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夏田井山(1857~1915年) 夏田井山,字景仁,今四团乡三坎村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生,见过光绪帝。历任丹徒、溧阳、吴江、阳湖及宝山县训导。光绪三十二年与陶望侃创办四团圣果小学。民国元年(1912年)12月当选县众议院议员。善书法,印有朱熹家训格言习字帖。为奉、南两县所写堂匾、条幅甚多。尤擅长为店号写“当”字,有“十当九歪夏不歪”之谚。……[详细]
|
阎永恭(1875-1915),字季恪,孟县城伯乡武桥人。阎永恭性温和,好读书,锐于进取,且勤苦耐劳,深受亲友及坊邻所称颂。7岁入私塾,23岁成秀才,旋补增生,后随其兄永仁就读于明道书院。深知科举之虚学无补孟县人稠地窄之苦,以为非振兴工业不足以开财源。于是便主动弃学从工,并于1907年留学日本,入造纸厂,苦心学习,至学成回国,在家试办工厂。遂购机器,买设备,积两年之久,工厂初见规模,终因资金短缺和身……[详细]
|
邱明涛(1889—1915)又名松岩。肥城县东衡鱼村(今属肥城市石横镇)人。幼年丧父, 在外祖父家读书。早年他只身南下,行程万余里,历时8个月至广州,参加中国同盟会。赞同用革命暴力推翻腐败的清政府,要求从军报国,被派到云南省唐继尧部任下级军官。1911年武昌起义,云南宣布独立,邱明涛升为啃官(连长)。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组成讨袁护国军,他被编入第一路军任营长。在四川省庐州战役中,攻……[详细]
|
王培佑(1855年-1915年),字保之。平度邹家坡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历任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职。一生为官清正,刚正不阿。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次年划定“租借地”界约时,德方胁迫中方划界官员,企图进占包括即墨、胶州、平度、高密、诸城五州县的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时任御史的王培佑和工科给事中戴恩溥,联名上奏朝廷,及时报告了家乡五州县群情激愤的情况,终使……[详细]
|
丁莲峰(1851~1915)字莲年,灌云县板浦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拔贡生后钦赐举人,时为海州知名学者,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造诣。因受康梁变法影响,思想开明先进,力主废科举、行新学。时邀板浦地方有声望之绅董。会同有识之士研讨新旧学制之利弊,共识地方兴旺发达必以新学为导,深得官私鼎力支持和赞同,遂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板浦西街创办权舆(取引申义为起始)学堂,任董事长。学堂开设国文(废读经)作文……[详细]
|
宋尚杰 字俊卿(1855~1915),多祝镇洋口宋屋村人。青年时不甘碌碌无为,毅然从戎。入伍后,屡建功勋,有“宋猛虎”之称,备受上司重用,一再晋升,被提为协统。清末时驻防广西,应邀前往越南河内,会晤孙中山,亲聆教诲,表示坚决拥护民主革命,以实际行动支持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时,被孙中山大总统授予陆军少将军衔。退役返乡后,时值故交洪兆麟部驻防多祝,洪常邀宋叙旧,宋对洪的急需粮饷,也大力支持,多方筹措……[详细]
|
刘清韵 字古香。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出生时母亲梦见观音手持梅花,故又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观音。刘清韵出身于江苏东海一个盐商之家,她的父亲刘蕴堂是二品封鹾(cuó)商,家业最盛时有盐池200座,土地200顷。富裕的家庭条件使她得到比一般家庭女孩更好的教育,当然这也和她父亲的开明有关,“以稍聪慧,爱而教之读”,加之她本人天资聪慧,很快就崭露头角。据说她一岁能言,二岁识数,三岁认字,四岁而能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