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边宝善(1851~1919)字楚珍。满族。新城(今高碑店市新城镇)人。其父边成章是当地名医,精疡科。宝善幼读诗书,稍长,成廪膳生。后随父学医,深明医理。精内科,于气化病尤有心得。认为中国医学发轫于《内经》,历代名医据之各有发明,至东汉张仲景著《伤寒》、《金匮》二书,实集医学大成。自汉以后,则医学晦昧,误荣为血,不知三焦经络是身中之何物,元代李东垣为一代宗师,竟妄谓三焦有二。指出人胸腔内之白膜,即是……[详细]
|
蔡良村(1888--1919):亦名以贞,湖北黄陂蔡家榨人。1903年考入武昌两湖师范学堂,参加同盟会和文学社。曾参与创办《公论报》、《大江报》,任主笔,参加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秘书长,参与筹办《中华民国公报》,任编撰。1912年1月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科长,旋被推选为湖北省教育会会长,兼鄂州公校校长。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次年春东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回湖北,与蔡济民等共组“中……[详细]
|
赵芬(1892~1919),女,字吟香,又字芸香,为赵声之次妹。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丹徒县(今镇江市区)大港镇。才女,辛亥女杰。幼受父教,聪明过人,10岁能写文章,先后肄业于镇江、南京、上海、香港等女校。赵声筹划黄花岗之役时,即参与运送弹药,通讯联络,至起义失败未稍却;同年武昌起义,随兄念伯、光,在沪召声之旧部,组织先锋队,手制炸弹,亲赴前线,转战于宁沪之间,屡遇危而不惧。南京光复后,因……[详细]
|
陈萼泉(1845~1919)陈萼泉,字啸风,长沙渫湾镇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生。同治元年(1862)县试取为秀才,后捐候补道。清末民初,长沙市面洋行日增,他深感利权外溢,决心弃仕营商,遂与做绸布生意的亲友徐锡藩、饶介臣联合20余家绸布店并集资20万银元,又吸收社会游资10万元,于1913年3月在八角亭开设“介福昌”大绸缎庄,由陈萼泉任总经理。他以“提倡国货,挽回利权”为宗旨,遵循“生意无巧……[详细]
|
岱旺克尔(约1870~1919)蒙古族,是乌珠穆沁右旗第十一代札萨克和硕亲王阿拉腾胡雅嘎图之弟。年轻时双目失明。他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用美好的艺术形式、生动的语言创作大量的谜语。1919年,岱旺克尔去世。颇·都古尔等作家搜集整理这笔珍贵的遗产,如《诗人岱旺克尔的谜语》(颇·都古尔),《岱旺克尔的谜语》(吉·道尔吉),《岱旺克尔的蒙古包颂赞词》(阿木尔门德),《谜语作者岱旺克尔》(阿木尔门德……[详细]
|
萧乐天(1892~1919)字盛礼,号鸿喜,浏阳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长郡中学肄业,后考入湖南警官学校,先后任慈利、桃源、浏阳等县警察所长。因不满军阀-,1918年任测阳县警察所长时建立“护国军”,自任司令。与“靖国军”雷震、“国民军”焦达人等组成“十司令进浏阳”。后张敬尧派重兵反扑,众寡悬殊,部队溃散,他只身逃往上海。以后历任广东省南雄县长、谭延目部消防游击大队长,继续“倒张”。19……[详细]
|
王余庆(1879~1919)字兰普。安新端村人。曾在直隶优级师范学堂就读。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二期步兵科。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留校任学兵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后历任奉军连长,乌里雅苏台驻北京办事处委员,广东混成协第一标教练官,二等参谋官,步二标标统,江南先锋队帮统等。1915年任江西九江镇守使署一等参谋官,后任步二团团长,步二旅旅长,授陆军少将衔,获三……[详细]
|
李芳园(1848~1919),字香圃,李外河村人。少年从学私塾、县学。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贡生,世称李明经。品德严整,行合礼法,待人谦诚,推崇义理、心理之学,精通子平星相诸术。早年,在本村开设塾馆,传授蒙学、经史等,后终成名冠全县的塾师。光绪二十九年,负责县内地方学务。在康梁变法的影响下,改革旧学制,创办新学堂。因陋就简,勤俭办学,求实育人。光绪三十二年出任固安劝学所总董。宣统元年(19……[详细]
|
丁谦(1843-1919)近代地理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益甫。同治举人。清光绪七年(1881) 任汤溪县教谕,旋改任象山县教谕。中法战争期间,因倡办团练加强海防有功,受赏五品衔。在象山二十余年,有政绩。后升任处州府教谕,以年老未赴任,居家从事学术研究。专治我国边疆及邻国地理,兼攻金石之学。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一名《浙江图书馆丛书》)。……[详细]
|
董振五(1893~1919)名威,字振五。陕西扶风人。幼在本县读书,成绩多不如人。然其性格刚毅,常危坐如木偶。清宣统三年九月(1911年10月)西安、凤翔相继光复,清军由东西两路夹击陕西。西路一支五营由回军统领崔正午指挥,陷陇州(今陇县)越千阳直趋凤翔;其主力七个营亦经麟游进抵凤翔城北。坐镇凤翔的秦陇复汉军副大统领万炳南见守城兵力单薄,急向西安求援。时东路和西路乾州一带战事正紧,陕西军政府已无机动……[详细]
|
陈春澜(1837—1919),名渭,字文江,上虞小越镇横山村人。出身农家,自幼学做生意,后以上海为基地,经营皮毛生意,在20年中成为富商。有感于幼年家贫未能读书,先后捐款创办上虞师范传习所、横山春晖小学、白马湖春晖中学,并捐款建造省教育会大楼。清政府曾多次给予嘉奖,均辞不受。……[详细]
|
朱福诜(1841—1919),字桂卿,海盐澉浦镇人。幼时聪慧好学,记忆力强,苦读10余载,通经书、医学和佛经。家贫,以教书为生,邑人张元济曾就读于门下。后以拔贡入仕,清光绪五年(1879)中举。六年成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传讲,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十八年任会试同考官。二十三年任河南学政。二十九年任贵州学政。以编书劳绩得奖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授资政大夫,晋荣禄大夫。辛亥革命后卸职……[详细]
|
喻嘉猷(1860~1919)字勋臣,回族,安康县人,优贡生。曾任甘肃徽县知县。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离任之日百姓依依送别,献万民伞和德政锦旗。1919年3月,安康管带邱富平0回民商号兴隆顺(米姓)和锁万喜等家财物,喻嘉猷和回族退职武官马金元不畏-,挺身而出,径去邱富平住所(西大街关帝庙)讲道理,邱恼羞成怒,当夜将喻、马二人秘密枪杀于白庙巷内。……[详细]
|
林振光(1853~1919年)别名鼎鼎,原籍侯官县(今闽侯)上街人。家境清贫,到福州学习厨工。后设家厨于光禄坊,为官府承办筵席。厨事之余,研究熟化肉绒工艺,试制出一种经久不失其美味的香酥绒,被视为佐餐上品。民国初举人刘步溪为其书“鼎日有肉绒栈在此”匾额。从此,生意更加兴隆,鼎日有名声越来越大。振光去世后,商铺由其妻丘氏继续经营。振光生有四子,都能继承父业。……[详细]
|
王作祯(1842—1919)字心源。诸城县(今诸城市)人。自幼跟父亲学琴,曾监制古琴20余张,有仲尼、霹雳、雷声,其中以百衲琴(仲尼式)为最。他对古琴练习极为刻苦,左手指法的吟猱工夫最深,成为出色的古琴家。晚年曾因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而被捕入狱。卒后乡谥“贞毅先生”。……[详细]
|
沈铭昌(1870—1919),字冕士,绍兴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捐资为四川宜州知州。后以道员调任两江督署文案。曾任天津海关道、长芦盐运使。1912年,任直隶都督府总文案、河南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1月,任河南豫东观察使。1916年7月,任山西省省长。次年,任北京政府内务部次长、财政部次长。1919年2月,任山东省省长,同年7月去世。……[详细]
|
徐润之(1855~1919),字松生,号松龄,别署松龄道人。金乡镇人。祖上四世行医,故从小便继承家学。又曾游历对外通商口岸宁波等地,接触到西方医学,并与瑞安名医学家陈虬有交往。长期的临床经验,印证了深湛的中西医理,使他成为清末民初浙闽交界地带的名医,中西医结合的先驱。早在清末,徐润之就以治愈御史徐定超的水肿病而扬名温州。刘绍宽以为“先生一生尤擅长于温病,其心得之著亦以《温热篇》最佳。”徐润之对中医……[详细]
|
包汝谐:(1831~1919年),字弼臣,男,南溪县人,出身书香门第。少时就读于蜀中名宿曾壁光、童棫、彭润芳门下。20岁时补廪膳生,所作辞赋名于县中。四川学政何绍基按试叙州府,对其诗文书画,大为赏识,赞誉他与嘉定府教授罗肃(南溪籍),宜宾进士赵树吉为“叙州三杰”。清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 自幼受其父包融芳影响,学诗文还兼习书画,后在翰林曾壁光门下,专攻书法,经过几年刻苦学习,掌握颜、柳、欧……[详细]
|
马云亭(1855—1919) 回族。章丘人。爱国人士。早年曾随左宝贵转战平壤抗击日军。后在沈阳、济南行医,深得各族群众尊敬。1919年“五四”运动中,在济南组织“回民救国后援会” 并任会长,开展-等爱国宣传。1919年7月,参与捣毁亲日派报纸《昌言报》和日商办《济南日报》报馆。山东督军张树元下令严厉镇压,济南镇守使马良派卫队以“结党扰乱社会治安”罪名,将马云亭及回族爱国青年朱春涛 、朱春祥逮捕。……[详细]
|
倪田:(公元1855-1919年),初名宝田,字墨耕,又号璧月 主,江苏江都人。初学画于王素,后改学任颐。终身以卖画为生。擅画人物、仕女、佛像、禽兽、花卉,尤其长于画马。是清末上海派中重要的画家。 倪田[近现代](一八五五至一九一九)初名宝田,字墨耕,别署墨畊父,号墨道人、墨翁,又号璧月庵主,江苏扬州人,侨上海。初学画於王小某(素),人物、仕女及古佛像取境高逸,尤善画马。光绪中行商到沪,爱任颐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