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1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81、陈发初 (18811912)
  陈发初(1881~1912),原名陈作启,灵山县武利练(今伯劳圩)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习武,长成后曾操屠宰业。为人慷慨有大志,好打抱不平。清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从事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活动。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 ,刘思裕领导钦州三那(那丽、那彭、那思)地区人民抗糖捐运动,即互有联络。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发动钦防起义,九月九日,中华革命军南军都督王和顺带领部队取道伯劳进攻灵山县城。……[详细]
82、释敬安 (18511912)
  释敬安(1851~1912)字寄禅,湘潭人。少以孤贫出家,16岁披剃于湘阴法华寺,20岁左右致山于诗文。得王脚运指授,才思日进,为湘绮楼叫大弟子之一。小久赴南岳祝圣寺,遍参十万大德。光绪三年(1877)于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剜脊肉燃灯以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光绪十二年,与著名诗人王湘绮、郭嵩焘在长沙开福寺创办碧湖诗札。二十八年,宁波天童寺迎为首座。三十四年,推为宁渡僧教育会会长。……[详细]
83、冯一
  冯一(?-191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名特民。毕业于自强学堂。后入新军第八镇。 1904年加入科学补习所。次年与刘静庵等组织日知会,任评议员,并接办《楚报》。因揭露张之洞与英人密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遭通缉,避往上海。后随新军第四十二标调防新疆伊犁。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与标统杨缵绪发动新军起义,并率兵占领南库。与顽抗的清巡抚袁大化激战于精河。1912年杨增新督新疆,任……[详细]
84、江光国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891912)
  江光国(1889-191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湖北汉川人。字九成。1905年入县立高等小学。1908年入湖北新军第八镇当兵,与蒋翊武等组织群治学社,密谋武装起义。后因群治学社目标暴露,遂更名振武学社。1911年复改为文学社,任文学社驻第三十一标总代表。10月10日参与武昌首义,率部夺取子弹库,占领蛇山,掩护炮队入城。武汉光复后,被举为标统,不就,专致党务,以整理文学社社务为职志。1912 年与祝……[详细]
85、朱允治 (18321912)
  朱允治(1832~1912),菏泽城西北10里朱庄人。光绪初年外科名医。精炼丹,熟经络,以治内痈驰名城乡。其治内痈必据经络折量取穴决脓,极为准确。如治胆痛,患者为一壮汉,令将其缚于一株树上,使人在患者前磨一铡刀,朱在患者右肋下刺入针刀把脓排出。围观者究问其故。朱说:“因痈在肝下胆内,使用此法可令患者肝叶上举,刺入针刀时以免伤肝,故不得不如此。”朱医病皆以脏腑经络辩证为准,不知者皆认其秘。他常告门人……[详细]
86、杨禹昌 刺袁三杰(18851912)
  杨禹昌(1885—1912),四川资中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成员,保定陆军师范学堂毕业。1911年,加入京津同盟会暗杀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启用袁世凯,企图扑灭这场革命。袁世凯出山后,在清政府和革命党之间大玩两面手法。杨禹昌与张先培、黄芝萌等赴北京,用炸弹暗杀袁世凯,事败被捕。不久,惨遭杀害。而后,革命党人将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和彭家珍的遗体一同安葬在北京三贝子花园荟芳轩内,竖碑铭志……[详细]
87、唐浦珠
  唐浦珠(? ——1912),防城县大菉镇人,曾任清末大菉民团团董,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不满清朝的黑暗统治,决心起义反正。1906年与王顺和领导的革命军配合,率所部大菉民团30余人参加防城起义,处决县令宋渐元,后因郭人漳率清军围攻防城,王、唐寡不敌众,遂弃城转移。此后,唐加入同盟会,1912年奉孙中山之命到越南组织革命力量,进行讨袁。由于满清余孽冯相荣以东兴洋务局名义,向越南法国当局要求逮捕……[详细]
88、李岷琛
  李岷琛[近现代](?―一九一二)字少东,四川安县人。同治十年(一八七一)进士改庶吉士,奉旨督学云南。光绪三十三年(一九o七)护理两广总督。幼敏而勤学,善属文,笔法近董、赵。……[详细]
89、张先培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901912)
  张先培(1890—1912),字心裁,贵州省麻江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成员,出身官宦家庭,北京陆军贵胄学堂毕业。后在军谘府测地局任职。1911年,加入京津同盟会暗杀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启用袁世凯,企图扑灭这场革命。袁世凯出山后,在清政府和革命党之间大玩两面手法。张先培与杨禹昌、黄芝萌等赴北京,用炸弹暗杀袁世凯,事败被捕。不久,惨遭杀害。而后,革命党人将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和彭家珍……[详细]
90、冯大揖 (18311912)
  冯大揖(1831~1912年),字作舟,厦门人。祖辈行医,承其父传授喉科秘方,毕生行医。患者不论贵贱,悉心诊治。曾有邻女偶患喉疾,咽喉暴肿,其他医生断为难治,求诊于他。他闻其咳声,亦认为是症危,便纵步旷野,掇叶数茎,嚼而与之,服3次旋愈。光绪年间,福建水师提督彭纪南奉命渡台校阅,归途喉肿,急召他诊视,一剂而愈,此事曾名噪一时。其精心配制喉科通用药散,方便实用,疗效显著。……[详细]
91、陈涛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18841912)
  陈涛(1884-191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河南省南阳(今南阳市)人。字洪度。早年好阳明之学,后入沙市 (今湖北省沙市市)沙防营,任十长(即班长)。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任某部参谋长,多次参加战斗。不久,奉命北上,策动北方革命。1912年1月3 日,与王金铭、施从云发动第二次滦州(今河北省滦县,位卢龙县西南)起义,任前敌指挥使兼军事参谋长,后遭清军包围,退守昌黎(位滦县东),最后因弹尽粮绝而牺……[详细]
92、屈荃 (18741912)
  屈 荃(1874~1912)字检衷,号裕后,生于龙驹寨街。民国元年(1912)卒业于陕西陆军学堂,以成绩优异晋中校衔,与陕西同盟会领导人之一张伯英为金兰交,辛亥革命时被委以西安城四门总稽查之要职。由于巡查防范有方,使省城各门安定肃然,遂又受任都督府卫队管带。是年11月省东告急,荃率队至潼关与清军激战,身先士卒,战功卓著。12月,罗竣山袭扰商州龙驹寨一带,荃请命领兵回乡剿匪,战斗中中弹身亡。后经统镇……[详细]
93、敬安 (18511912)
  敬安(1851—1912),俗姓黄,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18岁出家湘阴法华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住持宁波天童寺10年,选贤任能,重修大殿、天王殿、法堂,新建归岫轩、如意殿等,百废俱举。三十四年,宁波僧教育会成立,任会长,率先开办僧众小学、民众小学,开中国佛教办学先声。1912年,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于上海,被举为第一任会长。圆寂于北京法源寺,起塔于天童寺前青凤岗冷香塔苑。诗名颇……[详细]
94、王锡荣 (18531912)
  王锡荣(1853—1912)字琴樵。黄县(今龙口市)人。光绪年间贡生,援例补福建某县丞,升知县,卒于福建任所。王氏为黄县四大名门(王、袁、丁、姜)之一,累世留意搜集金石、书画,为数甚巨。至王锡荣,将自己及父、祖辈所集历代名人信札等辑为《鸿雪留踪》2卷,又辑历代名人书画为《雪泥鸿爪》4卷。以上二辑本现藏山东省博物馆。……[详细]
95、熊朝霖 (18881912)
  熊朝霖(1888-1912)民主革命者。字其贤,贵州贵阳人。肄业于贵阳中学,后入湖北陆军中学,著《军人思想》一书,宣传反清革命。1912年与王金铭、施从云等发动滦州新军起义,任敢死队队长,战败被俘。临刑赋诗:“须知世界自由价,尽是英雄血换来”,英勇就义。著有《军人思想》。……[详细]
96、王仲元 (18831912)
  王仲元(1883—1912年),男,长武县昭仁镇南关村人。哥老会成员。经李云峰引荐加入同盟会。练拳舞棒,功夫过硬。曾任县衙班房班头,又在县城守营、武营补名任事。性侠仗义,交游广泛。1911年10月西安举义后,王仲元在长武县城秘密串联会党,鼓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革命军进驻县城后,王仲元积极参与守城,维护地方秩序。11月21日晚,清廷甘军反扑,王仲元挺身拼搏,激战一夜,革命军惨败,王仲元被俘遇害。民国……[详细]
97、周振铎 (18921912)
  周振铎(1892~1912),淮阴县(今属淮安市)码头镇人。幼从父芝荣习诗书。鉴于清廷腐败无能,他毅然献身革命,加入民军,驻守镇江一带。宣统三年(1911年)冬,奉命围攻南京,与清军提督张勋战于高资。他奋勇作战,但不幸被俘。张勋见他年少英俊,诱其投降,并询其所需。周振铎素质刚毅,秉持忠义,大声责骂张勋为虎作伥,高呼“我要张勋的头,别无所需”。几经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后惨遭杀害,尸骨无存,时年20岁……[详细]
98、黎文伯 (18721912)
  黎文伯(1872~1912),字宪,今临湘市人。少时性格豪放,不受世俗约束。江西将弁学校毕业后,加入同盟会,活动于广东、广西一带。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黎约聚革命党人,潜赴广西梧州起义,被推举为梧州都督。民国元年遇害身亡。……[详细]
99、王擢英 (18441912)
  王擢英(1844—1912)新泰县(今新泰市)菜园村人。清末名医。出生中医世家,自幼随父读书习医。成年后,治病有术,求医者甚众。其一生勤恳,且医德高尚。在医疗中,写下诸多临床札记,多焚于兵乱年月,今所存无几。……[详细]
100、洪荣圻
  洪荣圻(?~1912)字春岩,宁乡人,清术廪生。留学日本东京政法大学,宣统三年( 1911)回国,任宁乡驻省中学堂监督,鼓吹革命,参与长沙起义。光复后任湖南都督府司法司司长,致力于宣传法律常识。思想激进,见都督焦达峰、陈作新被杀,湘事日非,忧愤深再,有“济世不能,求死不得”之语。翌年夏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