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爱新觉罗·雅尔哈齐(1565—1589),显祖塔克世第四子,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其生平不著。无嗣。雅尔哈齐亦原葬于新宾永陵,后迁葬于辽阳东京陵,其墓今已无存。顺治十年(1653)五月,清廷追封其为多罗郡王,谥号“通达”。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雅尔哈齐入祀盛京贤王祠。……[详细]
|
和硕裕庄亲王爱新觉罗·广禄,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二子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孙,悼亲王爱新觉罗·保绶(追封)第三子。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六月二十七日,雍正四年(1726)袭裕亲王,雍正八年(1730)八月授宗人府宗令,九年(1731)五月总管镶红旗觉罗学。乾隆三年(1738),议政,八年(1743)三月任镶黄旗汉军都统,十一年(1746)十二月为玉牒馆总裁,十三年(1748)十二月调补正蓝旗满……[详细]
|
爱新觉罗·弘暾(1711.1.29—1728.8.25),爱新觉罗·胤祥第三子,嫡长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雍正元年初封世子,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十九岁。因弘暾未满双十而早亡,又因生前未正式册封世子爵位,故追封多罗贝勒;弘暾未与富察氏完婚便卒,后允祥去世时,雍正表彰富察氏守节,封其为贝勒夫人,命兆佳氏收其为媳。出自《清史稿·列女传》贝勒弘……[详细]
|
爱新觉罗·汤古代(1585-1640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子,崇德四年(1640年)病逝。万历十三年(1585年)汤古代出生于明末的辽东。初授固山额真。取永平四城,汤古代偕图尔格、纳穆泰把守滦州。 天聪四年(1630年),明兵攻滦州,前线告急,贝勒阿敏惧怕不敢前去救援,汤古代派遣巴都礼率数百人突入重围,进入滦州。明军用红衣大炮攻城,城墙损坏。汤古代等弃城奔永平。回去之后,皇太极在朝堂上……[详细]
|
奕诒,爱新觉罗氏。 道光帝第八子,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道光二十四年生钟端亲王奕诒,时为琳妃。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日,享年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与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及皇九女寿庄固-主为一母所生。道光……[详细]
|
永琨(1743~1802),爱新觉罗·弘昼第四子, 乾隆八年二月十六日生,母嫡福晋吴扎库氏。自号玉华主人,清宗室。曾任荆州将军。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由宁夏将军改任绥远城将军;乾隆六十年八月初四,改任为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出任黑龙江将军,嘉庆二年(1797)五月调乌里雅苏台将军。任内在齐齐哈尔创设义学,聘请龚先瓒教授满洲八旗子弟。据《黑龙江外记》记载,永琨喜欢吟诗……[详细]
|
爱新觉罗·济度,和硕简纯亲王济度,和硕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第二子;天聪七年癸酉六月二十四日子时生,母三娶福晋钴尔哈苏氏卓礼克图塔布囊之女;顺治十七年庚子七月初一日申时卒,年二十八岁。谥曰纯。济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孙;郑亲王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多罗简郡王。九月,封为世子。九年十月,摺任议政。十二年十一月,授定远大将军,平定福建海寇。十四年五月,袭和硕简亲王。福晋6人,5子7女。郑……[详细]
|
胤俄又称允俄。允礻我:(十子)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月十一日亥时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多罗敦郡王,五十七年十月管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六十一年十二月解管理三旗事务。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继夫人赫舍里氏佐领常海之女,妾郭络罗氏,妾王氏。康熙第十子,于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因与胤禟、……[详细]
|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铎入宁远、锦州。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顺治元年(1644年),随豫亲王多铎南下,破李自成于潼关,并且攻下西安。顺治三年(1646年),博洛任征南大将军,很快平定全浙江,随即分兵由浙江衢州、江西广信(今上饶)两路进军福建。博洛遣护军统领阿济……[详细]
|
爱新觉罗·永瑢(1743年一1790年):生于清乾隆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六子,生母是纯惠皇贵妃苏氏,号“九思主人”,薨于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初一日。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钓图轴》。事年表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四日,爱新觉罗·永瑢出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冬,17岁的他奉旨过继给乾隆的二十一叔、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乾隆三十四年十月,管理内务府事务……[详细]
|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母齐妃李氏。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弘时嫡福晋姓董鄂氏,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有……[详细]
|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1587年-1632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努尔哈赤的第二位福晋富察氏所生。领正蓝旗。天聪六年(1632年)莽古尔泰逝世。死后被揭发有谋上之罪,被追夺其封爵。曾和代善、阿敏、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详细]
|
怡亲王允祥第一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十一月十六日子时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封为贝子。乾隆帝称弘昌“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允祥死后才被雍正帝释放,乾隆帝继位后晋封贝勒。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被革去贝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四月二十一日戌时卒,年六十六岁。他是被卷入弘晳逆案的4位同辈参与者中,惟一一位身后……[详细]
|
晋赠镇国勤敏公爱新觉罗·阿拜(1585年-1648年),满清远支宗室。清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三子。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八月十五日丑时生,庶妃兆佳氏,喇克达之女出。 天命十年(1626年),和塔拜、巴布泰一起讨伐东海女真北路的呼尔哈部,俘千五百户,还,太祖出城迎劳,授牛录章京。 天聪八年四月,授三等副将,后称三等男。崇德三年七月,任吏部承政。崇德四年(1639年),封三等镇国将军。崇德六年(1……[详细]
|
爱新觉罗·弘普(1713年—1743年),康熙皇帝孙,庄恪亲王爱新觉罗·允禄第二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六月十九日申时生,母是侧福晋李氏,杨达色之女。因其长兄出生之日即夭折,弘普实际上是允禄的长子。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封贝子,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掌管銮仪卫事,乾隆三年(1738年)八月任镶蓝旗满洲都统,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弘普虽因弘晳案牵连,革去贝子,解銮仪卫任,但当月……[详细]
|
爱新觉罗·绵懿(1771-1809),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成亲王永瑆子,母为嫡福晋富察氏,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之女。继父爱新觉罗·永璋,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母为弘历侧福晋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初封循郡王。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只有一子,生于乾隆二十年十二月,母庶妃完颜氏。二十一年正月夭亡。故以成亲王永瑆与其嫡妃富察氏(……[详细]
|
爱新觉罗·弘升(1696年—1754年),是恒亲王允祺第一个儿子,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四月,生母为侧福晋刘佳氏。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二月封为世子,照贝子品级。雍正年间曾管理上驷院、镶白旗事务,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因办理旗务时“并不实力效力”,被革去世子,交付其父允祺,“在家严加训诲”。乾隆帝继位后,重新启用弘升,授予正黄旗满洲都统,兼管火器营事务。乾隆四年(1739年)弘晳……[详细]
|
爱新觉罗·胤祁,清圣祖皇帝康熙第二十三子。胤祁生於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其生母石氏,雍正封“皇考贵人”。雍正八年二月十八日被封镇国公。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七日,病故。諡曰“诚”,享年七十三岁。皇二十三子郡王衔诚贝勒胤祁,其初行次为第三十三,号东山,康熙五十二年癸已十一月二十八日卯时生,庶妃石氏即静嫔出。雍正八年二月,封镇国公。十三年十月,晋贝勒,以事降贝子。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再以事降镇国公。四……[详细]
|
爱新觉罗·常舒(1637年-1699年),清太宗第七子。生于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十九,生母是伊尔根觉罗氏庶妃。初封镇国将军。康熙八年晋辅国公,十四年削爵,三十七年授辅国公,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去世,年63岁,有子十人,有爵着2人,二子德明封三等镇国将军,十子海林封奉国将军。……[详细]
|
圣祖仁皇帝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 皇二十四子諴恪亲王胤秘,其初行次为第三十五,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十六日已时生,庶妃陈氏即穆嫔出。雍正十一年二月,封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十月二十日卯刻卒,年五十有八,谥恪。有诗见《熙朝雅颂集》。子四人女七人。 嫡福晋乌雅氏,内大臣兼尚书海芳之女;侧福晋钮祜禄氏,保平之女;侧福晋殷氏,殷大成之女;庶福晋陈氏,陈有贤之女;妾王氏,王连之女。 ……[详细]
|