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李芸晖(1827~1900),字伯香,学者称草堂先生。清诗人,道光七年(1827年)生于通州静海乡,世居吕四场。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芸晖举拔贡生入北京。他看到官场士大夫庸庸碌碌,不愿做官,旋即回乡。李芸晖主要兴趣是写诗,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景物的真情实感。晚清文学家范当世(通州人)称赞他有“李白、杜甫之胸襟”。一生创作诗歌2000首,编成《草堂诗》4卷(已佚)。他为人正直,不喜欢议……[详细]
|
舒连喜(?-1900年),满族。祖籍依兰县,原姓舒木鲁氏,列舒氏家族十一世,袭世管佐领兼三姓练军马步营总。于光绪二十六年(1909年)庚子之役,抗俄报国,壮烈殉职。死后清廷恤赠云骑尉之职世袭。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攻陷北京,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乘机向吉黑两省大举进攻。三姓城与巴彦通要塞是敌必经之路。三姓驻军由副都统直接统帅,倭肯河西线由营总佐领舒连喜及左司左领率领布置防线,阻……[详细]
|
侯勉忠 (1824—1900年)(民国版《清远县志》为侯陈带),原名位锦,号鸿山,太平镇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响应太平天国号召,以学拳习武为名,在农村中秘密组织天地会。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1851—1864年),先后在陈金缸、陈显良两支农民起义军中担任左都元帅职务,转战于清远、贺县、连州、英德、四会等地,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为列侯。侯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英德大湾率2万人降清,任……[详细]
|
史坚如(1879—1900),原名文纬,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后裔。1899年,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兴中会,从事革命活动。1900年10月,为了配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起义,他挖地道谋炸两广总督德寿未遂,不幸被捕,于同年11月9日壮烈就义,时年仅22岁。……[详细]
|
阎书勤(1860~1900),冠县梨园屯(今属河北省威县)人,冠县义和团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家贫寒,习练红拳,武艺高强。1893年(光绪十九年),与同称“十八魁”的高元祥等人一起,武力护卫拆毁天主教堂后在其址上建起的玉皇庙,反对洋教。又联合梅花拳首领赵三多,组成义和拳。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打起“助清灭洋”的旗号,以义和团的名义在蒋家庄马场正式发动了3000余人参加的起义,攻教堂,杀教……[详细]
|
赵崇礼(?-1900年),字静字,清戊子科举人,因与考官同名犯讳,更名为澂瀛。赵崇礼为满洲三姓正黄旗,原系都京忠好佐领下人,依尔根觉罗氏。是依兰县唯一的一名清朝举人。赵崇礼自幼就读于外祖母家开设的学馆,在原郎宅(石猴院内)门房。赵崇礼熟读五经四书,善长诗文,他获取举人功名就凭三篇文章一首诗。后人还记得他中举时所作的诗。考题是《赋得杨柳读书堂》,诗作:杨柳萧森处,堂深美阴舒。高悬名士榻,静读古人书……[详细]
|
林黑儿(?-1900)清末天津义和团首领之一,“红灯照”的组织者。自称“黄莲圣母”。生于天津南运河上船户人家。幼时学过拳棒,曾随父亲在上海等地卖艺。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在中国日益横行之时,她的丈夫李有因触犯洋教被捕遭毒打,后病发而死。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至天津地区,号称“天下第一团”的义和团首领之一张德成,由静海北上天津设总坛,她起而响应,在天津侯家后南运河船上设坛。领导青年妇女约二三千人组织“红……[详细]
|
怀塔布(?-1900)清末大臣。叶赫那拉氏。满洲正蓝旗人。由荫生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历任大仆寺卿、太常寺卿、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内务府大臣。1896年迁礼部尚书。与李鸿章结亲家。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诏命自下科开始,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废除八股。并将经济岁试归并正科。由他执掌其事,虽酌拟章程,仍相沿旧制。赞成变法的礼部主事王照上疏言事,他加以压制,不肯代递。……[详细]
|
任光藻(1829~1900),字超湘,号仲梧,今汨罗市高家坊镇人,乡间能工巧匠。自幼精于技艺,擅长金工、石工、木工、绘画、雕刻、杂艺。室内锤、斧、凿、锥、锯、刀、剪、钨、量规、朱墨等具无所不有。尤喜收集他人遗弃之物,如木兜、竹茎、残甃等,稍加修饰装点,即成假山,或为人物禽兽,或为砚屏花座、或为扇坠烟壶,皆维妙维肖。又漆竹为帘,结鬣为拂、编柳条为筐。其门户箱柜,皆不设锁,制作机关,人不能启,惟自启……[详细]
|
马海晏(公元1837-1900年),回族,属中国伊斯兰教虎非耶花寺门宦,曾受教于马占鳌阿訇,有军事才能,为马占鳌所器重,常倚以陷阵。马海晏,1837年出生在临夏县漠泥沟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字德庵,又字清庵,回族。幼时学习打猎,青年时以驮脚为生,往来于河州、兰州、拉卜楞等地之间,主要从事药材、木料的贩运,与各族商贾接触频繁,见闻日广。在营商期间,常习武自卫,善使流星锤,尤精枪法,一马三射,弹不虚发,……[详细]
|
凤翔(?~1900)黑龙江副都统。隶汉军镶黄旗人,吉林永吉(今吉林市)人。初驻防吉林,累官协领。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吉林将军长顺到奉天(今辽宁)抗击日军,掌官粮饷供给。旋派赴珲春帮办督理边务。二十四年五月,补授阿勒楚喀副都统,赏头品顶戴。二十五年十二月,任黑龙江副都统。二十六年六月,俄兵数千欲假道瑷珲、齐齐哈尔,开往哈尔滨,遭黑龙江将军寿山严词拒绝,并回击沙俄入侵。七月十……[详细]
|
52、赵舒翘
赵舒翘(~1900)字展如,号琴舫,晚年号慎斋。陕西长安人。清同治九年(1870)科试一等补廪生,十二年(1873)中举,翌年又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此后十年间,先后在刑部任提牢厅主事、直隶司主事等职。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多次平反冤案,“直声震天下”。光绪八年(1882)以平反河南王树汶冤狱,升员外郎。他还承其舅父薛允升钻研刑律,著成《提牢备考》二卷。在参与处理崇厚擅自与俄国签订丧失主权与领土的《……[详细]
|
张德成(约1846或1860~1900)新城(今高碑店)赵张村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以操船为业,经常沿大清河往来于独流、杨柳青、天津等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法国传教士在该村东北设立教堂。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为反抗洋人对当地百姓的剥削压榨,张德成与本村张之、张连、张振德、张海、张庆恒等自发组织义和团,推张德成为首领,并联络王德成等人组成坎卦义和团,被推为首领,人称“张老师”。初期活动主要……[详细]
|
文悌(?-约1900)清末官吏。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仲恭。以笔帖式任户部郎中,出为河南知府,改御史。1898年(德宗光绪二十四年)4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他患其“集聚匪徒,招诱党羽,因而犯上作乱”,乃伪与康有为相往还,暗中窥探维新派的言行,诋毁康有为立保国会“名为保国,实为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一诬陷之词,为慈禧太后日后大兴党狱……[详细]
|
罗荣光(1834-1900)清末将领。湖南乾城(今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镇)人。他原为曾国藩部属,初任把总,后入淮军,曾赴上海(今上海市)在洋枪队任职,升总兵。1867年(穆宗同治六年),因镇压捻军有功升记名提督,后补大沽口协副将。1887年(德宗光绪十三年),以创设水雷营、并教练有方,又升天津(今天津市)镇总兵。1900年(德宗光绪二十六年)6月,率军驻守大沽口炮台。6月16日晚,联军派代表递交最后通……[详细]
|
徐桐(1820-1900)清朝大臣。字豫如,号荫轩。汉军正蓝旗人。道光进士。1860年以前任翰林院检讨,实录馆协修等职。同治帝登位后为其师傅。1870年以后,先后任太帝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顽固守旧,嫉恶西学。1898年戊戌政变后,因不择手段攻击新党,得慈禧信任。1900年,支持慈禧力举立溥儁为大阿哥(即皇储),废光绪帝,遂……[详细]
|
王子斌(1844-1900),字正谊,回族,沧州南门外人,著名侠客、武术家、镖师。王12岁在一烧饼铺学徒,常到成兴镖局偷艺自习,十分刻苦。后来被镖局掌柜李凤岗发现,欲收为徒.但因李系回族,王系汉族,当时有艺不传教外之说。经人说合,王改为回族,李凤岗为师,习练-拳法。他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五,又因其刀术,所用之刀又大于一般,故人称大刀王五。 王武功日进,名扬沧城。一天,李凤岗令其辅佐师史刘化龙押镖赴济南……[详细]
|
李光久(?~1900)字健斋,今古楼乡西冲人,李续宾之子。曾为江南候补道。光绪二十年(1894)秋,随帮办军务、湖南巡抚吴大瀓北上援辽抗日,驻牛庄、海城之间。次年初,率老湘军五营与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等部会攻盘踞海城日军,于唐王山、亮甲山、海城西北等地与敌鏖战。二月初八敌军第二路侵占牛庄时,他率部攻入牛庄,与敌巷战竟日,将士伤亡过半,与魏光焘仅以身免。光绪二十五年调补苏松太平道,嗣调江海关道,不久晋……[详细]
|
孙文(1855—1900)原名孙玫,又名孙玉。抗德农民英雄。高密县官亭人。他为人正直,急公好义,为群众所信服。1899年6月,德国修筑胶济铁路至高密县境,挖掘坟墓, 拆毁房屋,强占民田,堵塞高密县境的河道。1899年6月24日,驻青岛德军一部,以保护“路务”为名,开进高密县城,占据书院,焚毁书籍和桌凳,引起民愤。11月21日,孙文在绳家庄召集群众-。他在会上揭露德军的侵略罪行和清政府的-政策,号召……[详细]
|
荣起(?~1900)涿州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初,义和团运动发展至涿州,他和二师兄慈二庆等在涿州城内设坛,发展到州境各村镇。5月率团众前往涞水县石亭镇、高洛村一带助战。5月27日在房山、涞水等地义和团配合下,集聚涿州城,聚众达万人,缉捕清廷派来的聂汝康、张锡恩等17名官军。这是义和团对涿州城的首次控制,为义和团进驻北京创造了条件。后被清政府杀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