直。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历任鲁艺文工团创作组成员,华北联大文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三、四届理事及第三届副主席、-书记、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详细]
|
林樾,字竹秋,笔名中虚,城坊区西街(今松城镇中乘街)人,生于民国13年(1924年)3月。天资聪颖,从小喜爱文学艺术。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霞浦初级中学、三都中学和福安师范学校简师科。得大哥林椿熏陶指导,致力于画和木刻,经常随身携带速写本,画其所见山水、人物、虫鱼、花鸟,寒暑不移,勤学苦练,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民国31年,林樾投笔从戎,到第三战区第五补训处(驻福安)任职,从事抗日宣传。民国32年后,……[详细]
|
115、周玲芳
周玲芳 女,演员。浙江嵊县人,1924年2月19日出生于杭州。13岁进叔父周鸿升的“春风舞台”科班,随父亲周香根学艺,专攻老生。在启蒙戏《仁义缘》中饰韩义。1942年与施银花、张桂莲搭班,饰《包公打鸾驾》中的包公、《斩经堂》中的吴汉,以嗓音宏亮、吐字清晰、唱腔悦耳在观众中享有盛名,有“金嗓老生”之称。解放后与薛莺、邢竹琴、陈少春等合作演出《临江驿》饰崔父,其中雨中舞伞、甩髯口、翻吊毛等表演技巧,……[详细]
|
吴凡 (1924~1991年),又名吴鹏文,别名胡家明。怀城镇人,祖居县城北郊。出生于贫穷农民之家。1943年夏天初中毕业后考进广西桂林师范学校。读师范期间,值抗日烽火燃遍华南各地,吴受时局影响和进步教师启导,参加学校组织的“桂师暑期抗日宣传队”和桂师战时服务团,到桂北、柳城、融县、罗城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46年7月桂师毕业,由陈扬华(中共党员)介绍,赴临桂县东山小学任教师。任教中,与小学教……[详细]
|
117、叶选平
叶选平,1924年11月生,广东梅县人,194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参加工作,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毕业,大学文化。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个人履历1941—1945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学习1945—1947为延安兵工厂工人、军委工业局干部1947—1948为晋绥边区第一机械厂干部1949—1950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短期学习1950—1951任沈阳第一机床厂车……[详细]
|
王孝和(1924~1948),浙江鄞县人,生于上海。出身于工人家庭。民国27(1938)年在上海励志英文专科学校学习,结识中共地下党员许统权,参加读书会,读了《红星照耀着中国》等进步书刊,使他懂得中国的希望所在。民国3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年仅17岁。年底,投考邮局和上海电力公司,两处都被录取,党组织考虑上电是动力部门,需要加强力量,于是他于民国32年1月进杨树浦发电厂发电管理室当抄表员。他虚……[详细]
|
李文字(1924-1982),山西省河津县人0 1939年参加革命,l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西北民众剧团演员、导演,西北野战军文工团副团长,陕西省戏曲剧院二团、三团团长,渭南地区秦腔一团团长、总导演等职。李文宇参加革命以来,一直从事戏曲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能够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战斗在炮火连天的前线,并以文艺为工具,宣传党的政策。全国解放后,更是积极地战斗在文……[详细]
|
马水泉(1924~1989),河南省尉氏县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他5岁上学,七八岁以后,一面学习,一面帮助家里做些割草、放牛等力所能及的劳动,考上新郑中学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1937年抗战开始后,马水泉看到日军在平汉线上烧、杀、奸、淫的暴行,激起了他打日军保家乡的民族热情,毅然投入抗日斗争。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在国民党第一-0时,党组织为保存力量,于1940年1月,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