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幸熙 (1924—1977) 男,舞美设计。原名赵之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赵家坂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自幼爱好美术。1939年入绍兴私立觉民美育院学习美术。1941年进入上海南林丝织厂当练习生。1944年进入上海千里绸庄搞织物纹样图案设计,并利用业余时间在雪声及东山越艺社先后担任装置设计、宣传工作及风俗顾问。1950年4月12日参加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上海越剧院前身)任舞美设计……[详细]
|
坚强的妇联干部 郑秀宝,又名林秋萤、黄毓秀,晋江安海镇人,1924年3月生。父亲郑士美为旅居菲律宾华侨,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国。1938年,秀宝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宣传演出,慰问受伤的抗日士兵,小学毕业后入安海养正中学。 1940年秋,秀宝应聘到灵水进化初级小学任教并主持校务,同时,积极参加安海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转晋江县三区中山街阳溪小学任教。是年秋,参加晋江县第二区抗敌剧团,在剧团中共……[详细]
|
83、李玉茹
李玉茹(1924年7月一2008年7月1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夫人。满族,祖籍北京,原名李淑贞、雪莹。 她幼从票友李墨香学老生,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青衣、后习花旦兼刀马旦,师从王瑶卿、程砚秋、于连泉(即筱翠花)、郭际湘、律佩芳、吴富琴等名家,为该校第四班“玉”字辈学生,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并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四块玉”。李玉茹1924……[详细]
|
赵国俊,1924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盐埠乡园艺村月盈塘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出生时,家里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佃住了别人两间草房,佃耕了两亩旱地。其父赵自一,靠给别人推土车子运送货物和做零工维持一家人生计。赵国俊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因食不裹腹,母亲常常带着他和弟妹沿门乞讨。一次,赵国俊带着大妹赵秋连去讨米。好不容易讨了几斤米,兄妹俩背着米兴高采烈地往回赶。不料半路上被一个中年汉子蛮横无理地……[详细]
|
刘大国,1924年出生在云南省宣威县落水海子下村一个自耕农民家庭。父亲刘正万,母亲王银焕,为人忠厚,养育子女三人,刘大国排行老三。8岁时父母送他到落水国民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宣威县立中学读初中。他不仅努力完成所学课程,而且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尤其喜爱阅读有关英雄人物的书籍,与同学和睦相处。刘大国负有正义感,有着浓烈的爱国思想。他为人正直,不与人苟合。对那些卑劣恶习,不公现象,人欺人的种种行径,深恶痛……[详细]
|
乔学亭(1924~2011.11.04),男,山东省肥城县人,成都军区政治部原主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班长、排长、队长、宣传员、分队长、队指导员、干事、支部书记、连指导员等职,参加了牛桥、张楼、羊山、王庄、陈集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大队政委、营副教导员、股长、营政委、协理员、团直教导员、营教导员等职,参加了曹州、济宁、陇海、定陶……[详细]
|
巴图巴根(1924.10~2012.09.09),男,蒙古族,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乡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委原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六、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第四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三、四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共八大、十四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个人履历194……[详细]
|
于战海,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崇礼县西纳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因父病故随母搬迁到张北境内大囫囵镇居住。他自幼务农,1944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刚刚20岁的于战海,就被日军抓去当了伪军。在此期间,他目睹日军到处-烧杀,无恶不作,凶残地杀害中国人民,心中感到异常愤慨,当他看到全国人民都在积极抗日,而自己却穿着伪军的服装,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奴才走狗时,心里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在1945年7月,经过他……[详细]
|
89、禄发奎
禄发奎,别号浩月,1924年12月13日出生在今威宁县龙街区灼甫乡高营村一个彝族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刚直不阿。七、八岁时,他就读于家乡的明德小学(今灼乐多小学)。尽管家境清寒,他还是在校坚持勤奋学习,刻苦攻读。1937年,他终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高小毕业文凭,后因家庭实在无力继续供读,才-缀学务农。1942年,怀着强烈求知欲的禄发奎不畏路途遥远,毅然徒步前往榕江,考入了国立贵州榕江师范学校……[详细]
|
90、顾国敏
顾国敏于1924年在浙江宁波北仑出生,早年在上海受教育、成长,目睹十里洋场喧闹的商业社会繁华景象,在国家处于外侮内患的环境下长大。他青年时已立志从事远洋航运,及后跟随父亲顾宗瑞涉足商界,在其父开办的上海泰昌祥轮船公司工作,通过实务操作,积累知识和经验,熟习商船经营和运输知识,从此与航运业结下不解之缘。顾国敏一生栉风沐雨,从未离开过航运业,直到其人生旅程的终点。顾氏家族于1949年迁居香港,继续经营……[详细]
|
范泛红(1924-1971),女,原名常精艺,修武县张弓铺村人.曾随父先后就读于南京的小学,西安的兴国中学和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发生在她身边的西安事变,使她从少年时代起就萌发了爱国思想。她在高中求学时,受一位女共产党员同学的影响,两人同人西北师范学院,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她巧妙地利用父亲担任中国银行兰州行长的便利条件.在家里秘密油印革命传单,保存党的文件,掩护共产党员的秘密……[详细]
|
92、萧蔚云
萧蔚云(1924-) 宪法学家。湖南省祁阳县(今祁东县)人,1924年10月生。解放前考入北京大学参加进步-,为争取民主、自由和解放而斗争。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纪念五四运动30周年,曾任北大纪念五四筹委会常务干事,起草了给毛主席的邀请信,很快收到毛泽东的亲笔回信和“庆祝北大的进步”的贺辞。毛泽东的关怀和作风,使他深受教育和启发。1951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北大党委组织部副部长。1955……[详细]
|
许长德,1924年出生于云南省陆良县三贫河镇罗依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母子相依为命,生活贫困,苦苦挣扎。15岁时,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当炮灰,便加入陆良保安十一团。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益衰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地方游击武装也在陆良境内遍地开花。中共陆良地下党员的-工作和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三支队的策反工作,使杨体元等一些在陆良有知名度的绅士及地方武装,纷纷投向共产党……[详细]
|
94、巩志伟
巩志伟,1924年生,城内人。著名作曲家。高小毕业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宣传的影响下,于民国26年(1937)参加八路军。民国28年(1939),入鲁迅艺术学校学音乐。半年后考入音乐研究班,学习作曲理论,研究民族音乐。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抗大总校文工团、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中南军大文工团等处历任音乐队长、艺术指导、副团长等职务。其时,以音乐为武器,于炮火硝烟中潜心创作了《把……[详细]
|
刘仕绥,1924年生于北京市怀柔县大中富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苦难的生活中度过的。尽管父亲刘春一心想让儿子上学读书,尽管刘仕绥聪明好学,然而由于生活所迫,只上了不到两年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同父亲到田里劳动,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刘仕绥在贫苦的人们中间渐渐长大,深深地感到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亲眼看到了许多贫苦人民受地主、反动派剥削压迫的具体事实,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反抗的种子。1941年……[详细]
|
96、殷有为 著名华人报业家、社会活动家
殷有为:原名谭天,1924年生,九江市庐山区潭家坂人。英、美籍华人。著名华人报业家。美国殷氏企业控股公司董事长。 谭天1945年起在南昌创办《春秋》杂志和《中华新报》。从而走上新闻之路。1949年解放前夕,在广州发表了《七老蒙难记》,遂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他躲到姑母家改名殷有为(此名一直延用至今)逃到香港,任香港《新生晚报》撰稿人。后到新加坡创办华文《南洋时报》。后赴英国求学,1959……[详细]
|
孔金胜,又名庆胜,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白山镇齐咀村。1943年4月入伍,194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九团第二连第二排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等职。1948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12月9日,孔金胜率全排完成大耿庄、刘鲁家作战任务后,又接受守备大王庄和尖谷之间狙击任务。因大王庄位于黄维兵团(号称英雄团)指挥部——双堆集西南角不到一公里,是双堆集重要据点,对……[详细]
|
李家镐(1924-1998),浙江嘉善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任院长。1938年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43年起先后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贵州遵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期间在交大任学生自治会常委、社团联合会负责人。建国后历任全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委会主任、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级顾问委员会主任、上海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上海……[详细]
|
胡汝慧 (1924—1990) 男,二级导演。浙江上虞人。1949年7月进上海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于9月分配到杭州军管会文化处,12月进浙江省文工团越剧队。1951年始从事导演工作。先后在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浙江越剧一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任导演。他导演的戏有《梁祝》、《谢瑶环》及《盘夫》、《小姑贤》等30余出大小剧目。其中《西厢记》于1959年由香港文华公司拍摄成浙江省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由他……[详细]
|
100、马士翰
马士翰,1924年(民国13年)4月10日生于本溪县小市区山城子村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本溪国民高等学校,1946年8月参加革命。1946年10月末,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为掌握国民党情报,当县机关和县大队撤退到大青沟时,县-长董玉峰亲自找马士翰谈话,向他交待了特殊任务。原来党组织决定派马士翰到被敌人占领的本溪作地下工作。马士翰愉快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并到久才峪找党组织联系。组织决定由小市区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