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他塔拉·刚毅(1837年—1900年),字子良,满族镶蓝旗人,世居札库木。笔帖式出身,累升至刑部郎中。1877年,平反杨乃武和小白菜案受奖励,升江西按察使,后为广东、云南布政使,擢山西巡抚。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刚毅主战,任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反对戊戌变法,升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率领义和团同八国联军开战,死于山西侯马镇。刚毅与毓贤皆是刘鹗《老残游记》中清官比-可恨的代表。刚毅以刑部笔帖式出身,后逐渐……[详细]
|
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又名斯才。生于丹徒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家庭。晚清外交家、语言学家。9岁时迁居上海,入法国传教士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初步接触到外语和西方新知。16岁时,英法联军打进北京,他舍弃举业,发奋专攻西书。26岁入李鸿章幕府任翻译。光绪二年(1876年),被派往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学习“交涉”、“例律”等学问,兼习矿务。4年后取得考试官凭。回国后,李鸿章奏保为二品衔候补道,仍为李……[详细]
|
时小福(1846年10月28日~1900年6月13日),京剧青衣演员,原名庆,别名小馥,字琴香,又字纫之,号赞卿,乳名阿庆。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幼年至北京学唱京戏。寓所名“绮春堂”,位于北京宣南猪毛胡同(今朱茅胡同),嗓音委婉,高亢嘹亮,略欠圆润,吐字发音真切,但仍不脱徽调味道,唱法属阳刚性质,唱腔极富情韵,有“天下第一青衣”之誉。时小福与梅巧玲,时人称其为四喜班之“二绝”,弟子众多,梅兰芳也……[详细]
|
寿山 (1860-1900),袁氏,字眉峰。明袁崇焕六世孙。父富明阿历任副都统、都统、署漕运总督、吉林将军等职。他自幼好学。1892年,富明阿病故,他袭骑都尉世职,以三品衔补用郎中候补员外郎,居官北京,折节读书,欲以功业自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主动请缨,单骑驰赴奉天。遵照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的指令,招练两营步兵劲旅,与弟永山所领的葛队互相配合,在前线多次重创日军。甲午战争后,回到瑷珲。1……[详细]
|
林启(1839~1900年)字迪臣,侯官人,家住城内。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慈禧太后拟修建颐和园,林启上疏谏阻,触怒慈禧,外放浙江衢州知府。在任不及两年,尽力充实仓谷,种桑养蚕,平反冤狱,惩办劣绅,整顿书院,创立义塾,受到人民的欢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调任杭州知府。任内革除陋规,努力改变社会风气,禁收红包和水门私税。鼓励人民检举不法吏役,不许文人包揽词讼,拒绝洋人无……[详细]
|
徐仁铸(1863-1900)字研甫,号缦愔,直隶宛平人。清末官吏。生于清穆宗同治二年,卒于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年三十八岁。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进士。屡掌文衡,极主慎重。官至湖南学政。仁铸工诗,著有《涵斋遗稿》,传于世。中日甲午战后,痛感国势日衰,亟思变法。曾作《輶轩今语》,阐述维新变法之意,遭到湖南顽固派叶德辉、王先谦等的攻击。请其父徐致靖推荐康有为、梁启超、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于光绪帝,……[详细]
|
钟天纬(1840~1900年),字鹤笙,亭林镇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入上海“广方言馆”攻读英语,为该校第一期学生,光绪元年(1875年),应徐建寅之邀,赴山东机器局翻译馆任职。光绪五年,受清政府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邀请游历欧洲各国,考察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政俗之短长。光绪七年回国,受聘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除与英国人罗亨利、傅兰雅合译《西国近事类编》、《工程致富》、《英美水……[详细]
|
孙允荣(1870~1900),惠民镇大孙家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于惠城十字街东租三间小屋做木匠活,也做灯笼出售。晚上在鼓楼街拳场学武,练就一身好功夫。 1900年六月,孙允荣去庆云黑牛王庄挂号入义和团,回村后竖起了“山东省武定府惠民县城西大孙家大师兄孙允荣” 的义旗, 口号是“扶清灭洋”,成为义和团中“乾字团”的一支生力军。入团不久,即杀不法天主教徒,在城乡造成很大影响。他还与济阳中……[详细]
|
王懿荣字正儒、正孺,一字廉生、莲生,谥文敏,生于1845年,山东福山人。世为望族,祖父任山西巡抚,其祖在他幼年逝世后家道中落。生活虽然清苦,但他笃爱古书器物碑版图画之属,可悉数收入以购之,处极困之时则可典衣以求之。当然,这种举动得到了其妻黄氏的赞成及支持。1874年秋王懿荣受病疟所苦,黄夫人力疾奉汤药,焚香吁祝,日夜不寐,当王懿荣渐渐康复时,黄夫人却已心力日瘁,益备不支。之后,每逢秋冬之交,黄夫人……[详细]
|
江逢辰(1859~1900),字雨人,又字孝通,号密庵。归善县(今惠城区)人。生有至性,聪颖好学,从梁鼎芬学于丰湖书院、广雅书院。受梁举荐,得张之洞赏识和周济,与粱入为张的幕僚。曾任教于湖北尊经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光绪十八年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忠亮清节。甲午战争起,达官各自逃窜,江独居职守,岿然不动,为国忧愤,以致咯血。光绪二十一年,任会试弥封官,掌管粤册,有人送3000元求为通风露……[详细]
|
吴得潚 (1848~1900),字季清,又字筱村,别号双遣居士,晚年自号寄髯。白衣镇人。 德潚自少聪敏。博极群书,精通佛理。清同治癸酉(1873)拔贡,本科中试第三名举人,考取咸安营教习,任满,大挑一等知县不就,历试礼闱皆报罢,侨寓都门与士大夫游。文章书法卓然名家,一时名公钜卿亟称之。光绪八年(1882)中进士。光绪丙申(1896)选浙江西安(衢县)县令,至省即调暑山阴县(绍兴),二年调钱塘县,……[详细]
|
殷自芳(1820~1900),字芷南,又字明经,号霜圃,晚号淮南老人。淮安河下人。晚清水利专家。世代经营盐业,纲盐改票后,家业迅速衰败。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增贡生。同治五年(1866年)六月,淮扬大水,里运河在“清水潭漫决多处,洪涛巨流,横竖数百里,兴、泰城中水深数尺,而禾稼之淹伤,庐舍之漂没,其惨更不忍言”。时他与淮安名士裴荫森、丁显等纷纷撰文提出治淮方略,呈送河堤工局,唯殷自芳……[详细]
|
刘家福(约1870—1900),江山人。出身农家,少读私塾,粗识文字,好习武艺,常以流星攀折枯木朽枝,以铜钱方孔为靶习飞镖。成年后,拜终南会首领吴洪星为义父,与其子吴嘉猷拜福建浦城县九牧终南会友程铁龙为师习武。后充江山城守营兵勇,不久至浦城加入终南会为新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江山大旱,奸商劣绅囤粮居奇,抬高米价。家福率众攻入县城,打开万昌米行粮仓,散米济贫,继又惩罚土豪劣绅两家。遭官府缉……[详细]
|
邓绎(1831~1900),字弥之,又字卒眉,清武冈州南乡大甸湾(今大甸乡大甸村)人,系邓辅纶之弟。他聪颖强记,5岁能诗,14岁入州学,l7岁就读长沙城南书院,参加“兰陵词社”,与兄邓辅纶、王闿运等被时人誉为“湘中五子”。1882~1891年(清光绪八~十七年),邓曾先后主讲长沙校经堂、河南致用书院、武冈州希贤精舍、武昌两湖书院。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应两广总督张之洞聘请,主讲广东诃林课吏馆……[详细]
|
杨隆寿(1845-1900),又名全,号显亭。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戏曲教育家。杨隆寿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进京,先入“双魁”班学京剧武生,后拜程长庚为师。继搭四喜三庆班,工武生。拿手戏有《英雄义》中史文恭、《泗州城》中孙悟空、《叭蜡庙》中褚彪等。他还与谭鑫培、俞菊生、方松龄等合演《翠屏山》,璧合珠联,传为盛事。他精于弹弓,“登城垣射飞鸟,应弦辄下”,堪称一绝。杨隆寿不但善于演唱,而且……[详细]
|
吕那改(?~1900) 又名吕那够。崖州多港峒(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乡)人。身材高大,体力过人,又善枪法,在乡里颇有威望。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美国传教士冶基善在崖州乐罗村(今乐东黎族自治县乐罗镇)设基督教堂。同年八月,教徒陈庆昌仗着“洋主子”的威势,到抱赖村替汉族商人包收“烂帐”(0),在债户家中毁床烧饭,杀鸡喝酒,夜间强迫黎族姑娘侍候,离村时还抢走2头耕牛,被忍无可忍的黎族村民杀……[详细]
|
徐用仪(1826年10月22日-1900年8月11日),字吉甫,号筱云,浙江海盐人。晚清名臣。清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为军机章京。次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光绪三年(1877)为太仆寺少卿,迁大理寺卿。曾上《整顿圜法疏》,提出整顿钱法建议,并奉旨议行。二十年,任军机大臣。是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徐用仪和李鸿章、孙毓汶等相结纳,主和,与主战派翁同龢等相抵触,被弹劾为“朋比误……[详细]
|
仲学辂(?—1900),字昴庭,清钱塘(今杭州)长命乡仲家村(今属余杭区)人。同治元年(1862)举人。授宁波教授。生平博览群书,好宋代二程(程颐、程颢)之学;尤精医,善用古方,稀用峻药,常药到病除。时人有非议者,而章炳麟则特意作《仲氏世医纪略》一文赞之,称“先生(昴庭)独祖述仲景,旁及孙思邈、王焘之长,以近世喻、张、柯、陈四家语教人。病应汤辄效,人以为神。”时俞曲园疾病委身,恨俗医下药辄增人病,……[详细]
|
杨光黼(1822--1900)字缉文,号野农,原住吉林省榆树县太平川。清光绪十年(1884年)来延寿。光绪十三年(1887年),境内发生灾荒,蚂蜒河沿岸居民饥饿欲死。杨光黼去宾州请求救赈,官派放赈委员谢汝钦来境调查。杨光黼亲自作向导逐户调查,全都发放救济粮,使人民得以生活。此后,杨光黼充任榆树、五常、蚂蜒河3地总办团练。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贼首梁万春(绰号冰石瓦)率匪百余人,-蚂蜒河界。杨……[详细]
|
王斅成(1859~1900),字学羲,号少芝。四十六都罗龙里和平圩(现和平镇和平圩)人。父儒藩,曾为县吏,后去职行医,生二子,斅成排行第二。幼年父病故,母子相依为命:家境清贫,无钱读书,邻居何云程在乡开馆办学,免费收其入学。十八岁中秀才。清光绪十一年(1885)为举人。十六年中二甲第十九名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通经史,能文,善诗对,擅书画,有梅竹等水墨画多幅存世,醉心家乡建设,创办义学,创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